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 孟
(山东师范大学,山东 济南 250100)
宋儒程颐指出:“孟子所以独出诸儒者,以能明性也。”①要理解孟子的性善论思想,最要紧的莫过于弄清楚孟子“性善”中“性”的含义。“性”字在《孟子》中出现总共37次,出现次数不是很多。对“性”的含义的不同解释,我们可以从孟子与告子的辩论中进行分析。
告子曰:“生之谓性。”孟子曰:“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曰:“然。”“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曰:“然。”“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 ”②254-255
这段话讲的是告子认为:天生的资质叫做性,孟子则反驳他的观点。在孟子看来,如果以“生”为性,那么也就是认为一切东西的白色都叫做白,白羽毛的白犹如白雪的白,白雪的白犹如白玉的白,既然如此,狗之性也就是牛之性,牛之性也就等同于人之性。这显然是不能成立的。孟子认为,“性”是指某一个属类之为某一个属类的特性,人之性不同于牛之性,人之性应该是人之所以为人者。“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②191正是人与禽兽之所以不同的这一点点“几希”,才使人之所以为人。“孟子不是从人身的一切本能而言性善,而只是从异于禽兽的几希处言性善”。③“几希”虽然是一点点,但却具有无限的可能性。
人之性不同于禽兽之性,不是指生来即有的属性和资质,那么,究竟何谓人之性?在以下同告子的两个辩论中,孟子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他自己的看法:
告子曰:“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孟子曰:“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棬乎?将戕贼杞柳而后以为桮棬也?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桮棬,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必子之言夫!”②253
在这一辩论中,孟子与告子就人的本性与仁义是否相违背这一焦点进行争论的。告子以杞柳和桮棬的关系来比喻人性和仁义的关系,认为杞柳仅是制成桮棬的材料,桮棬是用杞柳制成的器具,如果人性等同于仁义,就等于直接把材料等同于器具。孟子则认为,告子的错误在于把性等同于资质、材质,只看到杞柳和桮棬(性和仁义)的对立,从而认为只有毁伤杞柳才能制成桮棬,只有戕害人的本性才能把人纳于仁义,却无视桮棬是顺着杞柳的本性所制成,人的仁义是顺着人的仁义本性发展而致。因此在这里,告子把人之性理解为呆板的天生资质,孟子则认为人之性有其内在能动性,人的本性与仁义并不违背。
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②254
在这一辩论中,孟子顺着告子以水喻性的思路,进一步突出了对人之性的能动的理解。在孟子看来,水固然如告子所说的没有往东流或往西流的定向,但它有向下流的定向。水之性是从上至下,人之性善,亦正如水之性那样,具有内在的向善性。相反,水从下往上流,是“其势则然”,是外力作用的结果,而非水的本性。这就是说,人性天生趋向于善,而不善则是因为人性受到外力逼迫的缘故。因此,孟子认为人之性是人内在具有的能动主体性。
孟子除了对“性”作了以上的界定外,还认为人性是人生来就固有的,是先天的,并不是后天学习所得或者外在环境加之于人的。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②307意思是道德观念不用学习和思考就自然知道,就像小孩子都知道爱自己的父母、稍长又知道尊重自己的兄长。孟子又曰:“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②259他认为仁义礼智这些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都是内在于我的,不是外界加在我身上的。
总结以上所说,可以认为,孟子“性善”之“性”具有以下三层含义:首先,“性”是人之为人的特性,是人性与兽性相区别的人的社会属性,在此意义上,“性”是一个接近于本性、本质的概念;其次,“性”作为人之为人的特性,进一步是指人内在具有的能动主体性;第三,人性是人生来就固有的,是先天的,并不是后天学习所得。
依照孟子的思想,人性是善的,是因为善根源于心,而心是人先天俱有的。因而孟子是以“心”为基础论性善。《孟子》中“心”的含义比较复杂,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层意思:1、良心本心,是性善论的理论基础;2、道德情感以及道德意识活动,如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3、理性思维器官,如“心之官则思”;4、意志、心志、志向、动机和行为倾向,如“不动心”,“苦其心志”,“动心忍性”;5、人的精神境界和状态,包括道德观念、道德意识、道德境界等,如“心之所同然者何也”。④综合起来看,孟子所讲的“心”是包括情感、思想、意志各方面在内的整个人的心理意识、思维活动和意志品质的总和。
性善论是以良心本心为基础的。何谓良心本心?所谓良心者,与恶心相对立,指的是善良的道德之心,不包括认知之心。所谓本心,“本”是根,是源,是根本和根源之意,亦有固有之意,“本心”就是原本固有之心、本然之心。对于本心,陈来先生评价说:“从孟子到陆九渊,‘本心’指的道德意识,这个说法强调道德意识是每个人心的本来状态,它存在于任何时代任何人身上,是永恒的和普遍的。”⑤由此可以看出良心本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良心本心是一种纯粹善良的道德心,而不是认知之心。二是良心本心是先天的,人人所固有并且内在于人。良心本心是人所固有的良知良能的显现,良知良能是人的道德本能,是人所固有的。既然孟子以良心本心言性善,而且说良心本心是先天的内在的,那么良心本心又是如何确证的呢?孟子从三个方面予以确证:1、以恻隐之心来确证:“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②79如果有人突然看到小孩子将要掉入井中,都会有惊惧同情之心,这种心情的产生,并非是为了和孩子的父母攀结交情,也并非为了在邻里朋友间博取名誉,更不是因为厌恶孩子的哭叫声,这完全是人们真心的自然流露。 所以说恻隐之心,善良之心人人都固有,不是外在加给人的。2、以亲情来确证:“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也,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②307。孩提之童都知道敬爱自己的父母,稍大点的都知道尊敬自己的兄长,这些都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良知良能,都是人们不学而知、不虑而得的自然感情。3、以人之本性的相同性来确证:“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②261孟子认为,人心对于仁义都有天生的本质,这一点是人人相同、毫无二致的。
孟子把心看作是性善论的逻辑起点,以心善言性善,确立了其性善论的思想体系。对于孟子“心”在其性善论中的作用,正如杨泽波先生所言:“心是性善论的命脉,心是性善论的灵魂,心是性善论的根基。”⑥
孟子讲性善的内容,即其讲“仁爱”的思想内涵。在《孟子》一书,“仁”字共出现158次,具体阐述与涉及仁的内涵的,大略有以下几处:
“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②57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②80
“爱人不亲,反其仁。”②167
“仁之实,事亲是也”②183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②197
“仁人之于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亲爱之而已矣。”②213
“天下有善养老,则仁人以为己归矣。”②310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②322
“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尧舜之知而不遍物,急先务也;尧舜之仁不遍爱人,急亲贤也。”②322
“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②324
“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②337
由上可知,孟子所谓的仁,就是一种人对人的同情心,是对他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而这种爱又受礼的节制和规约,是一种有差等之爱,有亲疏远近之别,厚薄轻重之分。孟子关于仁的层次性的论述,最重要的一条是:“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②322具体来说,依其关爱对象的不同,仁可分为亲亲、爱人、爱物三个层次,即对亲人要“亲”,对民众要“仁”,对万物要“爱”。在这三个层次中,“亲亲”为其仁学的起点,“仁民”和“爱物”则是由“亲亲”这一出发点逐次向外扩展的。
孟子特别强调亲亲之情对于仁的重要性。亲亲,即热爱、关心与自己有血缘亲情的人。“亲亲”,首先要关爱父母、厚爱父母。他说:“仁之实,事亲是也。”②183就是说,仁的主要内容是事奉双亲。他认为每个人在一生中应当侍奉、应当爱的人很多,当事奉、当爱的人很多,但“事亲为大,”②179即事奉父母最为重要,是事之本也。就个人而言,父母是自己生命的根源,对自己有养育之恩,人与父母的这种密切的关系,是其他任何人、任何事都无可替代的,而且父母是每一个人同外界接触的第一个他人。因此,无论在情理上,还是在时间顺序上,父母都必然是人们首先关爱的对象,并且对父母的爱超过对其他人的爱,在爱父母的基础上推而广之,关爱自己的兄弟、姐妹及亲族中的其他人。
孟子仁学思想的核心是爱人。它是“亲亲”思想的进一步拓展和升华。它主张人不仅要爱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而且要对社会上所有的人不分贫富贵贱、尊卑长幼,一以爱之,即仁爱他人,这正是孟子崇高道德理想的体现。孟子强调仁爱社会上与自己非血缘关系的人是对等的、双向的。他认为这不是单方面、片面的义务。爱人、敬人的目的是希望亦被人爱、被人敬,进而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形成一种和谐的关系。“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②197同样,君与民之间的关系亦是如此。孟子就此有一段非常著名的论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②186臣民爱敬国君,是礼之当然,但国君也必须善待臣民以换取臣民的爱敬,如果国君轻贱臣民如犬马,那臣属就会把君主看待为一般人;如果君主把臣属看待为泥土、草芥,那臣属将视君如仇敌。对于仇敌,人们是不杀之不为快的。所以夏桀、殷纣践踏仁义荒淫无行、残暴虐民,最终被人民唾弃而致亡国败家。
由仁民到爱物,将仁爱观念扩展至无限广大的宇宙万物,是孟子对“仁”的一大贡献。这里的“物”应是既包括禽兽草木,还包括江河湖泊、良田沃土等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一切自然外物。孟子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推此心于物,“齐宣王不忍看见牛无辜而就死地,命其舍之。”②14“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②5在农民耕种收获的季节,不去征兵征工妨碍生产,捕鱼不用过细的网,砍伐树木要有时节。从而看出“爱物”还要尊重和顺从自然动植物的生长规律,不妨碍它们的生长,同时节制人类的物欲,对自然外物要取之以时、用之以节。这表明孟子已在一定程度上领悟到人与自然外物是一个和谐共生的有机整体,人类应该有宽广的胸怀,有超越人类这个小我的精神和气度,扩充和发挥人类的爱心,以一种善的态度对待自然外物。
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②302就是说善性是人自身本性所固有的。他还认为人有四端:即“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②80这四端是仁义礼智的初始阶段,而并非是其最终完成状态。孟子认为,善端虽是人生来所固有,却易受环境的影响,有丧失的可能。这种丧失孟子简称为“放心”。
孟子指出,“放心”并不可悲,可悲的是“放其心而不知求”。“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②267人们有鸡狗丢失就知道去找,丢失了本心却不知道去寻求。孟子由性善这个基点出发,认为教育和学习的根本目的是保持和恢复人的本来的善性,因此他主张应该把“放”失的良心再求回来,即“求放心”。“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②267“求放心”使得道德修养的继续进行成为可能。这实际上是一种对道德失误的补救。
求得放心之后便是存心,存心之道在于存之于仁、礼,“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②197存心就是保存善心不要忘记。朱熹说:“以仁礼存心,言以是存于心而不忘也。”⑦人在一般情况下能保持住善心,但是在受到耳目之欲的干扰时又有可能丢掉它。能够以仁、礼来保持自己的善心,是君子区别于他人之所在。心不仅要“存”,而且还要“养”。孟子曰:“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②263“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②301存心养心的关键在于寡欲。培养人性最好的办法就是减少欲望。欲望少的人,纵然有善性丧失,也不会丧失的太多;而欲望多的人,纵然有善性存留,也不会保存的太多。于是,孟子断言:“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②339
通过存心养心,人就可以尽心知性,进而知天。“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②301充分发挥心的作用,不断向内探求,使得善心全部呈现出来,就可以领悟人的本性是善的,懂得了人性本善,也就把握了天命,因为人性是天所赋予的。尽心的过程也是善端不断扩充的过程,“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②80孟子进而指出,要真正做到尽心,就必须“养吾浩然之气。”②62所谓“浩然之气”,即个人在最高境界中的精神状态,这种气具有最宏大、刚健、正直的特征,如果用正义去培养它,一点不加伤害它,它就会冲塞于天地之间;这种气要与义和道相配合,不然就不会有力量;这种气是义在内心积累起来所产生的,不是偶然的正义行为所能取得的。通过坚持不懈地培养这种气,使耳目口鼻不为外欲所诱,从而达到“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道德自觉,形成“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始终如一坚贞不渝,不为物利、权势所动心,这样,便可与仁义为伴,使善良之性不为外物所夺,从而达到养心、尽性的目的。
①(宋)程颢.二程全书·遗书[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②杨伯峻.孟子译注[M].中华书局,1960.
③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M].上海三联书店,2001.
④张奇伟.亚圣精蕴-孟子哲学真谛[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⑤陈来.宋明理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
⑥杨泽波.孟子性善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⑦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中华书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