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恕敏,纪德奎
(1.天津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天津 300387;2.天津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天津 300387)
在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背景下,作为乡村文化辐射场的乡村学校受到越来越多的文化因素影响,再加上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乡村学校原有的文化形态与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文化建设要求逐渐显现出不和谐表征,进而出现诸多问题。本文拟从当前乡村学校文化的实然形态入手,对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试提出调适路径与策略。
通过对河北省和天津等地区乡村学校的实地考察,发现乡村学校文化建设已取得不菲成绩,文化内涵得以更新,文化自信与日俱增,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等诸多因素影响,当前乡村学校文化的实然形态仍存在一些不容乐观和亟待改进的方面。
当前乡村学校文化表现出一种崇尚权威和差异显著的地域文化特征。一方面,受传统文化思想和家庭本位的影响,崇尚权威一直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调查发现,这一点在农村学校文化中表现更为突出,乡村课堂教学中教师本位现象依然严重。在对1 200 份针对乡村教师的调查问卷统计中,有70.8%的乡村教师认为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教学活动主要围绕自己的预设展开;有74%的乡村教师认为,学生缺乏主动性,必须督促才能学。另一方面,乡村学校文化是在乡村这一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形成和发展的,与城市学校相比,由于地理位置、生活环境和社会背景等因素不同,乡村学校文化较之城市学校文化而言,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特征。此外,即使同样是乡村,由于经济发展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存在差距,学校文化也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
学校教学在文化传承与创新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乡村学校受其地域限制、交通不便、获取相关信息困难等因素影响,其文化具有相对封闭性。再加上乡村学校文化与自身乡土情怀有着不可分割的亲密性,对其他外来文化具有一定的天然敏感性和排斥性,因而又表现出相对保守的一面。长期生活在这种文化氛围中的教师也难免形成相对保守的群体文化,主要表现为教师之间相互疏远、缺乏合作与交流等。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乡村学生及其家长仍然将学校教学视为改变未来命运的跳板,认为考上了大学就可以鲤鱼跳龙门,从此跳出落后的乡村,导致升学至上、趋于功利的文化追求仍然是乡村学校文化的突出表现之一。调查表明,当前乡村地区的绝大多数学校仍然是以升学为目的,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都必须经过考试,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应试。有些乡村学校条件差、基础弱,但学校工作的中心始终是千方百计地争取升学率的提高。正如一位乡村教师所言:“我们教师的任务就是围绕教材、教学参考书和考试大纲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知识传授,学生的任务就是围绕中、高考的指挥棒和考试大纲进行题海战术。”这种追求升学至上、功利化的文化忽视了学生自身的知识经验和乡村现实的需要,也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从理论上讲,乡村学校教育目标定位一直存在“留农”和“离农”的争论,“留农”目标认为乡村学校教育主要是培养新型农民,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1];“离农”目标认为乡村学校教育应该与城市一样培养合格公民,为学生升学服务[2]。但在实际调查中发现,“离农”取向在乡村学校文化中存在一边倒的倾向。所调查的1 200 名乡村教师中有75%的乡村学校教师赞同学校教育主要为升学服务,有72%的乡村教师支持学生升学后能够离开农村有更好的发展。在升学至上、趋于功利走向的乡村学校文化影响下,当前乡村绝大多数学校只考虑到为精英学生升学做准备,忽略了为未升学学生就业打基础。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实现普及高等教育的条件,会有一大部分学生因为达不到升学标准而放弃学业,而在激烈的升学竞争中被淘汰的大量学生往往学用分离,最终导致就业无门、创业无术,无法很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乡村学校文化表现出高期望与高压力并存的文化危机。乡村学校肩负着发展乡村教育,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科学知识水平的艰巨任务。而乡村教师被寄予更高的期望,他们是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播者,也是学生的培养者和乡村文化的发展者。在被寄予高期望的同时,乡村教师也面临很大的压力。一方面,乡村教师面临着来自学校、家长和学生的压力,即要千方百计传授知识,提高学生成绩,保证升学率;另一方面,随着新课程改革在乡村地区的深入,乡村学校教师还面临新课程改革的挑战,即改变过分注重传授知识的倾向,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调查中一位乡村教师无奈地说:“现在很纠结,既要学习和运用新课程理念,还要想方设法提高升学率,又要为新农村发展做贡献,真不知道怎么做才能完成这些任务。”这种高期望与高压力的并存使得乡村学校教师难免陷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理念与行为相脱离的危机中。
乡村学校文化的实然状态与城乡文化一体化、新农村文化建设、新课程教学理念的要求等存在着一定落差,产生了一系列冲突,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城乡文化一体化要求以城乡一体化的思维方式,着力改变文化领域的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文化权利平等、文化政策一致、文化资源共享,缩小城乡文化差距,促进城乡文化事业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共同繁荣。具体体现在乡村学校中即要求乡村学校教学既要传播优秀城市文化,又要继承和发展乡土文化,使城乡文化在教学中相互融合、相得益彰。但当前乡村现有的文化特征与城乡文化一体化的要求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有时冲突明显。同时,不同地区的乡村之间由于经济发展程度和生活环境的不同,学校文化也表现出显著的地域差异。城乡之间、不同乡村学校之间的这种文化发展差距成为当前乡村学校文化形态与城乡文化一体化冲突的表现之一。
新农村文化建设需要大量有文化、懂技术并立志于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富有乡土文化内涵的新型乡村人。这就要求乡村学校教育立足于乡村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实际,培养乡村学生的文化根基,增强他们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和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责任感。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收入的差距拉大,大量乡村人口流入城市,许多进入城市大学接受教育的人更不愿意再回到乡村。他们之中的成功者更成为乡村教育的典范和乡村学生的榜样,这使得投身于乡村文化生产和文化活动的人越来越少,造成乡村文化人才的大量流失。这一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便是乡村学校教学离农文化取向逐步突出,更注重为乡村学生升学到城市学校进一步深造和将来工作做准备。这一文化取向与乡村实现小康和建设新农村的任务不相适应,更与新农村建设的文化要求存在着明显冲突。
新课程教学理念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从学校和学生实际出发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将外部教育影响自觉内化为自己的身心素质,实现全面发展。当前乡村很多学校仍然推行应试教育,单纯为了应对考试、争取高分,鼓励学生考上大学甚至是重点大学,借以改变自己的社会生活和将来命运。学校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狂热追求升学率,教学活动紧紧围绕中高考指挥棒展开。这种升学至上的文化追求与新课程教学理念相冲突,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现代新型教师文化是一种开放、合作的群体文化,强调以现代教育价值观为核心,与现代教师角色相适应。现代新型教师文化理念要求乡村学校教师要走出孤立、封闭的文化拘囿,走向开放、合作的文化氛围。因为“合作给予教师之间开放、互信和支持,合作的态度不仅有利于资源共享,形成教育合力,而且可以促进合作团队中积极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3]。但是,当前乡村学校教师长期生活在相对封闭保守的群体文化氛围中,在自我封闭的状态下各行其是、各自为战,这种封闭保守的文化氛围与现代新型教师文化理念相冲突,不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教师合作意识、合作动机的培养。
乡村学校教师在长期的生活与教学中形成了安于现状的文化情结,主要表现为:他们习惯于按照一套符合自己习惯和经验的、安全稳妥的方式和方法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喜欢过着平安和稳当的生活,对待教学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得过且过思想,对待新课程改革表现出一定的惰性心理。当前乡村学校教师面临的高期望与高压力的文化危机与安于现状的文化情结表现出明显的冲突,使乡村学校教师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一方面高期望与高压力的并存使乡村学校教师承认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是先进的,是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心也渴望不断学习和创新,尝试新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另一方面却安于现状,不愿和不敢冒险,既不愿面对新的挑战,又害怕尝试新的方式会影响学生的成绩和学校的升学率。
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大陆不可能走单一农村城市化的道路,必须同时进行新农村建设”[4]。文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要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不断满足农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乡村学校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这就要求乡村学校教育立足于乡土实际,综合考虑广大农民和乡村学生多方面的现实需要,重建和弘扬乡村文化价值,树立乡村学生对乡村文化的自信心和认同感,逐步形成文化自觉。但是,“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的多种文化的基础上,才有条件在这个已经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各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处守则。”[5]要实现乡村文化自觉,就需要首先明示乡村学校文化的价值取向,发挥乡村学校的文化堡垒作用,改变过去单纯为升学服务或单纯为当地乡村发展服务的“离农”与“为农”的单一价值取向,重新确立既为提高学生基础素质服务,也为学生升学、就业及创业做准备的多元价值取向,使所有学生都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城乡教育一体化要求整合城乡教育资源,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束缚,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动态平衡、双向沟通、良性互动的城乡教育格局,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协调发展、共同发展。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关键在于乡村学校自身的改进和发展,乡村学校文化再造是乡村学校改进和发展的核心。“学校文化的再造是一个发展新的价值、信念、规范的过程;是一个变灌输中心教学为对话中心教学,变专制独裁关系为平等合作关系,变资源掠夺关系为资源共享关系的过程。”[6]乡村学校文化的再造要以城乡教育一体化为背景,既要传承乡村几千年来形成的有价值的文化传统,又要与时俱进,以开放的心态接纳并吸收当前的多元文化,实现古今中外各种文化中精华元素的贯通。具体来说,即走出过去从城市文化角度研究乡村学校文化,用城市学校文化来同化乡村学校文化的误区,要在对我国城乡教育整体把握、关照全局的同时,深思乡村学校文化应有的特质,从乡村文化的发展入手来把握乡村学校文化的定位。城乡教育一体化不等于城乡教育一样化,由于城乡之间天然的地域差异特征短期内不可消除,并在一定时期内将长期存在,这就要求乡村学校文化在适应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要求的同时,保持自身的特点与优势,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突出乡村自身文化的特性。
新课程改革目标在于营造一个宽松的鼓励创造的文化环境和氛围,使教学改革发生于教师的教学第一线,发生于每一所学校。以新课程改革为依托,着眼于乡村学校文化更新,就是要改变乡村学校应试教育的现状,改变乡村学校升学至上、趋于功利的文化追求,树立素质教育的目标,促进乡村学校文化的转型与适应,即促进以往乡村学校教学中形成的以升学为唯一追求的考试文化、优胜劣汰的竞争文化和安于现状的保守文化逐渐转型,使之与新课程教学理念要求的使乡村学校教师逐渐形成开放合作、追求自身专业发展和能力提升、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积极文化相适应。具体来说,要求乡村学校管理者从事务型领导转变为学习型、创作型和战略型领导,管理方式由执迷于控制转变为鼓励创造,营造合作的组织氛围[7]。在教学目标上改变过去升学至上的应试教育目标,确立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素质教育目标;在教学内容上既要保证实现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规定的基本要求,又要联系乡村实际,突出乡土特色,适当增加职业教育内容,为乡村学生在提高基本素质的同时,或继续升学或选择就业和创业做好准备;在师生关系上乡村学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合作者,学生从知识的接受者转向学习的探索者和参与者,师生在此过程中开展平等对话、合作交流。
学习型学校是与学校发展的较高层次阶段相适应的一种学校管理模式,与科层制学校相对应,学习型学校建设“关键在于组织成员间的组织学习,让组织成员融入到组织学习中,进行对话,追求差异,挖掘信息,形成强大的学习动力,最后形成共识”[8]。学习型学校的学习主体是团队或学校本身,要求加强团队协作,学习内容除专业知识外,还包括人际关系和合作学习的方法。建设学习型学校需要通过建立学习共同体和促进知识流动来实现。这就要求乡村学校教师之间加强交流与合作,增强教师团队的学习能力和整个学校的学习能力,并树立教师自我专业发展和价值实现的强烈愿望。具体来说,就是要建立能够适应学习型学校建设要求的乡村学校文化,即走出过去封闭保守、安于现状的文化氛围,走向开放、合作、创新及积极实现自我专业发展的文化氛围,为乡村学校文化搭建繁荣与创新的平台。乡村学校要为教师提供不断学习的机会,建立学习共同体,以促进教师之间进行合作学习、知识共享和反思对话。互相交流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交流他们的教学实践及反思,使教师在学习过程中保持竞争与合作的平衡,在合作交流中共同成长,形成以学为主、合作共享和积极寻求自身发展的新型的乡村学校文化。
特岗教师工程是中央实施的一项对西部地区乡村义务教育的特殊政策。该政策通过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县以下乡村学校任教,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乡村义务教育工作,创新乡村学校教师的补充机制,逐步解决乡村学校师资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高乡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当前乡村学校教师由于所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的相对封闭、保守,在工作中往往相互提防,对自己的长处秘而不宣,对自己的短处处处遮盖,形成封闭孤立的文化氛围;他们满足于按部就班的工作,视野仅仅局限于传统经验之中,缺乏创新意识,形成安于现状的文化情结;他们的专业发展需求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在开发校本课程的意识和能力、教学的反思意识和能力以及行动研究能力等方面还比较欠缺,总体素质还不太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乡村学校应继续实施特岗教师工程,为乡村学校注入新的师资力量。乡村学校要充分发挥特岗教师的优势,如年轻,有活力,对工作有热情,接受过正规师范教育,知识水平和能力素养比较高,在培训上既可以缩短上岗时间,又能很快进入角色等,以推动整个乡村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以特岗教师工程为切入点,服务于乡村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助于乡村学校改变过去封闭保守、安于现状等与现代新型教师文化理念不相适应的文化形态和氛围,形成开放合作、勇于创新、追求自我发展的新型乡村学校教师群体文化。
[1]解飞厚.基础教育要为建设新农村培养新农民[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394-395.
[2]阎亚军.论当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目标定位——对一种目标定位的质疑[J].江西教育科研,2005,(1):11-12.
[3]吴 薇,杜学元.论我国文化变迁对教师专业化的影响[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33-138.
[4]钱理群,刘铁芳.乡土中国与乡村教育[M].福州:福建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费孝通.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
[6]钟启泉.课程改革的文化使命[J].人民教育,2004,(8):8-11.
[7][美]胡弗曼.学习型学校的文化重构[M].贺凤美,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8]孟繁华,周举坤.试论学习型学校[J].教育研究,2004,(12):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