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巨
(河北省任丘市七间房中学 河北任丘 062550)
物理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素质教育内容,这对培养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科学研究表明,人的智力水平和创造力,与智商的高低有关系,也与后天的素质教育有关系。如果没有强烈的创新意识,缺乏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就不可能有创新力。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我们应该努力挖掘物理教材中的素质教育内容,实施素质教育。以此来为社会培养出具有独立创新能力的人才。
物理学是很多自然科学的基础,是“万物之理”,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以及物质最普遍、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主要是学习物理概念以及物理规律,在此过程中,涉及到的假设、对比、实验等物理方法也需要学生细细的体会与运用。除此之外,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更为重要,即具有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和逻辑思维能力,有合理的怀疑精神,遇到事情不盲目从众,有独立见解。可以说,学好物理能为中学生更好地学习其他的科学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了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更培养了学生对于科技知识的兴趣。这直接影响着学生未来的适应性,创新性。可见物理的教学并不是简单地知识教学,而应该是全面提高素质的教育课。
物理是一门相对难度较大学科,由于学生认识水平的差异以及思考方法的不同妨碍一些学生不能正常的接受这些物理知识,从而导致学生的物理知识水平有很大差距。这也容易使一些物理教师针对好学生进行着重培养,对一些差生漠不关心。这也使学生的物理水平差距变得更大。后面一部分学生因为缺少关爱,自尊心受到伤害,使自己踏步不前。这样让很多学生丢失了自信,耽误了很多学生的前程。因此,物理教师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采取合理地方法,面向全体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不放弃每一个学生,更不让学生都放弃对于物理的学习。舍去高升学率的标榜,抱着“人人成才”的目的,去培养每一个学生。
物理知识很重要,特别是在应试教育之中,强调物理理论的学习与测试。但是物理学与科学发展之间的过度关系,其实更重要,这反映了物理思想在科技之中的运用。要知道毕竟不可能人人成为科学家,但是只要明确科学发展的道路,加上物理思想的知道,相信学生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将受益无穷。只要将学生培养成才,能够适应未来的社会,分数低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呢?所以在教学之中,要时时刻刻提醒学生物理与科技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物理思想。
物理教学的素质教育能让学生受益无穷。通过素质教育的物理是一门特别需要思考学科,通过观察事物,发现规律,产生猜想,验证理论。这培养了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同时,物理是一门很难得学科,它的创设很难,其中很多物理的奠基人的事迹都让人震惊。如焦耳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三十多年的汗水,才提出能量的转化以及守恒定律,为热学打下了基础;法拉第经过十年的反复实验,终于提出了电磁感应定律;开普勒用二十年精力测得的精确数据,进行大量研究计算,才能够得出开普勒三定律。这一个个事迹让学生坚定了学习的信心。同时要把物理学习好也很难,学生经过素质教育的引导,需要一丝不苟,坚持不懈,精益求精的态度去学习,有时甚至自己解决不了,还要找同学们一起来接解决,这恰恰是我们所希望培养的科学的学习态度,坚定的意志,以及合作互助的团队精神。可见,合理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能力十分有效。
学生由于生活经验不同,智力水平的差异,导致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有所差异,对于物理思想的感知也有所不同。如果能够把每个学生特点了解透彻,明白每个学生的生活背景,当这个学生在理解问题遇到麻烦时,针对学生的生活经验举出他熟悉的物理模型,这样更能够找到更适合他的方法。所以注意学生的差异性,针对每个学生进行最优化教育,可以很大程度上的提高教学效果。
(1)理论教学阶段要细心备课,合理安排。在物理教学中,最忌讳出现随意性,盲目性。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前根据教材内容,根据学生接受程度,安排好哪些先讲,哪些后讲,哪些课上讲,哪些学生自己理解。还要选时间对于教材的重点难点进行专题课,对于实验进行总结课,通盘考虑,全面规划。同时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思考能力。比如在建立“力”的概念时,可以对生活中“推,拉,压”等动作来让学生感知“力”的含义。在抽象问题要多花些时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比如在分子模型介绍时,让学生充分思考、想象这些模型,以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2)在实验教学阶段,注重培养学生发现现象,思考现象,认知现象,从而将此现象应用的思想。例如在“牛顿第一定律”的小车实验,同一小车分别在不同平面滑下,比较三者的不同。老师要在实验后询问学生这三种实验的不同,发现现象;同时引导学生想象如果平面绝对光滑,小车会怎样运动,思考现象;从而明白牛顿第一定律,认知现象;之后再联系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与问题加以利用。这样便成功的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质和思维能力。(3)在课后阶段,练习要精要得当。应试教育往往需要搞“题海战术”,这只能使学生机械的记忆一些习题的解法,对为什么这样做,甚至对运用的什么知识都不了解。这就达不到布置练习的作用了。因此,教师在布置习题时,尽量的将习题生活化,情景化,在题的表述中隐含着条件,这样学生每做一道题,其实是在解决一个问题,从而能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物理素质教学,技能上能够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想上培养学生的唯物主义精神和逻辑思维能力,精神上更让学生坚持不懈,精益求精。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1]黄小燕.探究性学习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09).
[2]王小波.生物教学实施科学教育的策略[J].新课程(教师版),2007,(09).
[3]梁松涛.浅谈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实验模式及其实践[J].教学研究,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