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证结合”视域下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3-08-15 00:52郑美行郑桂凤叶佳梅
关键词:课证职业资格技能

郑美行,郑桂凤,叶佳梅

(1.福建省漳州市少体校,福建 漳州363000;2.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体育部,福建 漳州363105;3.福建省长泰县岩溪中心小学,福建 漳州363902)

1.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施职业资格培训的意义解读

1.1 特色呈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资格培训

体育教育最鲜明的特点为:让学生在动态中学习,注重将体育外显与内隐的双重功能有效地结合。体育教育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尤为重视学生技能水平的培养。体育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的有效结合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不仅是体育教育专业设置的要求,体育教育专业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更为体育教育的特色所在。

1.2 纵向发展:推动体育教学改革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应用型人才在社会中的地位愈来愈凸显,对于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也愈来愈多。普通高校所培养的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能否满足市场需求的应用型技能人才,成为众多普通院校体育专业教学改革的重大探索性课题。职业资格培训嵌入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能进一步明确和优化体育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而对普通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现相关能力的培养。

1.3 时代需求:提高就业率

体育教育是学历教育,仅存有一张文凭与专业运动员、高水平体育学生间竞争并不具有优势,用人单位最为看重的是毕业生的技能。体育教育只有以就业为向导,在校期间对该专业的学生进行职业资格培训,通过相关培训,使毕业生达到国家规定的职业资格的需求。不仅使其具有从事该职业的资格凭证,还可使学生及时把握和学习与该专业相关的技能,提前了解本专业在第一线的需求,积累职业技能经验,以提高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迁能力,才能有利于拓宽就业渠道和增加就业岗位。对拥有职业资格凭证外加学历优势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而言,无疑是加大了自身的就业砝码。

1.4 自身定位:提高职业技能水平

对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在校期间的职业资格培训,对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尤为重要。学校对该专业学生的培养更具有职业性和实践性,突出技术能力的培养,侧重技能知识的灵活运用和教育传授知识的掌控的水平的提高。学生通过参加职业技能的培训,对自身专业的了解更加真实与具体,有益于培养专业兴趣,提前进入职业角色,缩短了就业后的过渡期。

2.教改的新思路——将职业资格培训融入体育教育

体育教育为一种学历教育,亦为技能教育:一种传教育人技能,将职业资格培训融入到体育教育中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许多院校的教学体系基本围绕原先的学科定位进行建构,使得学生在校的4年期间内,没有充足的时间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更不必说进行职业资格的培训。以往高校对于体育教育人才的培养定位未能有效地将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教育耦合。以往学历教育仅为一个人在高等学府接受某一层次教育的证明,在如今社会,学历教育不仅为综合文化素质的教育证明,亦为专业技能教育的证明。

2.1 体育教育培养方案要以培养技能为主线

体育教育培养方案从根本上决定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质量。培养目标定位的准确与否,人才培养模式的明确与否都将直接关系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尤为体现以培养技能为主线的要求,专业的教学计划应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和规范。拥有体育教育专业的院校要结合实际,以技能培养为核心,依据市场需求,制定以技能训练+文化修养为本位的教学计划。在专业结构调整与改革的同时,注重优化教学计划,将社会的需求、专业的前沿知识及专业技能培训等纳入教学计划,是教学计划更贴近社会。

2.2 体育教育的课程体系设置尤以实践为核心

体育教育专业不同于其他的专业设置,若要提高体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建构以实践教学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及教学运行与保障体系,突出体育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特征。课程设置要符合以下几个特征:(1)坚持以专业目标为导向;(2)坚持以技能培训为首要任务;(3)以就业为导向原则;(4)以实践活动为导向;(5)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利用职业资格所包含的信息审视职业技能的构成、涵盖范围与表现形式,按照职业活动的内在逻辑性确定教育目标、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在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计划的设定上重点突出专业技能的教学与培训,把职业标准的相关知识与要求融进相关的课程大纲,实现职业资格培训与文化教育的一体化。

2.3 教学内容要以专业技能为本位

体育教育需要培养的为复合型人才,即拥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具有基本的教师职业素质,对于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而言还需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应将自身的所学专业技能充分运用到实践之中。教学内容的设置要秉持以专业技能为本位,,依照市场需求,体现体育教育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要求,突出其专业性与实践性,重点突出专业技能与综合能力的培养。将职业资格培训贯穿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使学生在掌握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同时具备相应的职业凭证。应着重关注社会职业岗位动态演变和高新技术化的趋势,注重职业性和学科内容的结合。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体现应用性,强化针对性和实用性。

2.4 体育教育考核实行“课程证书互换”

将在课程教学中对应某种专业资格证书囊括在考试的内容中,如篮球类对应的国家级运动员证书、国家级裁判员证书;排球课、网球课等专业课亦是如此。对于此类的专业课,若取得了相应的证书可申请免修或免考该课程。此外,某些专业课亦可实施整体的“双证书互换”,例如一些专业院校可与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开设某些证书的考取,而该部分证书一旦获得便可与该校的课程进行置换。此方式的推行,不仅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还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5 开展对学生一专多能的教育与培训

体育教学中,不仅要考虑到教改和职业资格认证的结合,还应充分考虑培养学生的多种技能,即在学习篮球专业的同时,排球等相关的专业技能也应了解与掌握。相关技能的学习可纳入教学计划中,作为课程体系的一部分,学生可根据自身的时间选择阶段性的培训,以提高专业技能,从而增加就业砝码。

3.“课证融合”视域: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建议

3.1 职业性培养成为教学改革的突出目标

“课证结合”是指以市场所需的专业资格证书为导向,以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和有效就业为目标,根据岗位要求确定课程内容的教学方法,将日常教学内容与考证内容相融合的一种教学模式。[1]基于职业导向的“课证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则为立足于职业岗位的新教学模式,其最终目的为促进职业化。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需要进行广泛跨职业迁移性的职业核心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行业通用能力的培养,有效解决职业特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因此“,课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具有职业性。[2]

3.2 遵循课程建设的原则

“课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严格遵循“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为导向,积极发挥行业组织作用”的原则。体育教育专业重点是培养体育教师与教练员的行业,但教师与教练员技能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发展,称得上为技能应用型人才。目前,国家对体育专业学生的技能具有一定的评定标准,因此,在课程建设方面应以国家的相关标准为导向,进行相关的课程改革。

3.3 加强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

在实施技能本位课程时,在课程上着重突出实践教学的比例,从而反映出“课证结合”教学模式下课程结构的调整对本位课程的要求。(1)体育的教学主要以传授技能为主,为技能本位课程的需要;(2)有利于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和有条不紊的实施;(3)与国家相关资格认定的部门有效衔接,争取做到“课程证书的置换”;(4)具备灵活、实操性,可及时根据课程内容和岗位的需求,对课程教学方法更新,以保持课程的最佳教学效果,与此同时,又可满足学生多样式学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达到因材施教教育目的。贯彻以就业为导向为当前我国任何教育发展的主线。“课证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立足于职业岗位,将学校的教学与职业岗位的需求紧密联系,旨在更直接的培养出社会所需的人才。

4.结语

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模式是任何专业设置的前提条件,“课证结合”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亦成为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的主旋律。专业课程建设体系应扣社会的需求,对于高等学府的部分专业根据自身专业的性质与特征实现 “学历证书+职业证书”的双证培养模式。

[1]孙萍,周志胜.2+1人才培养模式下“课证结合”教学模式分析[J].企业研究,2012,(8).

[2]成和群.评价学中的理论分析[EB/OL].http:www.zhong-guolunwen.com.

猜你喜欢
课证职业资格技能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证融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课证融通的《电工技能实训》课程改革与实践
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解读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交通运输部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再取消3项
国务院再取消62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
画唇技能轻松
中职助产专业“一专两岗、课证一体”课程体系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