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是山丘区防治洪水灾害的根本措施——以黄冈麻城调查研究为例

2013-08-15 00:45王胜玲张进秋李朝满黄晓龙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减灾降雨水土保持

王胜玲,张进秋,李朝满,黄晓龙

(1.罗田县水电工程处,湖北黄冈438000;2.浠水县水电工程处,湖北黄冈438000)

洪灾是发生机率最高、突发性最强、灾害损失最重的自然灾害。面对一次次的洪害,人们在思考、探索,如何从根本上驯服无情的洪水,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从近二十年水土保持工作实践来看,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是从根本上防治洪水灾害的有效措施。

一、水土流失加重了洪水灾害

麻城地处湖北东北边陲,大别山中段南麓,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版图面积3747平方公里,其中山丘区面积达2749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3.4%。境内地形起伏多变,沟壑纵横,千姿百态,高差悬殊,最高海拔1337米,最低仅46米。麻城山地面积大且坡度陡,又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年均降雨量大(1223.7毫米)、暴雨频次高(年均4.5次)、暴雨强度大等特征。这些自然条件、气候特征决定暴雨雨水极易汇集成灾,同时客观上要求防洪、减灾重点必须放在山丘区。山丘区是洪水的源头,源头洪水径流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就能从根本上扼止洪漫流,减小洪水灾害。从影响径流的气候、下垫面这两大主要因素看,最受人力影响的只有下垫面诸多因素中的人类经济活动。因此,尊重自然规律,科学地从事人类经济活动是防洪、减灾的重要途径。自解放以来,麻城共兴建大小水库252座,其中大型水库3座,中型水库4座,小(一)型水库54座,小(二)型水库198座,修筑举巴水干道河堤163公里。这些骨干水利工程的建成,从根本上防止了大范围的洪水泛滥,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极大地促进了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从历史资料记录分析,较大的洪灾仍时有发生,而且机率呈增长的趋势。

据县志记载和近十年灾害统计,从公元1413年到解放前的530年间,麻城境内共发生较大洪水灾害为20次,平均20年一遇,一般洪灾为五年一遇。解放后60年来共发生较大洪水12次,平均5年一次,一般洪水灾害几乎年年发生,其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水土流失面积迅猛增加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解放后,由于人口的急剧增长,加之在一段时间内人们片面地抓粮食生产,不合理地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山到尖,河到边”,人为地大量毁林开荒,种植农作物,造成森林面积锐减,植被破坏,致使水土流失面积大幅度增加。据调查分析,全市水土流失面积解放初期只有490平方公里,八十年代省水利厅应用遥感技术调查,水土流失面积达到1011平方公里。山地植被条件的恶化,水土流失面积的增加,改变了原有的下垫面条件,加快了产流时间,给洪水灾害的形成、成灾提供了客观条件。从防洪角度讲,大面积的水土流失造成的主要问题是:

一是导致洪峰流量和径流量增大。在无植物庇护的土地上,降雨一发生,短时间内在地面上就容易汇集产生径流,进而形成洪峰。据黄冈市水土保持科研所实验区科学观测;水土流失严重的荒山区,降雨121毫米(实验区),最大径流量为310立方分米/秒,而营造松、栎混交林后,水土流失强度降低,降雨121.2毫米时,形成的最大流量仅为83立方分米/秒,最大流量相差31.5%,即实验区水土流失严重时较水土流失轻度时洪峰流量多38.2立方米/秒,可见最大流量相差甚远。据水文站多年观测,举水河城区实测断面六十年代年径流量为4.2亿立方米,八十年代增加到5.1亿立方米,增加21.4%,而同期森林覆盖率降低了11.5%,亦说明随着植被覆盖度降低、水土流失的加剧,降水后形成的径流量随之加大。

二是造成水利工程防洪能力降低。水土流失的结果使泥沙随水流直接进入水库、塘堰、河道、沟渠,造成水利工程淤塞,河床抬高,工程容积减小,沟渠过水能力降抵。据调查,全市现有大中小型水库均有不同程度的淤塞,河床普遍抬高,塘堰淤塞更甚,1985年实测大石板水库1959年至1985年26年间淤积量为150万立方米,年淤积5.76万立方米;明山水库1959年至1985年26年间进库泥沙达1148.2万立方米,年均44.16万立方米,相当于一个小(二)型水库库容。据石磴坳水文站观测,1973年至1981年8年间石磴坳河床抬高1.1米,年均抬高0.137米;全市现有塘堰已有相当数量被泥沙淤平而失去了蓄水能力。随着泥沙不断淤积,各类水利工程蓄水、滞洪效能就随之降低。随着泥沙不断淤积,各类水利工程蓄水、滞洪效能就随之降低,抗御洪灾的能力减弱,有的甚至成为病险工程,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构成威胁,成为当地干部群众心腹之患。

三是诱导地质性灾害发生。近十几年山洪暴发引起山体滑坡、沟岸崩塌等重力侵蚀现象时有发生,给人民群众造成了巨大损失。1983年7月4日蔡店河吴家村八合垸后山发生大面积滑坡,共打死打伤7人,牲畜12头,冲毁房屋97间,水田40亩,水利工程12处;1991年上旬张家畈镇林峰村西成沟发生山体滑坡,压死1人,毁房10间,农田101亩,竹园5亩,另有一处有滑坡迹象,迫使下面的2个自然村庄,几十农户搬迁另建家园。

1983年麻城市普降暴雨,遭受严重洪水灾害,全市61%的村严重受灾,而地处麻东山地重灾区的段家畈村安然无恙。当时的县农业区划办与县林业局组成调成组,对段家畈村大灾之年无灾情的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发现该村之所以无灾,是因为该村森林茂密,无明显的水土流失。当年,该村粮食总产达40万斤,比上年度增产20%,可谓是山青水秀、林茂粮丰。同处麻东地区的龟山乡和盐田河镇,从历年的受灾情况统计结果看,水土流失严重的盐田河镇,每次遭受洪水灾害损失都比植被条件较好的、水土流失程度轻的龟山乡大。由此可见,水土流失不仅提高了洪灾发生机率,而且加大了洪水灾害。

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抗洪减灾效果显著

20 余年来,麻城市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针对水土流失地区不同地形、地貌特征,在全面规划、因地制宜、科学治理、综合防治的原则下,实施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与耕作措施有机结合,在每条流域内从上到下,布设三道防线:⑴生物防线,营造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等;⑵治沟改土防线,如平整土地、治坡护岸等;⑶工程控制线,利用现有的水利工程调洪拦砂,蓄水灌溉,构筑立体的全方位的保持水土的防治工程体系,达到增加植被覆盖度、改变微地形、增加降雨渗量,拦蓄径流,控制泥砂,减少流失的目的。全市累计完成治理小流域20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0平方公里,取得较高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从防灾减灾效果上分析:一是提高了植被覆盖度,减少了洪水径流,经验收检查,已验收的水流域植被覆盖率均增加了30%以上,按每亩林地增加提高径流量15立方米计算,年拦蓄径流量达400万立方米。二是提高了水利工程防洪能力。通过对流域内水利工程进行整治,新建部分塘堰,增加蓄水、滞洪能力,尤其是河床行洪、滞洪能力增加,有效地保护了河道两岸农田,经过治理的小流域,彻底消灭了病库、险库、塘、堰沟、渠达了原设计标准。三是有效地控制了泥沙,减少了土壤养分流失,治理流域侵蚀模数减少60%以上。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小流域经过近十年来几次大洪水考验表明,其防洪、减灾成效显著。如:大坳流域刚治理时(1983年)遇洪水,冲毁大小塘堰131座,水打沙压农田500亩,河堤冲毁3000米,经过几年的连续治理后,遇86年相当的洪水考验,造成洪水灾害轻微,几乎无灾。1991年7月,麻城遭受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袭击,灾后对大坳、大旗山、两路口3条流域受灾情况进行调查,从受灾情况对比看,治理流域抗洪、减灾能力明显增强。

1、受灾数量、面积明显减少。大坳流域1991年7月1日至7月10日,累计降雨836毫米,其中最大一日降雨238毫米(大坳水库管理处实测)。虽然这次降雨量大于1983年,但受灾数量和面积较1983年小,与1983年比较,山河民堤冲毁长度减少2840米,水打沙压农田面积减少480亩,塘堰冲毁减少100处。大旗山流域在这次降雨过程中,累计降雨842毫米,其中最大一日降雨227毫米(大旗山水库实测),与邻近的未治理的两路口流域相比,其受灾状况明显不同:山河民堤冲毁处数较两路口少70处,长度少1360米,塘堰冲毁数量少54处,水打沙压面积少214亩。

2、受灾程度大大减轻。大坳流域与1983年比较,1991年没有一处工程遭受毁灭性破坏。1983年洪水遭毁坏却有15处之多,1983年打雁尖村千口水库蓄水4万余方,在当年的洪水袭击下造成大坝溃坝,仅大坝冲走土石方达2万余方,冲毁农田40余亩,泥沙将地处下游的胡家洞河600米河道淤塞填平,仅这一个工程造成的灾害,当地群众共花了3个冬春的时间才得到恢复。1983年河堤冲毁造成农田泥砂覆盖,泥砂覆盖厚度有的达1米多深,造成绝收面积200余亩,1991年洪水没有造成山河民堤溃口,更没有造成农田绝收。

大旗山流域与两路口流域比较,工程遭毁灭性破坏两路口共有3处,大旗山无一处,绝收面积两路口有469亩,大旗山几乎没有绝收面积。

综上所述,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能从根本上防治洪水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洪灾损失,是抗洪、减灾、防灾的根本措施。

猜你喜欢
减灾降雨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
沧州市2016年“7.19~7.22”与“8.24~8.25”降雨对比研究
国务委员、国家减灾委主任王勇在北京出席“防灾减灾日”活动
农业减灾自救 刻不容缓
红黏土降雨入渗的定量分析
减灾就是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