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的现状探讨

2013-08-20 06:04
关键词:湖北省报告责任

赵 勤

(武汉科技大学,湖北 武汉 430081)

一、湖北省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现状的对比分析

本文将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数量、质量及行业规模三个方面,主要利用《WTO经济导刊》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报告2011》(以下简称《报告》)数据,具体叙述湖北省上市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现状。

(一)社会责任报告数量

根据《WTO经济导刊》在2011年发布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研究的相关数据,中国各省发布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数量中显示:东部地区中,北京为113份,上海为79份,广东为75份,浙江福建均为53份,江苏为36份;中部地区中,湖北为21份,河南为18份,湖南为10份;西部地区大多均在10份以下。湖北排名为中部地区第一。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2011年湖北省在中部地区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发布数量处于第一位,根据《WTO导论》在2009年、2010年发布的《中国社会责任报告研究》的数据显示,这两年湖北省发布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数量分别为16份和17份,均处于中部地区的第一名,但是与东部地区的省份相比,还是相差很多。比较有参照性的数据是:这三年均处于发布数量第一位的北京在2009年和2010年的发布数量分别为93份和100份,而中部与西部的大部分省份发布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数量不超过10份。所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湖北省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发布数量基本上每年都在增长,但是涨幅不大。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城市相比,数量上有待很大的提高;与西部及中部的大多数城市相比,发布数量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二)社会责任报告质量

湖北省的社会责任报告现在的情况处于中国的中等水平,因此中国的社会责任报告的现状对湖北省的社会责任报告现状有较大程度上的共通性。所以,本文根据《报告》对于企业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的数据资料,对湖北省社会责任报告质量进行简单的综述。2011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各部分得分情况与2010年从如表所示的六个方面进行了对比:

表1 :2010年和2011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各部分得分情况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质量有了一些提高,但是总体水平还是不尽人意,仅得43.99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社会责任报告质量的提升主要是完整性、可信性和创新性方面,分别提升了0.84分、0.56分和0.47分,而实质性还下降了0.40个百分点。

下面本文从报告的这六个方面具体解读社会责任报告的质量现状。

1.内容实质性

报告内容实质性包括利益相关方群体识别、利益相关方的要求与期望、沟通的渠道和方式等八个方面,其中每个方面都涉及出资人、员工、客户、环境、社区、政府、供应商、同行、社会组织、媒体、金融机构、监管机构等十二个利益相关方。

利益相关方识别和包含利益相关方内容两项指标覆盖率较高,利益相关方要求和期望以及对利益相关方的责任理念与机构战略相关两项指标的覆盖率则相对较低,与2010年相比,各指标覆盖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利益相关方的要求与机构战略相关仍是报告中相对薄弱的部分。

关于与企业的十二个利益相关方,企业在编制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时,也给予了不同的关注,报告在政府、社区、员工、客户方面的指标覆盖率较高,表明报告对这四个利益相关方披露的信息比较全面;与2010年相比,上述四个利益相关方的信息披露覆盖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政府部分的指标覆盖率连续两年以接近10个百分点的增幅增加。表明企业重视披露对政府履行社会责任信息的意识逐年增强;同行的指标覆盖率仍为最低,仍未达到5%。

综上所述,企业的内容实质性亟待提高。报告中仍存在披露信息广度有限和责任层次含糊的现象,对员工、社区、环境和政府等利益相关方的信息披露较多,但对同行、社会组织、媒体等利益相关方的信息披露明显不足;必尽责任层面披露的信息相对较多,应尽责任和愿尽责任层面披露的信息相对较少。

2.结构完整性

社会责任报告的结构完整性主要是从公司概况、报告参数、战略与治理、高管声明、利益相关方、风险机遇分析、实践内容和计划内容八个方面进行评价。

根据《报告》的数据可知,“实践内容”得分情况最好,说明大部分报告能够完整披露企业在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的履责信息。而“风险机遇分析”得分率最低,表明大多数报告中缺乏对企业面临风险机遇的分析。与2010年相比,报告的“利益相关方”和“实践内容”得分略有减少,其它指标得分均有不同幅度的提高,其中,“计划内容”得分率同比增加的最多。

所以,可以知道报告结构还不够完整。除公司概况和实践内容两项指标披露的相对较多外,其它各项指标得分率均较低,尤其在风险机遇分析方面,绝大多数报告未能对其进行披露。

3.报告可信性

报告可信性从表述的客观性(含负面信息披露和中立客观的表达两个指标)、利益相关方评价、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专家评价、第三方审验和信息来源等五个方面考察。

根据《报告》的数据可知,各项指标得分情况相差悬殊。多数报告都有来自政府、员工、媒体及行业机构等不同利益相关方的评价,该指标得分情况较高,得分率为74.5%;67.9%的报告能够客观中立地表述企业的履责实践,有43.2%的报告平衡性较好,向利益相关方披露公司的负面信息;只有少数报告标注了信息来源及聘请CSR专家和第三方机构对报告进行评价或审验的情况,得分率均不到10%。

所以可以了解到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可信性有所增强。多数报告引用来自政府、员工、媒体及行业机构等利益相关方的评价增强可信度,披露负面信息的报告数量较2010年也有较大幅度增长,但经第三方专业机构审验的报告仍较少。

4.报告可读性

报告可读性从信息清晰定位、信息清晰表达、信息饱和度、色彩和版式等五个方面进行考察。

根据《报告》的有关数据,可以知道31.4%的报告运用丰富的图片、表格等多种表达形式展现履责绩效,36.3%的报告颇为重视字体及其大小、行间距和页面布局,版式指标得分明显高于可读性的其它指标。相比2010年,报告可读性整体得分有所增加。

所以,目前企业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的可读性有待提高。报告可读性各项指标的得分均较低,相对而言,设计精美的网页版报告具有较好的可读性。

5.绩效可比性

绩效可比性从纵向可比(含跨年度绩效对比和绩效实现程度对比两个指标)、行业内可比和跨行业可比等三个方面进行考察。

从《报告》的数据可以看出,报告的纵向可比性优于行业内和跨行业可比性,但仍待进一步加强。在纵向可比性方面,有67.2%的报告对履责绩效进行跨年度的对比,31.1%的报告描述了目标的实现程度。与2010年相比,跨年度绩效对比得分明显增加,绩效实现程度得分有所降低。行业可比性指标比2010年增加14.7个百分点。

6.报告创新性

报告创新性从理念、结构和形式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考察。

根据《报告》数据可知,该部分得分整体较低,但相比2010年,各指标得分都有明显提高,表明部分企业开始注重通过报告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来提高报告质量,相比之下,各个报告的理念创新得分明显优于形式创新。

上述数据资料均为中国上市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现状,与湖北省的现状基本一样,所以,目前湖北省的现状可简单概括为处于数量基本上逐年增加,质量上有一些提高但仍需改进,在报告范围方面扩大不少但也仍需调整的阶段。

(三)行业分布

目前,从《报告》的相关数据可以知道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总体的行业分布呈现如下特点:一是报告主体在覆盖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中13个行业类别的基础上,不同行业间发布报告数量差异较大,二是制造业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数量最多,达到364份,占评估报告的51.1%,传播与文化产业仅有4份,只占到0.6%。需要强调的是,这是全国范围内2011年的行业分布情况。对于湖北省来说,相对于沿海的浙江、广东等省份制造业相对较少,而传播与文化事业反而在湖北企业中占据着不小的比例。

毋庸置疑,湖北省目前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状况与东部沿海地区不能相比,不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比较落后,特别是与北京、上海、浙江、福建、江苏等地相比更是相差很多;但是,湖北省与中部以及西部除四川之外的其他省份相比又相对较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又相对较为完整成熟。

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除了上面已述及的湖北省内行业分布与其他省份有差别外,个人认为最主要的是省份间的发展不平衡所致;再加上湖北省本身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这一块起步比较晚,所以落后于东部沿海及长江下游地区的省份。一个省份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发展与这个地区的经济、企业环境以及最终政府的关注度是息息相关的。

二、完善湖北省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的建议

一个完善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体系是政府、企业与社会多方博弈、共同制约的结果,是政府管制、社会推动和企业自律三者相互影响、协调和配合的产物。所以对于湖北省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报告的现状的改进,其实需要企业政府与其他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使得企业的发展更进一层。

(一)对报告进行第三方审验

可验证性是衡量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的重要指标。但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以及目前湖北省大多数上市公司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都是未经第三方审计的,所以,使得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以及社会大众对企业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持怀疑态度。

目前国际上解决可靠性问题的有一个通行的办法,即有第三方审计机构进行独立验证。虽然我省乃至整个中国,目前都还没有对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进行强制验证的相关规定以及一个相对有效的机构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第三方验证做出监管措施,但是,可以预见的是,与当初的企业财务报告一样,为了解决一系列的问题,在不久的将来,将会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第三方验证做出强制审验的规定。所以,目前企业也应该摒弃只谈贡献不谈缺点的弊病,有预见性的主动邀请具有权威性的第三方,比如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进行审验,增强社会责任报告的公允性。

(二)提高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制的重视

2006年,在我国对国内公司社会责任报告发展障碍的因素调查结果显示,阻碍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公司高管人员对社会责任报告的认识不足。在践行过程中,那些能得到公司高管人员如董事长支持的公司,其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质量也相对较高。虽然说,上述原因如今已经不是目前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遇到的最主要的原因,但是目前整个企业对社会责任报告的重视程度仍是非常重要的。这主要是由于在编制社会责任报告时,会涉及公司的财务、生产、人力资源、技术研发、市场营销、供应链等多个环节。在编制过程中,社会责任报告的专业团队必须拥有强大的协调能力,此时最重要的就是需要得到整个企业的支持。所以,整个企业对社会责任报告的重视程度很重要。很显然,企业的重视程度越高,对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越有利。

(三)认真积极履行企业相应的社会责任

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是根据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所编制的,而社会责任报告的使用者最关注的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所以,一个地区的社会责任报告制度无论多么的完善,该地区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不尽人意也是不行的。

所以,湖北省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很重要。这不仅会影响企业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积极性,还会影响企业外部对企业的评价,甚至会影响到其它地区对湖北省的评价。所以,个人认为这是社会责任整个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点;企业认真积极有效地履行社会责任,也是社会责任报告存在的最主要目的之一。

(四)完善相关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制度

目前,我国暂时还没有专门的有关社会责任报告方面的法规制度,仅仅有一些相关部门发布的规定,而且涉及环境管理方面的占大部分,湖北省也未发布地方性法规制度。但是,如今社会责任问题日益变得复杂,而且,涉及的面也越来越广泛,这些相关规定已经远远解决不了这些问题。一直以来,有很多的上市企业对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意识不够,或者发布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不够专业或者不够真实完整。之所以会频繁出现这些情况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相关的强制性法律规定和关于社会责任报告的披露制度。因此,我国应该加快建立健全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以及信息披露制度的速度。政府在这方面应该将我国上市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的现状和国内的大范围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制定具有比较强的可操作性的社会责任报告法律制度,完善现在已有的社会责任报告披露准则,适时的时候,可以仿效企业财务报告的发布,对上市公司强制其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五)积极利用示范效应,逐步推进报告质量

尽管企业不论大小都无法回避社会责任及其披露,但是对所有企业都等量齐观地提出相同的要求可能存在很大的困难。因此,就湖北省目前上市公司情况来看,让规模大业绩好的公司率先发布社会责任报告能起到较好的带头和示范效应。也许是一种现实和更具操作性的选择,待社会责任披露积累了经验,形成趋势时,进一步扩大披露主体的范围逐步推进不失为一种可取的策略。这样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上市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在结构上的统一性和明确性。

(六)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情况增强监管力度

由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非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分析主要是为其个体或小团体进行投资决策服务,相反,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分析则主要是评估企业社会责任的执行和完成情况的。一个企业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做得再好,企业不去履行企业应该负责的企业社会责任,或者实施的力度和范围不足,那么公众利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对企业进行监管的初衷就没达到;从另一方面来说,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好,企业才会更加愿意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更愿意让公众更加了解企业自身。所以,政府应该肩负起对企业最主要的监管责任,使企业尽职尽责地履行社会责任,为社会服务,为公众服务,从而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发布达成一个良性循环。

(七)其他方面

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发布等整个体系中,企业利益相关者诸如企业的投资者、消费者,以及社会其他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完善也是非常重要的。他们对企业责任的认知程度会对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质量与数量产生很大的影响。

所以企业利益相关者和社会其他公众应该积极提高对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对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及社会责任报告的发布方面增强监督力度,一边推进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更公允及时完整真实的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近年来,网络与媒体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履行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切实推进了企业外部对企业的了解,对企业不好的方面形成了舆论压力,推动了上市企业积极良好的经营行为。但是,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方面的关注度还有所欠缺。所以媒体与公众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履行情况加强监督。

在充分地了解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现状与原因之后,本文结合湖北省当前上市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现状,以及对于其现状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解决办法,并对未来进行了展望。由分析可知,一个完善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体系是政府、企业与社会多方博弈、共同制约的结果,是政府管制、社会推动和企业自律三者相互影响、协调和配合的产物。所以,在此基础上从企业自身,政府以及其他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信在不远的未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也会像企业财务报告一样发展的较为成熟。

[1]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社会责任研究[R].2009-03-25.l.

[2][10]殷格非,李伟阳.如何编制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连载一)[J].WTO 经济导刊,2008,(1):58,57.

[3]唐更华.企业社会责任发生机理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1-30.

[4]Logsdon,J.M.,Lewellyn,R.G.Expanding accountability to stakeholders:Trends and predictions[J].Business and Society Review,2000,105(4):419-435.

[5]郑海东.企业社会责任:从单一视角到协同视角[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2):79-87.

[6]陈政.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解读与完善建议[J].证券市场导报,2007,(8):28.

[7]World 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WBCSD).Sustainable DevelopmentReporting:Striking the Balance[R].VBCSD:Geneva,Switzerland,2002.

[8]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GRI).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Guidelines[R].Version 3.0,2006.

[9]Gray.R,Kouhy.R.,Lavers.SCorporate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Reporting: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UK Disclosure[J].Accounting,Auditing and Accountability Journal,1995,8(2):44-47.

[11]沈洪涛.国外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主要模式述评[N].证券市场导报,2007,(8):7,8,9.

[12]陈礼伟.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体系研究[D].南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28-29.

[13]Account Ability.AA1 000,Assurance Standards[R].2003.http://www.accountability21.net.

[14]孙红梅,李琪.对我国企业2011年社会责任报告的评议[J].会计之友,2012,(35):22.

[15]《WTO经济导刊》编辑部.“金蜜蜂2009优秀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在京发布[J].WTO 经济导刊,2009,(12).

[16]吴翊民.企业社会责任与环境信息披露研究[J].海经济研究,2009,(1):42.

[17]国企业管理研究会.中国企业持续成长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18]肖淑芳,胡伟.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现状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4,(5):69-72.

[19]涂霖养.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亟需强化[J].中国集体经济,2007,(12):24-25.

猜你喜欢
湖北省报告责任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报告
报告
春风化雨 深入浅出——记湖北省优秀理论宣讲员龙会忠
报告
期望嘱托责任
湖北省将再添6座长江大桥
湖北省今年将建成农村公路1.5万km
忠诚 责任 关爱 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