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井洋
(韶关学院 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5)
乌迳古道文化圈内涵与南雄文化区域的划分
赖井洋
(韶关学院 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5)
乌迳古道位于南岭之大庾岭东部,是沟通岭南与中原、江南及对接海陆丝路的重要通道。乌迳古道文化圈是广东南雄东部以乌迳古道文化为内容的文化区域。乌迳古道文化具有自身的语言、风俗、民居建筑特征,是兼具移民文化、农耕文化和商贸文化于一体的区域文化,是以珠玑文化为代表的南雄古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韶关古道文化、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乌迳古道文化圈的探析,可以进一步推动和深化对韶关古道文化及南雄其他几个文化区域的研究。
乌迳古道;乌迳古道文化圈;文化区域
关于乌迳古道文化圈的成因,另文已析,这里主要分析乌迳古道文化圈的内涵与南雄文化区域划分问题。
乌迳古道是人们对古“乌迳路”的习惯称法。“乌迳路”自古水陆联运,沟通粤、赣,联通中原和江南,是“庾岭未开”时的“南北通衢”。历史上乌迳古道承接着大量的移民和商贸往来。随着域内人们社会交往的扩大与深入,在与周边文化的交流中,遂形成了以乌迳古道为中心、以古道辐射区和昌水流域为主要范围、以卜居于此的客家族人为主体,具有相同语言、风俗、饮食、民居及民间信仰特征的乌迳古道文化,乃至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化区域——乌迳古道文化圈。
乌迳古道文化圈的提出与界定,对划分南雄的文化区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方言、民居、饮食、风俗和宗教信仰是一个文化圈、文化区域形成的重要元素,这也是判定文化圈是否成立的依据。乌迳古道域内稳定的方言、民居、饮食、风俗和宗教信仰特征凸显了乌迳古道文化圈的文化特质和内涵。
乌迳文化圈内居住之人口多为汉族,也有少数畲族。不管是汉族人还是畲族人,他们的沟通主要以“乌迳话”为主。
自古以来,南雄有上方、下方的区域划分。这种划分习惯上以黄坑镇为界,黄坑以东为“上方”,以西为“下方”;居住在“上方”域的居民为“上方人”,而居住在“下方”域的居民则被称为“下方人”。“上方人”与“下方人”区分纯粹是一个地理学上的概念,并没有任何歧视的意思。其实,所谓的“上方”,实际上就是乌迳古道文化圈域。所以,乌迳方言在南雄被称为“上方话”或“乌迳话”,非常明显地体现了它的地域特点。
“乌迳话”在音韵上明显区别于南雄的其他地方,表现出独特的语言特征。就语言学的角度看,乌迳方言属客家语系,虽然学界对乌迳方言的归属有一定的分歧,但是,中山大学教授庄初升博士经过调查,在把粤北土话分为雄州、韶州、连州三个片区,并把雄州片区区分为乌迳、雄州、百顺、长江四个方言点之后,明确地指出:“以前《中国语言地图集》把东北部乌迳等4个方言点划入归属未明的土话区,乃是一种权宜之策。……今天,我们有理由把这些方言点划归客家方言区,而且,可以把这一片的客家方言看成是赣南‘老客’往广东境内自然的延伸。”[1]这个观点是成立的,并得到学界的肯定。所以说,“乌迳话”属客家话是确定无疑的,但乌迳方言又有自己的特征。乌迳方言不仅在古道文化圈通用,即使去到江西的大余、信丰、南康、龙南等地也还是通用的。然而,要指出的是,这种方言如果在南雄的“下方”区域,如湖口、县城、珠玑、百顺、主田等地却是行不通的,当地人会表示出非常的“听不懂”,由此可见其独特性的一面。
“乌迳话”独特性的另一个表现是同宗同源、同姓同言的血缘关系性。乌迳古道文化圈虽以 “乌迳话”为总体代表,但是,文化圈内的乌迳话,根据血缘关系、地域和使用情况又可以加以细分,如:东部以庙前、孔塘村为代表的“赖屋佬”方言;南部以水松、山坑村为代表的“董屋佬”方言;西部以新田、大岭背代表的“李屋佬”方言;北部以大竹、白胜,中西部以山下、水城、黄塘村为代表的“叶屋佬”方言等。各地方言在同属客属乌迳方言的前提下,都具有自己的某些特点,其原因可归结为迁入族群的开基族原有语言的延伸及后来因人群交流而出现的原始性与交流性、变异性的趋同。
所以说,乌迳方言具有独特性。
乌迳古道文化圈内的建筑不同于一般的客家围屋式,又别于客家的围龙式,而是融两者之长的排列式风格,形成了以祠堂为中心的对称排列式建筑风格。
建祠:各村均建有祠堂,以纪念初祖或开基建村者。祠堂位于村庄的中心,是村里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所。有“迁雄第一家”之称的新田村至今还保留了晋、唐、宋、明、清五代的40多座祠堂、照壁、书院等古建筑,而祠堂就有8个之多。各村祠堂的占地建筑面积均在500m2以上,孔坑村、孔塘村和庙前村的祠堂达800m2,各村祠堂大小视该村世系位置和具体财力而定,但各村祠堂的布局则基本相同,都由前门坪、前门庭、中坪、祠堂四部分组成。祠堂是当地建筑的一个显著特点,而祠堂石柱、木柱上的对联则更是当地祠堂文化的标志。
建屋:村中住户以祠堂为中心,向东、北、西三个方向依次建住房,讲求左右对称和上下排列,形成封闭式、内部生活设施完整的村庄。村中民居之房屋均为土木结构,祠堂、大厅则为砖木结构。这里,如果不考虑自然因素的话,却反映出他们拥有的聚族而居、血脉相通的共同心理和情结。现代村民建房却使这种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建村:从建村的最初布局看,各自然村建村时所选位置皆取坐北朝南向,依山傍水,村前有河流、池塘;三面靠山,整个村落布局呈反“凹”字型结构,堪舆学上称左青龙右白虎,村后山稍高(称后龙山或屋背岭),视野开阔。
以祠堂为建村的中轴,对称排列,村庄相对封闭,村内生活设施齐备,从而具备了一定的安全性。圈内各村的建村要求、民居建筑风格几乎相同。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圈内居民以同家族、“同公房”为前提建村,往往同姓村落成片分布,具有同源同族、同言同俗的特征。以致村内无别姓,即使有别姓之人想迁来居住,也须得到村民首肯,且得相隔较远建房才行。
乌迳古道域内现今保留了数百间各姓祠堂,祠堂建筑及其楹联文化很值得研究。
由于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山多林密,土地肥沃,且水资源丰富,该地以水稻为主要农作物,经济作物以黄烟、辣椒、番薯、芋头、黄豆为主。其饮食习惯与当地所产之物关系紧密,凸显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第一,当地人以稻米为主食,以番薯、芋头为辅食。在水稻歉收的年份,只好反其道而行之。
第二,口味以香、辣为主。平时布衣蔬食,逢年过节,则有鸡鸭鱼肉可吃。“黄姜辣椒焖狗肉”、“黄姜辣椒焖鸭肉”是远近闻名的菜肴。
第三,风味食品多样。当地人心灵手巧,几乎家家都能自制丰富多样的风味食品。下面是几种较为独特的品种:
腊鸭(俗称“曝腌”):《直隶南雄州志》记:“雄鸭,鸭嫩而肥,腌之,溃之茶油,日久肉红味鲜,广城甚贵之。”南雄腊鸭的制作,当选本地麻鸭尤以油山地区的麻鸭为佳,选择在入冬霜风天气,讲求人工腌制、自然曝晒(区别于烤干、熏干之法),肉嫩骨苏,香味独特。南雄腊鸭以肥嫩、清香、味美而驰名海内外,成为广州、珠三角及港澳、东南亚地区宴客的珍品佳肴。当地也制腊肠(俗称“风肠”)、腊肉等,方法相同。
豆腐:以手推石磨磨豆浆,加石膏制作而成。产品较多,有水豆腐、油豆腐及豆腐干、豆腐乳和豆腐渣等,尤以用芋蓉为主馅的馅中加入腊鸭末、虾米、冬笋等佐料所制作的“酿豆腐”较为知名,四季可制。
糍粑:品种有“推浆糍”、“油糍”。“推浆糍”也称“灰水糍”,用白粘米,在草木灰水中泡浸后磨浆,经熬浆而成,可制成条块状、饼状、饺子状。“包糍”是其中较有特色的品种,做法是用手捏成饺子状,内包酸菜、辣椒、萝卜干等,蒸熟可吃,酸辣爽口,南雄下方人所称的“饺俚糍”者,则是小号包糍。糍粑为节、庆时制作。
酸芋苗(俗称“芋禾”)、酸菜(俗称“醋菜”)为腌制品,均取新鲜的芋苗、芥菜晾干,加盐腌制而成。
酸笋:乌迳酸笋的制作有两个特别的要求。其一,竹笋必须是当地的“万竹”笋,其二,水必须是太阳出来之前的清泉水。把清洗干净的竹笋晾干,放入盛有清泉水的罐中浸泡。这样浸制出来的酸笋,酸味、香味纯正。
钻缸酒:“上方人”不喜饮茶但善饮酒。酒为自酿的糯米酒(俗称“黄酒”)、烧酒,尤以钻缸酒(俗称“酒酿烧”)为远近闻名。钻缸酒为糯米酒勾兑烧酒而成,口感绵甜,颇有温脾胃、破症结、厚肠胃、驻容颜、通血脉、养肌肤之功效,但此酒有一定的酒精度,醉后头痛、难于清醒。酒本为节庆待客之品,当地人客情浓厚,逢红白之事均有亲戚朋友往来,所以喝酒是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同时,喝“钻缸酒”还寓意吉祥如意,所以此俗至今盛行,“钻缸酒”也盛行于整个南雄。
南雄乌迳古道文化圈内,人们之所以喜好香辣的菜式、制作多样的风味食品、喜饮酒,这一点与赣南地区可相媲美,均与当地之气候、水土有很大关系,也是勤俭节约观念之使然罢了。
古道文化圈内居民敬奉祖先,也敬奉其他神灵,表现出偶像崇拜和多神崇拜的色彩。每逢初一、十五,家家燃烛、焚香,诸神皆敬。
乌迳古道域内之人敬奉祖先,从而形成了以敬奉祖先、沟通亲朋等社会关系为主要特征的“姓氏节”,这种以姓为节的“姓氏节”,国内仅有,值得研究。
毋庸置疑,文化是具有时空性的。从人类文化的产生与发展的角度看,文化与古道、水的关系非常紧密,由于古道、水的存在而孕育出各种文化形态,从而构成了人类文化的多彩图景,乌迳古道文化亦然。除语言外,乌迳古道居民的饮食、建筑、信仰所体现的文化,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凸显出古道文化所具有的生态文明的光辉。
南雄地处广东省东北部,大庾岭南麓,毗邻江西、湖南,自古就存在两条出赣通道,通往中原、江南,是粤赣边境的商品集散地,有“居五岭之首,为江广之冲”、“枕楚跨粤,为南北咽喉”之称。南雄东南北三面群山连绵,中部多丘陵,形成一狭长盆地,地质学称之为“南雄盆地”。
“自古以来,人类要有水才能生存。水决定人的生命、生活、生产,决定人的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决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在古代,地域与地域之间的人们,主要靠自然河流和人造河流与水陆之间的沟通而相互往来。由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道,往往在国家或省区交界的河流或人造河流地带。”[2]浈江上游的昌水、浈水、淩水蜿蜒流淌,古道、河流带来了人口的聚居、商贸的繁荣,以至形成了以珠玑文化为代表的南雄文化。根据文化圈的形成条件、机制,为此可以把南雄文化进行多个文化区域(或称文化圈)的划分。
对于南雄文化的划分,罗凯燊曾撰文指出:“南雄现有24个镇,45万多人,其祖先多由通称为客家大本营的赣南、闽西辗转迁来,其为客家当然无疑。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南雄文化又不是纯客家文化,而是多元文化,大体可分为三个颇有差异的文化圈,即以乌迳为中心的东部文化圈,黄坑以下的中西部文化圈,南雄城及其城郊的城区文化圈。”[3]可以说罗凯燊的划分有一定的学术意义,但是这种划分过于笼统,未能对南雄文化进行有效的梳理和区分。
笔者根据文化所依托的地域、古道及其本身内在的语言、风俗、民居、宗教信仰等特征,认为可以把南雄文化划分为四个不同的文化圈,即乌迳古道文化圈、珠玑古道文化圈、百顺古道文化圈和城区古街道文化圈。概述如下:
正如上面所述,乌迳古道文化圈位于南雄市东部,依托昌水,以乌迳古道为中心,含乌迳、孔江、界址、新龙、坪田、南亩、大塘、油山等镇,面积 670.84平方公里,现今人口17万多。圈内通行乌迳话,具有农耕、商贸文化特质。文化圈始于晋李耿南迁新溪,成型于宋。
乌迳古道上,明洪武二年(1369年)曾置“平田巡检司”,圈内的古墟市有“乌迳市”、新田墟、锦隆墟、石迳墟等,即所谓古道上的“一市三墟”;古村落有新田古村、七星树下(水城)古村、水松古村和孔塘古村等;新田古码头和永金古街。古代民居遗址及古墓则有“乌迳新田甘埠山汉代居住遗址”、“水口黄竹潭汉代居住遗址”及 “乌迳新田龙口山、甘埠山汉墓”、“乌迳西晋墓”、“乌迳南朝墓”等,古庙则有位于牛子寨的朝天古庙。
梅关古道文化圈位于南雄市东北部,依托浈水,以梅关古道为中心,辐射黄坑、邓坊、水口、江头、湖口、珠玑、梅岭、黎口、全安等镇,面积约1 200平方公里,人口20余万,约占全市总人口的一半。圈内通行珠玑话,具有移民、农耕、商贸文化特质,尤以珠玑巷及移民为文化特征。该文化圈始于唐张九龄开凿大庾岭路,成型于宋。
圈内有梅岭汉墓、晋墓,后周参军何昶墓;秦源古钱币窖藏遗址。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置红梅巡检司于梅关下,后迁火迳。梅关古道上则有纪念张九龄开凿古道的碑文,关于慧能六祖的放钵石、挂角寺等,宋后珠玑巷,影响深远。
百顺古道文化圈位于南雄市北部,是指以百顺古道为中心,以凌江流域为依托,包括百顺、全安、苍石、澜河、帽子峰等乡镇的文化区域,面积约700平方公里,现居人口约8万多。百顺古道南起雄州水西,北至百顺扶溪,可至江西大余、湖南汝城。明洪武十年(1377年)置百顺巡检司于百顺墟。域内通行百顺话,具有农耕、商贸文化特质。圈有黄屋城古村、麦铁杖祠等。
城区古街道文化圈以雄州镇及近郊村落为主,依托浈江,包括黎口桥、赤水塘、满湖塘、水南、河南、水西、借村、田边水、洋汾水、四头门、塘尾、莲塘等村,面积约50平方公里,现居人口约13万多,圈内通行城关话(城壁话),具有移民、商贸文化特质,始于宋浈昌县的设置,成型于清康乾年间。
虽然四个文化圈形成时间不一,特征不同,却构成了南雄文化的独特内涵,近年兴起的客家人寻根热潮,使以移民文化为主的珠玑文化成为南雄文化的品牌文化,珠玑文化研究的深入带动了对整个南雄文化的研究,并使之走向深入,意义重大。
文化的实质即人化,“文化是人类在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中所展示出来的体现人的本质、力量、尺度的方面及其成果。”[4]从人类文化的产生与发展的角度看,文化与古道、水的关系非常紧密,由于古道、水的存在而孕育出各种文化形态,从而构成了人类文化的多彩图景,南雄文化亦然。
所以,对乌迳古道文化圈进行探析,了解圈内的文化特征,有助于人们加深对乌迳古道及古道文化的认识,从而更好地认识乌迳古道文化圈在岭南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乌迳古道文化圈概念和四个文化圈的划分,是笔者的初步探索,尚有诸多不成熟之处,请方家斧正。
:
[1]庄初升.粤北土话音韵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307.
[2]黄伟宗.古道文化调研报告[M]//林楚欣,许志新.千年雄州 璀璨文化.香港: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2009:95.
[3]罗凯燊.对南雄三个文化圈的初步探讨[M]//林楚欣,许志新.千年雄州 璀璨文化.香港: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2009:339.
[4]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687.
The Connotation of Wu Jing Road Cultural Circle and the Cultural Division of Nanxiong Region
LAI Jing-yang
(School of Politics and Public Affairs,Shaoguan University,Shaoguan 512005,Guangdong,China)
Wujing Road is located in the eastern Nanling DaYuLing,is between south of the Five Ridges and Central Plains,river and sea silk road is the important channel of docking.Wujing Road culture circle is Guangdong Wujing road to the eastern part of Nanxiong culture and the culture area.Wujing Road culture has its own language,customs,architectural features,is both immigrant culture,farming culture and commercial culture in the integration of the regional culture,with Zhuji culture represented by Nanxiong ancient culture the important content,is also the Shaoguan Road culture,south of the Five Ridges culture important component.On the different road cultural circle analysis can further promote and deepen pair of Shaoguan road Nanxiong culture and several other cultural area studies.
Wujing Road;Wujing Road Cultural Circle;cultural area
K203
1007-5348(2013)03-0016-04
2013-02-23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项目“南雄‘乌迳古道文化圈’姓氏节调查与珠玑文化研究”(GD11DL11)阶段性研究成果
赖井洋(1964-),男,广东南雄人,韶关学院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中国哲学研究。
(责任编辑:陈景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