李 辉
(信阳师范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随着各种高科技设备日益大众化的趋势,信息通过新媒体传播的速度日新月异,人们逐渐从主要通过传统的纸质媒体(如报刊、电视、广播等)获取信息的方式转变为主要通过新媒体(如手机、网站、微博、QQ等)获取信息。互联网上的信息更新及时、获取方便且费用低。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上的搜索引擎在短时间内迅速获取全球范围内的大量相关资讯,互联网是当前最受欢迎的信息获取渠道。然而,我国的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在很大程度上还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而未能实现网络共享,覆盖面小,受众有限,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我国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同时还提出在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方面,将“开发网络学习课程”并“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中,积极开发并且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促进教育现代化,以培养满足社会需要人才的过程。我国进行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包括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和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三个方面。教育信息化建设能使更多的人群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防止重复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将有限的人力、物力用于更多新的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教育方法的研发。
自1999年我国高校扩大招生规模开始,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从1999年的84.76万人发展到2012年的680万人。而社会新增就业岗位的数量却远低于高校扩招的人数,大学生无法实现100%的充分就业。加之我国对外贸易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美国的次贷危机和欧盟的欧债危机的影响,因此尽管我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依然较强,但是经济运行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因素。这些因素都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大学生就业。
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对自主创业的大学生给予创业培训、申请贷款、注册手续以及减免税费等多方面的优惠。在就业市场的压力和优惠政策的吸引两方面共同作用下,有自主创业意愿的大学生比例逐年增加。麦可思对2008届至2011届大学毕业生的调查显示,中国大学毕业生半年后自主创业比例连续三届略有上升,2011届达到1.6%,比2010届(1.5%)略高0.1个百分点,比2009届(1.2%)高0.4个百分点,比2008届(1.0%)高0.6个百分点。然而,这一比例仍与发达国家20%-30%的大学毕业生进行自主创业的比例相差甚远。
2012年8月,教育部办公厅在《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的通知中指出,本科学校要通过创业教育教学,使学生掌握创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创业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了解创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和全面发展。另外,通知中还明确要求“‘创业基础’是面向全体高校学生开展创业教育的核心课程,要纳入学校教学计划,不少于32学时、不低于2学分”。
廖丽金指出,实施创业实训是完善创业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创业教育“知”、“行”统一的必然选择。赵传刚和黄勇也持有同样的观点。他们主张创业实训可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和创业成功率,有效弥补国内现有培训“偏理论、缺实操”的不足,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另外,严圣阳认为,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也已经全面展开,但多停留在理论教育领域,创业实训则处于借鉴和摸索阶段。调查报告《大学生自主创业最新分析》表明,2008届大学毕业生中,本科生毕业3年后自主创业者在毕业半年时处于受雇全职工作状态的占75.8%,在毕业半年时已自主创业的仅占8.0%;高职高专生毕业3年后自主创业者在毕业半年时处于受雇全职工作状态的占76.6%,在毕业半年时已经自主创业的仅占7.0%。这就是说,有一段时间的工作经验,尤其是管理经验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几率会更高。
2007年,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引进模拟公司创业实训项目,并在北京、天津、南昌、青岛、成都、大庆、杭州、柳州、通辽、鹤壁、合肥、咸阳、银川等13个城市以及中南大学进行试点。目前已培训学员80000余人,注册培训师1400多人。该项目创业实训的技术平台包括创业就业综合能力测评软件、模拟公司注册系统、模拟公司工商系统、模拟公司税务系统、模拟公司银行系统、模拟公司黄页系统、模拟公司网上商店、万能母版公司、模拟公司信用卡系统和模拟公司邮政系统等。另外,还有一些公司也研发了一系列实训教学系统,如北京市华普亿方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大学生创业实训系统和就业实训系统等。其它相关机构尚未确立一定的品牌知名度,缺少权威性。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大学生参加创业实训的渠道有限。高校通常是以教学和科研为主,一时难以开展创业实训,更是无法提供实训岗位,因而很有必要实现大学生创业实训岗位信息的互联互通。
鉴于网络传播的种种优势,网络共享是大学生创业实训信息共享的首选途径。大学生创业实训信息可以通过以下三种途径实现网络共享。第一,通过专门的网站实现共享。网站的信息容量大,可以提供多种相关信息,如由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建立的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http://cy.ncss.org.cn/。该中心联合北京华普亿方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开发了《大学生创业实训系统》。该实训系统分为在线模拟版和就业指导中心版。线上版可供网站用户线上进行创业模拟练习。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支持、北京东大正保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的全球模拟公司联合体中国中心——创业实训网http://www.chinapen.org/index.shtml,详细介绍了其师资体系、教学体系和实训系统。实训系统包括实训运营系统、实训管理系统和创业能力测评系统。杭州市人才服务局、杭州市毕业生就业服务中心建立的杭州毕业生就业创业公共网http://hzbys.hzrc.com/的创业实训部分涵盖了实训政策、企业实训、服务外包人才实训、信息化人才实训、创业培训以及职业技能培训等6个部分。有创业意愿的杭州大学生可以在该网站查询到所需要的创业资讯。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和创业实训网主要提供模拟实训系统,而杭州毕业生就业创业公共网提供的是企业中的具体的岗位。第二,通过QQ、MSN等主流聊天工具实现共享。QQ、MSN等大众使用较多的聊天工具有群共享的功能,可以突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而实现大学生创业实训信息的共享。第三,通过网上论坛、微博实现共享。不同的人对网络工具的使用有不同的偏好。网上论坛和微博的使用可以拓宽大学生创业实训信息获取的渠道。虽然网络共享具有较多的优势,但是其最大的弊端即缺少监管。因此,政府部门应加强网络监管,阻止网络中不良信息的传播,避免大学生受到财产损失或人身侵害。
各个高校都设有指导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主管部门。高校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邀请用人单位到高校发布最新的创业见习岗位,并将岗位信息利用校信通等通讯工具及时转发给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高校应破除狭隘的自我保护主义的观念,积极将创业见习岗位实施有效的共享。高校间可以建立相关专业院校间的联盟或者地缘联盟(即相邻地市间的联盟)。这样可以使高校以较低的投入获得更多的创业见习岗位,避免几所高校同时向一家用人单位发出邀请以及获得创业见习岗位同质性的问题。在见习岗位极大丰富的情况下,高校联盟间进行信息共享相对容易。如何在僧多粥少(即学生多,岗位少)的情况下,解决高校间创业实训信息共享的激励问题,是值得进一步思考的。
企业间同样可以建立岗位信息共享的联盟,即可以进行联合招聘。企业联盟间的共享不仅可以扩大招聘的宣传作用,而且还可以动态调整人员的流动。企业应聘人员的动态平衡是指在应聘企业联盟中部分企业设立的创业见习岗位较多的情况下,一些未被录用的学生可以推荐给联盟中其他未招满人的企业。这样可以将所有企业设立的创业见习岗位发挥最大的功效,使更多的学生获得创业见习的机会。与此同时,企业联盟间的信息共享,可以有效避免企业出现“招工难、用工荒”的情况。
大学生创业实训信息的不对称主要体现在学生需要见习岗位、用人单位也要发布岗位需求信息,但是两者之间的信息不通畅,即大学生不知道岗位信息,单位无人可招或无法招到足够的人。因此,大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朋友、同学或者同学会、校友会等民间组织获得创业实训的信息,实现自身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互利共赢。
大学生创业实训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发布同样可以实行外包,即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中介机构收集信息渠道多样化,能够及时审核用人单位的真实性,可以满足应聘人员个性化的需求。有些中介机构甚至可以进行劳务输出,为大学生提供国外的见习岗位。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大学生参加创业实训的机会,同时还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国际化视野。而高校只需将一定的费用支付给受委托的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即可,但是高校一定要仔细甄选出有资质的且信誉好的中介机构。
大学生创业实训信息共享的目的是使大学生能够尽快找到自身所需的创业实训岗位,增加创业实践经验,增强创业能力。然而,如何提高用人单位设置创业见习岗位的积极性、如何避免创业见习岗位空置的问题以及如何补偿用人单位因设置创业见习岗位而带来的培训费用增加等一系列的问题都是有待在实践中尽快解决的。
[1] 吴劲松.教师专业化如何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3).
[2] 大学生自主创业最新分析[EB/OL].http://www.mycos.com.cn/Detail/ArticleDetail?Article ID=10528.
[3] 廖丽金.大学生校内创业实训模式初探[J].思想理论教育,2011,(15).
[4] 赵传刚,黄勇.创业实训在创业教育中的作用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5] 严圣阳.高职学生创业实训体系的构建[J].当代经济,20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