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爱平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医药卫生学院,湖北黄冈438002)
黄冈素有“人文之地”、“鄂东多才”之誉。自晋迄今,若以王叔和为记述起点,大约1800余年。而叔和之后,晋唐之间,有关医药人物见于文献者竟少有文字记载。至宋后,黄冈历代可谓名医辈出。如宋代蕲水(今浠水)庞安时、蕲州(今属蕲春)谢与权,元代黄冈县叶茹庵、麻城樊子晋。至明清,黄冈医药的发展达到了鼎盛时期。各县名医如雨后春笋纷纷涌出。如明代黄冈县宋子京、李之泌、胡慎斋、万宁,红安刘秉德、朝维鲁、陈志明,麻城彭长溪、刘天和、李鹤来,罗田万菊轩、万全、万福敦,浠水黄廉、易坤、江腾龙,蕲春韩泰、郝守道、郝源、顾天锡(顾景星之父),李月池、李时珍、庞宪,广济(今武穴市)胡献琛、蔡绍夔。清代黄冈陈继谟、胥秉哲、邱翔,英山金鸿翎,麻城彭文楷、刘常彦,罗田陈明道,黄梅陈文斌、王经纶、郑梅占、广济杨际泰等。历代名医中,尤以王叔和、庞安时、万全、李时珍、杨际泰五大名医为杰出代表,享誉海内外。他们以毕生的奋斗,施以仁术,救死扶伤,解除生民疾苦;殚精竭虑,著书立说,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为祖国医学宝库增添新内容,汇入史册,在祖国医学史乃至世界科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1]141~163。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我国医学史上是一个非常特殊而重要的发展时期。它上承秦汉,下启隋唐。无论是医学理论还是临证实践,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其中最为突出的医家代表,是魏晋之际的王叔和。因为战乱,王作为太医令随军行医,后流徙黄冈,晚年定居麻城,完成了《脉经》的编撰。
王氏之前已积有丰富的脉学史料。如司马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便有“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的记述。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即论述了40多种脉象,并提出了三部九候诊法和气口人迎诊脉法。《难经》也提出了寸口诊脉法,但均未形成专著。至两汉脉诊已普遍应用临证,成为众多医家诊病的重要方法。而张仲景则是第一位将脉法成功应用诊疗的医家。他将脉与病、证与治融于一体,充分体现了这一时期的丰富脉诊经验。尽管如此,但尚未有一部脉学专著。而王叔和第一次对脉学作了全面总结,完成了《脉经》这部伟大的脉学著作,奠定了中医脉学的发展基础。
《脉经》的主要成就:确立了“寸口诊脉”的脏腑定位。整理归纳了24种脉象,并规范了脉象名称。强调了脉诊与临证治疗结合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还论述了脉证与针灸及临证治疗的重要关系,对针灸临床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此书成后,历代医家皆奉为枕边之秘。宋后始广泛流传。现代医学史家陈梦赉说:“此书对于祖国医学贡献甚大。大凡历代脉学诊断之书都祖绳于此,而且流传国外,影响世界医学。”[2]27
至宋庞安时有《脉法》,对脉学亦作了专门研究。至明李月池撰有《四诊发明》《医学八脉法》,还删补了《脉学举要》。而李时珍继其父对脉学的探讨,对脉学又作了深入研究,撰成《濒湖脉学》。与李氏同时代的万全,虽无专著论述脉学,然于其著述中,立论“本之《素》《难》,求之《脉经》,考之《本草》,参之长沙、河间、东垣、丹溪诸之书,抽关启钥,探玄钩隐,颇得其趣”[3]213。十分强调脉诊的重要性:“凡为医者,要识脉证。审其病证,知其病之所在;诊其脉,知其病之虚实。”[3]209足见脉学对后世的巨大作用。至清胥秉哲撰有《诊法精微》,等等。这些对于脉学的研究著作和临证实践的论述,使我国脉学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伤寒杂病论》是一部伟大的临证医学著作。然张仲景完成此书后,因屡遭战乱兵燹,手稿不久散佚。王叔和历尽艰辛,对此书有关伤寒的内容进行搜集、整理,并重新编次为《伤寒论》。其杂病部分,北宋王洙在馆阁发现蠹简《金匮玉函要略方》,与林亿等人,删去其伤寒内容,保留杂病和妇科病,并将书中方剂分列于各证之下,重新整理编成《金匮要略方论》,简称《金匮要略》,使之广传后世,从而极大地促进了晋唐以后的临证医学发展,并形成了以治《伤寒论》为核心的伤寒学派。
北宋名医庞安时,字安常,是早期治《伤寒论》的重要医家。他在晚年完成了治《伤寒论》的重要著作《伤寒总病论》。可谓是开启仲景伤寒学说研究先河的扛鼎著作。庞以善治伤寒而名闻江淮之间。时庞与北宋三位文学家苏轼、黄庭坚、张耒友善。苏称庞“术学精妙,而有贤行,大类蜀人单骧(北宋名医),善疗奇疾,知古今,删录张仲景已后《伤寒论》,极精审,其疗伤寒,盖万全者也”[2]132。黄称庞“其所著《伤寒论》,多得古人不言之意”。张称庞“淮南人谓安常能与伤寒说话”[3]76。明初医家吕复曰:“庞安常医,能启扁鹊之所秘,法元化(即华佗)之可法,使天假其年,其所成就,当不在古人下。”[2]133清校勘家黄丕烈说:“此书摘取张长沙之大要,辨论精妙。其有证而无方者,上溯《内经》,旁及他书,参以己见,为增损进退之法,实能发仲景未尽之意,而补其未备之方。”[3]76庞氏对于《伤寒论》的深入研究由此可知。
庞治《伤寒论》的主要观点有:(1)认为伤寒病虽有中风、风温、温病、湿病等区分,但因人体受到冬令寒毒伤害,这才是最根本的。他以《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中“冬三月是谓闭藏,水冰地裂,无扰乎阳”为据,又据《伤寒例》提出:“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着而成病。”他认为人体正气强,则足以抵抗寒毒,即“气行则已”;若正气衰,则不能抵抗寒毒,便会“着而成病”。庞的这种以人体内在因素作为根据的观点,显然是符合辩证法的。(2)庞氏着意发明温热病。他在《上苏子瞻端明辨伤寒论书》中说:“四种温病败坏之候,自王叔和后,鲜有炯然详辨者,故医家一例作伤寒行汗下……天下枉死者过半,信不虚矣。”因而庞氏所著《伤寒总病论》第五卷,基本上是阐述温热病的。当代著名中医学家任应秋评价庞氏说:“这种以五行与六经配合,脏腑与经络结合进行温热辨证的方法,实为安常的创见,其处方多以大量石膏为主,实为后来余师愚(清医学家)治温疫开了门径。”[4]96~97
庞氏以后,黄冈历代皆有治伤寒病的医家,且多有著述传世。如元代叶如庵《伤寒大易览》,明代万全《伤寒摘锦》2卷、《伤寒撮要》6卷、《伤寒蠡测》等,刘天和《陶节庵伤寒六法注》,黄廉《伤寒摘锦》8卷。清代治伤寒医家及著述更多,如戴旭斋《伤寒正解》4卷,邓锦《伤寒新编》,陈文斌《伤寒纂要》,李大吕《伤寒心要》、邱翔《伤寒辨论》20余卷、王崇道《伤寒秘诀》、肖凤翥《伤寒纲领》、陶宜炳《伤寒集锦》,彭文楷《伤寒述要》1卷,徐儒榘《伤寒正宗》4 卷[1]225~250。可见伤寒学派在黄冈医学史上的重大影响。从这些著述中还可看到,黄冈历代名医对于伤寒学的研究,其成果是惊人的。这些成果,不仅对黄冈医学的发展取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对于祖国医学所做出的贡献也是巨大的。因而享有独特地位,也是为世所公认的。
黄冈自古以来,由于多种原因,如地域的便利,背倚大别山,药材丰富;面临长江,交通方便,信息传递快捷;地处吴头楚尾之间,南北文化,汇聚交流通畅;且自古以来誉为教育之乡,文化积淀丰厚,各类人才荟萃,而临证医学名家尤为突出。伟大的临证医学家万全,便是其中杰出代表之一。
万全,字密斋。名医世家。祖万杏坡,“以幼科鸣第一世”。父万筐,号菊轩,亦以幼科闻名于世,时誉“万氏小儿科”。全自幼受家教甚严。其父认为,欲将有成,必先以儒学为功基,进可为仕,退可为医,遂不惜重金,师从罗田巨儒张玉泉(明道)门下,受以“律历、史纲之学”。全聪明好学,习读三载,深得先生器重,然终未能入仕。遂继家业,立志为医。行医60余载,术通诸科,救治患者无数,而尤精妇儿两科。全著述甚富,后人将其著述辑有《万密斋医书十种》,亦名《万密斋医学全书》。凡108卷,32册,70余万字。尚有其他著述80余卷[1]83。其中有关妇儿两科著述占其重要部分。
万全对儿科、妇科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他毕生的临证实践中,尤其擅长儿科。其儿科重要著作五部:《育婴秘诀》《幼科发挥》《片玉心书》《片玉痘疹》《痘疹心法》。分别对优生优育、小儿的喂养与调护、生理特征、病理机制、疾病防治等,皆作了精辟论述。其突出贡献,概之有:(1)倡导优生优育,重视胎教、小儿心理的培育。(2)创小儿五脏有余与不足说。(3)充实完善五脏辨证纲领。(4)创小儿发病三因之说。所谓三因,一指“衣太厚则热,太薄则冷,冷热之伤”,此为外因。二指“乳多则饱,乳少则饥,饥饱之伤”,此为内因。三指“客忤中恶,坠仆折伤”,此为不内外因。据此三因,万全提出要节饮食、适寒温、摄精神调养的小儿保健与疾病防治原则,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5)据小儿特点和临床实际,提出望形色诊法,尤其适合儿科临床诊断。(6)对于小儿五脏辨治,重在调理脾胃。
万全对妇科疾病诊治的突出贡献主要反映在《万氏妇人科》《广嗣纪要》两部著作中。概之有:(1)调经从痰,独辟蹊径。(2)种子有法,倡导优生。首先强调应择优婚配,创造良好的优生条件。其次应做到交会应期,宜三虚四忌。强调交会,应备优良环境,切忌恶劣环境。情感不宜、劳倦过度,尤忌交会。这些观点,对于优生尤其具有积极意义和实用价值。且已为现代医学科学所证实。(3)注重胎养,定戒有六:房事、饮食、七情、起居、禁忌、医药。(4)总结难产,其因有七:因于安逸、奉养、淫欲、忧疑、软弱、仓皇、虚乏。(5)妇人诸病,立论缜密。概之有四:立法选方,长于调补脾胃。妊娠外感,并重于安胎祛邪。险恶重证,其治法宜据临床实际而灵活多变。产后易滞,扶正亦兼理气行血。
万全在临证诊治上的探索,除了儿妇两科有重大贡献外,其他诸科,亦有突出成就。如养生方面,著有《万氏家传养生四要》,尤为后人推崇。如对酒疾治疗,著有《家传点点经》,对酒疾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阐述周详。他认为酒性温热,少饮不致大害,若饮者不知厌足,日进月深,火毒侵耗,血遭火炕,气被火烙,气血俱伤,则无病不作。他指出:“酒毒湿热非常,肆意痛饮,脏腑受害,病发不一。”其论与现代医学不谋而合。他还明确指出:酒性最烈,火毒非常,“酒毒害人,祸及不浅”,倘若“饮酒过多,毒伤焦火,邪毒流注,脾胃染毒,分发五脏六腑,积害日深,邪愈猖獗”[3]242。其酒毒之害,浸渍脏腑,渗溢经络,其毒无处不到。这与现代医学的验证也是一致的。是以万氏告诫世人,“贪酒无厌病之源”,“量无大小皆为害”,饮时切记慎之戒之。此书完稿后,初虽未梓,但辗转传抄,流传民间四百余年,至今未衰。建国后政府整理出版,颇为医家重视。足见其书临床价值很高。对于有效防治酒病的发生,亦有其深远的现实意义。
万全于临证医学的杰出贡献,对后世临证医学的发展影响很大。明末医家王肯堂、张介宾、武之望,清代医家沈金鳌,分别在各自著作中,摘引了万全的观点和有关治则。清廷收辑出版《古今图书集成》时,《万密斋医学全书》大部分分册皆被编入。万氏医书大量流传海外。朝鲜、日本诸国医药学者许浚、丹波元坚、汤本求真,分别在各自著作中对万氏学说作了大量引用。陈梦赉《中国历代名医传》中对万氏评曰:“数百年来,万氏小儿科有名于世。万全精于治病,著作等身,对祖国医学有相当贡献。”全国高等中医药类精编教材《中国医学史》,对《万氏女科》《幼科发挥》《养生四要》,均用了专题论述。这些充分说明,万氏临证医学在中外医界享有崇高的地位。
在中医史上,自《本草经》面世后,对本草学的研究可谓贯穿古今。而卓然成一大家为世公认且享誉世界者,是明代伟大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正如民国医学史家谢观所论:“其毅然纲罗古今,自成一书者,实始于明李时珍之《本草纲目》。”[5]61
李时珍(1518 ~1593)[6]12,字东璧,号濒湖,出身世代儒医之家。少时苦读十年不出户庭,博学而无所不读。曾三试于乡而不第,遂矢志于医。因念本草一书,于医者“关系颇重”,然谬误甚多,遂有志于本草研究,始于嘉靖壬子(1552),终于万历戊寅(1578),历经27年艰辛撰成《本草纲目》。
李著在中医药学上的巨大成就与贡献,主要在四个方面。(1)集16世纪前药物之大成。据顾景星《李时珍传》、王世贞《本草纲目·序》载:旧药1518种,增374种,共载药1892种。据刘衡如、刘永山校注《本草纲目》,全书实际载药1897种,较之宋《证类本草》增药149种。书中另附药图1122幅,药方11096首。对我国16世纪以前药物,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总结,是我国集明以前本草之大成者。(2)创立了先进的药物分类法。遵“物以类从,目随纲举”为原则,所有药物,按自然属性归纳,分为16部。以部为纲,纲下分若干类,“从微至巨”,“从贱至贵”,即从无机到有机,从低等到高等,从而建立了古代先进的药物分类体系。概言之,即以物种作为药物条目总纲,纲下列目,纲目体系,贯穿全书。这一创见,对后世药物分类产生了极大影响。(3)详记了各种药物知识。正如王世贞序所述:“每药标正名为纲,附释名为目,正始也;次以集解、辨疑、正误,详其土产形状也;次以气味、主治、附方,著其体用也。”上自经典,下及传奇趣闻,凡有相关者靡不备采。(4)敢于批判服石长生不老的谬论。如昔记有服食水银、雄黄、金石之类药物可以成仙之说,李时珍均进行了严厉批驳,言“求仙而丧生,可谓愚也矣。”[7]102
其实,《本草纲目》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不仅仅是药物学上的。在医学领域同样有杰出的成就。从文献学角度,它是集历代医学文献之大全,如书中仅引用的医学著作竟达277种之多,保存了大量的医学文献资料;从医学理论角度,李氏全面继承和发挥了医学前贤的医学理论之精微,如对仲景伤寒学说、叔和脉学、祖国医学经络学说、命门学说等均作了精辟阐述;从临证医学角度,李氏对内、外、妇、儿、骨伤诸科,均有独到论述和精确记载。李氏最卓越的贡献,虽主要在医学和药学方面,然在植物、矿物、动物等自然科学和文史哲、地理、方志、民俗等人文学科,同样取得了辉煌成就[3]146~201。
《本草纲目》自1596年问世后,迄今四百余年,辗转翻刻,屡经再版,影响深远。先后流传朝、日、印、越等国,被全译或节译成日、朝、英、法、德、拉丁等多种文字。在许多国家和地区,产生了巨大影响。在东方,被视为药学宝典;在西方,被看作博物学百科全书。鲁迅曾高度评价为:“含有丰富的宝藏”、“实在是极可宝贵的”(《南腔北调集·经验》)。郭沫若曾赠词:“医中之圣,集中国药学之大成,本草纲目乃一八九二种药物说明,广罗博采,曾费三十年之殚精。造福生民,使多少人延年活命,伟哉夫子,将随民族生命永生。”又云:“李时珍乃十六世纪中国伟大医药学家,在植物学研究方面,亦为世界前驱。”[6]145世界著名英国自然科学史家李约瑟曾高度评价:“毫无疑问,明代最伟大的科学成就,是李时珍的那部在本草书中登峰造极的著作《本草纲目》……李时珍作为科学家,达到了同伽里略·维萨里的活动隔绝的任何人所不能达到的最高水平。”“直到今天这部伟大著作仍然是研究中国文化中的化学史和其他各门学科史的一个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3]201[6]147[8]
明清时期,黄冈医学史上名医辈出。卓然成大家者,如李时珍,通于临证诸科,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皆有建树,而以本草研究的卓越成就享誉海内外。如万密斋,精于临证治疗,而专于妇儿科,著《万密斋医学全书》,为世人所敬仰。其他众多名医,如明代陈治道,尤擅治疗妇产科疾病,参考古代胎产方书,结合平生临证经验,著成《保产万全书》。刘天和撰《幼科类萃》,专论儿科,为世所重,流传至今。彭长溪最善针石,以针刺治疗急危重症,每获奇效,著《医见私会》《汇编歌诀》,书一问世,后学争相宗之。至清中叶后,名医之中,又以广济杨际泰,尤为世人所重。
杨际泰亦出身医学世家。父杨少山为清代乾道闻名中医。际泰少时习儒,后因家境困窘,无力支付高额考费而改志习医,继承父业,行医50余载。内外儿妇,诸科俱精,尤其擅长内科杂病及温热病的诊治。其临证治疗,每熔张仲景、孙思邈、刘完素、吴又可等众家之长,而有独到之处。中年后竭尽全力,汇集前贤论述,并结合家传经验与自己临证经验,撰成《医学述要》36卷。其内容丰富,颇有见地,是一部颇有临床价值的医学全书。此书成于清道光己亥年(1839)。至今惜未再版,故传世不广。
据今人研究,杨氏在学术上的主要贡献有:(1)注重解剖形体的研究。如对体表各部名称、骨度部位、经络分布、脏腑形态等内容的记载甚详,并附图加以说明,使后学有形象直观感。(2)理论上的创见。如祖国医学对三焦尚无定论,而杨氏据多年临证经验认为:“上焦在胃上口,中焦在胃中脘,下焦在脐下。”对三焦的定位提出了新见解。尚如在“脾胃升降论”中,强调了脾胃升降的特殊关系,使李东垣脾胃学说的升降论得到了进一步充实和发展。(3)在传统的病因辨证、脏腑辨证、八纲辨证等辨证方法基础上提出了形体辨证,使医者在诊治疾病时更加全面而周详,从而进一步丰富了祖国医学整体观念的内涵。(4)总结和发展了先贤的治法。如对泄泻的治疗,提出了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等治泻九法,将治泻诸法概而全之,至今仍具有极强的临证指导意义。(5)发展了《内经》“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医学预防思想。如在健身防病中,特别强调精神的调养:“生身以养寿为先,养身以却病为急,养生养寿以精气神为主。”显然这对现代预防医学,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尤其值得世人称颂的是,杨氏所处的年代,正值清廷腐败、国步艰难、积弊如山之时,列强以大量鸦片侵入中国,危害人民身心健康。面对民不聊生的残酷现实,杨氏历尽艰辛,苦苦探索,倾尽全力,研制了控制鸦片毒瘾的戒毒药方,解除了许多患者的疾苦。以致当时民间留下“南有林则徐断绝毒源,北有杨际泰解除病根”的口碑。其治毒戒毒药方,经后人验证,在戒毒消瘾过程中,主治作用明显,效果确切,整个过程基本无痛苦,且维持时间长,同时有利于患者身心康复,是目前我国运用中医药戒毒值得研究开发的一项重要内容[3]266。杨氏忧国爱民的精神和他对祖国医药所做出的突出贡献,一同载入史册,深为世人敬仰。
回溯黄冈医药史的发展,黄冈历代名医生活在黄冈,成长在黄冈,成才在黄冈。他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里,以崇高的志向,高尚的医德,良好的医风,精湛的医术,丰富的著述,为我国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做出了惊人的贡献,从而在我国中医药发展史乃至世界科技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们高尚的人格和可贵的精神,堪为后世医者学习的楷模。他们以毕生的精力,奉献的大量医药著述,极大地丰富了祖国医药宝库,是我们后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为了弘扬中华民族医药文化,促进我国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我们研究和挖掘其丰富的人文资源,探索其成长和发展的规律,显然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1]李今庸.湖北医学史[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2]陈梦赉.中国历代名医传[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87.
[3]熊传海.鄂东四大名医[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8.
[4]任应秋.中医各家学说[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5]谢观.中国医学源流论[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6]钱远铭.李时珍史实考[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88.
[7]吴鸿洲.中国医学史[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8](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