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佐明,刘 慧
(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与城市环境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0)
社会实践是育人的重要内容和有效手段。1997年以来,共青团中央会同中央宣传部、国家教育部、全国学联共同组织了中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下简称“三下乡”活动)。16年来,“三下乡”活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2005年,中宣部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2012年,教育部等部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面对新形势和新变化,如何进一步扬长避短,构建“三下乡”活动的长效机制,已成为亟待研究的问题。
“三下乡”活动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发展,已取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在组织规划、保障措施、实践基地、评价体系、成果转化等方面还存在着严重不足。
2005年,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和共青团中央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要求“把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但仍有不少高校对社会实践采取“运动模式”管理,缺乏总体规划和设计,活动内容缺乏科学的设计,实践地点随意性大。一些调研选题大而空洞,不切实际。一些高校对“三下乡”活动的前期宣传动员与后期的评比表彰比较重视,而对过程指导与质量监控较为轻视。
一些高校采用“抓点放面”的做法,即对重点团队或某一类实践活动比较重视,参加实践者主要是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特长学生等“精英”,而对学生个体自主性开展的面上的实践活动则不够重视,“大众实践”缺失。专任教师的积极性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如此使得不少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表现为点上轰轰烈烈而面上杂乱无章。由于教育经费本身不足,不少高校实践活动的经费显得特别拮据,仅仅能维持少量重点团队,经费短缺已经成为“三下乡”活动的一块极大的绊脚石。
很多实践队伍与接收单位未建立固定的业务联系,临时性的活动多,长期性的实践活动少,大大减弱了社会实践的实际效果。很多实践队伍追求面广,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每年都要寻找新的基地。即使有了实践基地,也是假期响应号召临时做得热热闹闹,平时不抓不问变得冷冷清清,校地双方之间的联系很少甚至中断,基地的教育管理处于非正规状态。
不少高校评价体系存在强调结果、淡化过程的现象,“三下乡”活动趋于“功利化”。评价体系的建立明显滞后于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而一些高校为了减少评判标准滞后带来的问题,又使用了另一个依据,那就是媒体报道,这就出现了单纯追求报道媒体的等级和数量的现象。
“三下乡”活动的成果往往带有两重性,一方面,可以展示当代大学生投身社会的精神风貌,吸引和凝聚更多学生参与其中;另一方面,也会对具体问题做出理性思考,为相关组织和单位在实际中解决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但是,不少高校评比表彰结束,也意味着“三下乡”活动全部结束,不重视实践成果的巩固和运用,为实践而实践。
苏州大学“大学生村官调研见习团”(以下简称“苏大村官调研团”)成立于2008年,已经连续六年开展相关专题实践,实践成果不仅获得了“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二等奖、江苏省特等奖,还得到了中央、省委、教育部主要领导同志的批示肯定。在工作推进中,“苏大村官调研团”探索出了五种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为丰富与发展 “三下乡”活动的相关理论,提供了鲜活的实证素材,对相关高校如何更好地开展“三下乡”活动,保障“三下乡”活动的持续发展,进而建立长效机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是开展“三下乡”活动的根本保障。2008年以来,“苏大村官调研团”分别在连云港灌南县、盐城响水县、宿迁泗阳县建立了“大学生村官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调研实践基地”、“大学生村官培养实践基地”。这里以泗阳县大学生村官培养实践基地为例,苏大与该县共同就大学生村官工作展开全面合作。一是推进校地人才交流。苏大积极鼓励大学毕业生报考泗阳县大学生村官,并优先录取任职满3年的泗阳县大学生村官到苏大社会学院读研。二是共建学习实践基地。根据泗阳县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的技术需求,苏大选派专家教授担任创业导师,结对联系大学生村官创业园,并将其作为苏州大学大学生的实习实践基地。三是优先组织学习培训。苏大每年安排专家教授到泗阳县举办大学生村官培训班,就农村实用技术、市场开拓、新农村建设等相关内容进行专题培训,并在苏大本校举办的相关培训活动中,优先安排泗阳县大学生村官免费参加。
“三下乡”活动是一个较短的时间内集中组织开展的一项活动,涉及面广,这就要求对这一活动加强领导,充分依靠党政支持和共青团组织与各方面的密切配合来有效开展。“苏大村官调研团”取得成效得益于以党政领导牵头、专兼职教师指导、学生骨干参与、实践基地支持的多元化组织架构。学院领导亲自带队赴苏北实践,多名教授多次赴一线指导,并为地方带去了 《社会工作方法》、《中国当下社会问题分析》、《创业教育》、《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研究》等专题报告,各县市直接参与听讲的大学生村官超过3000人次。团委老师在组织好“大众实践”的同时,推进“精英实践”,把“苏大村官调研团”作为品牌团队加以建设,选拔优秀学生充实到实践团队中来,突出了“三下乡”活动“点”、“线”、“面”的结合。值得一提的是,苏北各县市组织部门分管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干部全程参与了“苏大村官调研团”的相关活动。
一是资金支持方面,苏大通过设立专项经费、争取社会各方面支持等途径,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相对充裕的资金支撑。“苏大村官调研团”经费采取学校相关部门申请一点、学院补贴一点、地方提供一点的方式筹措,至今总投入超过15万元;二是课内外协调方面,苏大制定了《关于推进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在全校开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践课》必修课程,实施分层次实践、基地化运作、项目化实施和规范化考核,构建了完善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苏大村官调研团”的指导老师计入工作量,其中1人被评为江苏省“三下乡”活动优秀指导老师,6人被评为苏大“三下乡”活动优秀指导老师,1人因此被评为2009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入围奖,2人因此被评为“教学工作先进个人”;三是安全保卫方面,为每位队员购买短期意外伤害保险,加强对队员的安全知识和突发事件处理的能力训练,建立了一个社会实践安全保护网络;四是学生选拔方面,“苏大村官调研团”以方案征集为抓手,以项目管理为支撑,以科研课题为依托,建立了严格的实践项目审批制度。
科学合理、全面系统的评估考核机制对实践活动有着重要的导向意义,能有效推动“三下乡”活动的健康发展。苏大对“三下乡”活动评估考核的标准总结为选题的时代性、计划的完成度、成果的应用性、活动的影响力、体制的长效性和自我的提升度等六个方面。对社会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给予全方位、多途径的宣传推介,在奖学金评定、发展入党、升学就业方面优先推荐。六年来,“苏大村官调研团”中有5名学生获得了第十一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二等奖、江苏省特等奖,8名学生获江苏省暑期社会实践优秀调研报告一等奖,12名学生免试保送研究生,近50名学生发展入党。
要使“三下乡”活动发挥良好的效果,必须认真地对其加以总结,巩固取得的成果,使社会实践的成果在学校教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苏大村官调研团”用座谈会、发布会、演讲会、实践成果展等形式宣传,让教师和学生对社会实践的开展达成共识。2009年至今,苏大每年在江苏省选聘大学生村官工作启动之际,都邀请实践基地领导来校宣讲,实现了校地之间的良性互动。苏州大学110周年校庆之际,学校还邀请了实践地组织部门的领导和6位大学生村官校友共襄盛典。另一方面,“苏大村官调研团”不断完善“三下乡”活动运行机制,来实现社会实践成果的推广和应用。2008年以来,师生完成了6篇有重要影响的研究报告,供政府部门决策参考。时任江苏省委书记的梁保华连续2年作批示,称赞 “老师、同学们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2010年4月,温家宝总理做出重要批示,要求“对参加社会实践的大学生给以鼓励”,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也作了批示。2011年以来,中央新闻媒体多次聚焦学校服务大学生村官工作。光明日报《当好大学生村官要会啥?》,科技日报《大学生村官: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之路在何方》,中国科学报《苏大学子五年调研:揭开大学生村官的“力与痛”》以及中国教育报的《扎根农村还需政策“定心丸”》、《社会管理:挑战大学生村官的创新难题》、《大学生村官,你更看重什么?》等文章推介了“苏大村官调研团”的经验和工作成果,6篇报道总字数近1.5万字,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反响,提高了学校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1]王小云,王辉.大学生社会实践概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7.第一版
[2]查佐明.孵化器 助推器 服务器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服务大学生村官工作纪实[N].人民网.2010-02-01
[3]王群.建构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探索.[J].福建理论学习,2007(6):14-18
[4]刘张飞.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增强活动实效性[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35-137
[5]祁雪晶.专家称:警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之“怪现象”[N].中国教育报.2010-08-05
[6]胡小进.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1(26):25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