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沐
(厦门大学,福建 厦门 361005)
近些年来,我国金融业中,商业银行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尤其在全国的大中城市中,其所占份额更是不容忽视的。那么商业银行存在的流动性风险问题也就被逐渐重视起来。所谓的流动性风险就是指商业银行没有办法提供足够数额的资金来应对资产增加的需求,或者是无法履行已到期的债务的一些相关的风险。如果商业银行的领导者和管理者不对流动性风险加以有效的控制,将很大程度上损害商业银行自身的清偿能力,大大影响着商业银行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新时期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的流动性风险的产生机制和现实状况,来提出一些降低和化解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可行性的建议和对策,来达到降低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目的,为以后商业银行的发展经营做出理论性的指导。
现如今,我国商业银行中存在的人民币存款以及贷款的取款和还款期限不相匹配的现象会产生一定的流动性风险。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存款的期限开始趋于短期化,然而贷款期限却趋向于长期化,这种存贷款期限的不相匹配就会给商业银行带来很大的流动性风险。
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的有关期限以及数量的不相匹配,流动性差的资产占用着流动性强的存款,这就导致了资产的流动性远远低于了负债流动性。从而提高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在我国的商业银行中,中长期的贷款主要占据着商业银行的资产。而具有较强流动性的短期贷款以及国库券所占的比例非常少,导致了资产的整体流动性较差,而商业银行的负债主要是针对居民的活期或者定期的储蓄存款,这些存款的流动性需求较高。如果一旦有突发事件发生,储户进行大规模的集体性取款,那么很可能商业银行无法及时满足储户的取款需要,就会出现挤兑的流动性风险。
在社会发展中,有很多其他的风险因素同样也会造成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比如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声誉风险,法律风险,信用风险等都与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存在一定的相关度。这些与流动性风险存在相关性的其他风险如果长期累积最终也会造成流动性风险。因此,不能单独考虑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还要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与其他与之相关的风险结合起来进行考虑。要注意流动性风险与其他风险间的相互关系,可以进行转换和传递。并且要在商业银行自身内部的相关制度的设定中要有所体现。
现如今,影响我国新时期商业银行流动性的主要因素主要是信贷资产的质量低。商业银行的一些不良的贷款会形成很大的流动性风险。这能很充分的反映出现如今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结构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进。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当前的企业开始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并且开始建立现代的企业管理制度。由于企业自身内部很多问题和复杂的关系尚未处理清楚,企业就会借着“转换机制”和“破产”的名义,采取各种各样的手段和技巧,来有意逃避商业银行的债务,这就造成了商业银行的资产损失不断的加剧,尤其是现在的一些地方政府推进的企业的不规范破产给商业银行产生的损失更是不可估量的。另一方面,我国的一些国有企业单位经营不善,其经济效益滑坡,甚至出现巨大的亏损。导致了我国商业银行出现收息难的现象。而为了解决收息难的问题,实现商业银行的利润计划,一些商业银行机构会采用以贷收息的策略,这种做法更加加重了不良贷款产生的流动性风险的隐患。
据相关部门的初步统计,2012年,我国除去四大国有银行之外的商业银行其人民币存贷比已经逼近75%的监管红线。这种风险的存在极大的影响着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
现如今,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着放贷规模过大,经营管理粗放的问题。这些正是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来源。央行已于2009年出台一些新的举措来回收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规定商业银行必须达到75%的存贷比还有25%的流动性。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
现如今,我国的房地产信贷量大幅度增长,这就会为我国的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埋下很大的隐患和危机。所以,我国的商业银行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必须要严格的控制房地产信贷的信贷数量和信贷速度,一定要避免因为大规模的发放贷款而引起的资金流动性恶化的现象发生。对于这种情况,央行已经做出了相应的收紧信贷的重大举措。这项举措包括了增加资金存款准备金的比例,并且对我国各大商业银行的信贷量进行着严格的把控。这就可以很好的控制商业银行资金流向,使房地产信贷市场所占的份额减少,以减少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
首先,商业银行要努力加强自身资金资产的质量管理,要增强商业银行资产资金的流动性。其次,要对商业银行资产和负债结构不合理的现象进行改进,要对定期存款的比例进行增加,要提高商业银行存款数额的稳定性。因为存款是商业银行运营的前提和基础。商业银行的领导者和管理者要组织一些研发人员开放出一些新的存款项目,来加大力度吸收更多的存款。最后,商业银行必须要能够优化和改进资产与负债的结构,要能够准确的将短期,长期甚至是中期的资产负债结构划分清晰,并且能够对各阶段和各期限的流动性需求进行合理的分析,以至于可以轻松容易的对各阶段的流动性风险进行管理。
每个商业银行都有其自身的规模,业务特点和业务性质,并且其复杂程度也各有不同。因此,每个商业银行都必须结合本行自身的一些特点结合技术人员对未来的利率走势的准确判断,去辨别和采用多种的手段方法来计算和判断多种来源的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而且要从整体的经济价值和收益等多个角度来分析和计算商业银行账户所存在的利率风险。商业银行要能够建立起一个合理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式,即以利率管理为中心的管理模式。这样就能够满足市场的变化,快速而及时的协调商业银行的利率的缺口。这样就会大大降低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
商业银行一定要及时定期的对流动性压力进行测试,并且能够及时有效的向监督管理部门报告测试流动性压力的结果。商业银行应该根据自身的运营策略,业务特点还有风险的侧重点来测定本行的流动性风险的承受度。并要根据测试的结果,以此为前提来制定有关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的管理程序,方法和策略。
我们都知道,如果商业银行正面临着流动性风险十分恶化的情况时,单纯的靠其自身的能力是很难消除和化解这种危机的。所以,商业银行必须要建立科学,高效的资金调拨反馈的调节机制,在出现流动性风险恶化的时候,可以及时而迅速的对外寻求资金帮助和支持。这样就会很快化解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金融业的体制开始从计划向着市场进行转换,我国的商业银行在数量上也在迅速扩张,随之而来的,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的流动性风险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本文通过对我国新时期的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的产生和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同时还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的现状进行了阐述,最后提出了一些降低和化解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相关策略和方法。笔者认为这些策略和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商业银行的发展,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宏观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1]杨伯元,杨小菊.当前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分析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0(5).
[2]葛兆强.流动性过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济南金融,2007(7).
[3]王世英.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