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卫东,薛豪娜,王连贵
(合肥工业大学 a.经济学院;b.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9)
持续创新在激烈竞争中幸存、满足顾客需求和促进技术进步方面变得日益重要,是组织在动态和不稳定环境中存在的根本任务。1997年,美国著名的Little管理咨询公司进行了一次企业创新的调查,结果表明:积极地实施持续创新是企业实现突破,取得全面竞争领先的途径。因此,无论就理论角度还是实践角度而言,关于企业持续创新理论的研究都成为21世纪创新管理领域研究热点问题。
尽管国外对持续创新理论的研究硕果甚丰,但目前对国外持续创新理论研究的综述并不多见,尤其是对持续创新模型和持续创新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几乎没有。国内学者对持续创新的机理研究很少,主要关注企业持续创新能力的评价,缺乏实证研究。本文试图通过对国外近年来关于企业持续创新理论新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对我国企业持续创新研究提供启发和借鉴。同时,本文指出持续创新未来的研究方向,为后续研究奠定坚实基础。
20世纪80年代,在对日本企业的技术创新研究过程中,国外学者提出了持续改进(Continuous Improvement,简称CI)的概念,它与持续创新含义非常接近。持续改进指不间断的渐进的有关产品和工艺等的变革,虽然每一个变化的效果不大,但它们聚集起来形成的综合效益却非常客观[1]。日本制造业成功的根本原因是持续改进[2]。Robert[3]指出,持续改进更适合于一些低速增长的产业,对于低速增长的产业内的企业而言,需要的是对现有产业持续改进。
20世纪90年代,学者们的研究重点不再是持续改进,而是研究持续创新(Continuous Innovation)。对持续创新的概念,国外学者有不同的理解。Teece和Pisano[4]认为,持续创新是一种及时响应和快速产品创新能力,也是一种有效协调和重新配置内外部资源的管理能力。从持续创新主体和创新的时空角度,认为持续创新是组织上下的每一个人随时随地都创新,使创新就像呼吸一样的自然[5]。基于创新过程角度,持续创新网络(Continuous Innovation Network,简称CINET,前身为1994年建立的European Continuous Improvement Network(Euro CINet欧洲持续改进网络),2000年更名为持续创新网络)认为持续创新是一个过程,通过持续创新,组织在改进产品、内部流程、技术、系统和经营中持续采用新方法和观念。它涉及了企业的所有方面,并需要一套贯穿企业的所有员工和企业的所有层面的组织的方法,强调该方法应具有系统性、程序性、渐进性或突破性[6]。从创新系统角度出发,Rodriguesz[7]认为持续创新是一个能够创造新产品和服务并改进企业流程的新创新系统。基于持续改进与持续创新的差异,Boer和Gertsen[8]提出持续改进和持续创新适合于不同的经济体系,持续改进活动更适合低速增长的经济体系,而持续创新在高速增长的经济体系中更合适,持续创新引出了一个新的产业博弈阶段。Gorgensen[9]认为持续创新是对持续改进的一种延伸与扩展,但持续创新不同于持续改进,它们的含义存在较大的区别。在英国苏塞克斯(sussex)大学的科学政策研究中心(SPPU)等著名技术创新研究机构的参与下,欧盟于1998年对“21世纪的持续性技术创新政策研究”项目(POSTI,1999-2001)资助立项,1999年,基于创新过程或产出角度,分别从经济管理科学领域的创新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持续创新角度出发,提出了持续创新的两个不同定义:①持续创新是创新过程或产出具有持续性目标的创新;②持续创新是创新过程或产出具有改进环境质量的目标的创新。根据持续创新的构成要素,提出持续创新的概念[10]。Boer等[8]认为持续创新概念的核心要素是持续改进、学习和创新,持续创新是以有效地联合经营效率和战略灵活性为目的,它是经营运作、渐进性改进、学习和根本性创新的不断相互作用,或者是开发(exploitation)与开创(exploration)的结合。Davison和 Hyland[11]指出持续创新涉及学习、经营、流程、人和技术的相互作用,涉及组织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增长和根本性变化间的循环作用。企业为了创造持续的竞争优势,需要整合技术和组织创新[12]。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以下几点:①持续改进与持续创新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持续改进是持续创新的基础条件,持续创新是持续改进的高级阶段。持续改进的幅度小,更适合低速发展的产业;持续创新的变化幅度大,更适合高速发展的产业。持续创新更能使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和企业的持续发展。②国外学者从不同角度界定了持续创新的内涵和特征,侧重点不同,都各有千秋,但没有凸显持续创新的本质特征。③学习是持续创新的主要方式之一。
本文认为,对持续创新的界定应立足创新理论、动态能力理论、人本理论,学习理论、竞争理论、系统理论、持续发展理论,更加突出持续创新的动态性、持续创新的主导者(企业家)、持续创新的实现方式、持续创新的目标,突出持续创新的本质性。因此,持续创新是企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在具有持续创新意识和持续创新精神的企业家主导下,依靠企业家和全体员工持续学习,持续不断地对企业所拥有的内外部关键资源(知识、流程和技术等)进行创新性整合,获得经济效益持续增长和企业持续发展的一系列系统的活动和过程。它是一个不断前进和不断循环的过程(见图1)。
图1 企业持续创新逻辑过程
持续创新模型是企业各要素在持续创新形成过程中相互作用、共同促进持续创新不断推进的方式、结构,它是企业持续创新研究的基础内容。
目前,国外对持续创新的模型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5种类型(见表1)。
表1 持续创新模型主要研究者及其贡献
综上所述,在对持续创新模型研究过程中,国外学者采用文献调研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这些模型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持续创新的形成机理,它们存在一定联系,同时又有区别。①5种持续创新模型间的联系。都是对持续创新形成机理在某一角度上的研究;都考虑了组织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都在一定适用范围和使用情境下使组织实现了较好的绩效;CIMA模型是改进的CIMA模型的基础,改进的CIMA模型是对CIMA模型的进一步完善。②5种持续创新模型间的区别:研究视角不同。CIMA模型主要是从持续学习过程建立产品持续创新框架,该模型适用于制造业的新产品开发;改进的CIMA模型是从投入产出过程角度构建持续创新模型,研究了该模型在物流企业的应用;“凳子”模型从实现组织卓越绩效的战略视角,建立持续创新模型,更强调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协作创新模型强调通过协作创新实现持续创新;DIM模型基于动态角度,提出通过整合组织能力实现持续创新的动态循环,强调企业家精神、持续创新的关键资源、持续创新的动态能力。
企业在实现持续创新过程中,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对企业实施持续创新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国外学者从不同视角研究了实现持续创新的途径,主要可将其划分为8个方面。
企业家精神的一个关键特性是承担风险,包括主动、积极和创新。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公司能够灵活、敏捷和快速地对动态环境做出反应和整合内外部资源来实现新任务[18]。
企业持续创新过程中,个体能力的高低对组织持续创新的绩效起着重要的作用。Soosay[14]通过对10个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的物流公司案例研究和与高层管理人员访谈,采用了一个数据搜集的迭代过程。研究表明一些个体能力,包括创造力、有效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授权、技能的灵活性、.适应性改变、管理的角色在被研究公司的员工身上很明显,这些能力加强了持续创新所需的集体行为和组织能力。从员工参与角度,Tonnessen[19]指出广大员工的积极参与能推动持续创新顺利进行,并提出了一些开发员工创新潜力的解决对策。
许多研究者认为,在发达的经济体中,公司中最未被充分利用的资源是知识,知识的产生和分享过程需要充分开放。众多学者从知识管理角度,研究了知识管理、知识学习与持续创新的关系。持续创新的核心是探索和学习[20]。持续创新无论采用什么方法,它都是一个需要花时间的、多层次的学习过程[21]。Boer等[13]设计CIMA模型,采用多种相关变量描述产品持续创新过程中的持续学习过程。McElroy Mark W[22]认为通过选择能够支持、加强和巩固知识生命周期(KLC)的相关学习策略和程序,能够实现持续创新。Xu[23]等根据系统思考的观点,采用KM(知识管理)转化模型和宏观过程解释了知识管理的下一次产生如何促进价值创造和支持持续创新,并通过层次模型说明了持续创新过程中的复杂的知识动机。Soosay和Hyland[24]认为知识吸收能力能产生巨大的开创潜力并导致激进性创新,重构开发知识,为管理者提供一个寻求提高知识战略和持续创新的视角。Xu等[25]指出基于知识融合的方法培养持续创新,提出了创新的分布式知识管理系统模型。总之,知识管理与学习已经成为持续创新研究的一个热点。
合作和协作是企业利用外部资源实现持续创新的一种很好途径。Soosay等[26]通过对10个物流企业案例研究以及与23位管理者面谈的半结构化数据,采用了定性化方法研究这些公司采用哪种合作关系,分析不同的供应链合作关系如何影响企业经营和它们持续创新能力,结果表明,与合作伙伴共同工作的能力使公司能够整合和连接经营来增加有效性和进行根本性和渐进性创新。由于合作动机和战略的研究是探索性的,使用案例研究的定性方法表明来自管理者的反应很难定量或衡量这些因素的程度。David J.Ketchen等[27]基于网络、学习、资源依赖和实物期权理论,指出公司通过导入合作网络,不仅能填充创新缺口,而且可以保持寻求优势和寻找机会活动间的平衡,维持战略企业精神所需要的双重心态。同时,通过合作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财富。协同创新基于出现在信息和知识分享中的新的、共同产生的观念的经济价值的创造,能指向任何相互期望的目标:解决问题,解决冲突,创造新产品或业务等,可以促进企业持续创新[16](Raymond E.Miles,2006)。
构思能力是观念激励、识别、选择的管理和组织过程。Jennie Björk等[28]采用了4个瑞典公司作为案例,研究了大型组织中的构思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有一些不同的构思方法,公司能从较深思熟虑的构思方法中收益,实现持续创新。
持续创新过程需要有效管理。Stephen[29]基于“从股东资本主义到客户资本主义”的观念,提出领导者对持续创新的激进管理的指导,指出持续创新中的7个原则:工作的目的是通过价值创新愉悦顾客;工作应该以自组织形式实施;工作应该用客户—驱动迭代;每次迭代应该向客户传递价值;整体开放: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水平;工作场所是一个团队想要提高自己的地方;通过交互式对话沟通管理。同时,7个原则是一个相互强化的序列,它们是实际被应用在许多行业的一套高度有效的商业实践,它们被共同应用,形成了一个相辅相成的系统。Stephen[30]从管理实践角度,提出重塑管理,促进持续创新的实践的5个转变:公司目标变成取悦和吸引顾客(由内而外到由外而内观点的转变);管理者角色转变(从控制者到促成者);管理协调模式转变(从指挥和控制到动态链接);实践价值转变(从集中股东价值到相关利益者价值的转变);管理沟通模式变化(从指挥到对话)。同时,指出5个转变是一个相互影响和制约的系统,要整合5个转变。
意外事件能被视为公司内部和外部变量。外部变量和公司经营环境相关,内部变量与公司特征相关。诸如组织地理位置、可用的技术、知识和全球化程度等因素影响一个企业如何以创新方式反应来保持竞争性。在对10家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物流组织案例研究基础上,论证了意外事件如何影响公司战略和持续创新能力[31](Soosay和Hyland,2005)。
管理理论中,经营效益和创新被视为相互排斥,即公司能够在其中一个方面做得很好,但不能同时做好。这点是现有文献的一个缺口。基于悖论和二元理论文献,采用实际例子,强调了二元理论在持续创新研究和实践中的可行性[32](Magnusson and Martini,2008)。Corso[33]经过两年实地研究,完成7个案例研究,选择了三个最好的实践社区,提出了一个6阶段路线图,包括管理指导原则和可行的模型,旨在通过开发可操作的知识来支持设计和开发业务实践社区的管理,为组织和成员创造价值。
综上所述,国外学者主要采用文献调研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不同角度研究影响持续创新的因素,以上8个方面在实现企业持续创新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发挥其作用,总体而言,研究最多的就是知识管理、学习与持续创新,近年来,从组织结构和管理实践视角对持续创新进行的研究开始增多。但对持续创新影响因素的研究,还存在以下可以改进的地方:①目前的研究主要是从某一个角度分析持续创新的影响因素,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研究,因此,可以对持续创新的影响因素进行整合,形成一个相对统一的、对企业有指导意义的影响因素系统,使企业在实施持续创新时有标杆可循,同时帮助企业检查持续创新活动中的不足和值得改进的地方;②目前的实证研究样本较小,可增加大样本的案例研究。③增强对促进持续创新的企业家精神研究,重视企业家在持续创新中的关键作用。
持续创新绩效是企业非常关注的方面,对持续创新绩效的测量可以识别企业需要重视和提高的方面。Soosay and Chapman[34]采用实证的方法,对新加坡和澳大利亚10家物流公司的持续创新绩效进行研究,认为持续创新绩效主要从战略绩效和经营绩效两个方面测度,提出了一些指标,但并未就指标的具体测度方法进行研究。Luiz Cesar Ribeiro Carpinettiet等[35]针对中小企业集群的持续创新绩效,包括四个方面的测度:经济和社会收益、公司绩效、合作效率、社会资本。确立了每个测度的考量指标和方法,但测度比较粗糙,且没有进一步的评价权重和评价方法的确定。
迄今为止,国外对持续创新的研究已有20多年的历史,大部分学者采用文献调研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持续创新。本文经过文献梳理,得出国外持续创新理论的研究框架(见图2)。
国外持续创新理论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图2 国外持续创新理论研究框架
目前,学者们对于持续创新的定义没有形成规范界定,且没有系统凸显持续创新的本质特征,比如没有突出持续创新的时间持续性、动态性、人本性、目的性。持续创新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创新,不是短暂的、间断的创新,应强调创新时间的持续性;持续创新是组织在动态和不稳定环境中存在的根本任务,对持续创新定义界定应凸显持续创新的动态性;持续创新中,人是企业的第一资源,企业家、员工、团队的创新精神、创新行为、学习活动等是组织持续创新的关键,持续创新的概念界定要明确突出创新的主体;任何行为都有一定的目的,持续创新是企业经济效益持续增长的源泉和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道路,这点在持续创新定义中应予以强调。本文认为,应结合动态能力理论、人本理论、学习理论、创新理论、系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对持续创新的概念进行界定,同时,强调企业家精神在企业持续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在已有文献中,CIMA模型仅适用于制造业的新产品开发,不具有行业普适性;改进的CIMA模型仍有待改进;“凳子”模型是一个理论模型,没有进一步论证;协作创新模型只能作为某些行业和企业实现持续创新的一种重要手段,不具有普适性;DIM模型适用范围有待进一步论证。这些模型大部分都主要从持续创新管理角度研究,没有深入研究持续创新运行的机理。因此,持续创新模型设计中应更关注持续创新模型背后的形成机理,可以运用交叉学科的知识研究其机理,比如,运用心理学领域和行为学领域的知识,明确持续创新中各要素的内在工作方式以及诸要素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运行规则和原理,真正形成一个可供企业借鉴的、实用的持续创新框架。
持续创新的影响因素对持续创新行为和持续创新结果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最终关系到组织目标的实现。现有关于持续创新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目前的研究主要是从某一个角度分析持续创新的影响因素,对影响持续创新的影响因素缺乏系统研究;关于持续创新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比较单薄;研究中实证样本小,案例数量也少;缺乏针对具体行业、产业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企业的深入研究;有关企业家创新精神对持续创新的影响研究较少。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探索:企业家创新精神与持续创新关系实证研究、员工个体能力与持续创新关系实证研究、组织学习与持续创新关系实证研究、组织结构与持续创新相关性研究、组织间协作或合作与持续创新关系的研究、意外事件与持续创新相关关系的研究、管理实践与持续创新关系的实证研究。由于行业、产业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企业都有自己的特点,持续创新的模式会有差异,持续创新的影响因素也存在差异,且持续创新的影响因素在不同特征的行业或企业中重要性程度不同。因此,今后的研究应增大实证研究样本,可针对具体行业、产业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企业,系统研究影响它们持续创新的因素,比如通过问卷调研和深度访谈的方式,对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大中型企业持续创新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等,都将使企业在实施持续创新时有标杆可循,同时帮助企业检查持续创新活动中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相对而言,现有的关于持续创新影响后果的研究比较少,是持续创新理论研究中的一个薄弱方面。现有研究主要是提出一些持续创新绩效的测度标准,没有对持续创新影响结果进行进一步评价,而且研究样本较少,研究不够系统;关于持续创新对企业持续发展影响研究缺乏,本文认为,持续创新的影响结果研究可增强对持续创新影响结果的实证研究,结合某一行业、产业,具体研究持续创新的影响结果,评价持续创新的影响后果。同时,对持续创新的可持续性进一步探索。
持续创新过程中,会有很多不可预测的、不确定的事件,比如,产品创新的风险、领导者更替风险等,都会对持续创新产生不利影响,以后的研究中要增强对持续创新过程中的风险防范机制研究,风险管理研究等。
研究背景不同,研究方法和结果会存在一定差异。本文主要是针对国外研究展开综述,国外企业与中国企业在管理模式、文化背景、社会环境、地域等方面存在差异,学者可针对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实施本土化研究。
[1]Imai M Kaizen.The key to Japan’s Competitive Success[M].New York:Random House,1986.
[2]Shingo S.Non-Stock Production:The Shingo System for Continuing Improvement[M].Mass:Productivity Press,1988.
[3]Robert E Cole.From Continuous Improvement to Continuous Innovation[J].Total Quality Management,2002,13(8):1051-1056.
[4]Teece D,Pisano G.The dynamic capabilities of firms:An introduction[J].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1994,3(3):537-556.
[5]Shapiro SM.24/7 Innovation:A Blueprint for Surviving and Thriving in an Age of Change[M].New York:McGraw-Hill Trade,2001.
[6]Soosay C A.Continuous Innovation in Logistics Services:An empirical study of Distribution Centres[D].Ph.D Thesis,University of Western Sydney,2003.
[7]Rodriguez.Achieving Continuous Innovation in Today’s Competitive Economy[R].Ren-aissance Executive Forum.Fall,2003.
[8]Boer H,Gertsen F.From continuous improvement to continuous innovation:a(retro)(per)spectiv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2003,26(8):805-827.
[9]Gorgensen.Is Continuous Improvement Pass?[C].proceeding of 6th International CINet Conference,2005:293-304.
[10]Posti.Europe’s 21 Century Policies for Sustainabl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EB/OL].www.essst.uio.no.
[11]Davison G,Hyland P.Continuous innovation in a complex and dynamic environment:the case of the Australian health servi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2006,5(1):41-59.
[12]Lu L Y,Chen CB,Wang CH.Fuzzy multi-attribute analysis for evaluating firm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i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2007,40:114-130.
[13]Boer H,Caffyn S,Corso M,Coughlan P,Gieskes J,Magnusson M,Pavesi S,Ronchi S.Knowledgeand continuousinnovation:The CIMA methodolog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rations& Production Management,2001,21(4):490-504.
[14]Soosay CA.An Empirical Study of Individual Competencies in Distribution Centres to Enable Continuous Innovation[J].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5,14(3):299-310.
[15]Hyland P,Boer H.A continuous innovation framework some thoughts for consideration,Proceedings of the 7th International CINet Conference-CI and sustainability:designing the road ahead[C].The Netherlands:Continuous Innovation Network,2006:389-400.
[16]Raymond E.Miles,Gran T Miles,Charles CS.Collaborative Entrepreneurship:A Business Model for Continuous Innovation[J].Organizational Dynamics,2006,35(1):1-11.
[17]Shari SC,Shang,Se-Hwa Wu,Chen-yen Yao.A dynamic innovation model for managing capabilities of continuous innov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2010,51(2-4):300-318.
[18]Mcadam R,Galloway A.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and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a management perspective[J].Industrial Management and Data Systems,2005,105(3):280-290.
[19]Tonnessen T.Continuous innovation through company-wide employee participation[J].The TQM Magazine,2005,17(2):195-207.
[20]Robert E Cole.From Continuous Improvement to Continuous Innovation[J].Quality Management Journal,2001,8,(4):7-21.
[21]Smeds R,Boer H.Continuous innovation and learning in industrial organizations[J].Knowledge and Process Management,2004,11(4):225-227.
[22]Mcelroy mark W.The New Knowledge:Complexity,Learning and Sustainable Innovation[M].Butter Worth-Heinemann,2002.
[23]Jing xu,Rémy houssin,Emmanuel caillaud,Mickaël gardonI.Macro process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for continuous innovation[J].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2010,14(4):573-591.
[24]Soosay C,Hyland P.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the interplay between knowledge and continuous innov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2008,42,( 1/2):20-34.
[25]Jing Xu,Rémy Houssin,Emannuel Caillaud,Mickael Gardoni.Fostering continuous innovation in design with an integrated knowledge management approach[J].Computers in Industry,2011,62(4):423-436.
[26]Claudine A Soosay,Paul W Hyland,Mario Ferrer.Supply chain collaboration:capabilities for continuous innovation[J].Supply Chain Management:An International Journal,2008,13(2):160-169.
[27]David JKetchen,JR R duane ireland,Charles C.Snow.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and Wealth Creation[J].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 Journal,2007,1(3-4):371-385.
[28]Jennie björk,Paolo boccardelli,Mats magnusson.Ideation Capabilities for Continuous Innovation[J].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2010,19(4):385-396.
[29]Stephen D.A leader's guide to radical management of continuous innovation[J].Strategy&Leadership,2010,38(4):11-16.
[30]Stephen D.Reinventing management:the practices that enable continuous innovation [J].Strategy&Leadership,2011,39(3):16-24.
[31]Soosay C A,Hyland P W.Effect of Firm Contingencies on Continuous Innov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2005,2,(2):153-169.
[32]Magnusson M,Martini A.Dual organisational capabilities:from theory to practice-the next challenge for continuous innovation[J].Int.J.Technology Management,2008,42(1/2):1-19.
[33]Corso M,Martini A,Balocco R.Organising for continuous innovation:the community of practice approach[J].Int.J.Technology Management,2008,44,(3/4):441-460.
[34]Soosay CA,Chapman RL.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for Managing Continuous Innovation in Logistics[J].Knowledge and Process Management,2006,13(3):192-205.
[35]Luiz Cesar Ribeiro Carpinetti,Mateus Cecilio Gerolamo,Edwin Vladimir Cardoza Galdámez.Continuous Innovation and Performance Management of SME Clusters[J].Continuous Innovation and Performance Management,2007,16(4):376-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