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群众路线保持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

2013-08-15 00:52:10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群众

郑 洋

(淮阴工学院 江苏淮安 223001)

群众路线是我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形成的优良作风和光荣传统,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从今年下半年起全党将用一年的时间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是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密切干群关系的必然要求,必将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取得新成绩,谱写党的群众路线工作的新篇章。

一、党的群众路线是革命和建设时期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党的群众路线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的根本观点,并在革命和建设时期,通过不断的总结、凝练和完善,进而形成和发展的。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概括起来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四句话中前两句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阐述的是党的群众观点;后两句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化,即如何把党的群众路线落到实处,这四句话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根据唯物史观,我们知道,人民群众不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同时也是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细看我党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处处体现“鱼水深情”的历史。从民主革命时期的“唤起工农千百万”到烽火岁月时期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到建设时期亿万人民的火热实践,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真心拥护,没有党与人民群众的同呼吸、共命运,我们党就不可能在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上披荆斩棘、所向无敌、一路凯歌。

在战争年代,有一首民谣在太行山区被老百姓广泛传唱。“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衣,最后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亲骨肉送他上战场”。这就是对当时解放区军民鱼水深情的生动诠释。陈毅元帅在解放战争即将结束的时候曾经动情的说过句话:“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的确,正是有人民群众的支持,有了党一直坚持的群众路线,我们才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也正是有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在新的历史阶段,我们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一系列成果,并于2011年超越了日本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历史充分说明,人民群众是党的根本,是党的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

二、党的群众路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

2013年7月中旬,习近平总书记在前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河北省调研指导时强调:“当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说是‘进京赶考’。60多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

要想在赶考中交出满意的答卷,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把人民群众对我们的考试考好,我们就仍然需要继续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干群关系。

1、坚持群众路线是取得群众拥护的现实需要。在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的条件下,我们党脱离群众的危险和危害都大大增加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不同程度普遍存在。少数的党员干部放松了自身的要求,出现了懈怠情绪,享乐思想,认为自己为革命和建设付出了许多,该到了歇一歇,享享福的时候了,还出现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思想。也有些领导干部受封建思想和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影响,认为“有权不用过期作废”。

但,无数的历史事例都告诉我们,只有我们心系群众,真诚的为人民办实事谋福利,人民才会支持我们,我们的工作就能圆满完成,取得胜利;如果我们不能密切群众,总以官老爷自居,高高在上,与民争利,就不可能获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就会失败。邓小平同志曾经这样说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的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能不能被人民群众认可,被当成“自己人”,进而获得人民群众的拥护,是对新时期党员干部的一道“必考题”。对此,很多的领导干部交出了一份让人满意的答卷。安徽省财政厅挂职干部沈浩,为了小岗村的发展殚精竭虑、鞠躬尽瘁,被誉为农民的 “贴心人”,小岗村的村民也一次次用“血手印”这一朴素的方式挽留沈浩,表达着人民对党的干部的拥护和爱戴。

2、坚持群众路线是加强党的建设的客观需要。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新世纪新阶段,世情国情党情都发生了新的深刻变化。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面临的历史任务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新的形势下,党面临着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等四大考验,存在着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等四大危险,需要解决好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两大重大课题。

我们党的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当前,我们党总体形势是好的,但毋庸讳言,在一些党组织和党员身上,也的确是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严重侵蚀着党的肌体,损害着党的形象,也破坏了党群、干群关系。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对于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来说,提高自己执政能力的最好办法就是深入到群众中去。人民群众中集聚了无穷的智慧和力量,我们要勇于向人民群众学习,善于向人民群众学习,向群众多学习一点,离科学决策就近一点,离工作失误就远一点;也只有到深入人民群众中去,才能更好地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才能更好的倾听和了解人民群众的呼声和需求,才能真正做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坚持群众路线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有一个热词高频出现,这就是“中国梦”。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

中国梦首先是人民幸福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因为,中国梦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民群众,中国梦就是要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人民群众过上体面、有尊严的生活。这也就要求我们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要时刻倾听人民期盼,回应人民期待,使得改革开放的胜利成果公平公正地惠及到每一个人民群众,让人民群众真正体会到中国梦的美好。

其次,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凝聚起中国力量,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告诉我们,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而且,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出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璀璨的精神文明。所以,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我们仍然要坚持一切依靠群众,通过正确的方针政策的引导,通过科学工作方式的开展和激励,把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集中起来、调动起来,从而获得最广泛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这样才能让中国梦不是一个空想梦、一个虚无梦。

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就是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就要求我们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始终保持和人民的血肉联系,心系群众,胸怀百姓,努力为民造福。

1、坚持群众路线关键是要保持政治本色。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衰存亡的根本因素。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思想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其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章》中也明确写道: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

在新形势新阶段,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不断发展变化,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当前正处于黄金发展期和战略机遇期,但同时也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少数地方和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宗旨意识淡薄,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往往导致干群矛盾激化,群体性事件和极端事件时有发生。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就是要使全党同志,牢记并恪守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断加强对自身主观世界的改造,要做到时刻心里装着群众,清醒认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个重大问题,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多从群众角度想问题、办事情,多从群众立场下判断、作决定,确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2、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核心是要密切联系群众。我们党来自于人民。密切联系群众一直是我党的优良作风和光荣传统,是我党取的胜利的政治保证和力量之源。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随着时代和坏境的变化,新形势下党脱离群众的危险增加了,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古训告诉我们,群众是党执政的基础,只有要密切联系群众才能保证党的执政之基万年永固。我们共产党员要眼睛向下、俯下身子,自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主动关心群众的冷暖疾苦,了解群众的愿望要求,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要学会和群众打交道交朋友,要把工作做在群众的心坎上,把实事办在群众急需之处,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党员干部下基层也要多体谅基层群众的难处,要少些劳民扰民的活动,多些亲民爱民的举动,要多和困难群众交朋友、结对子,要让人民群众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3、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最终是要造福人民群众。持党的群众路线,最终的目的应该是推进我们的各项工作,努力造福人民群众。我们要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

我们要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作风,摒弃“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的衙门习气,增强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对群众期盼的事情,我们要集中力量重点去办;对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必须尽快部署抓紧办。真正做到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办群众之所需。

发展才是硬道理。我们要继续深入推进改革开放,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不断充实人民群众的“钱袋子”,尽快实现“共同富裕”;要注重民生改善,切实解决好当下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医疗、教育、就业等老大难问题,让人民群众切实能够享受到发展带来的“红利”;要更加注重公平正义,让改革开放的成果公平惠及各方面的群众。要让人民群众切实体会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让人民群众切实体会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也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这样才能更加拥护党的领导,坚定跟党的信心和决心。

[1]韩振峰《党的群众路线的由来与发展》2013(7)3《光明日报》.

[2]李斌.《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2013(7)13《人民日报》.

[3]欧阳坚.《改进作风是一场自我革命》2013(10)《求是》.

[4]谭献民,刘莎.《群众路线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路线》2006(2)《湖湘论坛》.

猜你喜欢
群众
云治理”要贴近群众
今日农业(2021年7期)2021-11-27 13:44:48
多让群众咧嘴笑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8:22
始终将群众感受放在首位
公民与法治(2020年3期)2020-05-30 12:29:56
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人大建设(2018年10期)2018-12-07 01:13:56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人大建设(2018年1期)2018-04-18 11:29:59
决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
人大建设(2017年3期)2017-07-21 11:01:18
进化了的吃瓜群众
畅通“最后一公里” 解决群众出行难
学习月刊(2016年2期)2016-07-11 01:5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