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少数领导腐败成因及对策探析

2013-08-15 00:48:59朱义杰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领导人员腐败权力

朱义杰

(淮南矿业集团纪委, 安徽 淮南232001)

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看,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犯罪人员的级别越来越高,涉案金额越来越大,并且呈上升趋势,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加强国企党风廉政建设,有效预防和遏制国企领导人员职务经济犯罪已成为反腐斗争的紧迫任务和重要课题。

一 国企领导人员腐败成因分析

(一)理想信念动摇,世界观、价值观发生偏差

这是所有腐败分子走向堕落、滑向犯罪深渊的思想根源,他们丧失了作为党员干部应该遵循的最基本的思想道德准则,抛弃了做人做事必须坚守的人生“底线”,背叛了自己入党、提干时的誓言和承诺;他们不讲党,不信党,不用党,甚至抛弃党,把岗位权力看得很重,对个人利益高度敏感,关注的是金钱,看好的是美色,沉醉于灯红酒绿,经不起诱惑和考验,在金钱和美色面前打了败仗,栽了跟头,沦为金钱和美色的俘虏。

(二)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转型时期复杂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对国企干部的负面影响很大。从政治层面来看,现有的政治框架难以有效屏蔽公权滥用,组织体制对国企干部监督乏力等,都给腐败的产生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从经济层面来看,由于目前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手段还不健全,与市场经济配套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还不完善,存在管理漏洞,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一些个体户和承包商采取送礼、行贿、美色引诱等不法手段,千方百计地拉拢腐蚀拥有国有资产和要素处置、分配权的领导干部,国企领导干部面临的风险和考验也是前所未有。从文化层面来看,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特权思想、等级观念、宗族宗法观念、官本位意识对当今各种腐败的产生都具有相当大的影响。最典型的就是少数企业管理人员一旦走上权力岗位,就把岗位当官位做,宗旨意识、监督意识、民主意识、自律意识都被这些传承已久的不健康或亚健康的潜意识所淹没、异化。

(三)企业管理存在漏洞

企业管理存在漏洞,给少数管理思想不健康的干部搞腐败提供了可乘之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制度体系不健全。企业的快速发展,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大批工程项目纷纷上马。然而,保证工程项目规范有序实施、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制度供给不及时,造成很多工程项目、大额物资采购一人说了算,权力过分集中,操作不透明,缺少必要的监督制衡机制;二是一些管理制度设计有缺陷,考虑事项不严密、不周全、不具体,比较原则、笼统,可操作性较差,缺少刚性的约束措施。因而,制度的管理效应难以有效发挥;三是监督、检查不到位。在监督的手段、办法、措施等方面不多、不硬,监督的力度、深度有欠缺,制度没有严格执行到位。这些都给那些挖空心思钻空子、主要精力不用在工作上的贪婪分子以权谋私,提供了可乘之机。

(四)侥幸、交易心理

一些国企领导人员总认为自己有“靠山”,有背景,关系硬,胆子大;老是在想别人给他行贿时,是一对一的事情,比较隐蔽,并且俩人私交关系好,是“铁哥”们,不会说出去,攻守同盟牢,安全系数大;相信社会上的潜规则,认为大家都这么做,别人干了没事,自己跟着做也不会出什么问题。岂不知到检察院“铁哥”们也不“铁”了,什么都交代,拔出萝卜带出泥;“靠山”也不靠谱,照样进监狱。还有一些国企干部把“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消极腐败思想,作为自己人生的价值追求,把市场经济等价交换的原则带进工作中,总认为在自己管辖的单位或分管范围内承揽工程、推销商品,你就应该给我好处,给我回报,完全忘记了自己是组织培养多年的党的干部,抛弃了党的宗旨。

(五)人性的弱点

人性的弱点有很多,如自私、自利、贪婪、好色、贪财、虚荣等,这些与生俱来的人的自然属性构成了人性共同的弱点,只是在每个人身上表现的程度不一样,或多或少都存在,这也是导致腐败的诱因之一。比如说,少数国企干部图虚荣,讲排场,比阔气,好攀比,经常把自己和个体老板相提并论,和他们比奢侈,比享乐,比风光等,这是需要坚实、丰厚的经济基础做后盾。那么钱从哪里来呢?天上掉不下来馅饼,正常、合规、合法渠道搞不到,只有动歪脑筋,想孬点子来谋取,一旦东窗事发,不是违规违纪受处理,就是违法犯罪进监狱。再比如,一些干部要面子,讲交情,重义气,撕不开脸皮,亲戚、朋友找他办事,明知违反组织原则和法纪的事仍帮忙、依然做,其结果是自己一步步滑向犯罪的深渊。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贪官身陷囹圄,都有亲戚、朋友的推力,这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还有极少数干部骨子里就贪,天性自私自利,纵有再好的制度也管不住他的良心,再规范的程序也治不住他的贪婪。

(六)企业的高速发展客观上为国企干部“权力寻租”提供了可能

事物发展都是辩证的,有利有弊,此长彼消。一般规律是经济高速增长期,往往也是腐败现象易发、多发、高发期,特别是对那些党性的话不敢讲,违背党纪国法的事却敢做的人来说,为其“权力寻租”、“权力资本化”提供了可能,为其谋私利、搞腐败创造了现实条件。

二 预防和遏制国企领导人员腐败的对策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筑牢思想根基

理想滑坡最致命,信念动摇最危险。少数国企干部违纪违法甚至走上犯罪道路,从根子上讲还是思想出了问题。因此,要坚持不懈地加强对国企领导人员党的价值观、方法论教育,以思想理论建设为根本、以党性教育为核心、以道德建设为基础,教育国企干部全面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自觉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真心为职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干群和谐作为自己的核心价值追求,在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的实践中,提高自身理论修养,加强党性锻炼,践行党的宗旨,以自身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引领企业风尚。要创新教育方式方法,切实在教育的系统性、连续性、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工夫,把企业的发展成果和职工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检验国企干部学习教育效果的标尺,强化学习教育效果的后续评估、考核和奖惩,提高干部的学习教育质量。通过扎实的学习教育活动的开展,使广大国企干部努力成为思想纯洁、品行端正的示范者,追求事业、奉献企业的引领者,关爱职工、注重和谐的先行者。

(二)加强制度建设,养成依制管理习惯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对国有企业来说,健全完善的制度管理体系既是经济规范有序运行的“法律保证”,也是国企干部正确用权、廉洁从业的行为指南。因此,国有企业要把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完善制度管理体系作为一项战略性、基础性根本任务来抓,不断地加强人财物、产供销、资源环境等事关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点领域的“制度立法”,努力构建覆盖企业管理全领域、全过程、全时空的立体制度体系,在管理上设卡子,从源头上有效预防和遏制腐败。要建立和完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明确决策范围和内容,规范决策程序和形式,坚持做到依制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避免“一言堂”或“一人说了算”,从体制上机制上防堵腐败。同时,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大力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有制不依的相关人员,要敢于下手,动用组织纪律,惩处到位,切实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遵守制度没有特权、执行制度没有例外,使依制管理的习惯在企业扎根。

(三)建立健全监督体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衡和约束

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大量腐败案件表明,正是因为监督乏力,或失去监督,导致少数企业领导干部公权私用,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直至走上犯罪道路。建立健全监督体系,加强对权力的制衡和约束,已成为国有企业加强管理,预防腐败的必然要求。国有企业要立足管理实际,建立分权、示权、控权的权力制衡机制,优化权力结构,规范运行程序,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整合企业内部监督资源,实行集成联动,努力构建“大监督”工作格局,充分发挥综合监督优势,提高监督效果和质量,促使国企干部用权自律,规范自身管理行为。要充分发挥组织监督、群众监督、媒体监督、舆论监督的作用,构建“天罗地网”,使干部的用权行为时时处于可控可察可纠状态,确保干部8小时内外一个样,人前背后一个样,自觉做到用权为公,服务企业,造福职工。

(四)加大查处力度,始终保持震慑态势

查处是最好的教育,也是震慑腐败分子的有效手段。国有企业党组织要把查处放在重要位置,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办案职能,不断加大查处力度,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老虎”“苍蝇”一起打,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对心思不用在工作上、思想贪婪的干部形成强大的震慑力,促使他们谨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警言警讯,切实做到不敢腐、不能腐。要拓宽办案渠道,从效能监察、审计调查、信访举报、网络反映、舆情收集等方面查证线索,获取案源,一查到底,绝不姑息。要提高案件办结效率,确立专人负责,明确责任,限期办案,确保案件得到及时查处。要加大督办督查力度,对压信不查、压案不办的,追究领导责任。

[1]本书编写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腐败案例剖析[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9。

[2]戴尔·卡耐基.人性的弱点[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3]杨亚杰.用制度规范权力运行[J].中国监察,2013,(3):44-45.

[4]马光明.预防腐败工作的“四个着力点”[J].中国监察,2011,(23):43.

猜你喜欢
领导人员腐败权力
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制度发展现状及政策建议
电力公司优秀年轻领导人员“三层四维”能力素质模型构建与应用
领导人员队伍理想年龄结构应用研究
不如叫《权力的儿戏》
电影(2019年6期)2019-09-02 01:42:38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当代陕西(2019年6期)2019-04-17 05:04:02
中央企业领导人员管理规定发布
腐败,往往由细微处开始……
支部建设(2016年15期)2016-04-12 01:01:36
国外警察腐败控制与启示
权力的网络
博客天下(2015年12期)2015-09-23 01:47:57
与权力走得太近,终走向不归路
清风(2014年10期)2014-09-08 13: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