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华
(天水师范学院教育学院 甘肃·天水 741000)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突破5亿,达到5.13亿,继续领跑全球互联网。互联网正以日益迅猛的速度进入大学生生活的各个角落。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显示,在校大学生中95%以上都是网民。大学生是中国现有网民中比例最高、最为活跃的一个群体。而网络在给大学生带来更广阔发展空间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新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网络成瘾者越来越多。
生活方式 (Lifestyle)是一个内容相当广泛的概念,它包括人们的衣、食、住、行、劳动工作、休息娱乐、社会交往、待人接物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以及与这些方式相关的方面。网络生活方式是特指人们在网络世界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而网络健康生活方式,笔者认为,是与不健康、不文明或不科学的网络生活方式相对应的活动方式和行为习惯,具体包括正确的网络辨识能力、高效的网络运用能力、文明守法的网络生活习惯以及积极的网络参与情趣等。
根据教育部对全国9个省、市、自治区的10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的专项调查发现,有52%的大学生每次上网时间约2—4小时,29.62%的人选择天天上网,3.23%的人每天上网超过8小时,存在上网时间较长、上网频率较高等问题,很多学生网络成瘾。认清网瘾的危害,对加强高校网络阵地建设和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网民都有重要的意义。
美国心理学会已正式将网络成瘾列为一种心理疾病。美国心理学家杨格(Young)提出的网络成瘾诊断量表,他认为,上网者一年中只要出现10项中的5项即可诊断为网络成瘾:上网时全神贯注,下网后仍念网事;总觉得上网时间不够;无法抑制上网冲动;一旦减少上网时间就会焦躁不安;一上网就精神亢奋;为上网荒废学业;为上网影响人际关系和工作、事业;支付高额上网费用;掩盖自己上网的行为;下网后有失落感。[1]
现实中,网络成瘾容易导致视力下降、身体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不良生理反应,会影响生活、学习、人际关系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严重的网络成瘾还可导致精神障碍或犯罪。由于大学生自身的特点,一旦网络成瘾对其危害更大:
大学生网络成瘾者因为对互联网产生过度依赖而花费大量时间上网。有研究表明,人长期沉溺于网络中,会导致视力下降、神经紊乱、激素水平失衡、免疫功能下降,引发紧张性头疼,甚至导致死亡。网吧大多环境恶劣、空气浑浊、声音嘈杂,长期在这种环境的网吧内上网,大学生极易被传染上疾病。网络成瘾对大学生健全心理的发展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长期上网会引发“网络孤独症”和“忧郁症”等心理疾病,过分关注人机对话,对外界刺激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对亲友冷淡,对周围事物失去兴趣,严重时对一切都漠不关心,把与别人的交往当成一种可有可无的事情,变得越来越孤僻,造成个性的缺陷。
英国心理学家近日指出:迷恋上网会削弱孩子们的学习能力。网上无规则的信息爆炸,会对教育产生破坏的作用。[2]大学生沉溺于互联网带来了大量教育上的问题,染上网瘾的学生,被网络挤占了原本属于读书和思考的时间,导致的直接的后果就是学习成绩的下降。网络成瘾者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对现实生活失去兴趣,对学习更是失去兴趣,会出现厌学、逃学、辍学的情况,学习成绩则一落千丈。据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对上海地区13所大学的调查统计,2004年上海大学一次性退学的81名学生,都是网络游戏成瘾导致的学业大幅度下滑所致。在2000年华东理工大学237名退学和留级生中,有80%以上是因为无节制地沉湎于电脑游戏。上海交通大学205名退学和转学生中,至少有1/3的学生也是因为无节制地玩电脑,导致成绩下降,不得不退学或转学。网络成瘾对大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目前已经成为大学生退学的主要原因。
调查中,笔者发现许多网吧的“环境污染”非常严重。首先是空间小、透气性不好,缺氧严重。其次是网吧抽烟人甚多,空气污染对人身体与智力的发育造成的影响巨大,此外许多人在游戏中脏话连篇,仪态尽失。网上信息良莠不齐,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网上不良游戏与电影大行其道,试想,当一名大学生在尽情“泡网”娱乐时,他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自控力、言谈举止无疑要受到多方面的“污染”,这在客观上容易导致大学生网上道德感的弱化,而这种弱化有可能波及到大学生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行为,使之是非观念淡薄、道德意识减弱、道德水平下降。
首先,拒绝与人交往,拒绝融入社会,是网络带给网瘾大学生的一大问题。这些人大多性格孤僻冷漠,容易与现实生活产生隔阂,导致自我更加封闭,进而不断的走向个人孤独世界,从而拒绝与人交往。同时,他们沉溺于虚拟完美的网络世界之中,沉醉于一种虚拟的满足。其次,迷恋网络会造成与他人交往频率的减少,在现实生活中语言表达能力出现障碍,更有甚者,还会得一种名叫“社交恐惧症”的心理疾病,表现为怕与人见面、谈话,见人就紧张,面红耳赤,颤抖,因此常独居屋内避不见人。调查表明,56.3%的网络成瘾者人际关系较差。相比之下,46%的非成瘾者能将自己与同学、亲友的关系相处得很好。
据调查,46.63%的大学生每周上网费用为5—10元,11.44%的大学生每周上网费用超过20元。一些网吧为了提高经济效益,提供网络游戏,大学生一旦上瘾之后,金钱、时间的投入都会大大增加。尤其是生源来自农村及小城镇的大学生,家庭收入不高,上网费用占了他们生活费的很大一部分,从而进一步加重学生的经济负担。
健康生活方式的构建有利于大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网络健康生活方式对防止网络成瘾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有助于改变网络成瘾者在网络方面的生活状态,加强自控力,减少上网时间,进而慢慢脱离网络,回归现实。态度改变习惯,习惯改变性格,性格改变人生。正确对待网络,可以使网络成瘾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等不良因素的影响,进而形成乐观的人生态度。[3]
1、政策层面上,加强制度规范
政府部门应加强网络立法,阻止有害网络信息的侵入,净化网络内容,倡导良好网络文明世界的形成。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大管理力度,严厉查封和打击各类“黑”网吧,游戏厅,加强对网络商户的教育、监督和规范。对各高校内部的校园网,宣传管理部门可制定《大学生网络道德规范》,提倡文明上网、科学上网,加强网络德育建设,同时对不健康的网站和信息进行过滤(如留言板和BBS),以免危害、污染学生。
2、新闻媒介的宣传
可利用新闻媒介覆盖面广、影响面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在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络上进行正确引导。在宣传方面不仅要报道负面案例,更要报道正面案例。同时可在各种媒介上开辟专栏或做专题报道,邀请一些专家和心理辅导教师,以各种案例告诫学生如何远离网瘾,培养正确的网络健康生活方式,让网络更好地为大家服务。
1、校园网亟待加强
70%-80%的大学生网民之所以选择校外网吧上网,除了自身相关原因之外,校内上网终端供不应求、网速慢或限制多等应是主要的原因。在学校网络建设上,应对软硬件加强投入,提高网速和配置,吸引更多的学生到学校内部上网,这样不仅保证了学生的安全,也有利于学校对学生上网的监督和控制。在校园网中注重对国内外重大科技、新闻时事和社会焦点、热点的报道,同时与学生的学习进程相结合,在网站中设立学习和答疑专栏,介绍课程的学习方法,增加对网络相关课程的普及,使学生更加有效地使用网络。
2、加强时间管理,树立正确的网络健康生活方式观念
大学生应管理好自己的时间,运用好自己的时间,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一旦做出计划,就要严格执行。尤其是有网瘾的学生要丰富自己的业余活动,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控制上网时间。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网络生活方式观念,在健康、安全、科学的模式下进行网络生活,享受网络乐趣,攫取信息知识,实现沟通交流,从而促进健全网络人格的塑造和身心的和谐发展。
3、重塑和谐人际关系
网络成瘾者大多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流,将自己投入到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去。要从虚拟的世界中走出来,必须加强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是戒除网瘾的最有效的途径。以宽容之心对待身边的人和事,以明达和气度接纳别人,真诚交往,真实做人,学会微笑和宽容,自己投之以桃,别人也会报之以李。
4、积极投身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一方面,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各种活动,吸引大学生参加;另一方面,大学生要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科学研究、文化娱乐、体育以及社会实践活动,注重精神世界的充实,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爱好,避免为了打发时间去上网。图书馆、篮球场、武术馆、各种社团活动场所都是好去处,这样既充实了自己的生活,也不给网瘾有机可乘。
[1]韩冬,毕新华.构建师范生健康生活方式刍议[J].中国高等教育,2010(6):55.
[2]王迎春.试论大学生健康网络主体的塑造[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7):95.
[3]刘桂珍.网络道德主体的培育路径——以大学生网民为例[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9):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