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中国传统审美心理学研究综述

2013-08-15 00:47石文斐
惠州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心理学传统心理

石文斐

(漳州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与技术系,福建 漳州 363000)

一、问题提出

中国传统审美心理学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瑰宝的一部分,对于中国审美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当今发展本土心理学的呼声渐高的心理学背景下,深入研究中国传统审美心理学,彰显其对于现代中国审美心理学的价值,推动中国审美心理学富有中国特色地蓬勃发展,意义非凡。而从已发表的文献来看,对中国传统审美心理学的研究更多来自于美学领域,它仍处于心理学研究的边远地带。因此,对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引起更多的心理学工作者关注并加入研究行列,推进中国审美心理学的繁荣发展,就显得非常必要。

二、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均限于审美心理学层面,对于更具体更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传统审美心理学领域,近十年尚未见有研究成果发表。而国内对审美心理学的研究热情已明显降低,对中国传统审美心理学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在中国知网检索关于中国传统审美心理学的近十年文献,仅有寥寥数篇而已。

从检索到的文献来看,其内容集中在对中国传统审美心理思想的特征的思辨式分析上。

(一)总体特征

中国传统审美心理思想源于中国传统哲学,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以儒家的道德伦理化审美观和道家的崇尚朴素自然审美观为其典型代表,是一种儒道互补的审美观。现有文献集中反映了这一总体特征,如彭彦琴将中国传统审美心理思想的特征提炼概括为四个方面[1]146-185——以和为美、以心为本、以形媚道、以境为高,非常贴切和全面;彭彦琴和叶浩生从人格的角度解读出这一儒道互补的审美模式。[2]追求和谐,强调修身养性,崇尚自然,追求意境美,基本上涵盖了中国传统审美心理思想的特征全貌。

(二)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中华文化孕育了中国传统审美心理思想,反映着“中华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念”,因此要理解中国审美心理,还是需要在中华文化中加以考察。中国传统文化以和为贵的精神和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审美心理。彭彦琴认为,儒道互补的心理模式——“儒家重理性认知的道德情感与道家重感性体验的审美情感”相补相成,既有“理性的严谨”,又有“感性的鲜活”——构成了中国人审美心理的内在框架。[3]刘晟指出,道家追求的超越功利回归心灵的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更是成为中国传统审美心理思想的一方重镇。[4]肖国荣和张永杰认为中国传统审美心理思想认为“天(自然)是有生命、有情感的”,因此人可以“感”自然万物获得不同的审美情致。[5]“感”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自然的审美思想,正如陈良运所说,它反映出了中国传统审美心理思想注重把握审美对象的神韵以及“神与物游”追求美的高远意境的古典特色。[6]

(三)与西方审美心理思想的差异

通过中西对比,中国传统审美心理思想的特点更为突显。胡功胜认为,不同于西方重理性思维、现实再现以及情感宣泄的审美思想,中国传统审美心理思想更偏重于直觉感悟,“或写意,或抒情”,追求一种意境,而且强调修身养性,推崇“温柔敦厚,不怨不争”的思想,奠定了中国美学典雅、质朴、含蓄、内敛的思想基础。[7]李春媚也指出中国传统审美心理思想强调“体验、感悟”,注重“真切的审美经验”,极少有西方传统美学形而上的纯思辨式探索。[8]

本文作者认为,这些研究各有侧重,对中国传统审美心理思想作了细致入微的探究。然而,它们的研究都仅停留在思辨水平上,尚未见有运用科学的心理学方法来对这一主题进行研究的文献。心理学之所以能在百余年间获得长足的发展,与其一系列的科学研究方法是分不开的,同样地,中国传统审美心理学若要取得跨越式的发展,它就必须积极吸收和借鉴相关学科尤其是心理学的现代研究方法的优秀成果,从多种角度并采用多种方法全面深入地对这一领域进行研究。

比如,可以借用实验心理学中比较成熟的研究范式、方法。这里略提一二以抛砖引玉:采用内隐联想测验范式研究被试群体对中国传统美的审美偏好,根据信号检测论的原理研究被试群体对中国传统美的感受性,或者采用现场实验的准实验设计研究生活中个体群体对于中国传统审美心理思想的理解、接受程度;也可以借力于认知神经科学的先进技术手段,研究个体在鉴赏中国传统风格美时的大脑活动特点;或者借助于眼动仪、生物反馈仪等来研究个体在中国传统审美过程中的眼动特点、生理指标;甚至可以考虑模糊数学理论对研究这一领域的意义。其中神经美学方兴未艾,正日益成为审美研究的一方重镇,对中国传统审美心理思想的研究可望借助于神经美学而突飞猛进。[9 -11]

然而,必须要重点强调的非常关键的一点是,无论多么先进多么完美的研究手段,都是为研究目的服务的。尤其是对于强调整体观的中国传统审美心理思想的研究,断然不能仅止步于某些审美心理过程的揭示,而必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整体动力系统论的角度来审视研究所得的成果,否则就会与中国传统审美心理思想的精神内核背道而驰,遑论研究本身的意义了。这一点正是第二代认知科学所倡导的,对此李其维有过高屋建瓴式的解读。第二代认知科学强调具身认知、强调认知的情境性以及认知活动过程的动力系统模式,这种思想正适用于对中国传统审美心理思想的研究。李其维指出,虽然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在多个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也“绝不能够取代心理学的行为层面的研究”,“只有在为了构造心理层面的规律而向生理方面求助时——或印证已有的认知研究结果,或启发自己构造新的认知规律,神经科学的研究才是有价值的”[12],言之凿凿。研究中国传统审美心理思想,尤要谨记这一理念。

三、对该领域继续研究的必要性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社会效率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由此导致的人心浮躁空虚焦虑问题日益凸显,而且加上大众传媒的四通八达唾手可得,如今的审美活动已变得大众化、生活化、肤浅化甚至庸俗化,审美活动原本具有的陶冶性情、净化心灵的作用越来越淡化,而中国传统审美心理思想本身具有的特质则可能是解决这一现状的一剂良方。“以和为美”,追求人格的和谐、人性的完满,在每一位社会成员人性完善的基础上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以心为本”,强调主体的内在审美需求体验,注重以虚静的状态深入观照内心,获得一种精神的自由纯净、心灵的升华,这对于当今社会物质丰裕而精神匮乏、幸福感低下的现状大有裨益;“以形媚道”,崇尚自然,将自然美放在极高的位置,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这一思想对于今天自然环境频遭破坏、生态问题日益恶化的严峻现实的改观具有重要意义;“以境为高”,强调对审美对象中蕴含的意境的感悟,“从形而下的、经验层面的感性活动中揭示出潜藏在其中的形而上的、超经验层面的东西”,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结合,获得更深刻的审美体验,对于改善目前大众审美浅尝辄止的肤浅化流向很有启发意义。[1]190-201如今社会大众普遍偏爱通俗艺术或大众艺术,是因为这样的审美对象易于理解,审美过程轻松愉快,无需费力即可获得审美愉悦,但是它的影响仅限于表层意识,长期受这种肤浅的审美活动的影响容易导致人的精神境界降低,过于关注世俗利益,人心浮躁,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的稳定性差;而暗含中国传统审美心理思想神韵的高雅艺术美需要审美主体的积极参与,充分调动想象力,经过一番思考感悟来把握对象的美,它更像一种考验,考验主体是否能够克服障碍参透要义,从而领略到更深层的超越日常生活的美,获得一种高峰体验,正是因为这种美感不像通俗艺术那样易于获得,所以它在现代社会中的广泛接受度难以比肩于通俗艺术。但是高雅艺术美更能塑造人的精神境界,它带来的是“更高程度、更纯净的喜悦和感动”,影响深刻而持久,能够促进心灵的净化和境界的提升,最终利于人的成长。简单来说,通俗艺术审美就像马斯洛提出的匮乏性需要的满足,通过它获得一种较为低级的快乐;而高雅艺术审美则是成长性需要的满足,能够获得因为内心的成长而产生的“充裕性快乐”。[13]

四、总体评述

整体来看,现有研究均是从中国传统儒家与道家思想这棵大树上进一步开枝散叶,各自有所侧重,但是很难说哪些研究会比另一些研究有实质性进步。问题也许在于既有研究均停留于美学思辨水平,缺乏实证支持。心理学可以弥补这一缺憾,审美心理过程的每个环节、审美心理与个体气质人格类型的关系等问题势必需要心理学的进入,但是这一领域尚未得到业界应有的重视,显得有些荒凉。前文已经指出,今后研究应考虑纳入心理学的科学研究方法。审美心理学作为交叉学科,本来就该采用多种学科的多种方法来获得自身的突破性发展。最为重要的是,中国传统审美心理思想有其独特的内涵,尤其在现今世界文化交流互渗日益深入的大背景下,富有中国特色方能一枝独秀。今后研究要重点考虑如何彰显中国传统审美心理思想的民族特色,实现传统经典的完美现代转型。

曾耀农指出,审美心理具有历史性,它既包括历史的具体时代性,也有历史的积淀性;同时审美心理又具有民族性,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性和民族文化,会形成不同的审美心理。[14]因此,不管是出于发展中国特色的审美心理学的需要,还是从目前审美心理学发展的需要出发,或者是目前社会心理现实的需求,都需要给于中国传统审美心理思想以足够的重视。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仅靠少数学者的各自为战,很难准确把握中国传统审美心理思想的全貌,更谈不上自成体系。它需要心理学、美学、人类学等相关领域大量研究者的通力合作,组成研究团队对其进行有计划的分工明确的系统化研究。这项工作虽有诸多不易,但是为使中国传统审美心理思想在现代社会得到发扬光大以求古为今用,研究者克服困难不辞辛劳,也是值得的。

[1]彭彦琴.审美之魅:中国传统审美心理思想体系及现代转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2]彭彦琴,叶浩生.人格:中国传统审美心理学的解读[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2(1):9-14.

[3]彭彦琴.中国传统情感心理学中“儒道互补”的情感模式[J].心理学报,2002,34(5):540-545.

[4]刘晟.审美的归根——老子审美思想今释[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55-68.

[5]肖国荣,张永杰.感和:审美感知与中国传统文化[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1,26(10):21-26.

[6]陈良运.中国古代审美心理学二题[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66-73.

[7]胡功胜.中西审美差异探源——以孔子、亚里士多德为个案比较[J].孔子研究,2011(3):114-122.

[8]李春媚.中国“审美经验”范畴的本土传统与历史衍变[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7(5):16-20.

[9]丁晓君,周昌乐.审美的神经机制研究及其美学意义[J].心理科学,2006,29(5):1247-1249.

[10]王乃弋,罗跃嘉,董奇.审美的神经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0,18(1):19-27.

[11]黄子岚,张卫东.神经美学:探索审美与大脑的关系[J].心理科学进展,2010,20(5):672-681.

[12]李其维.“认知革命”与“第二代认知科学”刍议[J].心理学报,2008,40(12):1306-1327.

[13]朱斌.雅俗的审美心理比较及其审美启示[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42(5):116-121.

[14]曾耀农.试论审美心理的产生和形成[J].衡阳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2):17-20.

猜你喜欢
心理学传统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心理感受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