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街头日记》引发的关于爱与教育的思考

2013-08-15 00:51
世纪桥 2013年5期
关键词:艾琳教室老师

刘 伟

(新疆师范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一、《街头日记》简介

加利福尼亚州长滩市贫民窟就是一个地狱,它是种族冲突、帮派仇杀、毒品泛滥、色情交易的“天堂”,更是战争、歧视、敌对、憎恨滋生的“土壤”。面对这样恶劣的社会环境,恐怕是好莱坞各种特异功能、拯救人类的“大侠”也会束手无策。但就是在如此“黑暗的夜里”,一个普通的“菜鸟级”白人女教师却用她内心最“柔软的光”改变了一群人:威尔逊高中203教室高一某班的孩子们。在踏进威尔逊高中的第一天,热血的菜鸟老师艾琳·格鲁维尔还是个满怀希望要改变世界的理想主义派。然而她将要面对的,是各种族之间暴徒械斗一触即发的长岛,连本来应该不闻窗外事的学校也不例外。艾琳的班级里,全是被其他老师放弃的青少年,非裔美国人、拉丁美洲人、亚洲人,班级里不仅族裔混杂,都是附近贫困街区的孩子,甚至还有小混混和黑帮团体成员,他们对学习没有丝毫热情。艾琳对于教师这一职业的热情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但她却并没有同其他成年人一样避之唯恐不及,而是学着真正聆听学生的心声。

逐渐开始了解学生们的世界的艾琳,痛心地发现这些不过十来岁的孩子们,每天不得不挣扎着在街头暴力中生存,能平安无事地度过每一天就是他们最大的希求。于是艾琳借鉴二战时安妮·弗兰克的做法,让学生们利用日记写下点点滴滴的遭遇,互相分享互相倾诉,从生活里找到希望与自由。从艾琳那里,学生们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一本“街头日记”竟改变了他们的人生,使他们得到了救赎。这不能不让人感叹教育的伟大和爱的神奇。这是一部伟大的影片,它触动了千千万万人内心,也深深的打动了我。下面,笔者将从教育心理学的视角来谈一下自身的感受。

二、从罗森塔尔效应到期望效应

(一)社会认同与自我认同

长滩贫民区是一个多元文化的汇集地,各种肤色、各种种族的人都生活在这里。但这里并没有成为文化融合的大社区,反而是冲突不断的罪犯的乐园。生活在贫民区里的孩子随时随地都会面临生命的威胁,甚至是“社会文明灯塔”的校园也不能幸免。203教室的孩子们就是这样一群不幸的孩子,他们的人生似乎是被潘多拉下了“诅咒”,深陷其中,却无能为力。他们不仅被社会所遗弃,甚至也被学校所遗弃。他们在校方管理者的眼中几乎就是“不良少年”的代名词。这些“不良少年”正是按照这种“期望”、这种“标签”生活着,以至于他们在内心都深深的认同了这种社会赋予的“标签”。这就形成了“罗森塔尔效应”。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自我认同会在不断与社会冲撞的过程中发生异化。社会认同会压迫自我认同,进而使自我认同趋向于社会认同。当社会认同在与自我认同的冲撞中占据优势时,个体的社会化就取得了质的变化。这样一个过程的长短取决于社会认同与自我认同的冲撞程度。冲撞的程度越剧烈,个体社会化的时间就会越短。反之,亦然。威尔逊高中203教室的孩子们虽然就是剧烈冲撞的代表。所以,虽然他们只是处于青春期,但是个体社会化程度已经很高。

(二)施教者需要关注受教者与社会的互动

在教育的全过程中,203教室的学生是多么需要来自教师的切实、积极的期望,但是他们得到的却是不断的“负期望”,于是他们被披上甚至是主动自觉的披上了“仇恨社会”的反叛外衣。这种“仇恨”的心理使得学校的教育形同虚设,与学校教育体系的对抗才是他们内心需要展现的“外部形象”。这又形成了“潘多拉效应”(期望效应)。在“潘多拉效应”的驱使下,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失效,直到艾琳老师的出现,这一切才发生了改变。

艾琳老师是一位年轻而富有理想的有为教师,她有强烈而执着的事业心和对学生真诚的爱。但面对强大的社会坏境的影响,任何个体试图改变的努力都会遭遇强大的外部阻力。[1](P.128-129)203教室的孩子们已经步入高中,他们所受到的不良社会环境影响已经根深蒂固。这些孩子几乎都是枪击案的见证者和亲历者,内心都存在深深的“伤痕”。而且,这些人还都处于青春叛逆期。这种复杂的教育局面,对于任何一个施教者来说,都是极大的考验。

在这部电影中,始终贯穿着对教育的一种反思。施教者对受教者传授知识是施教者的天职。而施教的效果,不仅仅取决于施教者的知识技能水平,还应取决于施教者对于受教者“社会、家庭痕迹”的理解和改变。在一些社会秩序混乱、家庭教育混乱的社会里,施教者对于受教者“社会、家庭痕迹”的理解和改变往往比知识技能水平的传授更为重要。

三、社会心理与学习心理的“桥梁”

(一)打破“机械环境决定论”

203教室的孩子真的已经“无可救药”了吗?如果你认同这一点,你就陷入了机械环境决定论(Environment D eterminism)的怪圈。在这里,我们不能是要完全否定环境决定论,在这个影片里,这种理论有很大的合理性。这种“环境决定论”代表了“不能该变”,持这种观点的人几乎是压倒性的。除了艾琳老师,没人想“拯救203”,因为环境的压力是如此的强大,任何一个个体的奋斗都像一滴水流入大海,都显得如此的“渺小”。但“203”真正的被改变了,艾琳老师的努力融化了“冰山一角”。在这个小小的教室里,仇恨与友爱、沉沦与改变、现实与理想实现了“和解”。从心理学理论上来讲,这是“交互决定论”的胜利,也是班杜拉的胜利。203教室的孩子通过写“街头日记”唤醒了人类特有的自我反省能力,他们不再是环境的消极反应者,而成为了环境的积极塑造者。

(二)建构主义的心理成因分析

从建构主义心理学分析,建构主义强调,学习是一思辨性对话的历程,在思辨对话中,既有的信念与价值观被挑战,促使学习者进入自我反省的历程,于解构与再建构的历程中,转化既有的信念与价值观。[2](P.160-161)203教室的Eva就是这一知觉过程的亲历者。Eva从幼年时期就被动的卷入“上帝”安排的“选择”中,在那个弱肉强食的小世界里她接受了这样的“选择”并建立了与“选择”相适应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如果没有艾琳老师的出现,她的人生会按照既定的轨迹来运行。但是艾琳老师给她提供了一个重新思考人生的时间和空间,一切都为之改变,从这个角度来看Eva已经实现了教育意义上的“重生”。从“203教育模式”来看,给提供学生思考的空间,引导学生反思自身的想、态度与行为,进而以新的视野看待自身是现代教育所面临的一个本质问题。

四、爱与教育的本质

(一)爱与教育的伟大实践

“爱”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实现心灵沟通的最佳途径。影片中的艾琳老师是一个“菜鸟”老师,她没有很多的教学经验,这既是她的劣势,也是她的优势,这让她可以跳出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来看待眼前的学生。当然,教学技术手段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即使是最先进的技术手段也无法打碎孩子心中仇恨的“坚冰”,只有伟大的、博大的“爱”才可以做到。艾琳老师的教学方式不被老教师理解、不被学校管理者理解,甚至最初也不被父亲理解,但是“爱”却促使她全身心的投入,她宁可在社会上打三份工,宁可没有和丈夫独处的时间也要实践自己的教学理念。她的“妈妈式”的爱,她的坚韧和执着最终赢得了孩子们发自内心的爱,赢得了父亲的大力赞赏,赢得了教育管理者对一个“菜鸟”老师执教高中阶段三、四年级的破例支持,却失去了丈夫的理解,最终被迫离婚。在这里,我不去谴责她的丈夫,因为从丈夫的角度来讲,他已很少能够感受到妻子的“爱”,离婚已成必然。

(二)爱与教育的辩证思维

教育因爱而美丽有爱就有教育。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关爱活动,爱是教育的本源和灵魂。爱,就是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看到自己的责任。在教育中,爱更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是教育的关键,也是教育的基本要求。爱需要教育,教育也需要爱。陶行知先生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爱的教育”。

基于“爱”的教育既要立足于“爱”,又要立足于“教育”。这种教育方式如果由教师单独实施,需要付出巨大的教育成本。把爱与教育结合需要施教者联结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这种联结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学生家庭成员、社会管理者共同的推动才能取得实效。我们不能寄希望于所有的老师都能达到艾琳老师的付出水平。毕竟从人性角度考虑,教师付出的成本过高,对教师本人及家庭都会带来比较消极的影响,这种消极的影响会降低教师的教育热情和教育积极性,最终影响教育的效果。

在当今时代,“丛林法则”的社会给学校教育者提出了很大的挑战。种族的冲突、民族的冲突、阶级的冲突、家庭的冲突也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留下了层层“烙印”。这些“烙印”往往就是学校教育面临的最大障碍,要去除这些“烙印”惟有“爱”,只有“爱”才能解封一颗颗封闭的心灵,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功能。

[1]陆根书,于德弘.学习风格与大学生自主学习[M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2]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Z].北京:北京师范人学出版社,1991.

猜你喜欢
艾琳教室老师
“313”教室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如何缔造完美教室
五只小猴子烤生日蛋糕(上)
驯服“火山”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