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江明 柯育平
(湖北理工学院体育部,湖北黄石 435003)
在进攻速度快、战术变化多、双方对抗强的排球比赛中,全队协同的行动、默契的配合需要运动员彼此间及时的信息沟通,除了有声语言,运动员还会靠身体语言来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换,以建立全队间信息联系,从而统一战术行动,实现快速多变的进攻。本文通过对排球运动员身体语言的研究,意在增强运动员临场自我传讯能力和接受信息的能力,为充分发挥球队应有的实战水平创造条件。
人类运用身体语言传递和交换信息由来已久,在原始的传意法中,用于近距离的有肢体及口语,较远的有信号,超越时间空间的则有记号及文字,这些内容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得更加明显[1]。现代排球比赛中,运动员身体语言的运用屡见不鲜,方式多样,如,表示各种战术的手势;运动员之间通过击掌相互激励,提高自己的竞技状态;当比赛进入相持阶段,队长或核心队员用坚定的眼神示意队友沉着、自信、不急躁、不紧张等。运动员的身体语言在比赛中已成为临场运动员信息传递和交换不可缺少的途径。英国学者莫里思认为[2],人类从里到外还是“动物性的生物”,是一种以动作、手势、行动来表达和沟通的灵长类动物。虽然,时至今日,人类的有声语言已十分丰富,但人们不仅在体育比赛中,而且在其他许多方面仍然有意无意地运用身体语言,即使在用有声语言交流时,也伴有身体语言的运用。心理学家赫拉别思曾提出一个公式[3]:信息传播总效果=7%的语言+38%的语调语速+55%的表情和动作。从中可见,身体语言在人类交流过程中占有较大的比例。然而,人类对身体语言的研究及正确认识却是近些年的事。1790年朱利叶斯·法斯特的一本关于身体语言研究的专著问世后,人们才开始意识到身体语言现象的存在。直到20 世纪中期,有关身体语言的研究才开始展开。所以,至今身体语言在人们意识中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4]2。并且身体语言尚未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沈跃进在《体美表现》一书中指出:身体语言是指身体的无声动作,它是由身体的各个部分连续性的移动来表现的[2]。宿春礼、刘海清在《怎样读懂和使用身体语言》一书中阐述道:身体语言(或称非语言交流)是人类及其他一些动物采用的一种交流方法,通过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手势、姿势、身体动作或面部表情来传达信息[5]4。彬子在《身体语言读心术》一书中认为,身体语言又称体语,即通过表情、手势、站姿、坐姿、空间距离等非语言行为表达一定的意义[4]2。这里我们把排球运动员身体语言定义为:排球运动员临场通过身体的各种动作代替语言,借以达到表情达意的沟通目的。广义而言,排球运动员身体语言包括眼神和面部表情等;狭义言之,排球运动员身体语言只包括身体与四肢的动作所表达的意思。
近年来,随着对身体语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身体语言的来源主要由3 部分组成:天生的、遗传的、后天学来的[5]9。从临场排球运动员运用较多的身体语言来看,有这几类:1)手势,主要是指临场二传队员与进攻队员或接应队员彼此间用事先约定的手势传递即将运用某种进攻战术的信息。2)举动,主要是指临场运动员的身体动作、姿势等。3)眼神,主要是指临场运动员运用眼神传递或接受信息。4)面部表情,主要是指临场反映出运动员心理变化的一些表情。
在排球比赛中,运动员运用身体语言传递信息,不仅便捷,而且信息量大,因此,运动员身体语言的运用较多。通过长期对排球比赛中运动员身体语言的观察、分析,我们可以把排球运动员身体语言的特征归纳为:简易性、直观性、快速性、隐蔽性和局限性。
信息的传递需要有一个通道,即“信道”,并且信道越畅通,信息传输效果就越好;反之,信息传输就会受阻,甚至被切断[6]327。这就要求传讯者所运用的身体语言简单易懂,受讯者能迅速读懂其含义,并立即转化为相应的战术行动,这样信道畅通就保证了信息的顺利沟通。如果传讯者所运用的身体语言复杂难懂,在节奏很快的排球比赛中,受讯者一时无法解读其含义,沟通便未能实现,受讯者也就不可能完成相应的战术配合,甚至错失战机,这是信道受阻或信道被切断的具体表现。
在排球比赛中有许多外源信息,主要的外源信息来自视觉,其次来自听觉。据研究,在交换的信息中,只有15%~20%的信息来自听觉,60%~80%的信息是通过视觉接受的,而且视觉信息的内容比听觉信息的内容更丰富、更细腻、更形象[6]343。排球运动员临场往往借助视觉接受教练员和队友身体语言信息,并通过感知通道传递给大脑,再通过大脑进行自我加工,然后转换成内部信息传输给相应的器官,进而产生符合临场需要的行动。由此可见,排球运动员的身体语言具有很强的直观性。
传讯者与受讯者之间的信息交换通常以同步、快速或滞后3 种方式进行,例如,在周期性项目中,可采用同步信息交换的形式传输信息;在难度较大、危险性较大和技术性较强的非周期性项目中,则应采用快速信息交换形式;为了掌握学生和运动员在一次课后的机能状况,则应采用滞后信息交换的方式[6]334。现代排球比赛进攻速度快、攻防转换快、比赛节奏快,整个比赛过程都是在快速状态下进行的。由此可见,排球比赛中运动员采用的是快速信息交换形式。这就要求传讯者在比赛成死球至裁判员鸣哨允许发球前这短暂的时间内,运用身体语言快速完成信息的传递,并使受讯者能快速读懂其含义。时间的压力使运动员的身体语言必须具有快速性,从而在临场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作出及时的决策并采取协同的行动。
排球比赛中,我方即将运用的进攻战术一旦被对方得知,战术的攻击性和有效性将大大削弱。因而,排球运动员身体语言的隐蔽性在这里主要是指运动员临场所运用的一些表示本方各种战术的手势是不让对方运动员观察到的,具有明显的隐蔽性。在排球比赛中,一个优秀的教练员不仅要熟悉20 种以上的攻防战术,而且还要善于把它编成极简单的“手势暗号信息”[6]350,以便运动员临场进行信息的快速传递。运动员比赛中往往是在身后或是背对对方时,在自己胸前以手势表示即将运用的战术,对方就无法观察到,这样我方在组织进攻时,既增加了对方判断我方进攻点的不确定性,又增强了我方战术实施的隐蔽性和突然性。
临场排球运动员之间的信息联系主要是靠有声的语言和无声的身体语言,尽管无声的身体语言在信息沟通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它不能代替有声语言[5]7。如,对于运动员技术层面的问题则必须依靠有声语言进行交流,即使在这一过程中伴有身体语言的运用,也往往是配合有声语言共同完成信息的交流,仅起到辅助作用,如单纯依靠身体语言则无法达到良好地沟通效果。因此,排球运动员身体语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比赛中的信息沟通主要表现在场上运动员之间,这是保证既定战术实施的基础,也是在集体项目中保证整体战术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6]351。众所周知,高水平排球队一攻时,快攻的效果比强攻好;防反时,快速反击的效果比反击强攻好。因而,比赛双方都力图运用快速多变的战术避开对方拦网,实施有效进攻。正如我国学者田麦久教授的研究,同场对抗和隔网对抗类集体项目中,战术的运用是最为重要的[7]110。排球战术的运用需要严密的集体配合,一旦失去及时、通畅的信息联系,就难以实现进攻战术的变化,甚至在战术运用时出现“失配”现象,这样即使个人技术再好的进攻队员也难以发挥。这就要求每个运动员临场能保持与其他运动员之间的良性信息联系。由于排球竞赛规则的限制,教练员与场上运动员之间的信息联系受到较大局限,不可能随时对场上运动员发出指令性信息以协调全队的战术行动。而场上运动员之间的信息联系却不受排球竞赛规则的限制。在排球比赛中,作为传讯者的往往是队长或核心队员,其在队内的地位使得信息的传递与交换更为有效。运动员之间的信息联系,通常以手势信号为主,辅以落点信号、语言信号等[8]。排球运动员的身体语言是场上运动员间相互传递信息的途径之一,但是需要教练员与运动员事先进行相应的约定并牢记,临场运动员可以有选择地运用,为本方战术的组成和整体实力的发挥创造条件。
运动员的个体竞技状态,主要是指运动员在身体、心理等方面所达到的最佳训练水平时的状态。排球运动的特点,决定了运动员情绪体验的强烈、鲜明和快速多变。当临场出现比分领先、比分落后、双方相持和关键球等情况时,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这直接影响其竞技状态,这就需要对运动员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控。运动员的体能和心理在一定范围内是可以调控的,即使是在异常困难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运动员之间的互相激励和自我激励的方式加以激发。例如:当运动员得分时,我们可以看到运动员各自不同的举动,如伴有呼喊声的单手挥拳、面带笑容相互击掌、竖起大拇指等。而当运动员失误后,我们可以看到队友主动上前拍拍失误队员的肩或后背,以示理解、安慰和激励。尤其是在双方相持或关键球的来回争夺中,当一方得分时,场上运动员会快速相拥在一起,展现出全队的团结和集体的力量,使运动员从中受到激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赫洛德·傅斯曾说:“拥抱可以消除沮丧,拥抱能为倦怠的躯体注入生机,使你变得更有活力。”[4]121场边的教练员面带微笑,投以赞许目光并为之鼓掌,这也是对运动员的激励。上述运动员和教练员身体语言的运用都会在不同程度上起到激励的作用,使运动员产生积极的情绪,起到增力的效果[9],进而提高自己的竞技状态。
在临场有些情况下,为了避免暴露本方的战术意图,运动员与教练员之间不便运用有声语言进行信息联系。因此,教练员要在临场指挥中巧妙地运用各种身体动作和面部表情来弥补语言信号不够隐蔽的缺点[7]119。例如:恒大女排助理教练临场就用记录夹遮挡住自己的一只手,不让对方运动员和教练员看到,然后,用手势提示发球队员把球发到几号位,当发球队员观察到教练员的手势后,便会将球发到指定位置。江苏男排主教练也常常在场边运用手势与场上二传队员进行信息联系,当二传队员看到教练员的手势后,会点头示意并及时将教练员的战术意图转化为全队的行动。另外,运动员临场也会运用身体语言与场边教练员进行信息联系,教练员会迅速解读其含义,并在战术上作出适当调整,同时通过手势向队员传递信息,场上队员接收到教练员的反馈信息,便会立即实施。如,当裁判员出现错判或漏判时,场上队长会与裁判员进行交涉,本方其他运动员也会以质疑的目光注视裁判员,当交涉未果时,运动员又会将不解的目光转向教练员,而教练员接受到运动员眼神中所示信息,往往会立即用身体动作示意运动员冷静,不要受此影响,当运动员接受到教练员这一反馈信息,便会克制自己的情绪,继续进行比赛。总之,临场运动员和教练员运用身体语言及时、有效地进行信息的传递与沟通,对教练员意图的执行、应变措施的运用和赛场局势的控制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席焕之.体育人类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18.
[2]沈跃进.体美表现[M].湖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66.
[3]周增文.肢体语言的心理秘密[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1.
[4]彬子.身体语言读心术[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10.
[5]宿春礼,刘清海.怎样读懂和使用身体语言[M].北京:华文出版社,2010.
[6]徐本力.体育控制论[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
[7]黄汉升.球类运动——排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8]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排球》教材编写组.排球运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154.
[9]马启伟.运动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