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敏 河南师范大学
沟通被誉为现代企业管理的灵魂,良好的沟通有助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绩效水平。只有充分理解沟通的内涵和影响因素,才能提高沟通有效性。
“听”只是生理上耳膜的震动和大脑中听力系统的信号接收。比较“倾听”与“听”的区别,“倾听”具有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专心原则。只有沟通者以专心的态度积极主动地倾听,才会更多地了解说话的内容,回答也更能切中要点;二是开放的胸怀。好的倾听者知道自己在的情感、观念和在与偏见可能会阻碍新思想。因此在与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沟通时,好的倾听者会努力克服主观阻碍,敞开心胸接受新思想。三是客观原则。客观原则要求倾听者客观听取内容而不迅速加以价值判断,不要以自我为中心;四是完整原则。沟通者应全面发掘对方的价值观、情感信息和言外之意。从以上四个特点可以看出,“倾听”与“听”之间的本质区别在于心态,在管理沟通中我们只有带心倾听,才能听取不同沟通者沟通内容的闪光点。
在实际的工作中,倾听是管理者必备的最基本的素质之一。
1.倾听是对他人的一种激励。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被他人尊重的渴望。倾听就是尊重他人的表现,使诉说者觉得自己的话有价值。这种感觉会促使诉说者消除心理戒备,思维更加敏捷,并以更积极的心态完成自己的工作。
2.倾听有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倾听能够为说话者提供说出事实、想法和感情等心理话的机会,能够化解人们之间的误解。此外,积极倾听能激励讲话者和倾听者之间的灵感,使双方积极交流,增进深层次的了解,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3.倾听是一种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人们仔细地互听对方的讲话是解决异议和问题最好的方法。当双方存在异议时,双方有可能陷入争辩状态,但是其实只有双方都建立倾听理念,通过倾听更加深入了解彼此的观点,并及时给与反馈,有助于解开双方心结,更高效地解决问题。
有效的倾听可以使沟通更和谐,促进沟通目的的实现。然而倾听者在倾听过程中如果总会受到自身主观原因的影响,从而影响沟通中信息的传达、双方思想的交流。
1.发言过多。在组织的管理工作中,管理者常常会要求担任倾听者的角色,例如绩效面谈活动中,主管本应该多倾听下属的想法和意图,但是有的主管却一直滔滔不绝,这些表现会抑制下属表达自己的一些想法,从而使沟通错过一些重要的信息。
2.选择偏好。有些人喜欢听和自己意见一致的人讲话,偏心于和自己观点相同的人。这种拒绝倾听不同意见的人呢,不仅拒绝了许多通过交流获得信息的机会,而且在倾听过程中注意力就不可能集中在讲逆耳之言的人身上。这将大大影响沟通效果。
3.消极的肢体语言。如果我们看到听自己讲话的人东张西望,双手交叉抱在胸前,又翘起二郎腿,我们倾向于认为对方对自己的谈话不感兴趣,觉得自己没有受到尊重,我们就不愿再说下去。因此,消极的肢体语言会大大影响沟通者的心情和沟通的质量。
4.过于关注细节。有效的倾听者并不是关注谈话者所有的内容,而是应该集中精力听主要的观点和依据。若果过分地关注每一个细节,结果将会错过沟通中的重要观点,甚至把事实弄错。
5.以“貌”取人。这里的“貌”指的是一个人的外表和讲话的方式。有些倾听者因讲话人的外表或口音而产生抵触或厌倦的情绪,结果完全忽视了谈话的内容。
在传统的印象中,只有去“说”才是积极的,而“听”是一种消极的行为。这是一种对倾听的误解。优秀的倾听是一种非常积极的活动,倾听者虽然很少讲话,但是却积极地参与说话。真正的倾听不仅仅是“听”,而是一种进入他人思想的感受,而且要把这种思想折射出来,达到彼此的共鸣。倾听者掌握有效的倾听方法和技巧,有助于真正达到沟通目的。
1.确立正确的倾听理念。首先,倾听者必须端正心态,要从内在真正认识到倾听的重要性。其次,要从肯定对方的立场去倾听。应该给对方一种“我尊重你的想法,即便我不赞同,我知道这些想法对你是合适的”的印象。最后,应学会给对方以及时的、合适的反应。
2.抓住时机,适时提问。在对方谈话的过程中,作为倾听者可以提问引出话题,让谈话继续深入下去。在倾听的过程中最好还要多使用肢体语言,如微笑、点头、身体前倾等,这些积极的肢体语言动作一定会为沟通增色不少。
3.有效果地重复对方讲话内容。如管理者在和对方交谈的同时,要就谈话中的某些关键点进行重复,一方面表现出在倾听对方讲话,重复即是反馈,另一方面确定自己没有误解对方的意思,看自己理解的思路是否与对方一致。
4.用笔把谈话内容记录下来。做笔记是对谈话者的一种尊重,试想,如果你正在交谈,对方跟你说“请你等一下,我需要把你刚才讲的这些话记录下来”。我们一定会被倾听者的认真所感动,从而被激起更大的交谈欲望。此外,记笔记关键是要集中在讲话人的最主要的观点和证据上。
倾听是沟通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技能,因此无论是作为管理者还是员工都应关注倾听技能,以有效的倾听促进沟通目的的实现。
[1]魏江,严进.管理沟通:成功管理的基石,北京:机械功能出版社,2010
[2]肖晓春.人性化管理沟通,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