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指引中原经济区建设

2013-08-15 00:52黄庆辉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自然界马克思文明

黄庆辉

(江西师范大学 江西·南昌 330000)

马克思在探索世界发展规律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时,认识到自然环境或者说生态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提出了许多宝贵的生态思想,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其唯物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更是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要理论支点之一,强调统筹人与自然发展。在建设中原经济区过程中,应注意结合实际贯彻落实好这些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

首先,自然界是工业改造的对象。生态泛指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在哲学上与自然界近义。马克思强调指出,人和自然的关系实际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的关系,而不是单个人和外部世界的关系。例如,世界不同国家的自然神话所表达的对自然的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是当时人类的社会状况决定的。马克思对自然界的理解,不单纯从客体的方面出发,而是从工业实践对象的角度出发。他指出:“通过工业而形成的那种自然界,才是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他肯定了通过工业所形成的自然界体现着人的本质力量。

其二,人与自然存在有机联系。马克思从人的社会性这一根本出发点来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指出只有合理地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最有效地解决人和自然的关系,社会才能以最佳的组织形式和自然进行物质变换,才能使人和自然长期稳定地协调发展。马克思将人和自然的关系具体化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联系,从这一原则出发,马克思从哲学的角度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了进一步的科学揭示,指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和自然存在有机联系,实践在人与自然关系中起中介作用。人对自然的关系大致要经历四个阶段:人为自然的奴仆——人与自然的对抗——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

其三,自然科学对理解自然界具有重要作用。恩格斯在与马克思一起完成对人与世界主客体对象关系的认识后,达到了对自然实践进行唯物主义理解的新水平。在他看来,对自然界的理解当然离不开人类实践活动及其历史发展,但人类知性认识及其成果——自然科学有着直接的重要意义,它反映了一个时代人类把握自然的能力和水平。因而,当马克思从劳动实践方面对人与自然关系做出深入阐释的时候,恩格斯选择了对自然科学进行哲学高度上的总结,力求从认识角度阐明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实现了其自然观的深化。

其四,自然界是辨证发展的。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大量采用19世纪自然科学的新知识,以近乎系统的形式描绘出自然界联系的清晰图画。其最大贡献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在哲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成果,立足于唯物主义基本立场和辩证法基本方法,建立起一个有别于一切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经验主义和宗教神学的自然体系。这一体系的基本内容概括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宇宙是一个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系统;辩证法的规律是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历史中抽象出来的发展规律。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创立和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对自然的片面理解,自然不再是与人对立的存在,而是与人一体化的有机部分。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现代意义

(一)为解决全球性生态危机指明了方向

世界工业化以来,在个人功利主义驱使下,人类通过高速掠夺自然资源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财富,客观上推动了人类文明进程。然而也带来人类生存的危机:人口的膨胀,过度消耗资源,向环境排放大量污染物,生态平衡破环,全球变暖,臭氧层破环,生物的多样性逐渐消失,大片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水资源短缺,江河湖海被严重污染等等。目前世界森林面积正以每年2000万公顷的速度从地球上消失,每6个小时就有一个物种灭绝。生态危机已成为各国共同面临的严重问题。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主张人类应与自然界采取“和解”的态度,与自然和谐统一,要求人们遵循生态规律,在开发和改造中自觉地保护自然环境,从而为解决生态危机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哲学依据

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自然界和人类是这个整体的两大部分,如果这两部分不能和谐共生,那么整个世界也就不会持续发展。从一种意义上说,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不断处理、调控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使人们摒弃了人是自然的主人、是自然界的统治者的观念,使人类认识到为满足自己一己之利,无节制地夺取必然会导致自然界的报复,只有维护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才能真正使人类社会得以持续发展。正是基于这种思想,20世纪70年代,人们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模式,它所追求的是自然、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良性互动,最终价值取向是人与自然的和解、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它打破了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这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的实践和创新。

(三)为完善我国的发展模式提供了重要启示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在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根据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得失,党中央提出了新的发展思想——科学发展观,确立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模式,特别强调了统筹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进而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共同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人类文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目前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度阶段,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深刻反思的成果。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是在越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市场经济尚未形成的情况下起步的,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工业基础薄弱,资金短缺,技术落后,人口众多,生态环境压力大,这就决定我们必然要把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放在非常突出的位置。

三、中原经济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地处中原的河南省是人口大省、新兴工业大省,能源资源比较丰富,在近几十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环境生态问题,有的还比较突出。例如在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中,出现雾霾天气的城市数和时间量都在逐步增加。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就是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路子,其重要任务之一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此应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突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内容

在推进生态环境综合建设过程中,应着力在若干重点内容上放大成效。深化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为保障粮食生产能力打牢基础。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推广节地建筑技术,确保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把农业现代化和农业生态优化同步推进。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培育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产业体系。落实低碳理念,提高能源开发利用水平。优化能源结构和布局,提高开发利用效率,发展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强化水资源保护,营造绿色生态的“血液”。抓紧治理河湖水污染,加强水源地保护,加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强化资源节约和管理。强化全民节约理念,加快构建节约型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和行为习惯。

(二)抓住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领域

生态环境建设总体上可分为污染防治和非污染生态功能提升两方面,最具紧迫性的就是污染防治,这也是个老大难问题。从实际执法情况看,私营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造成的污染防治起来难度更大,因为相比较公有制企业来说,私营企业更多追求经济效益,较少注重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到2011年底,河南省非公有制经济比重已达60%以上,非公有制企业特别是生产型企业也正在蓬勃发展。因此应把这一领域的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加强企业准入、环境评估、规划设计、治污投入、节能减排等方面的指导和监管,严格执法、严格追责,下大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营造先追求环境不被污染、后谋求企业发展的社会氛围,保障各类企业和广大人民群众在优美环境下生产生活。

(三)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科技支持

马克思把以科学技术为标志的生产力置于重要位置,强调科学理性对于控制自然和社会之间新陈代谢顺利进行有重要意义。我们的生态建设也必须依靠科技的创新和发展,才能在一些关键环节上实现突破,促进一些两难问题的解决。应根据中原生态环境的特点,加大若干重点技术研究攻关,形成具有河南特色的生态技术体系,支持和推动全省的生态环境建设不断取得更大成效。同时,应积极开展好国家安排的排污权交易试点、加快循环经济试点等工作,为国家的生态技术创新作出贡献。

(四)形成生态环境建设的群众合力

生态环境建设既是系统工程,也是全民工程,必须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意识和参与热情,形成建设美好生态环境的强大合力。这里有两个方面应引起重视。一方面是加强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在全省形成人人参与、人人监督、人人享有的社会氛围,把生态文明意识纳入中原人文精神和中原大文化之中。另一方面是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政务公开工作,保障广大群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比如政府在制定生态建设重大决策时,应将决策过程向群众公开,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并完善决策。例如在决定在本省哪些省辖市发展核电时,也应该听取一下当地群众的意见,以免因个别领导的不当政绩观导致难以弥补的决策失误。

[1]黄顺基.自然辩证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1979.

[3]恩格斯.路得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四)[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C].人民出版社,1995.

[4]赵玲.可持续发展和现代自然观[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8.

[5]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6]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解读[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自然界马克思文明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自然界中的神奇香料
请文明演绎
自然界的一秒钟
漫说文明
例说“自然界的水”
对不文明说“不”
自然界的奥运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