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东,王慧莉,缴永华,王晶晶
体育艺术表演专业(以下简称艺表专业)是近年来我国体育院校增设的一门新专业。其教育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文化艺术素养,系统掌握体育表演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具备表演、创编、组织和经营管理的能力,适应社会体育和基础教育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当前,我国体育院校艺表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主要借鉴体育教育专业的实践经验。而艺表专业既不同于体育专业,也不同于艺术专业,它是体育与艺术相结合发展起来的特殊专业,仅靠加强和完善学生的表演技术不够,还需一系列科学培养方案进行针对性培养。本研究试图在对体育院校艺表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对其实践能力构成及培养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针对学生实践能力指标内容选择及培养模式构建,分别对国内10所体育院校32位专家和武汉体育学院艺表专业学生(健美操、体育舞蹈、大众艺术体操)实践活动现状进行调查。向学生发放问卷共315份,回收300份,回收率96%。采用5分制专家效度检验问卷,总体评分4.167分。运用SPSS 14.5统计软件处理所有数据。
2.1.1 教师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现状
实践能力是人们以一定的实践知识为基础和指导,解决具体情境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1]。对学生而言,主要指学生个体吸收、整合支持性教育资源和个体基础资源,适应社会生活,解决基本实际问题,参与社会生活实践,促进自我成长,提升自我的实践主体地位的能力[4]。目前,体育院校艺表专业学生上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身体素质和专项技术练习。重视专项技术是体育院校专项教学的特色,艺表专业也不例外。从对学生的调查显示,学生对教学方法的不满意度达25.3%(表1)。体育院校艺表教师大多技术能力突出,专业理论知识较欠缺,教学内容不能与社会需求紧密相联,导致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的情况和教师教学内容的考核评定方式评价不高。70%的学生不满意教学内容,以健美操教学为例,尽管大多体育院校的培养目标是教师,但大部分学生毕业后不得不去健身房或选择其他行业就业,在校所学知识不能满足就业需要。52.3%的学生对教学内容考核评价方式不满意,认为考核方式单一,尤其专项考试仅是一般素质测试或通级赛之类的考评方式。为取得学位,必须花费大量时间准备通级赛套路,加之考评中对实践能力的内容要求较少很少,故对实践能力的重视度低,投入的训练少。
2.1.2 课程内容体系结构对实践能力影响现状
目前,艺表专业课程体系总体上仍延续传统的课程体系,教学计划的安排主要围绕专项进行。课程设置上以学科为主,强调学科间纵向的系统性、关联性和整体性,并逐步衔接深入,基本按照学科的知识体系组织教学内容。这种以专业为中心,以学科课程为主要特色的课程设置,不可避免地导致课程结构失衡,主要表现在:重专业课程轻实践课程、重必修课程轻选修课程、重学科课程轻综合课程。从调查结果看,大部分学生对实践能力的认知度较低(见表2)。总之,现有的课程设置过分强调学科知识传授的系统性,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
表1 教师专项课中实践能力培养情况调查统计
表2 学生对实践能力指标的认知情况统计
2.1.3 学生参加学校社团实践活动现状
关于有无必要参加学校社团组织的调查显示,78%以上艺表专业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参加,10.7%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参加。认为有必要参加的学生中有57%以上的学生没参加过社团组织(见表3)。部分学生认为平时课程多,课余时间想好好休息,没有太多精力参与这些活动;部分学生偶尔参加些商业表演活动,认为商演同学校社团组织活动的性质基本一致,没必要再花时间参加学校社团活动;还有少数学生认为没有适合自己的社团组织,便不参加。尽管学校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会定期组织校外社会实践活动,但这些活动具有很大局限性,主要表现在:1)体育表演专业特点不突出,受高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传统形式的影响,高校社会实践活动多以教学实习、勤工助学、文艺表演等方式,并不是很适合体育表演专业的学生,也未结合该专业学生活泼的性格特点,使其特长无法充分发挥,导致学生不感兴趣;2)学生自身认识差异导致社会实践活动未真正落实,有的缺乏吃苦精神,利用社会实践活动时间到校外游玩,直接网上下载他人的实践活动报告应付交差,有的将目标定位于考研深造,只重视理论成绩,忽视实践,形成重理论不重实践的错误认识;3)社会活动实践体系不够完善,高校社会实践缺乏统一有效管理,在组织结构、评价制度、工作落实等方面仍不够完善,学校发挥作用不充分,导致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不系统、不规范、不持久,盲目性较大,针对性不强,目的不明确。
表3 学生参加课余实践活动情况统计
2.2.1 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应尊重科学,按客观规律办事,既不能盲目采取强硬措施,也不能放任自流。体育艺术表演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应从体育艺术表演专业学生的实际出发,符合学生学习的认知过程,在正确引导中进行控制和优化。
2)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以学生为中心,就是使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各个教学环节都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需要作为一切活动的源泉。体育艺术表演专业教师应把学生作为实践者,充分挖掘和利用学生潜力,在群体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各种实践能力的锻炼,使学生熟练掌握并运用各种实践方法和手段。
3)终身性原则。体育教学与艺术教学的改革均建议将理论探索引入到具体的教学改革实践中去接受实践的检验。如何把学生对体育与艺术的学习、自身锻练与娱乐更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一个使学生更喜爱、更科学、更符合我国发展实际的体育和艺术教学体系已成为学科建设关注的焦点。国家要求新时期的体育教学目标由过去的“增强体质、传授体育知识、体育技能,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转变为“培养适应现代生产和生活的人,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志向、爱好、习惯、能力,为其终身参加体育锻炼打下基础。”体育艺术表演是体育与艺术的交叉学科,同样也应依据终身性原则对艺表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进行构建。
2.2.2 培养模式构建的内容与体系
以培养目标、培养准备(包括师资配备、课程设置、教材选用和物质条件)为前提,对32位专家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调查,初步提出从教师授课模块、学生学习模块和学生实习考核模块(见图1)。此模式可使培养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得到一定缓解,更理性、系统、规范的开展和实施艺表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工作。
1)教师授课模块。教师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教学和培养。对刚进高校的低年级学生,从培养学生一般实践能力开始,逐渐加入专项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学三四年级的学生在培养转向实践能力的基础上,穿插情景实践能力的培养。课堂上,可采用教师带领、集体教学、共同练习的教学方法,也可采用模仿教学和音乐教学的方法培养,还可采用提高运动记忆的教学方法培养。教师可利用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课内严格教学要求,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多实践、多看、多听、多想、多练,启发式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把实践能力培养贯穿在每一堂课的教学过程中,课外开展多种多样(教学比赛、课外辅导、课外训练)的活动。
2)学生学习模块。学生学习模块是核心构成部分,分为自主学习模块、自主训练模块、自主应用模块和自主提高模块四个部分,构成学习的渐进过程。
图1 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结构示意图
① 自主学习模块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突破书本教学的传统方式,把教材内容图象化,利用现代技术在网上实现教学。设置互动式学习环节,使学生在协同互动的教学条件下自主高效学习,强化学生对实践能力提出的背景、意义、概念和构成等概念的掌握,夯实实践基础知识。同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音乐或视频等资源自学,提高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对新动作的学习能力。艺表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要是针对一般实践能力的学习,如:表达能力中的讲解运动技术的教学,教师指导学生模仿其技术动作的讲解方法,结合书本,让学生试着自己讲解此技术动作,再如社会活动能力中的裁判担任,学生自学规则中裁判及评分等有关内容,有兴趣的学生还可以根据视频对其进行评分,然后与裁判的分数进行对比。
②自主训练模块是培养学生敏锐发现问题的能力。艺表专业学生的自主训练主要是针对一般实践能力提出的。打破传统以教师教为主的教学方式,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空间。体育院校艺术类表演专业学生的一般实践能力在他们进入高校后得到了更为充分的发展。一般实践能力中的自学能力,以自我训练能力为代表。学生根据教师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自我练习,对课上不熟悉的动作进行反复回忆和训练,逐渐领会动作技术要领。此外,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书本或视频资料进行额外训练,培养学生识记能力和模仿能力,也可指导学生对着镜子纠正动作,培养自我纠错能力等。
③自主应用模块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艺表专业学生的自主应用模块主要是针对专项实践能力的训练。七个专项实践能力(体育教学、业余训练、体艺表演、创编、团队协作、科研和创新能力),尤其表演能力是艺术素养培养体系的核心,它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感知和体验、创造和表现、评价与反思能力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创新能力是生命和灵魂,因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发展此专业的法宝。教师结合学生在自主学习和自主训练模块中一般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出具体的专项实践问题或带有综合性知识的专项实践任务,学生集成自己所学知识,自主完成实践任务,达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提高专项实践能力的目的。
④ 自主提高模块主要是培养学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能力。艺表专业学生的自主应用模块主要是针对情境实践能力的训练,以保证其在面临具体问题时做出合理的决定,确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采取有效行动,解决问题。综合实践能力的发展要以个体的一般性实践能力素质和专项实践能力水平为基础,在个体亲历各种真实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得到逐步发展和提高。学校教育对于个体情境实践能力的发展并不能起决定性作用,但可通过加强培养认知和意志品质等途径,间接促成个体情境实践能力因素的形成与完善。综合实践能力分为分析判断能力、判定决策能力和监控评价能力,其中准确的决断能力是判断决策能力中最重要的要素。
3)学生实习考核模块。加强实践环节管理与考核是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有效实行教学规范的有力保障。实践环节的考核,即对实践效果进行评估,是对学生完成艺术实践环节后进行量化的评价,是使体育艺术实践培养达到预期目的的重要动力和必要保证。因此,要建立严格的学生实践能力考核计分办法。对于大学一至三年级,学校可利用教学基本功比赛、各类汇报演出、系部组织校外演出及各类教学比赛等实践活动对学生采取参加次数及评定方法记录。对四年级学生可组织毕业实习、毕业晚会等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考核。学校还可综合运用学生互评与教师评定、综合与单项评价、主观与客观评价、相对与绝对评价、诊断性与形成性评级等进行全方位考核。
1)艺表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现状表现在:教师专项课程中对实践能力的教学较为单一;专业课程结构失衡限制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对实践能力的认知程度较低;学生参加学校社团以及与艺表专业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较少。
2)艺表演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可从教师授课模块、学生学习模块和学生实习考核模块来构建。这种模式的提出可使培养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得到缓解,有利于实施艺表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工作。
3)建议根据体育艺术表演专业的特殊性及其发展的客观要求,将实践教育思想渗透到培养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和动机,创建多元的实践共同体,包括科研计划、独立活动期活动、讨论课、丰富课外实践活动、跨学科研究与学习计划、实习与实验等,以不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1] 梁利民.论体育教育过程中学生个性发展的内涵及其实施办法[J].浙江体育科学,2001(4).
[2] 张济生.对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认识[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1(2).
[3] 黄欣加,胡曼玲.健美操教学中培养女大学生创编能力的实践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1).
[4] 周爱国.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定位与定性[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6(3).
[5] 陈西玲.对我国体育院校表演专业发展方向及办学模式的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2007(1).
[6] 刘兴亚.浅析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内涵[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
[7] 周爱国.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9(1).
[8] 朱志仁.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界定与构成要素[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9(3).
[9] 赵建华.学生实践能力的概念、结构与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