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企业代理问题研究综述

2013-08-15 00:51:28严也舟李竟婧
时代金融 2013年5期
关键词:控制权家族企业代理

严也舟 李竟婧

(武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家族企业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早出现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而且一直以来都是世界经济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据Gersick等(1997)的研究,全世界近80%的企业是由家族控制和所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营企业迅速发展,而其中有90%的企业采用了家族企业组织和家族式管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族企业通过IPO和借壳的方式成为上市公司,截止2011年底,我国家族上市公司约占全部上市公司的三分之一,已经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一支重要力量。本世纪初以来,国内外家族企业频繁爆发公司治理丑闻,美国的安然、世界通信、雷曼兄弟等公司均因财务造假,中国的托普系、德隆系、格林柯尔系、鸿仪系等家族资本大鳄也因财务欺诈而相继溃败。这些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对家族企业治理问题的研究兴趣。本文主要分两类代理问题对学者们对家族企业内部治理的研究文献和成果进行梳理。

一、家族企业的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

一些学者的研究认为,家族控制能够降低管理者的代理成本,提升公司价值。部分研究是从股东监督的视角来考虑。Fama和Jensen(1983)认为,家族企业的家族成员与管理者之间存在在特殊的私人关系,因此在监督和约束管理者方面更具优势。Casson(1999)认为,一方面家族会将其控制的上市公司视为一项可以传承给下代子孙的资产,而不是他们在有生之年就要享受完的财富,另一方面家族会面临声誉上的约束,这些都会激励家族股东更关注公司长期价值的最大化,因而会加强对管理者的监督。邓德强和谷祺(2007)认为,家族与公司的长期共存使家族成员的自我知识体系随着公司状况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更新于完善,因此当监督经理人需要一些特殊技术细节或信息时,家族股东可能会起到更好的作用,从而可以相对降低监督经理的难度。另外一些学者发现大部分家族上市公司的董事和高管也来自控制性家族,即所有权与经营控制权并没有出现分离,这使得所有者与管理者的目标趋于一致,因而管理者的代理成本会降低。Barnes和hershon(1976)的研究认为,由家族成员担任总经理有利于家族企业的专属投资,使得合作更顺利,并有利于知识在组织内部的传承。Pollack(1985)认为家族成员的利他主义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降低了代理成本,从而使家族企业比非家族企业更具竞争优势。Morck(1988)认为,上市公司创始人兼CEO所具备的经验会为公司带来技术创新及显著的价值增加。实证研究方面,Anderson et al(2003)的研究表明,在构成S&P500指数的公司中,家族控制的公司的业绩优于非家族公司,我国学者邓德强和谷祺(2007)的研究发现我国家族上市公司的整体绩效优于非家族上市公司。此外,Davis and Mayer(1999)、Barontini et al(2005)、Andres(2008)、陈凌等(2009)的研究得出了相同的结论。

但是,也有不少观点认为家族控制的公司比非家族控制的公司效率低。观点一是在有限的家族成员中选择管理者相对从外部经理人市场选择,管理者的能力受到限制,可能将更具管理才能的职业经理人排斥在外,从而使家族上市公司产生较为严重的管理壁垒效应(managerial entrenchment effect),降低了公司效率(Burkart et al,2002;Perez-Gonzalez,2002;Villalonga and Am it,2004;Hillier and McColgan,2004)。观点二是家族成员占据高层管理人员职位使非家族成员失去晋升高层管理职位的机会,可能导致非家族管理人员的不满,因而会降低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与工作效率,进而导致家族上市公司治理的低效(Schulze et al,1999)。观点三是家族成员的个人利益与家族整体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对家族管理者利他主义的过度信任和家族感情会歪曲对管理者的评价,发现管理者的问题和发现问题后被惩罚的概率较小,这使家族管理者滋生了过度在职消费、偷懒、追求短期利润、拒绝创新、构建企业帝国等机会主义行为骄傲自满的情绪(Levinson,1983;Mork,1988;Bensson,1991;Becker,1996;SSchulze et al.,1999;Gomea-Mejia et al.,2001)。贺小刚和连燕玲(2009)也坚持家族成员内部存在不同的利益集团,当家族成员的所有权和管理权配置发生偏离时会产生管理者的搭便车、过度消费、偷懒等代理问题。

二、家族企业的家族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

Dem setz (1983),Sh leifer 和 Vishny(1986),Morck,Sh leifer和Vishny(1988)发现,即使在美国的大公司中,也存在着一定的股权集中现象。La Porta et al.(1999)认为,股权集中会导致控股股东利用控制权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这才是现代公司最主要的代理问题,并且首次采用追溯公司终极控制人的方式分析现代公司的控制权和所有权结构,他们的研究发现,家族控股股东常常采用金字塔结构、交叉持股和双重股权等方式实现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分离,这种分离程度越高,控股股东的掏空行为越严重。此后CDL(2000),Faccio and Lang(2000),Lins(2003)相继运用这种分析方法应道到对东亚、西欧和一些新兴市场经济体公司控制权结构的分析中,得出了相同的结论。Burkart et al.(2003)的研究指出,控股股东对公司中小股东的利益侵占是与公司管理层合谋的结果。因为大股东并不直接参与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很少直接过问公司的具体事务,对公司的具体运作程序也不是十分熟悉,要想转移公司利益,只有通过管理者的行为才能实现。

近年来我国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比较多。苏启林和朱文(2003)对我国家族上市公司的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进行了研究,发现分离系数越大家族企业的价值越低。王明琳(2006),陈建林(2008),闫华红和魏永红(2010)将上市家族企业分为创业型家族企业和非创业型家族企业两类,他们的研究认为两者面临不同的代理冲突:创业型家族企业主要面临业主和经理人之间的代理问题,非创业型家族企业主要面临控制性家族和分散的社会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邓建平和曾勇(2005)、王化成等(2007)、闫华红和魏永红(2010)的研究表明现金流权和控制权的分离程度越大,股利支付率越低,说明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的侵害程度越高。刘伟和刘星(2007)的研究发现控制性家族控制权偏离现金流量权的程度越大,公司盈余管理幅度越高。贺小刚等(2010)从投票权、现金流权和管理权三个维度研究了控股股东的控制权,发现家族成员内部的投票权与现金流权的偏离、投票权与管理权的偏离、管理权与现金流权的偏离会降低公司治理效率。

以上的研究文献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家族企业的代理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经验证据。家族控股股东的现金流权比例与控制权比例的分离度、控制权的取得方式、管理权权威的分布等家族权威的配置特征是影响公司治理绩效的关键因素,但是现有文献主要是检验部分治理结构与公司绩效或公司价值之间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很难辨别是家族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还是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还需要全面地分析和更直接地检验家族权威配置特征对两类代理冲突的影响。

[1] Anderson,Ronald and Reeb,David.Founding Family Ownership and Firm Performance,Evidence from the S&P 500[J].Journal of Finance,2003,58(3):1301-1328.

[2] Jensen,M.C.&Meck ling,W.H.Theory of the firm:managerial behavior,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 ics,1976,3(4):305-360.

[3] La Porta,R.,F.L ope z-de-Silanes,and A.Shleifer.Corporate Ownership Around the World[J].Journal of Finance,1999,54:471-517.

[4] 邓德强,谷祺.我国家族上市公司的效率评价与改进[J].财经问题研究,2007,5:42-47.

[5] 谷祺,邓德强,路倩.现金流权与公司控制权分离下的公司价值[J].会计研究,2006,4:30-36.

[6] 贺小刚,李新春,连燕玲.家族成员的权力集中度与企业绩效——对家族上市公司的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11,5::86-96.

[7] 贺小刚,李新春,连燕玲,张远飞.家族内部的权力偏离及其对治理效率的影响——对.家族上市公司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96-106.

猜你喜欢
控制权家族企业代理
神农科技集团正式接收广誉远控制权
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2-01-12 06:16:44
家族企业创新:前因、调节与结果
代理圣诞老人
趣味(数学)(2018年12期)2018-12-29 11:24:00
FF陷控制权争夺漩涡
汽车观察(2018年10期)2018-11-06 07:05:06
代理手金宝 生意特别好
上市公司控制权争夺中独立董事的义务——以万华之争为例
家族企业的“感情困境”
资源再生(2017年4期)2017-06-15 20:28:30
传·承
复仇代理乌龟君
学生天地(2016年23期)2016-05-17 05:47:15
论公司控制权的双层安排方式
当代经济(2013年18期)2013-03-27 20: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