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堂的网络协作教学模式探讨——以计算机文化基础为例*

2013-08-15 00:49:06李吉彪
河南工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协作教学资源教学模式

王 果,李吉彪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新乡 453000)

随着互联网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基于校园网的教学活动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技术保障和发展机遇,如何利用网络开展教学活动、进行教学评价,借助计算机进行教学活动分析、优化教学过程已成为教师和高校管理者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针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我们以网络协作教学理论为指导,开展了基于网络协作模式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并在实施的过程中对教学资源建设方面也进行了一些实践性工作。

1 基于网络协作的教学模式

1.1 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的特点

协作学习是指以小组或团队为单位,将问题分成多个小任务,各个成员负责不同的部分,成员之间项目协作,以目标设计为先导,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共同完成问题[1]。这种学习方法与其他学习方法如个别学习、竞争学习相比,协作学习更能发挥学习者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每个成员的成功都是以其他成员的成功为基础,这样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相互协作学习的过程中,能更深入地理解问题和掌握知识,并能促进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

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Web-Based Collaborative Cooperative Learning)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借助计算机网络、以互联网及相关技术为传媒进行协作学习,它包含了个体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实时或非实时交互)两部分[2]。这种学习方法可以看作是协作学习的新方向,它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更形象地描述问题,并拥有比传统学习更丰富的共享网络学习资源和更灵活的分组方式。在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中,师生成为了平等的合作者,学生拥有更多的主动性,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知识的能力。

1.2 基于课堂的网络协作式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奥苏贝尔的 “学与教”理论。其中包括“动机理论”、“有意义接受学习”和“先行组织者策略”三个方面[3]。这种教学模式虽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发展得很完善,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教学资料不容易共享、只能同步交流、交互通道单一、学习者比较被动等。基于网络协作的教学模式可以在发挥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外,还具备了课堂教学所没有的优点。通过在教学的过程中介入互联网技术,学生可以借助网络进行更全面的学习活动,成为教学中的主体,有利于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发展创新思维。而其不足之处是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基于课堂的网络协作式教学可将二者有机结合,形成一种优势互补的有效教学模式。

2 基于课堂的网络协作教学的教学资源建设与实践

以“计算机文件基础”课程为例,该课程的体系结构由课堂理论教学、计算机实践教学和网络辅助教学三部分合成。我校根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要求,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案进行了规划。在充分发挥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的同时,将计算机教学手段和网络教学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建立了以课程结构为基础,网络协作为指导,以优秀教学资源建设为内容,符合我校办学特色的多维计算机教学辅助平台,全方位提高了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2.1 网络协作模式下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建设

首先要设置课程计划,分为四个部分: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和教学辅助资源,每部分按三个步骤来完成:课程设计、单元设计、单节课设计,从而为学生提供课程架构和作业时间顺序。然后以该计划为主线,逐步完善其他资源,如教学大纲、课程日程表、知识结构、任务安排、参考资料、教师队伍情况等基础教学资料并及时更新。

(1)课堂教学资源建设。

根据我校学生的整体水平,由我校徐立新等教师编写的《计算机文化基础》教材是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该书除了讲授理论基础知识,更加强了对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我校又组织骨干教师,根据教学经验精心编写了教学方案和配套的多媒体课件来满足教学的实际需要。课件中通过动画来演绎课程重点和难点,从而使教学更加生动和易于接受,提高了教学效率。

(2)实践教学资源建设。

实践教学是教学活动的关键环节,我校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标来指定实践教学方案,逐步完善了与课堂理论教学相配套的实验课程指导,其中包括实验大纲、实验任务计划、实验过程指导等相关资料,并配备了专门的实验教学教师。在实验实施中以分任务的形式指导学生协作学习。此外,为了保证教学改革的成果能应用于实践教学,我校也要求教师适时地对相关资料进行更新、补充和完善。

(3)网络教学资源建设。

为了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帮助,协助学生进行网络协作学习。我校建立了开放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平台内包含:电子教案、网络课件、教学视频、实例练习、典型案例、优秀作品等资源,并及时根据课程变化对资源进行更新。另外将导航策略用于了网络课程设计,能帮助学生更有效地组织学习内容和步骤。

(4)教学辅助资源建设。

课外教学辅导环节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步[4]。我校在完善网络教学资源的同时,还为学生提供了在线教师、网络答疑、在线讨论与知识自测等一系列动态网络教学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自主学习,最终达到个性化人才培养的目的。

2.2 基于Eduprisc的网络协作教学支撑平台建设

美国教育技术协会(AECT)在1994年对教育技术定义的阐述中明确指出,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除了教学资源建设之外,还应包括支撑平台建设;资源的建设还必须将辅助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创造性教学结合起来,体现开放性、动态性、互动性及自主性的原则[5]。

Eduprise数据库可以为使用者提供教学工具、学习工具、技术工具和管理工具,更方便地构建网络课程。其中,提供的课程开发工具包含有:课程数据库、图书馆资料、试题库和论坛数据库。教师只需要设计相应的课程主页和相关的教学资源链接即可。

课程数据库为学生提供合适的设计计划,在计划网页中要求学生协同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接受教学,也可以直接链接到小组讨论页面。学生在课程结束时将任务提交上来,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工作进行评价,为帮助学生相互了解,学生还需要在公共论坛上提供自己的情况介绍。

2.3 基于网络协作模式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实践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采用了“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网络教学”的教学方案,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放在了同样的位置,强化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基于网络协作模式的教学过程不仅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协作学习环境,还建立一种互动交流平台。

所有的课程都应与学生的学习目标直接相连,每节课中还必须为学生提供总体介绍,以便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针对每个章节的课程内容,为学生提供相应的阅读材料并布置任务。创建学习小组,鼓励学生在完成不同的任务时承担不同的角色。鼓励学生使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

其次,协作学习的过程是完全多向交流的。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监督各小组的活动,以便及时对学生提供正确的反馈意见,促进学生的反应。学习任务的个别任务也由学生自己在动态网页中完成。每一单元结束时,要对单元课程进行总结、评价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并提供下一单元的预备知识。

因此,在合理应用网络资源的情况下,学生通过教师指导,把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结合起来,不断完善自身的学习风格,不断优化问题解决方案,最终形成自己个性化的知识体系。

3 结束语

基于课堂的网络协作教学模式在继承了传统教学优点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实现教学资源网络化,更强化了资源的共建共享。由于实际教学过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网络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是一项需要长期建设与维护的系统工程。教学资源的建设应和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和硬件教学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先进的网络与数据库技术,在保证教学资源质量的同时,实现最大范围的资源共享,以达到提高教学与学习效果的目的。

[1]裴娣娜.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J].学科教育,2000,(2):1-6.

[2]柳珺,戴艳红.网络环境下协作学习的教学研究[J].科技信息,2007,(21):41-42.

[3]赵学信.课外网络学习与课堂教学的共存和互补[J].中国远程教育,2006,(6):62-64.

[4]王征清.基于 Wiki的高校教学创新研究[J].现代情报,2009,(29):192-195.

[5]Lamb,Annette,Johnson,Larry.An information skills workout:Wikis and collaborative writing[J].Teacher Librarian,2007,(34):57-59.

猜你喜欢
协作教学资源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团结协作成功易
协作
读者(2017年14期)2017-06-27 12:27:06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协作
读写算(下)(2016年9期)2016-02-27 08:46:31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学习月刊(2015年18期)2015-07-09 05:41:22
可与您并肩协作的UR3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