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度 准定位 高水平——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现状分析及目标思考

2013-08-15 00:43刘亮红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社院办刊学报

★刘亮红

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是展示社会主义学院教学科研水平的重要窗口,是社会主义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学院“三个基地”建设中,社院学报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2010年召开的全国社会主义学院工作会议上,中央社院叶小文书记指出要切实办好社会主义学院学报,使之成为全国社院科研咨政的平台和阵地。

虽然社院学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就目前全国社院学报的整体水平与其地位与作用的重要性相比还是有较大差距的,主要表现在领导重视不够,学报定位不够准确及学报整体质量有待提升等。所以,社院学报要取得较大发展,符合社院正规化建设的发展方向,领导重视要达到新高度,学报发展定位要更准确,学报质量要达到更高水平。

一、领导重视要达到新高度

领导重视是成功开展各项工作的一条普遍经验。一个地方、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对本地、本部门、本单位开展工作负有领导责任,对工作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本地、本部门、本单位活动的开展。各项工作能不能扎实开展,能不能取得预期成效,领导重视是关键。就全国社院系统而言,各级领导对社院学报的工作还是极其重视的,对全国省市社院负有直接业务指导职能的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就每两年组织一次全国社院学报工作会议,集中总结社院学报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与全国社院学报的工作人员一起集中研讨社院学报发展方方面面的问题,这是对社院学报工作重视的集中表现,每两年一次的全国社院学报工作会议也确实在有力推动着全国社院学报的发展。就全国社院系统而言,社院的领导班子也对学报工作高度重视,投入了较多的精力。但是就社会主义学院正规化建设的整体水平而言,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的整体现状与其在社会主义学院作用中的地位及其所担负的职能而言还是有不相称之处。领导对社院学报的重视要达到新高度需要从以下方面强化保障。

第一,保证办刊经费。目前,全国社院学报的办刊经费来源主要有以下三种途径:一是学院提供办刊经费。这是全国社院学报最普遍的经费来源,但在全国社院办公经费都存在整体不足的情况下,学院能够用于学报的经费可想而知,结果在全国社院都存在办公经费紧张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学报一方面不能支付足够高的稿酬以约到创新性强、反映统战理论研究前沿动态的高质量稿件;另一方面,学报无法给作者支付相应的稿酬而影响作者投稿的积极性,导致部分优质稿件的流失,这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报稿件质量的提升。二是学报自筹办刊经费。由于社院学报学术定位的性质及读者群局限于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者,学报所能影响到的媒体受众范围很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学报的媒体宣传效应不大,学报要自筹办刊经费就有很大的局限性。由于这些限制,自筹办刊经费的学报,领导与编辑部工作人员很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办刊经费的筹措方面,而无法用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学报质量的提升方面来。三是收取部分版面费。由于社院学报普遍存在印张不多的情况,加上兄弟社院科研人员之间的稿件占比较多,所以在保证学报稿件质量的前提下能够收到的版面费极其有限,对于缓解社院学报的经费问题是杯水车薪。此外,有的社院还向财政申请专项经费。然而,经费申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级财政对社院工作的支持程度,基本上没有制度保障,加上由于社会主义学院正规化建设的加快,许多社院将工作重心放到了基础设施建设及干部教育培训方面,能够争取到的专项经费很大部分用于重点工作,学报能够争取到专项经费很少。因此,全院领导要形成共识,认识到社院学报工作的重要性,领导的重视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上,而要付诸实际行动,变成支持学报发展的有力措施,保障学报办刊经费,为不断提高学报质量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

第二,配备专职编辑人员。社院学报大部分是挂靠在教学或科研部门,由教学人员或科研人员兼职从事学报的编辑工作,而且在从事编辑工作的人员由于在编审职称考核评审方面空间较小、难度较大,所以极少有人愿意专门从事学报编辑工作,很多在职从事编辑工作的都是教学科研人员身份,有全国编辑出版专业资格的较少。编辑工作也是为他人做嫁衣的默默无闻的工作,与院内各方面联系较少,不像教学工作那样全院瞩目、领导重视,领导关注较少,学院群众同事对编辑工作的劳动强度与工作成绩也了解不多,给大家形成编辑工作很容易做,不需要怎么努力就能做好这样一种印象。甚至于有的人认为从事编辑工作的都是沟通能力不强、协调能力较弱的人才去从事的工作。编辑人才是学报质量提升的人才保障,没有专业的编辑人才与编辑队伍,学报编校质量的提升就会大打折扣。在这方面,建议学院领导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将学报编辑部作为一个独立的处室单列出来,在学报编辑人员的配备方面,建议明确专门的学报编辑人员,以加强学报的人才保障,以保持学报编校质量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给学报编辑人员在编审职称评审方面创造条件,以增强学报编辑人员职称晋升的空间,留住优秀的学报编辑人员。

第三,加强编辑人才培养。编辑人员在整个学报发展中处于一种相当重要的位置。编辑人员是出版物的“精神的主宰、智慧的泉源,道德的尺度,舆论的领导者”。尽管编辑在社院学报中重要,但目前社院学报面临着专业编辑人才较少、学报编辑人员不固定、编辑人员流动较快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社院学报的发展。要从人才建设上保障社院学报的质量就要加大学报编辑人员的培训,切实提高学报编辑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业务能力。但据笔者了解,社院学报参加培训的编辑人员不多,全国社院系统前几年由中央社院主办过几期编辑人员业务培训班,但培训的人数极其有限,不能满足社院学报发展的需要。由于社院系统学报与地方高校学报在办刊水平、发展方向与整体层次方面的差异,感觉与地方高校学报无法有效对话,共同话语不多,沟通较少,大多处于半封闭的状态,这种不开放的办刊状态也影响了学报编辑人员素质的提高与视野的开阔。因此,领导要创造条件加强编辑人才的培养,多支持学报编辑人员参加各级新闻出版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切实提高编辑人员素质与能力。

二、学报性质要准定位

由于大多数社院学报都是2000年左右创刊的,办刊时间不长,办刊经验有限,对于学报发展的定位许多学报仍处于摸索总结的阶段。另外,由于社会主义学院自身的一些原因也影响了学报发展的准确定位。社会主义学院不同于普通高校,普通高校一般都拥有一支专门的科研力量,科研实力总体较强,一般高校学报依托自己的师资力量、科研水平,根据自己学校的科研方向就能组织到不少高质量的稿件,编辑高质量定位精准的栏目。但社院不一样,社院的科研人员力量较小,研究方向分散,整体科研力量不强,这些都影响到学报的发展定位。因此,社院学报就要立足于集中体现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的这一特征准确定位,谋求自己的发展空间与质量提升。这是社院学报更好地发挥统战理论宣传与政策引导、服务于社院教学科研作用的前提与基础。

(一) 坚持学术性

学术性是衡量学报质量的重要标准。尽管迄今为止,我国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尚未从各类学术期刊的学术程度这一角度制定过评价规范,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学报不是一般的政治宣传读物,而是交流高层次科研成果的学术刊物,是专门进行学术研究成果报道的学术类期刊。这就决定了学术价值是衡量学报的重要标准。要成为高质量的学报,必须在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前提下,努力提高学报的学术性和理论性,使之成为政治方向明确、学术价值高的统一体。学术性也是学报发挥科研成果宣传窗口积极作用的价值所在。坚持社院学报的学术性就是说,不管什么样的科研成果,也不管其作用大小,都必须具有高、深、实的特点,否则就谈不上学术价值。高,是社院学报生命力的根本;深,是社院学报战斗力的源泉;实,是学报说服力的基础。这三者互为前提,缺一不可。社院学报承担宣传党的统战政策的重要使命,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统一战线在新世纪新阶段的任务更加艰巨,地位更加突出,责任更为重大,作为宣传统战政策主阵地的社院学报必须全面把握中央关于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深刻领会中央的统战精神,才能高屋建瓴,指导统战工作实践。作为学术论文,如果只高而不深不实,就没有说服力和战斗力,学术价值也就为之逊色。而要增强说服力和战斗力,就要在锐意创新的同时,着力探深、求实。就是说,要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对所阐述的观点进行鞭辟入里的分析论证与实证分析,提出入木三分的真知灼见和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推动统战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发展。

(二) 突出统战性

统战性是社院学报有别于其他高校学报及其他社科类学术期刊的主要标志,也是社院学报的生命力所在。这个特色是社院学报的灵魂所系,价值所在,活力所源,生命所依。社院学报的政治性、政策性都要围绕统战来做文章。突出统战性就要求社院学报在选用稿件时不能等同于一般综合性刊物,只要是社科类的全部选用,而是以统战性作为选稿范围的重要标准,涉及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宗教问题,港澳台问题、新社会阶层及所有涉及广大统战人士的问题的研究,才是我们选稿的范围所在。而在社院学报中要突出统战性就必须把理论研究与统战工作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与统战学科建设联系起来,把握社会脉搏和统一战线的发展趋势,敏锐地发现和发掘具有重大意义的选题,推动统战理论和创新实践的发展。在办刊过程中须围绕统一战线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研究和宣传,注重刊发那些反映统战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而形成的理论研究成果以及具有前沿性、基础性、开创性、实证性的研究成果。另外,须重视统战理论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及边缘学科的研究成果,推动统战理论研究的创新发展。

(三) 服务地方性

统战性是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区别于普通高校学报及其他社科类期刊的本质规定性,而服务地方性则是一个省的社院学报区别于其他省社院学报的标志性特征。社会主义学院的工作不仅为统一战线的巩固壮大服务,更直接的是为本地方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及社会稳定服务的,因此,服务地方性是社院工作成效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而且根据“争取领导、跟上时代、进入主流”的全国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思路,更加要求社院的工作立足服务于地方的经济社会大局,因此,社院学报在服务地方性方面责无旁贷,作用重大。社院学报在服务地方性方面大有可为,一是要积极选用优质稿件解读地方党委和政府的重大决策;二是要主动与地方社科规划部门及各科研单位加强合作与交流,主动约稿,围绕地方的中心任务与发展目标,进行相关成果的宣传与推介,彰显统一战线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方面的独特作用与地位优势;三是主动宣传社院工作成绩,为社院工作争取领导贡献力量,彰显社会主义学院在培养统一战线“三支队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提供强大人才支持与智力保障的独特作用与优势。

三、学报质量要高水平

质量是学报的生命力所在。质量问题是任何一个学报都孜孜以求的一个最重要的目标,对于起步较晚,基础不牢的社院学报尤其如此。提高社院学报质量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加强选题策划,变被动收稿为主动约稿。虽然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的选稿范围不如一些综合类社科期刊宽,但是就是在统一战线范围内还有是不少热点与重点问题可以作为选题的重点的,因此,学报要以敏锐的眼光捕捉到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中的热点和难点、重点问题来策划选题。在收稿方面,社院学报也要积极作为,变被动收稿为主动约稿。因为被动收到的自然来稿一般方向多、内容杂,盲目性较大,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编辑在期刊栏目组配和稿件选择方面的主观能动性。造成了学报的栏目因稿而设,随意性较大,不利于保持适度的稳定性,不利于在这种稳定性中形成特色和风格。对于许多已经有稳定性栏目的学报而言,被动收稿也难以保证栏目稿件的质量。而加强选题策划,主动约稿将有利于提高办刊的计划性;有利于合理安排栏目结构,优化论题、文稿,摆脱全靠自由撰稿人来稿办刊物的被动局面。有利于坚持期刊既定的办刊宗旨,创造和保持期刊特色。为此,学报应在日常自然来稿的基础上,另辟蹊径,有的放矢地组稿以扩大稿件来源,提高稿件质量。

建立作者数据库,稳定和扩大高水平作者队伍。源源不断的优秀稿件是学报质量提高的保证。而优秀稿件来源于一支高水平、较稳定的作者队伍,因而学报编辑部必须以战略的眼光,建立作者数据库,在稳定老作者的同时,热心培育新作者,特别是对于曾经在本学报上发表过学术论文并被二次文献转载、摘编和取得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作者应收入数据库,并加强联系,用优惠条件吸引其将优秀的论文再次投到学报。

扩大编辑用稿权,优稿先用,防止优质稿件流失。学报一般都是主编负责制,用什么稿件基本上都是主编定夺,这种编辑机制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学报稿件的质量,但是也会产生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因为工作程序问题而影响了学报组稿的工作进度,这样会导致一些编辑想用但由于工作程序而拖延发用稿通知的文章被其他学报抢先刊用,造成优质稿件流失。如果能扩大编辑的用稿权,对于理论创新性强、反映统战热点前沿问题或基金课题能马上回复作者并确定刊发期限的话,这样能留住部分优质稿件。此外,编辑部还可以根据选题策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公开征文,并建立奖励机制,在全国范围内选用、吸引优质稿件。

猜你喜欢
社院办刊学报
《粮油食品科技》办刊理念视觉表达
云南社院举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会
致敬学报40年
新时代社院学报新作为新境界云南社院召开学报工作座谈会
论蒙古语内部期刊办刊难题及解决方法
大数据环境下全国社院学报集群化发展探究
坚持开门办刊,讲好行业故事
学报简介
学报简介
全国社院图书馆馆员素质分析与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