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邦直及其家世、墓地考

2013-08-15 00:45王守伦
潍坊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世祖小庄族谱

王守伦

(潍坊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

刚接触王邦直和《律吕正声》时,对王邦直的了解还是很肤浅的。从2010年8月到2012年8月,我们曾六赴小庄、四赴即墨、三赴崂山,此外还到台湾、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杭州、兰州以及山东淄博、河南沁阳朱载堉纪念馆、河北盐山县档案馆等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搜集了大量有关王邦直家族的材料,经过梳理和反复研读之后,关于王邦直家世的情况终于清晰了起来。笔者现将考察结果和研读成果整理如下,供大家参考指正。

在我们搜集整理的相关资料中,以即墨《王氏族谱》①即墨《王氏族谱》,乾隆年间重修,后来历经嘉庆、道光、同治、光绪以及民国年间不断增修。价值最大。《王氏族谱》最早由王邦直所撰,后来在乱离中丢失,乾隆年间由王邦直的五世孙王泽源重修,之后族谱在嘉庆、道光、同治、光绪以及民国年间都有重修。本文引用《王氏族谱》之处甚多,因而后文中把《王氏族谱》简称为《族谱》。

一、王邦直家世考

王邦直是即墨土著人,相传为汉代名臣王吉后裔。《族谱》中有嘉庆八年王氏十四世孙王中棠序,序中说:“吾家世即墨,不知始于何代,相传为汉谏议子阳苗裔,琅琊嫡派。”王吉,字子阳,《汉书》中说他是“琅琊皋虞人也”。皋虞在今青岛即墨。西汉时有皋虞县,现在即墨温泉镇的东皋虞村、西皋虞村,就是皋虞县旧地。王吉少好学,明经,以郡吏举孝廉为郎,后官至益州刺史、博士谏大夫。但汉宣帝认为“其言迂阔”,因而“不甚宠异”,于是王吉“遂谢病归琅琊”。王吉的儿子王骏也历任谏大夫、幽州刺史、司隶校尉、京兆尹、御史大夫,王骏的儿子王崇历任刺史、郡守、御史大夫、代大司空,并被封为扶平侯。一家三代都是当时名臣,使得琅琊王氏家族成为汉代的名门世家。据考,书圣王羲之也是王吉的后裔,是琅琊王氏家族在东晋时期最为显赫的家族。

即墨皋虞和临沂当时都属于琅琊郡,虽然临沂的王导一支渡江南迁,但皋虞王氏却一直在当地繁衍。《王氏族谱》所载的一世祖是王守信,从他开始,一直到王邦直的五世祖王振,都居住于王乾(今王圈),而王乾离西皋虞村王吉的墓地仅仅十多公里。王吉卒于公元前48年,而王守信是元末人,从王吉到王守信之间1400多年,在这漫长的繁衍过程中,家世无考是很正常的,而这十多公里的距离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而《族谱》说王邦直家族是“汉谏议子阳苗裔,琅琊嫡派”,王邦直的墓志中说他是“汉谏议大夫王吉后裔”,应该都是可信的。

王守信在《族谱》中是王邦直的一世祖,之后按辈份排序依次为王伯举、王载、王璧、王振、王佐、王镐、王邦直,王邦直是王守信的第八代嫡孙,所以其后裔称王邦直为八世祖。下面是《族谱》中对以上八人的记载。

王守信:“元朝处士,诰赠通议大夫广东按察使司按察使。配氏失考,诰赠恭人。子五。”

王伯举:“洪武甲子岁贡生,以征辟历官至广东按察使司按察使,诰授通议大夫。配刘氏,诰封恭人。子五。”

王载:“字文厚,好史书。寿六十二岁。配朱氏,兰溪县知县朱公女。子三。”

王璧:“字廷玉,庠生。寿六十二岁。配宋氏,继宋氏,俱进士户科给事中辽东苑马寺卿讳征字文献宋公女。子三。”

王振:“字仲鸣。例貤赠登仕郎。明于法律,善地理阴阳之学。寿六十二岁。配孙氏,尚书孙公女也。子一。”

王佐:“字翰之,副榜,成化丙午科举人。署山西忻州学正,建坊飞黄在东关南北街。享年四十六岁,卒于官。配苏氏。葬焯尔东岭,有碑。子四。”王镐:“字京夫,岁贡,任顺天府漷县训导,升山西临县教谕。所著有《漷志》《临志》。配李氏。葬水磨河南崖。详具北泉蓝公所撰《墓志》。子一。”

王邦直:“字子鱼,号东溟。由岁进士授直隶盐山县县丞。上书言事,极切时弊,为权相所忌,挂冠归里。杜门乐道,栖息镜镕山房,寒暑不辍者三十余年。所著有《律吕正声》行世,载《明史·艺文志》。生于正德八年四月十八日辰时,终于万历二十八年二月十二日寅时,寿八十八岁。崇祯十五年二月十五日入乡贤。配高氏,寿八十五岁。又娶京人曲氏。葬水磨河南崖,有碑。子二,高出一,曲出一。”

《族谱》中还载有王镐和王邦直墓碑的碑文。王镐墓的碑文较长,本文从略;王邦直墓碑的正面文字是:“明敕授迪功郎直隶盐山县县丞王公讳邦直字子鱼号东溟暨配孺人高氏墓”;碑阴的文字为:“公为汉谏议大夫王吉后裔,嘉靖间由岁贡筮仕盐山,耿介不阿,应诏条陈十事,天子嘉纳。为权相所忌,拂袖径归。杜门三十载,成《律吕正声》六十卷行世。卒年八十八岁。崇祀乡贤。长子讳一元,字文会,配江氏,谱载亦附葬于此。”

由以上的记载可知,王邦直的二世祖王伯举在明初官至广东按察使,六世祖也就是王邦直的爷爷王佐考中了举人,并当过忻州学正,王邦直的父亲王镐也当过临县教谕,且三世祖王载、四世祖王璧、五世祖王振都跟官宦联姻,由此可见,王邦直的祖辈们应该算是生活在社会上层的仕宦家庭。

根据《族谱》所记载,王邦直有二子,分别是王一元、王一夔。

王一元有一子是王嘉瑞。王嘉瑞有二子,分别是王馨、王馝。王馨无后,王馝有三子,分别是王大猷、王大任、王大成,其中王大任出嗣给王馨。王大猷有一子是王泽洪;王大任有二子,分别是王泽深、王泽源,王泽源就是在王邦直之后第一个重修族谱的人;王大成有二子,分别是王泽溥、王泽注。王邦直是第八世,王泽洪、王泽深、王泽源、王泽溥、王泽注已是第十三世了。这一支《族谱》后记有详有略记至二十三世。

王一夔有四子,分别是王兆麟、王兆豸、王兆凤、王兆熊,其中王兆凤和王兆熊失传。王兆麟有一子是王馤,王兆豸有一子是王馥。王馤有二子,分别是大受、大度;王馥是否有子,《族谱》中没有记载。王大受有三子,分别是王泽洲、王泽津、王泽渥;王大度有二子,分别是王泽潢、王泽河,他们已经是第十三世了。这一支《族谱》后记较粗且至十五世就无记载了。

二、王邦直及其家族聚居地考

前文已经提到,王邦直《族谱》中的一世祖王守信家居即墨王乾,之后除了他的第二、第三、第四个儿子失传,他的长子王伯达、小儿子王伯举也都居住在王乾。在《族谱》中,王伯达及其后裔被称为王氏家族的长支,王伯举及其后裔被称为五支,王邦直就是五支的八世祖。

长支的王伯达只有一子王钰,王钰只有一子王忠,王忠只有一子王揖,他们是三世单传。王揖有三子,分别是王湧、王汉、王浩。王湧有一子王坫;王汉有一子王墀;王浩有二子,分别是王堦、王地。王坫有一子王公侯,王墀有二子王公辅、王公相,王堦有三子王汝祯、王汝礼、王汝祐,王地有二子王汝祥、王汝祜。王坫、王墀、王堦、王地是长支的第七世,他们仍然在王乾聚居;他们的儿子们,第八世的王公辅、王公相、王汝祯、王汝礼、王汝祐、王汝祥、王汝祜及其后裔也仍然在王乾居住,一直到今天王乾改为王圈,这里仍然是他们的聚居地;惟有王公侯自己搬到了索哥庄(今索戈庄),使得索哥庄成为王氏家族长支的另一个聚居地。《族谱》中记为长一支,其余后记为长二支。

王邦直所在的五支本来也居住在王乾,二世王伯举本有五子,但除了王载之外,其他的王绩、王素、王景、王顺都失传;三世王载有三子,但除了王璧,长子王琮、次子王瓒都失传;四世王璧有三子,除了王振,次子王援、三子王授都记载不详;五世王振有一子王佐。王佐是王邦直的爷爷,成化丙午举人,他考中举人后,在即墨城东关南北街上建了飞黄坊。建飞黄坊一事,不仅见于《族谱》,而且在明清的《即墨县志》中也屡有记载。笔者访察了王邦直后裔,他们说王佐考中举人后,从王乾搬到了即墨城,之后王邦直的父亲王镐、王邦直、王邦直的儿子王一元和王一夔,以及王邦直没有失传的孙子王嘉瑞、王兆麟、王兆豸,全都居住在即墨城里。王邦直的曾孙也就是王一元的长孙王馨早卒,无后;王馨的弟弟王馝首迁小庄,并在这里繁衍生息,使得这里成为了王邦直后裔的又一聚居地。这是五支的居住情况。

现在所搜集到的即墨《王氏族谱》,就是把王乾、索哥庄、小庄三地的王氏家族合在一起的一部家谱。

笔者2010年在小庄考察时,小庄村的书记王修训,以及王修诺(86岁)、王延生(60岁)等老人介绍了一些小庄建村的相关情况。他们说王馝年幼时陆续丧父、丧兄、丧嫂、丧母,孤苦无依,于是由他的祖姑 (即王邦直的女儿、嫁黄作孚之子为妻)抚养长大,后来他就定居于黄家的小庄园,娶妻生子,逐渐繁衍成现在这个260多户800多人的大村庄。小庄这一村名的由来,是因为它乃黄家的小庄园,后来就逐渐叫成小庄了。据说当时黄家让他在纸坊和小庄园中选择一个,传说纸坊出读书人,小庄人丁旺,王馝自幼丧夫、丧兄、丧母,他喜欢人旺,于是选择了小庄园。小庄原来有祠堂,祠堂中供奉着王邦直像。像中的王邦直是四方红脸,穿着官服,戴着明朝的官帽。祠堂前有一副对联,是“系出琅琊延世泽,乐正律吕振家声”,横批是“永言孝思”。家族中本来还有一部古籍《律吕正声》,但在文革时被焚毁在祠堂前了。祠堂中的画像和对联也毁于“文革”。

《族谱》中说王邦直“栖息镜镕山房”,小庄的老人们说王邦直辞官归来后,就在即墨城镜镕山建了一个小茅草房居住。2010年11月5日,我到即墨寻找镜镕山旧址。这时位于县城东北的镜镕山已是平地了,恰巧专门研究县志旧貌的赵宝云老先生就住在这里。他住的是安平街61号,从他家向东约100米的53号左右,即为当初的镜镕山山顶。据说当时南侧还有座庙宇,山房旁小溪流水,杨柳成荫。镜镕山很小。据考是隋开皇年间(约596年)即墨从平度朱毛镇迁于此。初建时认为这里缺个山,所以顺盟旺山脉连过来,堆了这个镜镕山。现在,这里早已面目全非,我们只能凭空想象当初王邦直在这里坐卧写作《律吕正声》的情景了。

王乾现在叫王圈,笔者于2011年3月27日实地考察过。据村里一位姓韩的76岁的老人介绍,王圈原来叫王乾,有大王圈(也叫老王圈)和小王圈。大王圈分东头西头,1960年因修王圈水库,东头移民去大连。1962年移民到大连的王圈人不习惯那里的生活,于是逐渐回迁,就又建成了一个新村庄,叫东王圈,这样老王圈也就成了西王圈。实际两个王圈从地理位置上说是南北关系。

三、王邦直及其家族墓地考

中国人很重视墓地,认为一块风水好的墓地能够使得子孙兴旺发达。中国自古有每年清明节、春节时扫墓的习俗,以表达对祖先的纪念。

王邦直家族是王吉的后裔,王吉墓至今犹存。《汉书》中说王吉是“琅邪皋虞人”,王吉墓现在就在即墨温泉镇西皋虞村,笔者曾于2011年3月27日对它进行了实地考察。王吉墓1982年就被立为青岛市重点保护单位了,但30年过去了,这里仍然只有一块石碑,并没有进行开发和保护。据介绍,这里有许多大墓,南7北8,东5西6。原来还有一个庙,当年香火很旺,现在却只有遗迹和瓦砾了。近年来,经常有盗墓者光顾,但没听说有什么贵重之物。据介绍村上有一户村民原来还用一个墓中出土的瓦罐来盛酒,现在也遗失了。

王邦直的一世祖王守信到六世祖王佐 (王邦直的爷爷)都葬在王乾。考中举人的王佐本来已经搬到即墨县城居住了,但《家谱》中记载王佐去世后葬在了焯尔东岭。焯尔东岭在王乾,可见王佐虽然搬到了即墨城,但去世后还是葬在了王乾。焯尔东岭现在已经找不到了,据当地人说,1960年修王圈水库时,大水把焯尔东岭淹没了。

王邦直的父亲王镐、王邦直本人、王邦直的儿子王一元、王一元的儿子王嘉瑞、王嘉瑞的长子王馨,族谱中都说葬在了即墨城的“水磨河南崖”(今墨水河南崖)。现在坟墓都被平掉了,王氏后人已经很多年都没找到王邦直的墓地了。但2010年8月23日,我们竟然奇异地找到了王邦直的墓地。下面是那天的考察记录:

王修诺陪王书记去水磨河寻祖墓。9点找到11点,不见踪影。一阵小雨过后,天很闷热,见一老人没带工具显现。王问:“这地是哪个村的?”他说:“你管哪村的干什么?”王很郁闷。后走到村边,老人问:“你们是来干什么的?”王说:“我们是外出来寻祖的,我们老祖在此,我们来寻找一下。”老人很感动:“这是你们后人熬好了,来寻祖了。你找我找对了,我73岁了,这一片地都是我的。”于是他指出了王邦直墓地。说以前有蓝田墓碑为证,“文革”时都被破坏了。

2010年10月23日,我与刘新海又去寻找了王邦直墓。下面是那天的考察记录:

中午12点,我们与王书记、王延生、司机等六人去寻找王邦直墓。这次比较顺利,从即墨市文化路向西至即墨职教中心西侧北拐300米左右,水磨河南岸拐弯处有个大石堌(现在有一石碑,碑上刻着“SL154”),向南十米左右就是王邦直墓。这里是一块菜地,但有松柏葱郁。东墙职教中心院内另有几个祖坟,现都已平了。

据考这里曾是王氏墓地,王修诺等都记得在解放前曾来祭坟,并有一薛姓在此看坟地。解放后,薛姓无助,也搬到小庄定居了。现在小庄还有一个薛家胡同。

总而言之,王邦直家族主要有王乾、索哥庄、即墨城和小庄四个聚居地,他们的墓地也基本上在这四个地方;自王邦直的爷爷王佐始搬到即墨城中居住,他去世后仍葬在了王乾;自王邦直的父亲王镐始葬在了即墨城的水磨河南崖,之后王邦直和他的儿子、孙子、长曾孙也都安眠于此。虽然这些坟墓已经不存在了,但王邦直这位文化伟人的英灵似乎依然笼罩着这方土地。

[1]纂修即墨县志(康熙11年本)【Z】.

[2]即墨县志(乾隆29年本)【Z】.

[3]即墨县志(同治12年本)【Z】.

[4]汉书【Z】.北京:中华书局,1962.

猜你喜欢
世祖小庄族谱
半张族谱:台湾三兄妹的寻根之路
金开国前的部落战争——以世祖至穆宗时期为中心
小庄
元朝人起名很有型
视 角
吴有春
族谱撰修与宗祧承继——以祁门高塘王氏为中心
二战后新加坡华人族谱编纂研究
没个眼色
从犯颜直谏的古弼和知错就改的魏世祖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