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哥”结构浅析及模因论阐释

2013-08-15 00:52
关键词:模因短语语言

王 爽

(三峡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2)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发展,各种流行语也开始盛行,“X+哥”更是受到人们的追捧,在网络中被广泛地使用,以“X+哥”为题目关键词的新闻报道也是层出不穷。从“犀利哥”到“地铁哥”再到“大衣哥”,人们对“X+哥”这一称呼的使用似乎是经久不衰。只要是具有某种特殊魅力的男士,人们都冠以“X+哥”。“哥”最初用来称谓亲戚朋友中年龄比自己大而又同辈的男子,后来用来称谓年龄比自己大的男子或表示对他人的尊称。“X+哥”经历了亲属称谓到亲属称谓义脱落的过程[1],而现在网络上流行的各种“哥”便是脱落了亲属称谓义并具有一定社会交际意义的称呼。

“X+哥”如此盛行于网络,必定与其所在的网络文化和社会背景有关,也必定有其背后的动因以及内在机制。本文先分析网络上流行的各种“X+哥”的存在形式,表明其多产性及生命力,再试图从模因论角度阐释“X+哥”盛行的动因及内在机制。

二、“X+哥”结构分析

(一)“X+哥”性别各异

1.指代男性

“X+哥”类短语绝大部分指具有某种特性或特殊魅力的男性。“哥”在古代表示亲戚朋友中对兄长的称呼,其语义特征为[+男性+年长+同胞关系+亲属],随着时代的发展,“哥”的亲属称谓特征已脱落,但多数情况下仍保留有[+男性]这一语义特征。

例如:“犀利哥”(指的是一位街头乞丐,因为他放荡不羁、不伦不类的感觉以及那原始版的“混搭”潮流,给人们眼前一亮,被网友开始追捧,并加以“人肉搜索”)。“力量哥”(2010年3月14日在合肥市区街头见到雷人一幕,一男人全身赤裸,挡在马路中间不同的车子前抬车,不时高喊“给我力量”“丑陋的现代化社会要后退!”,一时间“力量哥”爆红网络)。

2.指代女性

网络上,人们追求标新立异,不走寻常路,因此,“X+哥”还可颇具创意地用来表示女性,主要是指男性化的女性。如“春哥”(李宇春)、“曾哥”(曾轶可),是因为她们的打扮比较中性化,她们的举止言谈也很男性,所以称她们为“X+哥”,这种称呼带有一定的戏谑性。而粉丝与她们的距离也因“哥”的称呼而拉近、缩小。

3.指代事物或动物

“X+哥”有时还可用来表示特定的事物或对象,此时“哥”已不具有性别语义特征。例如“7哥”指海尔简爱7G系列手机;“吸力哥”是指F-16战机;“章鱼哥”指对南非世界杯比赛结果8猜8中的章鱼保罗。

(二)“X”词性

“X+哥”类词语整体为名词短语。无论“X”为何种词性,“哥”在词中都起表明语法的作用,都是名词,从而决定了该偏正结构为名词短语。

1.名词(NP)

大多数“X+哥”类短语中“X”都为名词。例如:回音哥、板车哥、大衣哥、三轮哥、被子哥、粉笔哥等。“X+哥”类短语中“X”以名词为主是因为人类认识事物主要从名词开始,以这类词为核心来命名这些“哥”,能够最明了地反映这类哥的特征,同时使认知主体获取认知效果需要付出的努力最小。

2.动词(VP)

“X+哥”类短语中“X”除了名词外,还可以动词形式出现。例如:“快闪哥”(在人行道上死里逃生的快闪哥,身手敏捷,让人惊叹)、“咆哮哥”(2010年6月18日,有网友在广州市长万庆良的留言板中留言,反映广州市法制办公务员态度蛮横,并上传了一段录音,留言中网友把态度不佳的公务员形象地称为“咆哮哥)、“专拍哥”(济南一位叫“专拍公务车”的网友,在某知名论坛上连续3个多月发布1000多张公务车照片)。

3.形容词(AP)

“X+哥”类短语中“X”还以形容词形式出现。例如:“妖娆哥”(指偏爱女性造型和打扮的男子)、“较真哥”(指因拆迁信息不公开告赢镇政府的湖南居民)、“淡定哥”(指与姚明同桌却无视姚明依然全神贯注听讲的上海交大男生)。

4.数词(Det)

少量数词还可出现在“X”位置上,这种用法并不多见。例如:“7哥”(指海尔简爱7G系列手机)。

(三)感情色彩

“X+哥”盛行于网络,只要具有某种特质的人都被冠以“X+哥”,但蕴含的感情色彩却有所不同,褒贬不一。但无论是褒是贬,“X+哥”的行为都很出格,都很独特,也正因此,他们才风行于网络。

1.褒义

网友对“X+哥”可能表示尊敬、惊叹、佩服等感情。

例如:“托举哥”(在福州公园为救一跳江自杀女子,不幸罹难,因不能确认他的姓名和身世,被打捞上来时,身体保持救人姿势,无名英雄被称为“托举哥”)。“烧烤哥”(四川成都新都区人。2010年6月,这位年轻小伙儿一边做烧烤一边旁若无人地随着劲爆的音乐狂热舞动,因其舞姿异常奔放,引起现场球迷的强势围观,被称之为“烧烤哥”)。“熨斗哥”(在四川乐山一卖场劳作的小伙邱秋在工作现场行云流水、出神入化的花式熨衣过程,被网友拍下视频并传到了网上,这段视频持续走红)。

2.贬义

虽然盛行于网络的“X+哥”含有褒义的感情色彩,但大多数仍含有贬义的情感,表明对这类人的特立独行表示不屑、反感。

例如:“妖娆哥”(2010年3月30日在天津滨江道出现了一位受到上千人围观的轰动人物,网友称其为“妖娆哥”)。“瞌睡哥”(2010年5月7日,北京地铁十号线惊现一中年男子,在地铁中打瞌睡时不断倒向右侧,多次揩油身边美女,经身旁女士反抗后竟然破口大骂5分钟,脏字连篇,让一车人目瞪口呆)。“卧铺哥”(一男子乘坐火车硬卧时全身上下只穿一条内裤,暴露的不雅形象被网友传上网络,引来众网友围观跟帖。“卧铺哥”成为网络红人)。

3.中性

当然,有些情况下,网友只是将“X+哥”的个性行为晒出来,并不对其发表评论,也不掺杂任何感情。

“三轮哥”(在一起两死一伤的严重交通事故中,网友通过公开的监控录像发现了在事故中死里逃生的骑三轮车的“三轮哥”,在不到两秒的时间里,躲过两辆车一前一后的夹击而且毫发未伤。)

“装醒哥”(一名男童上课打瞌睡,怕被老师发现,极力掩饰,强睁眼却更加摇头晃脑,可爱的模样被拍了下来)。

(四)“X+哥”特指或泛指

“X+哥”已频繁出现在网络以及人们的生活中,从最初的亲属称谓发展到现在的表示具有某种特征的范畴义,“X+哥”使用范围越来越广,其所指也有细微的差别,既可专指或特指某一个人,也可泛指具有同类特征的人。

1.特指

特指是专指某个特立独行、具有特殊魅力的人。回音哥、飞腿哥、板车哥、犀利哥、三轮哥、奔跑哥、火车哥、地铁哥、大衣哥等都是特指那个独特的个体。在这个网络发达的时代,人们越来越追求个性,因此“X+哥”也越来越盛行,越来越多的人似乎都以具有某种个性或特质而引以为傲,而那些冠有“X+哥”的新闻报道也似乎更能吸引人们的眼球,从而使得现代网络文化也越来越世俗。

2.泛指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有些“X+哥”最初是表示特指,而随着网友的不断使用,已然发生了变化,可以泛指某一类人,指代那些具有同类特征或做出同样行为的人。比如,“淡定哥”最初风靡一时是指那位与姚明同桌却无视姚明依然全神贯注听讲的上海交大男生,但后来,可以用“淡定哥”泛指那些行为表现很淡定的人。再比如“托举哥”指那位为救跳江自杀女子而身亡,打捞上来仍保持救人姿势的福州小伙,而后来新闻媒体就报道了很多这样的英勇小伙,因救人时都是托举的姿势,都被尊称为“托举哥”。

三、“X+哥”盛行的模因论阐释

模因(Meme)一词最初源自于英国牛津大学著名动物学家和行为生态学家理查德·道金斯 (Richard Dawkins)在其1976年所著的畅销书《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该书是道金斯模仿基因创造的,被定义为:“文化的基本单位,通过非遗传的方式,特别是模仿而得到传递。”模因论(Memetics)是基于达尔文新进化主义的观点对文化传承现象和规律进行解释的新理论,它的核心是文化信息单位或者复制因子——模因。道金斯认为,任何信息,只要它能通过广义上称为“模仿”的过程而被“复制”,它就可以被称为模因。[2]

在语言学领域,许多学者认为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模因,模因也寓于语言之中。[3]任何字、词、短语、句、段落乃至篇章,只要通过模仿得到复制和传播,都可以成为模因。[4]因此有语言模因之说,语言模因论主要是从模因论的角度审视语言及其相关现象。

模因可以依照传播的范围、时间以及复制的能力分为强势模因和弱势模因。所谓强势模因就是指那些生命力强、能产性高、传播范围广的模因,具有保真度、多产性和生命力(长寿性)。此类模因在复制和传播的激烈竞争中往往取胜,为大众所接受,从而在一定时期内得到人们广泛的模仿、复制、传播。相反,弱势模因则随环境的变化而逐渐消失,失去传播复制功能,甚至被人们遗忘。

从模因角度看,语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有“内容相同形式各异”的基因型和“形式相同内容各异”的表现型两种。[5]基因型模因的主要传递方式是重复,可体现为相同信息的直接传递和异形传递。表现型模因的传播方式是类推,即语言模因的结构和形式保持不变,提取其结构框架,将另一内容装入这一框架,模因以此方式传播。而“X+哥”正是以类推的模因传播方式得以流行开来,从而产生了“犀利哥”“地铁哥”“妖娆哥”“大衣哥”等各种形式,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和活力,可以认定为强势模因。

而“X+哥”之所以成为强势模因,是因为它具备了一些特征:

1.娱乐调侃功能。现在网络传播速度惊人,受众面很广,一旦有新的语言形式出现,并且能满足大众的娱乐需求,它就能迅速流行开来,并被广泛的模仿、复制、传播。被模仿的语言(模因)越新奇,越刺激,越具有调侃性,就越能被人们广泛复制,传播到日常生活中去。

2.简洁明了功能。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促使语言朝着简洁、明了、方便交流的方向发展,也就是说语言交际中存在一个“经济原则”,用最少的词来表达最丰富复杂的含义,而不至于使人难以理解。“X+哥”具有极高的概括性,新闻报道中若是出现某位男士具有某种特立独行的本质都会用“X+哥”来加以概括,既简洁,又明了。

四、结语

语言模因论表明,强势模因能够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得到广泛复制和传播。而“X+哥”符合强势模因传播的特征而活跃于网络与新闻报道中,并融入为现代语言的一部分。然而,这一语言形式能否固定下来,还有待时间的论证。随着环境的变化和人们求新求异心理的转变,“X+哥”也有可能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甚至被人们遗忘。由此来看,“X+哥”及其他网络流行语都有一定的时间局限性。然而,对于“X+哥”的盛行机制及内在动因,模因论无疑具有很强的阐释力。

[1]涂海强,杨文全.媒体语言“X+哥”类词语的衍生机制与语义关联框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6):24-30.

[2]理查德·道金斯.自私的基因[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3]何自然,何雪林.模因论与社会语用[J].现代外语,2003,(2):200-209.

[4]庄美英.模因工程——如何打造强势的广告语言模因[J].外语学刊,2008,(1):83-87.

[5]易康.模因论对仿拟的阐释力[J].外语学刊,2010,(4):78-81.

猜你喜欢
模因短语语言
语言是刀
模因视角下的2017年网络流行语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健民短语》一则
基于模因论的英语论文写作探析
我有我语言
基于模因论的英语听说教学实验研究
从强势模因和弱势模因角度看翻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