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店互融实现高职汽修专业建设模式创新

2013-08-15 00:45:11张红英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互融骨干教师校企

张红英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交通学院,湖北黄冈438002)

工学结合是经济社会对高职教育的必然要求,工学结合的具体形式因专业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在高职汽修专业的建设中,我们结合自身特点和本地汽修行业的情况,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道路—校店互融的工学结合之路。

一、理念互融,重新修订了与4S店岗位相适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将4S店的职业人培养理念与学校的教育理念,岗位人才标准和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核心技能强化与全面素质提升有机结合起来,重新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实现路径,重新修订了与4S店主岗位对接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将生产规律和教学规律有机结合,探索出学生旺季到4S店工作,在工作环境中提升专业技能;淡季回校集中学习训练,在学校环境中提升理论和综合素质的“旺工淡训、双境提升”的人才培养模式。配套实施三学段基本技能、三学段专业技能、两学段综合技能的“332多学段、分级式”教学组织模式。实现了学生知识、素质和动手能力的双促进,双提升,也解决了企业旺季用工问题,形成了双赢局面。

近五年来,武汉城市圈50多家4S店竞相与学校合作,共同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订单培养。已经合办了“恒信德龙汽车班”、“东风标致班”、“东风雪铁龙订单班”等10多个订单班,为区域内汽车4S店培养了大批对口适用的专业人才,促进了区域汽车产业的发展。

二、标准互融,校店共同开发专业课程

根据4S店主要岗位分布和学生后续发展的需要,将通用能力、专业核心能力标准与岗位专项能力标准有机结合起来,构建了由“综合素质平台+专业核心能力平台+多个岗位(品牌)能力方向平台”组成的课程体系。学生掌握专业通用和职业核心能力后,可根据订单或个人兴趣选修基于不同汽车品牌或岗位的专业选修课,培养专长。从而实现专业培养的“一主多向”,个体能力的“一专多能”,以适应汽车后市场服务多元化的需求。

此外,还将汽车维修行业企业的技术标准、职业资格证书要求和文化元素融入教学内容,与品牌4S店共同制订全部专业课的课程标准。校内教师和企业骨干技术人员共同编写工学结合教材16部,共同完成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建设任务,共同建设了专业教学资源学习中心。通过五年的努力,建成了2门国家级、4门省级、8门校级精品课程,专业课程的建设带动了专业教师教学方式的改革和教材的建设,为高素质技能型汽修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三、任务互融,校店共同探索教学模式

结合专业实际,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全面推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一是与4S店共同设计教学任务,做到学习项目来源于实际工作,实训任务即是真实的岗位任务。二是注重教学过程与实际工作过程的对接,做到: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一致、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一致、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一致;教师与师傅集于一体、学生与员工身份合为一体、课堂与车间设计一体、理论与实践结合一体。

通过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汽修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有明显提升,2007-2011年,该专业学生连续获得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奖五项;在省、国家级各项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共获得省级一、二等奖,国家级一、二、三等奖各一次。汽修专业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8%以上,企业满意度95%以上,双证书获取率100%,就业质量、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也不断提升,汽修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逐步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四、资源互融,校店共建实习实训基地

一是在校企合作紧密的10多家4S店配备教学设施,建设融教学、实训于一体的“厂中校”;二是校企共同出资建设融教学、社会培训、技能鉴定、经营服务于一体的“校中厂”式实训基地--黄冈九九阳光汽车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充分利用“校中厂”的工作环境,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开展教学,让学生在完成实际工作项目任务时,学到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为学生提供稳定的顶岗实习场所。

资源互融使得汽修专业学生生产性实训所占比例达到80%以上,确保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真正落实,并且资源互融使我校汽车维修技术实训基地成为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近五年来,师生利用基地与企业合作研制汽车发动机、汽车底盘、汽车电器方面的设备16项,获省级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奖5项,成功申报专利3项,资源互融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模式为汽车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的条件保障。

五、角色互融,校店共同打造双师团队

创建了名师工作室,组建教学、技能、科技创新三支名师团队。教学名师团队负责对来自4S店等企业的兼职教师进行教学能力培养,促进师傅向教师转变;以“楚天技能名师”为代表的技能名师团队负责培养专任教师的动手能力,实现教师向师傅转变;学校与4S店共组科技创新团队,开展技术攻关,提高教师的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有效地解决了兼职教师不会教学,专任教师动手能力、科技攻关和社会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让专兼职教师都成为多面手。

通过校企合作,汽修专业双师团队影响力明显增强。近五年来,本专业聘请了2名楚天技能名师,培养了10名专任骨干教师、10名企业兼职骨干教师,安排了9名专业骨干教师赴国外学习。2010年汽修专业教学团队荣获湖北省优秀教学团队。2名骨干教师成长为教育部高职高专汽车类专业教指委分委会委员及中国职教学会高等职业教育汽车类专业教学研究会秘书长和执行委员;2人被评为黄冈市劳动模范;2人受邀担任教育部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裁判。鲁昕副部长亲自为荣获全国汽车职业教育说课大赛第一名的本专业青年教师聂进颁奖。2名教师参加2011年全国汽车类高职院校课程设计大赛获得二等奖。3名赴英国交流教师受到该国教育部副部长接见。汽修专业连续3年成功承办教育部汽车类专业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为省内外近40余所兄弟院校培训了近100名骨干教师,获得了教育部及许多同行院校的广泛认可。

六、管理互融,校企共同创新合作机制

改造原有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学校理事会的指导下,成立由交通主管部门领导、各大汽车品牌4S店技术专家、汽车专业负责人及骨干教师组成的汽车类专业群校企合作理事会,定期召开校企合作理事会年会。学校与合作理事会成员单位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论证专业课程标准、共同组织教学内容、共同培训企业员工、共同推荐学生实习就业。聘请了理事会成员单位的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安排汽车专业教师到理事会成员单位所在的汽车维修企业锻炼学习,提高专业实践能力。校企合作理事会的成立,发挥了学校、行业企业各自在兼职教师聘用、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吸纳学生就业、产业规划、先进技术应用、经费筹措等方面的优势,以管理促融合,形成了共建、共管专业的新机制。

校企合作机制的改革与创新,有效指导和促进了汽车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汽修专业已经建成为湖北省高职教育重点专业、央财支持的实训基地建设专业、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学校被授予“全国汽车行业骨干职业院校”称号,吸引60多所兄弟院校来校学习,相关经验多次在全国、全省学术会议上进行交流,在国内形成了品牌专业效应。同时还吸引英国、德国的相关机构来校洽谈合作事宜。学校代表湖北省参加中英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合作项目,2011年成为了英国汽车认证中心IMI项目的合作单位。2012年成为教育部中德汽车职业教育合作项目的遴选专业。汽车专业在行业和国际的影响力开始显现,正在迈向进一步提升专业国际竞争力、打造专业品牌的新阶段。

[1]胡亚学.校企深度合作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2).

[2]高银桥.武汉城市圈汽车售后服务市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特区经济,2009(07).

[3]郭杏莉.浅谈高职汽车专业的教学改革[J].改革与开放,2010(06).

[4]袁传义等.“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03).

[5]王学东等.高职院校汽车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09(14).

[6]蒋璐璐等.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确立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2).

[7]王武林等.高职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课程开发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08).

[8]黄伟等.我国汽车4S店的发展问题及对策[J].湖南农机,2007(03).

猜你喜欢
互融骨干教师校企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智能电视亮相 OPPO智美生活发布会开启万物互融新生态
守护健康,把大爱传递——全国少儿美术教育骨干教师抗疫版画作品选(二)
少儿美术(2020年6期)2020-12-06 07:37:14
守护健康,把大爱传递——全国少儿美术教育骨干教师抗疫版画作品选
少儿美术(2020年5期)2020-12-06 05:52:32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上海包装(2019年2期)2019-05-20 09:11:04
第九届全国硬笔书法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绍兴举行
中国篆刻(2017年5期)2017-07-18 11:09:30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电镀与环保(2016年3期)2017-01-20 08:15:33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新课程研究(2016年1期)2016-12-01 05:52:15
南北派竹笛彼此相借鉴分流与互融并行
青年文学家(2015年5期)2016-05-09 13:58:42
互融共进促和谐——关于湖北荆门城市民族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民族大家庭(2015年3期)2015-08-21 08: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