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旭,胡春艳,赵泉午
(重庆大学 a.现代物流重庆市重点实验室;b.公共管理学院,重庆 400030)
由于产业集群具有经济外部性、乘数效应、知识溢出效应、规模经济效应,当今世界经济纷纷呈现出明显集群化特征。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可以通过产业集群打造当地支柱产业,带动当地经济腾飞。但产业集群本身作为一个复杂自组织系统,具有生命周期和形成规律,可以根据其演进过程中发展动力的不同分为内生型产业集群和外生型产业集群,并呈现出不同的自组织规律。一般而言,传统的产业集群形成主要依靠自然资源禀赋,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自组织形成,政府部门在其中仅扮演着辅助性角色,属于内生型产业集群。对于某一区域选择的战略型新兴产业,地方政府通常会出台优惠政策促进集聚化形成产业集群,此类产业集群属于外生型产业集群,如重庆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本文选择重庆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形成状态和演变规律,提出重庆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这一复杂自组织系统在形成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并根据目前重庆针对电子信息产业实施的政策举措,对其形成规律及出现的问题进行解释。最后针对这些现实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以期打造内部有序、生命力强、植根当地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内部各个主体协同作用,形成相互作用的关系网络,而这些关系不断由无序走向有序,由低级有序走向高级有序,进而走向稳定状态,抑或者顺应环境变化逐渐衰退。产业集群本身是一个复杂自组织系统,其孕育、发展,甚至衰退,都可以拟化为一个生命力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在学界耗散结构、协同学、涌现性、突变论、超循环论等自组织理论被学者广泛用于解释产业集群的演变和形成。Krugman(1991)[1]的研究表明,产业集中是因为产业经济规模及产业关联带来的一种自我持续的制造业集中现象,其集中的显著度取决于该产业在当地的经济规模大小。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M.E.Porter,1998)认为,产业集群是特定领域里相互联系的企业和机构在地理上的集中,形成一个稳定、持续的竞争优势集合体。Martin(1999)[2]分析了集群经济中区域内企业的不同的序列对竞争的影响,他认为产业集群是因为相关企业不断加入累积产生内生集群优势而形成的。郭利平(2006)[3]用自组织理论的超循环理论解释了产业集群中企业之间以及企业和其他行为主体之间通过正式或非正式通道,联系密切,协同进化的自组织关系。牟绍波和王成璋(2007)[4]从复杂理论视角认识了产业集群系统,认为产业集群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具有自组织特性。郝红(2010)[5]分别用耗散结构、协同学、涌现性理论、突变论和超循环理论解释产业集群形成的条件、动力、机理、基础和方向。张保林(2011)[6]运用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构建了产业集群人工生命模拟系统,探索产业集群形成的一般性影响因素。因此,产业集群被视作一个复杂系统,其形成和演变是一个自组织的过程,已经成为学界的共识。在现实的产业集群形成过程中,政策推动作用已经成为产业集群自组织形成中一个重要的他组织力量,因此考虑政府他组织力量研究产业集群化过程现实意义明显。
一个国家信息产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其国民经济的发展,在实践过程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时,产业集群都起到重要作用,如美国硅谷、印度班加罗尔。在众多研究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过程、方式的文献中,产业集群是重要研究内容。薛剑虹(2008)[7]将其分为“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形成机制,认为美国硅谷信息产业集群是自下而上形成的,印度班加罗尔是自上而下政府主导形成的。也有众多研究针对国内部分区域的IT产业集群形成进行研究,其中最为典型的是苏州信息产业集群,其发展模式是由政府建立开发区,吸引外资或外来产业转移所形成。唐中赋、任学锋和顾培亮(2005)[8]运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分析我国31个省市区的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集群水平,指出西部需要成为产业集群的载体,统筹相关产业的发展,并需要政府部门引导形成。文献研究表明,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战略性、高科技产业中的一个主要产业,其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区别于传统工业的产业集群形成机制,多为政府主导型产业集群。
在众多研究重庆电子信息产业承接模式的文献中,提到要集群化承接东部沿海的电子信息产业。崔如波(2008)[9]认为重庆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与重点是电子信息产业等高技术产业,调整的手段就是以园区建设为抓手,发展新兴产业集群。刘仲仪(2009,09)[10]认为产业的集群转移模式能够加大本地化战略的实施力度,发展配套产业并建立产业集群,建议将整条产业供应链搬迁到重庆,并认为产业集群模式是重庆承接东部五省一市产业转移中最重要的模式。刘富钊(2010)[11]认为随着“3+6+500”的产业布局逐渐落实,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形成以北部新区和西永微电子产业园为核心,周边若干个特色园区为支撑的产业布局,“一圈带动两翼”,核心园区和区县特色园区共同发展,集群效应初步显现。实践中,重庆正在积极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整体引进,形成产业集群,旨在打造亚洲最大的笔记本生产基地。但是这个产业集群目前的形成状态,形成过程和方式,以及其中凸显出的问题尚未有学者进行系统性研究,而这正是重庆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化道路中的重要课题。
产业集群是由一群具有专业化分工性质的同类企业及相关支撑机构,为了完成某类产品的生产而在特定的地理位置上柔性集聚,并通过横向和纵向联系结成密集的合作网络,植根于当地不断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其本质是一个远离平衡状态、系统内不同要素间存在非线性作用、内部存在涨落(突变)的开放系统,具有生命力,并在各个生命阶段呈现出一定的生命规律。集群系统从产生到衰退,是一个开放系统耗散结构不断演化的过程,其中各个环节的动力来源类型决定着产业集群的类型。因此,可以根据生命力产生的原动力不同,将其分为内生型产业集群和外生型产业集群。
通过市场的不断扩大逐渐形成的内生型产业集群,往往起源于一个或若干个关键企业,这些关键企业或者由于偶然或者由于必然的原因出现后,许多配套企业或者模仿企业在其周围出现,形成相互协作的网络,并在成本下降(或市场扩大)的激励下不断扩大形成集群,具体的形成过程如图1所示。这一类产业集群形成的原动力来自于市场本身,相关产业集群能否在特定的地区成长壮大,取决于当地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其形成过程有序的经过了由环境优势引发的孕育阶段、相关企业自发聚集的发展阶段、市场规模突破之后的成熟阶段,每个阶段都是市场规律中的低成本(运输成本、交易成本)、规模效应等因素促发和推动的,动力源于系统的自组织需求,使产业集群系统的硬组织、软组织共同发展,相互交错的推动规模升级。这一类产业集群的形成,政府的作用表现为间接性和辅助性的事后调节,常常在浙江、广东等东南沿海地区产生,几乎所有的产业都可能通过该行业关键企业的自发组织形成。
这一类产业集群自组织能力较强,对当地经济、文化的适应能力也强,并植根于当地的人文、经济环境中,硬组织和软组织相互协调共同发展。因此存在产业集群的生命力较强,市场化程度高,关联性强,具有不可代替的核心竞争力等多方面的优势。但是在这一类产业集群的孕育阶段,由于与区域的战略性产业冲突或者战略性意义不明显,很难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和认可,存活率不高,即使大量的类似产业集群存活后,其市场规模也会受限;另外,由于缺乏政府他组织能力的推动,形成过程相对漫长。其中广东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就是典型的内生型产业集群。
图1 内生型产业集群的演变过程
为了适应区域战略性产业集群化发展,政府部门成为最重要的推动者,对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行政策引导,利用优惠政策吸引大型企业落户当地,并通过配套政策鼓励相应的中小型企业跟随大企业入驻当地,自上而下的形成产业集群。较内生型产业集群而言,形成时间较短,产业结构对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更具有针对性,即使在该产业当地市场还很不成熟、市场配置资源能力较弱时,也可以在政策的刚性推行下较快地形成。其形成过程有序经过了关键企业落户之后的孕育阶段、中小型企业伴随而至的产业格局形成阶段和本土企业嵌入融合之后产业植根发展的整合阶段和成熟阶段,具体的形成过程如图2所示。形成过程中先是产业的空间集聚,再是产业内的协同作用。各个环节都需要政府部门的自觉性参与,自上而下的引导,让空间集群的产业结构植入到当地经济中,形成当地具有特色、富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
图2 外生型产业集群的演变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部门作为区域经济飞速发展的受益者,一直推动着产业集群的形成,有助于当地政府规划选择的战略型产业在当地迅速增长,并带动相关产业在当地迅速集聚。但是,产业集群的自组织需求容易被忽视,一直以他组织力量主导着产业集群的形成,导致了这类产业集群的形成偏离系统的生命规律,从而出现生命力脆弱,与本土人文经济不协调等问题。最终体现为产业集群的格局形成以后,很难让本土企业嵌入并融合其中,使产业集群飘空化,即难以使该产业植根于当地市场。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就属于典型的外生型产业集群,其形成过程是重庆政府政策推动的结果,同时出现了一些与当地产业、人文经济不协调的问题。
全球大多数电子信息产业都趋于集群化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国内也先后涌现了一些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但是电子信息产业区别于传统产业,知识技术含量高,创新特征突出,因此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演进过程有其自身特征。本文选取上海、江苏、广东三个国内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典型地区,运用指数模型探索国内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演进规律,总结提炼国内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演进规律以及发展趋势,分析其对重庆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的启示。
用于描述产业集聚度的指标很多,其中最为广泛运用的是产业区域聚集指数,包括产业静态区域聚集指数和产业动态区域聚集指数。本文采用产业区域集群指数的变化,来呈现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律。主要通过对重庆、上海、江苏、广东统计数据的对比分析,以展现重庆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化演变的规律及目前发展阶段。
产业静态区域集聚指数LQir反映了某一产业在某地区的现有生产能力和产值在全国所占比重,是衡量目前产业生产分布的存量指标,用于呈现电子信息产业目前在重庆的集群程度。Qir表示产业i在区域r的产值,Qi表示全国范围内产业i的产出,Qr表示区域r所有产业的总产值,Q表示全国范围内所有产业的总产值。
产业动态区域集聚指数Dij(t1-t2)反映了某一产业在一定时间段内向某地区的集聚速度,体现某产业生产的区域转移方向和速度,用于呈现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向重庆地区集群速度。bij(t1-t2)表示在时间段(t1-t2)内产业i在地区j生产的增长速度,bi(t1-t2)表示在时间段(t1-t2)内产业i在全国范围内生产的增长速度。
但是由于区域或全国范围内某产业生产呈负增长状态,因此笔者构建修正的产业动态区域集聚指数D'(t-t),用
ij12产业i在地区j生产的环比值Bij(t1-t2)和产业i在全国范围内生产的环比值Bi(t1-t2)之比反映。
由于电子信息制造业的生产总值缺乏官方的一致统计,本文选用微型计算机设备的生产总量之比近似代替电子信息制造业的生产总值之比,因此原始数据包括微型计算机设备(万台)和区域生产总值(亿元)两个指标。为了保证论据的说服力,提高论文数据的时效性,本文收集了1989-2010中国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以及2011年和2012年(1-6月份)来自中国工信部关于电子信息产业的统计公告和重庆、江苏、上海、广东的地方统计信息网公示的相关数据。
运用上述的指数模型分别对重庆、上海、江苏、广东四地的产业静态区域集聚指数和产业动态区域集聚修正指数两个指数进行计算,得出重庆、上海、江苏、广东四地1989-2012年的电子信息产业聚集度指数,下面对相关指数进行分析。
通过对江苏(图3)和上海(图4)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江苏和上海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的集群化形成过程可以分为了四个具有明显特征的阶段:①孕育期:1989-1999年,电子信息的产业集群在这两地区并未形成,产业静态区域集聚指数在0.5~1.0左右波动,产业动态区域集聚修正指数也围绕着1波动;②成长期:2000-2005年,产业集群迅速形成,江苏的产业静态区域集聚指数上升到4.2,上海则上升为5.5左右,期间产业动态区域集聚修正指数持续在1以上明显波动;③成熟期:2006-2009年,产业集群态势以一个良好的状态保持,即产业静态区域集聚指数持续在一个较高水平,产业动态区域集聚修正指数趋近于平稳,即产业集群已经趋近成熟,期间没有进一步扩大规模;④衰退期:2009-2012年,产业集群开始衰退,产业静态区域集聚指数开始减小,产业动态区域集聚修正指数也进一步减小。然而,广东电子信息产业的聚集指数趋势图(图5)显示,广东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形成更早于江苏和上海,在90年代,广东地区就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集聚地。
图3 上海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聚集趋势
图4 江苏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聚集趋势
图5 广东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聚集趋势
通过对重庆组数据(图6)进行分析,发现重庆电子信息产业截止到目前呈现两个阶段,在2009年以前, 没有集聚化产生,反而是一个相对较弱的产业,然而2009年以后,随着重庆政府大量的招商引资政策大力推进,电子信息产业迅速向重庆集聚,其产业静态区域集聚指数从0.39快速升为6.58,2010年的产业动态区域集聚修正指数近达700。诠释了政府部门推动下外生型产业集群形成的极速性,也体现了重庆电子信息产业目前的集群化程度。
图6 重庆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聚集趋势
渝沪苏粤四地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度指数的变化,展现了国内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以下几点规律:①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存在明显的转移规律。我国改革开放后,广东作为众多经济政策的先试先行地,作为高技术的电子信息产业顺承这一优势条件,在广东省内自发集聚,形成内生型产业集群。随着开放经济的进一步推进,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逐2渐00向8江苏地区转移,在广东的产业集群度也随着下降。由于 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电子信息产业顺势向内地转移,重庆在该国际形势下积极承接,使得电子信息产业开始向内陆的重庆集聚;②电子信息这一国家战略产业在某区域的发展,与当地政府的重视程度和扶持力度息息相关。在上海、江苏、重庆三地的指数骤变前,都有当地政府的积极引导。即电子信息产业本身的知识、技术含量高,技术创新特征突出的特点,决定了其发展需要良好的政策扶持,需要政府他组织力量的推动;③上海、江苏完整的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展现了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自组织形成的全过程,对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对重庆、上海、江苏、广东四个地区的产业区域集聚指数进行对比分析(图7和图8),发现重庆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存在以下几个规律或特点:①电子信息产业在广东属于内生型集群,而重庆同于上海、江苏属于外生型集聚;②电子信息产业最先在广东地区集聚,然后逐渐向江苏、上海两地转移,最后向内陆的重庆转移集聚,重庆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正处于成长阶段,即将进入整合发展阶段,并走向成熟;③江苏、上海和广东的动态集聚指数变化相对平缓,而重庆动态集聚指数突变非常突出,表明重庆电子信息的外生性更加明显,说明政府在其中的主导作用更④为突出,离开政府引导产业集群的自组织过程更加艰难; 重庆电子信息产业骤然形成的产业集群,急需相对稳定的发展状态,植根于当地经济并带动当地经济。
重庆顺应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和方向,选定电子信息产业为未来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型产业。随着世界范围内科技进步的加快,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深,跨国公司全球竞争的加剧,新一轮的世界产业转移随之而来,技术密集型产品成为各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战略型选择,其中最为典型是重庆的电子信息产业的选择[12]。在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提出了要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对电子信息产业引导,在重庆形成产业集群,迅速提高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的规模和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电子信息产业视为重庆发展经济、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型产业。
图7 重庆、江苏、上海、广东四地产业静态区域集聚指数对比分析
图8 重庆、江苏、上海、广东四地产业动态区域集聚指数对比分析
依据当地政府的产业规划思路,各项针对电子信息产业,特别是针对笔记本电脑的制造企业的政策和举措出台。首先,锁定全球知名的笔记本电脑品牌商新增产能,积极引进以中国台湾和韩国为重点的笔记本电脑零部件配套企业,其中包括惠普、宏碁、华硕、东芝、富士通五大笔记本电脑整机品牌,富士康、广达、英业达、和硕、纬创、仁宝六大代工厂商,并关联带动了知名配套企业入驻重庆,发展外围设备、显示器、打印机、平板电视、电子部件、精密模具等计算机配套及相关产业约500家,使笔记本电脑品牌商和代工商形成“齿唇相依”的战略联盟关系,形成“5+6+500”[11]的基本产业集群格局,拟构建亚洲乃至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其次,当地政府为承接“垂直整合”笔记本电脑配套体系及其产业集群,先后出台重庆市笔记本电脑配套“一区十园七基地”产业布局[13]、“1+2+4+41”园区布局[14]和“三大集群工业”[15]等规划指导文件,布局多层次的笔记本电脑配套工业园区,以建立高效和低成本的配套产品生产及配送体系为重点[16],以形成一批产业集聚度高、规模效益显著的笔记本电脑配套产业集群为目的。然后,重庆政府为了更好完善电子信息产业的配套服务,积极打通国际贸易大通道,为电子信息产业在重庆的发展提供便捷的物流服务;全面投资建设公租房、廉租房,社区化管理产业工人,为企业解决工人管理问题[17]。最后,制定政策法规培育本土零部件配套供应商,鼓励重庆本土电子信息相关企业开展相关制造业的配套服务,使本土IT相关企业行动起来,积极开展笔记本电脑配套生产[18]。
在这些重磅政策的推动下,固定资产方面的投资力度超过其他任何地区,产业集群格局快速形成,随着几家中心企业的开工投产,笔记本电脑的生产总量迅速增加,体现出产业集群度骤然上升,产业集群格局快速形成。各个主体之间采购关系、代工关系、上下游关系、竞争关系、合作研发关系都决定了产业群落内的各个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形成一定的纽带关系。集群系统与当地的环境进行产品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交互,形成一个非线性的、远离平衡而稳定的系统性耗散结构,最终形成软硬实力相当的产业集群系统。
在重庆的“十二五”规划中,进一步强调信息产业在重庆战略性地位,提出要按照“发挥优势、重点突破、开放引进、创新模式、集群发展”的原则,加快信息产业这一战略性支柱产业在重庆的发展,即“十二五”期间,重庆政府将继续运用政策手段干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这一复杂自组织系统的演变。而现目前,在政策的推动下,重庆电子信息这一外生型产业集群快速经历孕育阶段,并在中心企业的引领和带动下,格局也很快形成。因此,目前重庆电子信息产业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与当地企业和当地人文经济整合发展,平稳地进入成熟阶段,最后通过进一步的产业升级,跨越到更高附加值的领域。
重庆以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为新型生产组织,重点发展笔记本电脑的生产加工贸易[19]。根据产业集群理论,政府在产业集群形成中应发挥服务和鼓励竞争的作用。为此重庆市政府首先引进大型笔记本电脑品牌商和代工商,品牌商和代工商的落户在重庆产生巨大零部件需求,吸引零部件配套供应商及时跟进;此外品牌商和代工商为其自身成本考量,也积极邀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落户重庆。再者,重庆市政府及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重庆本土电子信息相关企业为笔记本电脑开展配套。也就是说重庆市形成笔记本电脑加工贸易产业集群的两大核心举措就是:引进行业知名零部件配套供应商和鼓励重庆本土电子信息企业开展相关配套服务。
重庆电子信息产业自组织集群化演进中,无论是知名跨国公司的落户签约还是工业园区的层次布局,都是政府部门通过有效政策加以干预和引导的结构。具体而言,重庆市根据区域发展需求选定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战略型产业,大量投资建设产业园区、贸易大通道,通过大量优惠政策引进行业的龙头企业,吸引行业配套产业,以形成产业集群格局,并鼓励本土企业融入产业集群整合发展,是典型的外生型产业集群。但是,通过上述渝沪苏粤四地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对比分析的数据显示,重庆市的产业基础更加薄弱,显得外生性更加明显,即当地政府就电子信息产业的刚性政策力度更为突出,使得产业集群的形成更加依赖政府,自组织能力较弱。
通过区域间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演进形成的对比分析发现,重庆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当地政府的扶持、鼓励和外来资金集中投入,致使产业骤然形成的产业集群,而本地相关企业实力较弱,凸显出重庆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这一复杂自组织系统的内部矛盾,即产业集群内硬件实力和软件实力不匹配,产业的本土化程度低,产业市场化水平低,过于依赖政府支持,表现出生命力脆弱,发展不平稳等特点。因此,为了使重庆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这一复杂自组织系统步入稳定、整合发展阶段,其本身急需自组织调节。
首先,提高产业集群系统内各个企业主体之间的关联性。作为一个外生型产业集群,集群内各个主体都是顺应政策引导在空间上集聚于重庆,集群系统内部的关联性相对薄弱一些,因此,通过政策引导,完善本地配套零部件的出口退税政策,提高本地配套率,加强产业集群系统内各个主体之间的关联性,加强产业集群的纽带作用,可以增强集群系统的生命力,这也是产业集群进入整合发展阶段的重要特征之一。
其次,引导外来企业融入并植根于当地人文经济。由于重庆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格局的形成源于对国际知名跨国公司的引进,并利用行业中心企业的吸引力,带来了相关行业的众多零部件配套企业形成“5+6+500”的格局,这使得该集群系统内大部分主体非本地化,进而相关企业的文化无法融入当地的人文经济中。因此,引导外来企业融入重庆本地的优势产业,根据重庆的文化环境组织生产,从而让产业集群系统植根于当地市场和人文经济环境显得既必要又重要。
然后,鼓励本地企业涉足相关业务,并尽快融入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通过现有的数据显示,重庆的电子产业的贡献几乎都来自于外来的跨国公司或者台资公司,本土企业的贡献力度较小。在一定程度上,致使重庆的电子信息产业过度依赖外来企业,这使得重庆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生命力不强,增强本土企业对相关行业的贡献作用,显得尤为必要。因此,鼓励依托产业集群优势创建本土化的中小型企业,利用产业集群本身的知识溢出效应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壮大产业集群规模,最终形成以本土企业占主导的组织格局,让经济外部性凸显。
最后,进一步完善其他配套和支持性产业的投入和建设。目前重庆已经打造了较好的投资环境,其中包括针对快捷物流通道,完善的保税监管体系,从而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保税通关的便捷和效率。针对产业工人的公租房政策进一步落实,创新企业员工的生活服务机制进一步完善,以更好地满足劳动力需求。另外,为了更好地发挥产业集群的知识溢出和技术溢出效应,让产业集群中研发能力不断提高,需要进一步引导企业与学校进行“产学研”合作,创办专业技术院校。
重庆顺应产业转移升级这一世界经济大趋势,选择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其支柱性的战略型产业,并已经通过一系列政策和举措让世界知名的跨国公司集聚重庆,并带来众多零部件配套企业落户入驻,让电子信息产业在重庆快速发展,形成一个典型的外生型产业集群。通过渝沪苏粤四地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对比分析发现,电子信息产业的集群化道路马上进入整合发展阶段,并走向成熟,在这个过程中,产业集群因其复杂自组织系统的特性,增强其生命力、植根于当地经济、完备的配套产业支撑成为产业集群自组织适应的内在需求,并迫切地需要满足。因此,引导电子信息产业在重庆植根式整合发展,以增强产业集群的自组织能力,是当地政府的下一个工作重点。建议提高产业集群系统内各个企业主体之间的关联性,引导外来企业融入并植根于当地人文经济,培育相关的本土企业,完善其他配套和支持性产业的投入和建设,以推进重庆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进入他组织和自组织的整合发展阶段。
[1]P Krugman.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1,99(3):483-499.
[2]Martin L.Sequential Location Contests in the Presence of Agglomeration Economies[R].University of Washington,1999.
[3]郭利平.产业集群成长的自组织机制研究[J].当代经济,2006(8):23.
[4]牟绍波,王成璋.产业集群持续成长的自组织机制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6):73.
[5]郝红.基于自组织的产业集群演化分析—以青岛家电产业集群为例[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0.
[6]张保林.基于CAS的产业集群形成一般性影响因素模拟识别研究[D].江苏:江苏财经大学,2011.
[7]薛剑虹.IT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分析与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8(4):22-23.
[8]唐中赋,任学锋,顾培亮.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水平的评价——以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为例[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9):57-61.
[9]崔如波.构建内陆开放经济产业结构新格局——重庆产业结构调整新思路[J]. 探索,2008(6):102.
[10]黄钟仪.产业转移:东部的趋势及西部的选择——以重庆为例[J]. 经济问题,2009(7):120.
[11]刘富钊.“迟到”的重庆信息产业[J].中国经济与信息化,2010(8):59.
[12]重庆市政府.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三年振兴规划的通知(渝府发[2012]84)[ DB/OL].(2012-08-15)[2012-09-15]. http://www.cq.gov.cn/gw/FaguiQuery/GwShowWithLogo.aspx?gwz=渝府发&gwnh=2012&gwqh=84.
[13]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重庆电子信息产业规划[DB/OL].(2010-03-23)[2012-07-26].http://www.cq.xinhuanet.com/business/2010-03/23/content_19319278.htm.
[14]重庆市政府.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DB/OL].(2011-05-09)[2012-08-07].http://zfxx.cq.gov.cn/zfxxgk/jsp/view/infoview.jsp?xxbid=38673.
[15]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重庆重点发展三大集群工业将培育5个千亿级集群产业[DB/OL].(2011-01-17)[2012-0 8-07].http://www.mofcom.gov.cn/aarticle/resume/n/201101/20110107365673.html.
[16]陈波.重庆正赶上全球信息制造产业大转移浪潮[N].重庆日报,2011-09-27.
[17]黄奇帆.加工贸易在内陆地区发展的模式探索[N].经济日报,2010-10-20.
[18]王旭.内陆开放型加工贸易模式——重庆探索与实践[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75-91.
[19]王旭,王振锋.全球化背景的加工贸易模式和发展历程观察[J]. 改革,2012(6):8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