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储学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外语学习是一个复杂的学习过程,它受到语言、心理和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心理因素对学习者影响较大,因而越来越多的外语教师和研究者开始重视影响学习者的个人因素(如动机态度、情感焦虑、学习策略、语言学能等)研究。J.Biggs探讨了学习策略、动机和学业成就的关系[1]91-93。文秋芳调查了解了英语学习者动机、观念、策略的变化规律与特点[2]。赖恒静通过实证探讨了学习动机、策略和词汇学习成效的相关性[3]51-54。张亚萍、郝玫探讨了英语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的关系[4]252-254。
但是仍存在不足:一是较多的研究始于10多年前,且多为研究影响学习者英语学习的单个因素(如动机、策略或者某一特定动机或策略);二是探讨动机、策略对单项学习能力(如词汇、口语能力等)的作用的研究较多;三是从英语学习动机、策略和能力视角研究大学生英语学习效果的研究很少。
鉴于此,本文拟通过对广西四所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策略和能力的问卷调查,试图了解广西区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策略和能力的现状,并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改进意见。
本问卷调查的对象是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理工大学、贺州学院的616名2009和2010级大学本科学生。其中:2010级学生为465人,2009级学生为151人;男生264人,女生352人;在就读科系中,文科学生有266人,理工科学生为283人,艺术类学生为67人。本次调查所涉及的广西区内几所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基本能代表广西区大学生的英语水平现状,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比性。
本次研究主要以调查问卷形式完成。问卷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基本情况、学习动机、学习策略以及学习能力。除基本情况外,所有问题均采用四级评分制,被试者在问题后面的四个等级中选择与自己实际情况相符的答案(A=非常不同意;B=不同意;C=同意;D=非常同意)。问卷分为50小题,其中,1-5题涉及被试者的基本情况,6-20题针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进行调查,21-35题则调查被试者英语学习策略采用情况,36-50题则是调查被试者的英语学习能力。
本次调查在2011年5月进行,共发放问卷630份,回收630份。其中,有效问卷616份,回收率100%,有效率97.8%。在回收问卷后,笔者对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
本问卷的第6-20题涉及学习者的英语学习动机。在被问及学习英语是因为“喜欢这门语言本身”、“喜欢英语教师”和“英语课程轻松”时,持反对意见者居多,分别为 340人(55.2%)、419人(68%)和390人(63.3%)。同时,多数人认为他们学习英语不是为了“出国亲自体验英语国家的文化”、“了解世界各国的经济、科技发展状况”或“了解英语国家的人以及他们的文化、历史”。持此态度的人数分别为 454 人(73.7%)、355 人(57.6%)和334 人(54.2%)。
508名(82.5%)问卷参与者学习英语是因为英语是“当今社会非常有用的交流工具”;487人(79.1%)学习英语是因为英语是一门必修课;444人(72.1%)是为了通过期末考试;472人(76.6%)则是以通过四、六级考试为目的;505人(82%)只是为了将来找一份好工作。
在对“一旦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我不会花时间继续学习英语”进行选择时,432人对此持反对意见,占总人数的70.1%。在对第20题“如果可以选择,我不会学习英语”进行选择时,366人(59.4%)表达了反对意见,而持赞成意见的仅为250人,约占40.6%。
由此可见,被试者的英语学习动机基本上都是因为“有用、通过期末考试以及四、六级考试或在毕业时找到一份好工作”,他们的英语学习动机属于工具型。但是,508名问卷参与者是因为英语是“当今社会非常有用的交流工具”而努力学习英语;432人希望在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后继续学习英语;且366人(59.4%)表示愿意学习英语。这些数据表明,他们的英语学习不单纯是为了眼前的目标,而是把英语作为一门有用的工具而去努力学习它。显然,如果学习者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充分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把工具型动机和融合型动机有机结合起来,学习目的会更明确、效果会更好。
问卷的第21-35题主要是调查了解被试者的英语学习策略。在所有被调查者中,有495人赞成“每学期很有必要制定学习计划”,占总人数的80.4%。但是“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计划并能付诸实践”的人数为313人(50.8%),而同时近半数人(309人,50.2%)认为自己“不知道如何合理支配学习时间”。同时统计数据表明,只有277人(45%)会“经常评估自己的学习策略,发现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办法”。另外,441人(71.6%)不赞成“经常背诵英语课文或美文”,在课后没有“找时间跟老师交流,讨论学习方法”的人数达514人(83.4%),而不赞成“经常通过电视、收音机、报纸、网络等方式学习英语”的人多达371人(60.2%)。
在调查学生的具体学习策略时,我们可以发现如下一些有趣现象。多数人(422人,68.5%)仍是通过多次重复来记忆单词,而仅有一半人通过联想记忆法来记忆单词。在问及“听力过程中遇到生词,我先记住发音,之后根据发音来查阅词典”时,362人(58.8%)持反对态度,但是322人(52.3%)对“听力过程中我需要翻译成中文来记忆”持赞成态度。此外,386人(62.7%)对“阅读过程中遇到生词,我马上查阅字典”持否定态度,而赞成“阅读过程中遇到生词,我根据语篇意思来猜测词义”的人数则多达459人(74.5%)。虽然有345人(56%)不赞成“写作过程中我按照自己的习惯先写中文后翻译”这种方法,但是同时仍然有相当多的人赞成或正在使用这种方法。305人(49.5%)不赞成“写作过程中我注重表达自己的想法,忽略语法问题”。
由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学生们已注意到学习计划的重要性,但有具体落实的不多。学生清楚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希望学好英语,但是能够制定较为实用的学习策略、方法的学生不多,只有少数学生能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运用一些基本的学习策略。第二,词汇记忆策略有进步但仍显不足。从问卷可以看出,仅有一半人通过联想记忆法来记忆单词,而386人(62.7%)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生词时不会马上查词典来查询词义。在认知策略中,猜测策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与上下文策略紧密相关,被证明是最有效的词汇学习策略。而目前许多大学生仍然受制于词汇量而无法学好英语,主要原因是相当部分学生的词汇学习、记忆策略依然停留在初级阶段,词汇学习、记忆方法没有及时改进,造成词汇量增长不快,影响英语学习能力的提高。第三,听力策略仍存在许多问题。听力能力的提高既需要长期坚持和不断实践,还需要积极运用恰当的学习、训练方法。而在问卷中,322人(52.3%)在听力过程中仍然需要把内容翻译成中文来记忆,这既影响了听力内容的完整性,也影响学习者的听力理解水平。虽然部分学生在听力方面有一定的能力并取得一定进步,但是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听力依然是英语学习的大障碍。第四,阅读策略基本得当。阅读是中国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方法,一直受到学生的重视。调查结果表明,广西区大学生重视阅读并能在阅读过程中适当运用一些阅读策略。有459人(74.5%)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生词时,会根据语篇意思来猜测词义。这表明,在认知策略中,猜测策略和上下文策略在学习者的阅读过程中扮演着较为重要的角色。第五,写作策略须不断改进。书面表达应该注重语言的一致性、流畅和连贯,而这些均需要英语语言基础知识作为支撑。调查数据表明,近半数的学习者在写作过程中仍按照自己的习惯先写中文后翻译成英文;49.5%的被调查者在写作过程中注重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忽略语法问题,但由于基础差等原因,他们的作文内容支离破碎、语法错误连篇。所有这些反映了学生的书面写作现状,反映了他们在写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第36-50题主要是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在所有参加问卷调查的学生中,认为自己“有能力学好英语”的人达459人(74.5%);374人(60.7%)在“课后能主动完成老师布置的小组学习任务”;335人(54.4%)“能独立、按时完成课后练习”;“在遇到困难时能通过有效的方法寻找答案”的人数为420人(54.4%)。自认为“能轻松应付期考”的人数仅为314人(51%)。
同时,参与调查的学生中,392人(63.7%)自认为英语基础差且语言运用能力不强。超过半数(358人,占58.2%)的被调查对象认为自己的英语学习主动性差且依赖老师。认为自己“学习被动、难以跟上老师授课进度”的学生有210人(34.1%),而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只有203人(33%)。
从问卷结果还可以看到,357人(58%)在课后喜欢抄练习答案而不是主动学习、思考和探究;课后主动用英语与同学进行交流、参加英语角等口语活动和积极参与各种英语竞赛的人数仅为106人(17.2%)、77人(12.5%)和200人(32.5%)。自认为能听懂一般性英语广播节目的人数为180人(29.2)%;而能轻松写出一篇符合四级要求的英语作文的只有166人(27%)。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第一,大部分学生有一定的英语学习自信心和学习能力。半数以上的学生自认为有能力学好英语且能够积极、主动、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第二,超过半数的学生的英语基础差且参与学习各种学习活动的主动性不足。第三,具体学习能力依然需要引起重视。虽然,学习者认为他们可以完成一些学习任务,但是他们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表现仍不如意。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就产生了挫折感,再加上方法不当,便逐渐对英语有了恐惧感和不自信,因此参与活动的主动性越来越差。这种恶性循环使他们的学习兴趣逐渐减弱,学习参与意识越来越低,英语学习、应用能力越来越差。
英语学习除了受到学习环境、社会需求和周围人员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外,主要受到学习者自身因素的影响。英语学习动机、策略和能力与学习成绩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因此,作为英语学习者,拥有明确的学习规划和学习动机,具有适当的学习能力并在学习过程中能运用恰当的学习策略,才能掌握英语知识、提高输出能力。
学习目标是指“学习中学习者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它具有导向、启动、激励、凝聚、调控、制约等心理作用。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者的学习活动安排、学业成绩的提高均有积极影响,因此,制定切实可行的个性化学习目标和规划是学习者实现学习目标的关键。应当以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为长期学习目标,并通过综合规划其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来实现这个目标;以完成某个特定任务(如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期末考试等)为短期目标,并通过短期努力来达到。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注意短期和长期学习目标的有机协调、统一,通过短期目标的达到以促进长期目标的实现,以长期目标的实现促进短期目标的完成。
动机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是仅次于学能的最强有力的学习效果预测因素[5],也是影响学习效果的四个主要个体差异因素之一[6]。正确的学习动机促进语言学习。因此,作为学习者,应该根据自身特点,以提高英语能力这一长期目标为英语学习的出发点和根本点,通过阅读、交流等形式,加强对英美国家文化的了解,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并在持续的学习、实践中培养学习兴趣和能力,激发求知欲。同时,以考试、竞赛和毕业就业作为英语能力检测方式和过程,以实现长期目标为根本,有机融合工具型动机和融合型动机,培养个性化的学习动机,从而实现英语学习的终极目标。
语言学习是一种特殊技能的学习,恰当的学习策略是提高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关键因素。因此,要提高英语应用能力,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学习,即,掌握、运用恰当的学习策略。根据Oxford的观点,学习策略分为记忆策略、认知策略、补偿策略、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社会策略等[7],各有侧重。因此,第一,要提高学习策略意识,制定、实施个性化的学习策略,并根据老师的建议和日常使用情况适时进行评估、调整。因此应该选择那些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策略以提高学习效果。第二,要注意总结听、读等输入技能和说写等输出技能的学习策略,再通过实践来确定学习策略和方法。第三,要适时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第四,要重视策略的评估和修正。根据不同阶段和不同的学习内容及时修正学习策略,使之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作为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实际,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不断尝试、改进学习策略,使之转变为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学习能力是提高学习成绩的保证。良好学习动机是提高学习能力的内在保证,学习策略、方法的不断改进是提高学习能力的基础。作为学习者,要提高自身英语学习能力,可以从如下几点着手:首先,树立学习信心。信心是积极学习的保证。自信者才可能勇敢面对学习困难,积极寻找解决办法,从而在学习活动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正确认识、评价自我。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的学习能力有助于学习者了解自己的学习,掌握自己的优势,正视自己的不足,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加强薄弱环节的学习实践。再次,主动调整,积极参与。能力与学习活动的参与相辅相成,因此只有积极参与学习、实践活动,不断总结,才能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实现学习目标。在英语诸技能的学习、实践过程中,学习者应该重英语学习,培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主动参与课堂内外的听说读写译活动,通过自主学习和生生、师生合作等方式改进英语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学习者只有学会自觉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8]91-93,并在学习实践中加以应用和验证,才能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动机、策略和能力等内在因素与大学英语学习效果密切相关。在本研究中,通过对大学生进行英语学习动机、策略和能力的调查与结果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三个主要结论:第一,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人而异,既趋于客观,又较为现实。第二,学习者清楚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学习策略运用不够合理。第三,学习者有一定的英语学习自信心和学习能力,但是主动性不足。
因此,学习者首先要了解动机的作用以及相互影响,并在学习中做好合理协调,提高学习成效。其次,学习策略是学好英语的关键。作为学习者,应该了解各种学习策略以及应用方法,并在实践中加以验证、调整。第三,英语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学习者拥有持之以恒的决心和恰当的学习方法。积极主动,在加上适宜的学习能力、方法方才可以保证学习者的英语学习成绩的不断提高。
[1]刘秋芳.英语学习成功者与不成功者在学习方法上的差异[J].外语教学研究,1995(3).
[2]Biggs,J.B.Learning Strategies, Student Motivation Patterns and Subjectively Perceived Success[A],In L.R.Kirby(Ed.).Cognitive Strategies and Educational Performance[C].Academic Press INC,1984.
[3]赖恒静.动机、策略与词汇学习的实证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4]张亚萍,郝玫.英语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的调查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5]Skehan,P.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London:Hodder Arnold,1989.
[6]Gardner,R.C.Social Psycholog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London:Edward Arnold Ltd.,1985.
[7]Oxford,R.L.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 [M].New York:Newbury House Publishers,1990.
[8]杨晓春,毛文静.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及强化策略[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