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交往实践理论——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建构的基石

2013-08-15 00:52岩,魏
关键词:受教育者客体教育者

李 岩,魏 焜

(1.淮北师范大学,安徽 淮北235000;2.睢宁县职教中心,江苏 徐州22122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二十字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其中强调了“育人为本”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而在教思政[2012]1号文件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又进一步关注实践育人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指出“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坚持理论学习、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相统一,坚持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可见,思想政治教育中要突出人性关怀,而人作为主体最重要的特性是人的主体性,如何实现这种主体性,实践是检验问题是否为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建立在平等、协作的基础上以一定的教育内容和手段为依据,在相互理解、解释和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中形成共识,这种共识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以及受教育者之间形成的主体-客体(实践)-主体的主体间模式,是主体对教育内容的积极的认同。

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丧失

(一)人性的失落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像一般教育一样探讨教育的知识性,更加强调一种“价值教育”,更彰显人的主体性。面对现在经济与社会的多元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也不乏一些工具性的特点并且越来越多,把受教育者当做机器来对待,大量的运用现代化的手段进行教育,使教育和教学机械化,带有固定性、静止性和强制性等特点。教育者是教育活动中单一的主体,成为教育的机械化工具;而受教育者作为客体只是被动的接受被灌输的知识,这样双方之间既达不到彼此的相互理解,也不能对教育内容形成一种共识。正因为这种教育失落了人性,是一种功利性的教育,所以很难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和规范内化为受教育者主体性的需要,主体之间缺乏信任、平等理解和交往,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两张皮”现象和教育效果不理想的状况。

现代社会由于人的工具理性膨胀,人成为“单面”的人,天天像机器一样,按照事先装好的程序工作,丧失了人所应有的主观能动性和自由,丧失了人的批判性。思想政治教育中也出现这种人的主体性的异化,教育者按照国家和自己的意志把教育思想灌输给受教育者,从不考虑他们是否需要这些思想,是否对这些思想认同和信任,这种以对物的方式来对待人,从而使学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成为考试的工具,社会和组织把思想政治教育看成是上层领导压迫下层群众的手段,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冲突以及主体性的丧失。

(二)主体教育模式的混乱。

由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人像工具一样运转,是一种单一的主体—客体模式,这种教育实践模式只能是一种生产实践,这种活动是把受教育者当成物,人们之间的交往是一种人-物的工具性的、物质性交往,而非一种真正的主体性的人与人的精神和灵魂的交往。这样就提出了主—主模式,倡导主体之间的平等地位、相互协作,体现教育者之间、受教育者之间以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多层次、多向度的主体间性。其中重要的代表人物如德国现代主义者哈贝马斯提出 “语言是一种交往媒体,是为理解服务的,而行为者通过相互理解使自己的行动得到合作,以实现一定的目的”。①他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理解为以语言为中介的交流、思想的沟通、意义的理解,是对传统主客体模式的深化,但是仍停留在精神交往层面,具有超现实的理想性和超实践的逻辑性,带有主观的唯心色彩,这种主—主思维模式没有以客体的中介—生活世界的交往实践为基石,使理论与实践分裂。

所以我们所提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应该建立在交往实践的基础上,主体间性的含义不能只是主体之间的交往关系而应该定为“是指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性与统一性,是处于交往实践过程中的主体共同作用于客体而构建的主体间的关系属性。”②人的主体间性是以个人主体性为前提的,而主体间性是人的主体性实现的途径,个体只有在与他人交往中才能体现自我,有自我的主体意识。当然主体间性体现的是双主体或多个主体在交往实践中多维网状主体性,所以主体间性的实现离不开交往实践这个中介。

二、马克思交往实践理论内涵。

交往是一种关系,交往是一种实践活动,交往创造人和发展人,交往是人的存在方式,马克思的交往理论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来考察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

(一)交往体现一种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交往是人类所特有的存在方式和发展方式,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社会关系的一种中介,是以物质交往为基础的全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交往的总和。马克思指出“而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彼此之间的交往[Verkehr]为前提的这种交往的形式又是由生产决定的。”③交往是一种社会关系,“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④思想政治教育中交往行为是一种精神交往,是不同主体之间的心灵和意识的沟通,体现一种主体间性关系。只有人们相互联系和合作才能进行生产。尤其像现在的机械化、网络化的社会,不论是个人还是集体与外界隔绝联系就无法生存和发展。

(二)交往是一种实践活动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建立在实践这个中介基础上的,交往是一种实践活动,实践有人改造自然的对象化的生产实践,也有人与人主体之间的交往实践。“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⑤不论人们的物质交往还是精神交往其实质是一种社会生活,都是一种实践活动,交往活动中的语言中介也是在现实生活的实践中产生并运用于实践。正如“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⑥语言的交往产生于人们的实践活动,所以没有实践基础空谈交往关系最终也不能找到解决交往主体性的问题,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三)交往是人性的体现方式

人是交往的主体,交往双方都不仅要承认自己是交往的主体,同时要承认他人也是交往的主体,交往是一种以客体关系为中介的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⑦其中体现了人性的存在,人只有在彼此的交往实践中才能成为人,才能张扬主体性,个人只有在同他人的交往中,以他人为镜子才能知道自己是谁。而交往产生于人的主体性的需要,所以在交往中也能满足这种主体之间的相互需要,从而只有在无数的、多层次的主体间交往中才能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总之,马克思的交往实践理论为我们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支撑,也为解构当今“对象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三、交往实践理论对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一)交往实践理论是主体性思想教育内涵的理论基石

离开交往谈实践,把实践活动看成客观的、物质性和对象性的活动,而没把实践看成一种主体性的活动,主体间性的交往活动;离开实践谈交往,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关系模式仅转变为“主体-主体”模式,忽视和排除了交往中存在客体的现实。而应当看到“交往实践是多级主体间通过改造或变革相互关系的客体的中介而结成网络关系的物质活动。”“主体-客体”与“主体-主体”关系都只是这个统一的整体“主体-客体-主体”关系模式的一个环节。”⑧这种交往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肯定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通过各种中介所进行的多角度、多层次的人际交往,这种教育实践活动使教育主体双方达到知识共享共建、心灵共鸣的相互理解过程,在相互沟通中能充分体现和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二)使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实践,实现人的主体性

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平等对话的多维互动交往方式,在实践中实现人的主体性。这种回归实践的交往克服了以往以语言为媒介的主观的、想象的交往观的缺陷,强调物质实践交往是交往实践的基础,是人们各种交往关系形成的基础。使教育者摆脱教书匠这种机器式的教学模式,使教育者真正从自身的主体性需要出发去和受教育者进行交流,而非看成是一种被迫的赚钱的方式或者当成统治者说服人们的一种工具,使自己有一种教育的使命感和自豪感,并且以一种轻松的方式与受教育者进行情感的沟通,在教育中体验到了作为人的主体性的快乐。

对受教育者而言更是从一种被灌输的机器化的被动的接受和服从,人成为“单面”的人,转变为自己实践活动的一部分,是他们生活的必须,强调在实践中受教育者和教育者、受教育者之间进行多种交往互动,积极地参与这种互动实践,也在这种交互实践中不断产生和满足新的主体性的需要,不断地解放和张扬个性。促进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意识的认同和双方形成共识,从而促进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更好地实现“实践育人”的教育目标。

(三)为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

交往不仅是手段,实践活动不仅是中介,交往实践是人的生活方式,是人生活的一部分,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从对象性的思维到人学思维的转向。以往教育是一种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的一种单向性的思维,缺乏人与人的沟通,所以使思想政治教育丧失了针对性和实效性,出现了教育的无能和低效率。而交往实践强调是人与人的一种和谐、共识的关系,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和坦诚,从各自主体的需要出发进行交往,用人的思维进行自由交流,实现了人性的回归。

每个人都不再受他人和自身的压迫和控制,人不再是工具性的异化,而只有在与他人的交往实践中才能实现自身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而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人们的一种社会交往实践活动,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以人为本,是要在这种实践交往中实现思想政治品德全面发展的人。

马克思的交往实践理论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中交往理论和实践理论的统一,实现了人的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统一,不仅使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式发生变革,也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内容对人的关注。

注 释:

①[德]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第一卷),洪佩郁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年版,第140-142页。

② 闫艳:《交往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天津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版,第80页。.

③④⑤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56页。

⑥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页。

⑦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15页。

⑧ 张天宝:《走向交往实践的主体性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5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3][德]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第一卷[M].洪佩郁,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

[4]张天宝.走向交往实践的主体性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5]闫艳.交往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6]刘伟.交往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年博士论文,2008.

[7]王威孚,卢岚.马克思交往实践视域中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J].理论视点,2007,(7-8上半月).

[8]王忠桥,于成学.论走向交往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2009,(23).

[9]井永杰.马克思交往理论对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

[10]由丽.马克思交往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2,(1).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客体教育者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符号学视域下知识产权客体的同一性及其类型化解释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旧客体抑制和新客体捕获视角下预览效应的机制*
关税课税客体归属论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