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升奕
(韶关学院 文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5)
廖燕丁巳之变避难地考
蔡升奕
(韶关学院 文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5)
康熙十六年(1677)以吴三桂为首的叛军和清军在韶州激战,廖燕携家避乱于外。廖燕《二十七松堂集》提到其避乱之地为南岸土围。据考证,其中的“南岸”并非泛称,而是一具体的村庄名。当时为广东韶州府曲江县凤冲都属村,即今韶关市武江区龙归镇凤田村委会南岸村,是以位于江湾河南侧而得名。《二十七松堂集》说到的廖燕避乱的横溪就是江湾河(又称龙归河),当时叫双下溪,为南水支流,流经今广东省韶关市武江区,位于韶关市区西南。
廖燕;避难地;横溪;南岸;双下溪;江湾河
廖燕(1644-1705),字人也,号柴舟,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被认为是清初具有异端色彩的思想家、文学家。有《二十七松堂集》等行世。廖燕一生坎坷,以布衣终其生。目前学术界对廖燕及其作品的研究尚有待深入,许多问题还有待厘清。
由于古今地名的变化,《二十七松堂集》中的许多地名演变到后来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了,考证颇为困难。以下仅就廖燕在康熙十六年(1677)三藩之乱时的避乱地作一考证,以就正于方家。
康熙十二年(1673)清廷发生了以吴三桂为首的叛乱,即三藩之乱。不久,三藩之乱波及韶关,清军与叛军在韶关激战,生灵涂炭。光绪《曲江县志》记载:
“国朝康熙十五年三月初五夜,总兵叛降滇逆吴三桂。率伪千总王得功、马尚仁等大掠城中三日,复括富民助饷数千金,仍沿门派饷二、三两及棉被铁器等项,民不聊生。四月,伪将薛某等率贼党自乳源抵西河大掠,屯越月始去。五月,镇南将军蟒吉图率师北旋,伪将军张星耀遣伪守备王得功率贼众拒战里田村,大败,得功陷泽中为乱箭射死。人心大快,以为报应之速云。十六年五月初二日蟒将军等率师复韶州,民皆安堵。七月初七日,滇贼将马宝、胡国柱、张星耀等率贼党复围城,蟒将军、穆将军等悉力捍御。府城内外百姓避贼山谷者遭瘟疫死亡甚多。西河靖村、白土等处房屋拆毁大半,死亡尤甚。至九月江宁将军额楚率师救援,大战于莲花岭下,杀贼几尽。是夜,贼遁去,百姓始得复业。”[1]174
康熙十六年(1677)为丁巳年,廖燕将韶关发生的这次兵灾称为丁巳之变。就是在这一年,廖燕率妻儿避乱于外。廖燕有《横溪行》诗记其事:
“运厄干戈起,群凶日纵横。名义既不立,得土亦随倾。岂无后苏意,聚敛灰民情。乍传烽火近,逼我横溪行。糇粮是所急,宁暇携琴笙。豺狼满道路,奔走还多惊。官军岂盗贼,恣掠莫敢撄。跄踉就岩薮,且暂逃残生。诛茅结矮屋,穴地煨破铛。饥餐野藜藿,倦卧乱柴荆。时复防掳劫,终夜心怦怦。妻孥馁且病,死鬼啼咿嘤。生鬼犹在床,阴风暗孤檠。此身复苦痢,弱骨强支撑。穷村乏药饵,乱世性命轻。安得寇尽灭,渐次奏升平。挈家返故庐,咏歌乐躬耕。”[2]22
诗中“乍传烽火近,逼我横溪行”句中的“横溪”是廖燕的避难之处。至于廖燕一家的避难时间,廖燕《丁戊诗自序》说的明白:“丁巳五月二日,予避乱南岸土围内,住隙地如斗大,杂几榻炊爨之属于其中,人畜喧填,秽气蒸为疠疫,而予内人与次女相继死矣,予时亦几不起。越十月贼退,始得扶疴入城,就医故人陈某家,而一女复病死。”[2]21前引光绪《曲江县志》记载:“十六年五月初二日蟒将军等率师复韶州,民皆安堵。”“至九月江宁将军额楚率师救援,大战于莲花岭下,杀贼几尽。是夜,贼遁去,百姓始得复业。”两相对照可知,廖燕避难的时间始自清军康熙十六年五月初二日光复韶州(今韶关),当时清军与叛军在韶关交战。同年九月,叛军大势已去,逃离韶关。过了十月廖燕才得以走出土围入城就医,避难始告结束。
那么,廖燕避难的横溪究竟在何处?是一条河流还是一个地名?[民国]赵贞信《廖柴舟先生年谱》“康熙十六年”条下,“横溪为曲江城外上礼都之一陂名,先生避难之土围当即在此陂中”[3]。考光绪《曲江县志》:“上礼都,在城东南四十里……属村:较坑村,平圃街,上道村,珠头坡,具隶周田墟。八村,上田村,张屋角,大塘村具隶泠田墟。干坑村,右洋村,鹿子坑具隶大桥墟。”[1]106又“上礼都陂四:横溪陂,岑江陂,新田陂,斜陂。”[1]111可见上礼都位于今韶关市区东南约20公里处的地方,该处确有一陂名横溪者。但除了大致的方位,横溪陂的具体所在我们现在已无迹可寻了。
陂指池塘湖泊,可以蓄水,对农业生产有重要作用。《淮南子·说林训》说:“十顷之陂可以灌四十顷,而一顷之陂可以灌四顷,大小之衰然。”[4]647-648赵贞信《廖柴舟先生年谱》称“先生避难之土围当即在此陂中”,陂既然是指池塘湖泊,土围怎么可能会在陂中呢?可见赵贞信的说法,是值得商榷的。
再者,从方位上来看,廖燕听闻烽火逼近韶关,开始准备避难,理所当然应该是向战火所在的反方向避逃。据《清史编年》记载:“本日(康熙十六年四月二十九日),将军莽依图率部抵江西南安,原提督严自明以城降。清军南下广东南雄,傅宏烈迎大兵于始兴,引兵直抵韶州。”“本日 (康熙十六年五月初四日),闻莽依图兵低韶州,尚之信率广东省城文武官兵民等剃发归顺,并先遣其弟都统尚之瑛赴韶迎接清军。”[5]显然,从清军由江西向广东推进的路线可知,当时战火是从东向西曼延开来的。清军先抵江西南安(今江西大余县),然后依次向广东南雄、始兴,韶州(今广东韶关市)进发,并于五月初二日重新占领韶关,战火曼延的方向是从东向西。根据常识,廖燕的避难方向应该与此相反,战火从东边烧来,廖燕理所当然是向西边去避难。但是,如前所述,横溪陂属上礼都,上礼都位于今韶关市区东南约20公里处的地方。这个方向正是清军自江西进入广东后向韶关进发的必经之处,试想一下,廖燕怎么可能拖家带口向着这个地方去避难呢?如果真是这样,那不是去避难,而是去找死。可见,认为横溪陂是廖燕的避难之处实在于理不合,因此我们认为廖燕避乱的横溪不可能是横溪陂。那么,廖燕《横溪行》诗中说到的横溪究竟在何处呢?除了以上赵贞信《廖柴舟先生年谱》对廖燕避难地的说法,研究者们再没有人提及这个问题。在提到廖燕避难地时都是含糊其词。究其原因,当然都是因为无法知道廖燕一家的避难地是现在的什么地方所致。
除了《横溪行》诗,廖燕《丁戊诗自序》提到:“丁巳五月二日,予避乱南岸土围内……”。还有廖燕《亡妻邓孺人墓表》也提到:“岁丁巳,避乱南岸陈某家。……是岁十月廿日,(邓孺人)以病卒於寓所,蒿葬双下溪侧,时年三十有七。”[2]25两处都提到南岸,我们认为这里所说的南岸应不是泛称,而是一个具体的地名,说明廖燕一家的避难地就是南岸。至于南岸位于何处?研究者们还没有人去留意这个问题。其实,廖燕《亡妻邓孺人墓表》已为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钥匙,该文说到廖燕之妻邓氏随同其夫一同避乱于南岸,在战乱中染病而卒,葬于双下溪侧。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南岸一定位于双下溪的某侧,从其名称来看,应该是南侧无疑。我们进一步考察廖燕写给其弟廖佛民的一封信,《与家弟佛民三》:“今往南岸村,……村傍即双下溪,……此溪出猺山高源,下合乳水入大江。”[2]45前面我们认为“南岸”并非泛称,而是一个具体的地名,在这里得到了证实,南岸确为一村庄名。并且,也证实了南岸村确确实实就是位于双下溪傍。“乳水”今名南水,为北江支流;“大江”指北江,是珠江的一条重要支流。又[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载:“双下水,在府西五十里,有两涧合流,因名。南流五十里入于浈水。”[6]这里的“浈水”也指北江。又光绪《曲江县志》记载:“双下水,城西五十里,二涧下流,合而为溪。南流三十里合东江。”[1]72这里说的“东江”也指北江。对照现今韶关市地名及河流,可以确定,双下水就是今所称的江湾河(或称龙归河),主要流经今韶关市武江区之江湾镇、龙归镇。我们通过考察,果真找到了该河边上的南岸村。该村位于江湾河南岸,现今该村仍叫南岸村,显然是以位于江湾河南侧而得名,证实了我们先前的判断。现今在该段江湾河的北侧还有一个村庄,叫北岸村,恰与南岸村夹河对峙。又考光绪《曲江县志》,知南岸村当时为曲江县凤冲都属村[1]105,今为韶关市武江区龙归镇凤田村委会属村。江湾河流经今广东省韶关市武江区,为南水支流,位于韶关市区西南,这个方向也正是廖燕一家避难所应走的方向。
廖燕的避难地既然为今韶关市武江区龙归镇凤田村委会南岸村,位于江湾河南岸,我们再结合廖燕《横溪行》诗中说到的横溪,可以得到一个合理的结论,那就是横溪就是江湾河,是一条河流的名称,当时叫双下溪。廖燕在其诗文中说到那次自己避难的时候,时而说横溪,时而提到双下溪,足证横溪、双下溪实属同一河流的两个不同名称,只是双下溪的名称更为通行而已。
又廖燕《横溪诗集序》提到,廖燕好友刘启钥号横溪,乃因“常往来横溪,故人号横溪云”[2]37,刘启钥常往来的横溪也应是指双下溪。
:
[1]张希京,欧樾华.曲江县志[M]//中国方志丛书:59号.影印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57.
[2]廖燕.二十七松堂集[M].铅印本.韶关:宝元印务局,1928(民国十七年).
[3]赵贞信.廖柴舟先生年谱[M]//廖燕.廖燕全集:下.林子雄,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650.
[4]王云五.淮南鸿烈解[M]//丛书集成初编.汉魏丛书影印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647-648.
[5]林铁钧,史松.清史编年:卷 2[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279.
[6]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 102[M]//续修四库全书:第 610 册.影印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513.
Reflections on Liao Yan’s Place of Refuge——The Hengxi Creek
CAI Sheng-yi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Shaoguan University,Shaoguan 512005,Guangdong,China)
The Hengxi Creek was a place of refuge of Liao Yan during the war in 1677.In fact,The Hengxi Creek was The Shuangxiaxi Creek.Its present name is The Jiangwan River,Flowing through Wujiang District in Shaoguan Municipality.
Liao Yan;the Hengxi Creek;the Shuangxiaxi Creek;the Jiangwan River
K928.6
1007-5348(2013)03-0025-03
2012-12-11
蔡升奕(1964-),男,湖南宁乡人,韶关学院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学研究。
(责任编辑:彭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