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心中的“中国梦”

2013-08-15 00:48冯思淇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中国梦现代化国家

冯思淇

(中共中央党校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北京100091)

当前我们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正值毛泽东120周年诞辰之际,回顾总结毛泽东对国家现代化和实现民族复兴的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是国家富强之梦、民族复兴之梦,也是个人幸福之梦。毛泽东心中始终有一个“中国梦”,本文总结了毛泽东对中国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设想和探索,说明毛泽东思想发展的各个时期都能体现出毛泽东及其中国共产党人为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和实现现代化的奋斗。

一、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建国以前对“梦”的探索

纵观毛泽东的一生,可以说他就是在寻找和探索一条使中国独立与富强的现代化道路。早年,他崇拜过康有为、梁启超,赞同过变法维新、君主立宪的政治改良道路。以为只要国家实行了君主立宪制,中国的独立统一和现代化这个双重目标就能实现。毛泽东曾经主张采取温和的改良主义手段,“如何打到的方法,则有两说,一急烈的,一温和的。两样办法,我们应有一番选择。(一)我们承认强权者都是人,都是我们的同类。滥用强权,是我们不自觉的误谬与不幸,是旧社会旧思想传染他们贻害他们。(二)用强权打倒强权,结果仍然得到强权。不但自相矛盾,并且毫无效力。”[1]293认为暴力革命代价太大,破坏性太大,主张用温和的手段走改良主义道路。毛泽东也想通过改造哲学,改造伦理学以改造全国之思想,为民主共和打下思想基础和社会心里基础,他又提出民众的大联合,通过大联合,为民主共和打下民众组织基础。当毛泽东看到用改良主义和温和手段改变军阀割据状况的努力不能成功,对先谋求国家独立统一感到失望,转而谋求湖南自治、各省自治。试图先谋求地方自治、地方现代化在谋求全国的独立统一和现代化。那个时候,毛泽东也关注和赞成“新村运动”,但因为无法实施而作罢。改良行不通,真正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始终没有建立起来,资本主义性质的现代化也无从谈起。之后,他拥护孙中山的革命主张。认为只要推翻了反动专制的清王朝,建立起中华民国,就可以进行现代化建设。辛亥革命后的现实使他看到,民主共和徒具形式,君主专制实质未变,现代化成为无稽之谈,梦想受挫。袁世凯及其后继者实行的是军阀专制统治,国家主权沦丧殆尽。不但无法进行经济建设,国家也陷入军阀混战的四分五裂状态。各种尝试都试验过了,都失败了,国家一天天坏下去,政治衰败化和国家地位的半边缘化相伴共生。先进的中国人苦苦寻求中国独立富强的道路而不得,就在这时,“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人们认识到走俄国人的路来达到国家的独立,才能实现现代化。历史表明,只有首先争取到民族独立,在被压迫的现状改变之后,才能使民族复兴繁荣,才能与外资建立起平等互利的关系,才能有中华民族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艰苦卓绝的斗争中逐渐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并形成了具有独创性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这一理论不仅指导了中国革命,而且也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及其经济现代化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1938年,毛泽东在回答世界学联代表团提出的抗战胜利后中共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时,他说,建立一个自由平等的民主国家。在这个国家内,经济上是向上发展的,农业、工业、商业都大大地发展。这就是中国的现代国家。也是孙中山先生希望所力争的。有了这样一个国家,中国就离开了半殖民地与半封建的地位,离开了旧中国,变成了新中国[2]134。也就是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新国家。1940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3]1079在这里,毛泽东实际上比较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现代化思想的施政纲领。1944年,他在致秦邦宪的信中说:“民主革命的中心目的就是……建立近代工业社会。”[4]237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他在《论联合政府》中就明确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5]1079在毛泽东看了,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实现必须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之上。在全国胜利前夕,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高瞻远瞩,指出:“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6]1437。深刻认识到中国必须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小农经济、小手工业是不行的,但现进工业在国民经济总产值的比重还还很低,他还提出要利用私营经济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引导农业和手工业经济向现代化和集体化方向发展,开始为圆梦摩拳擦掌,为新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规划了蓝图。

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建国后为“梦”奋斗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了“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国梦”的实现打下了制度基础。当时的中国可谓“一穷二白”,现代化基础十分薄弱,但毛泽东没有丝毫的自卑沮丧退缩,相反,他大气自信、斗志昂扬,和人民群众一道战天斗地、重整河山,在各个方面取得了一个个伟大胜利,为“中国梦”的实现打下了坚实基础。作为新中国的缔造者和党的最高领袖,他高瞻远瞩,在现代化的道路、目标、内容、步骤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刻全面论述,这些真知灼见与我们当前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一致和相通的。

第一,梦想的目标上。1954年6月,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总目标,是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他预计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大概是三个五年计划,即十五年左右,可以打下一个基础。”[7]7211955年3月,他又说:“我们可能经过三个五年计划建成社会主义社会。但要建成为一个强大的高度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国家,就需要有几十年的艰苦努力,比如说,要有五十年的时间,即本世纪的整个下半世纪。”[8]3901956年11月,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正式提出:“再过四五十年,就是二千零一年,进入到二十一世纪的时候,中国的面目更要大变。中国将变成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9]156-157。他提出了“超英赶美”的目标,要“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受挫后,毛泽东在梦的实现问题上有了新的认识,1962年1月《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的报告中他提出:“至于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在中国,五十年不行,会要一百年,或者更多的时间。……中国的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要使生产力很大的发展起来,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一百多年的时间,我看是不行的。”[10]31

第二,在圆梦的战略上。在建国初期,由于国际环境的影响和苏联的经验示范作用以及苏联当时对我国的援助,再加上我们没有经验,我们的体制和发展战略不能不在许多方面照抄苏联。在这个问题上毛泽东也不完全持否定态度,他指出:“由于我们没有管理全国经济的经验,所以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不能不基本上照抄苏联的办法。”[11]117但又说:“基本上照抄苏联的办法,但总觉得不满意,心情不舒畅。”[11]117在斯大林逝世后,苏联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陆续暴露出来,毛泽东和党中央认识到,苏联经验并非十全十美。1956年,毛泽东提出“以苏为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集中体现在毛泽东所著《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两篇文献中。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9]23毛泽东分析了农、轻、重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等涉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十个方面,提出要走出一条中国工业化的道路,政治上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文化上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提出了“我们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社会主义国家”的战略构想。[9]44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指出工农业要同时并举,1958年,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把一整套“同时并举”列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基本点,包括“在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条件下,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在集中领导、全面规划、分工协作的条件下,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同时并举,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同时并举”[12]263。忧劳兴国,逸豫亡身,国泰民安必须提倡节俭、反对奢靡,毛泽东一生简朴,与人民共克时艰,提出要“全面地持久地厉行节约”,“实行增产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这不但在经济上有重大意义,在政治上也有重大意义。”[9]240毛泽东是从事业的长远发展上看待节约的,指出:“要使我国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其中包括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样一个勤俭建国的方针。”[9]240如果奢靡之风盛行,“中国梦”最终极可能人亡政息。

第三,在圆梦的具体内容和步骤方面。1953年12月,在毛泽东审定的《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中,提出要“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就可以促进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就可以建立和巩固现代化的国防。”[13]6051957年,毛泽东又提出:“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1959年12月至1960年2月,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说:“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实现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11]1161964年12月,经毛泽东审议修该,周恩来总理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两步走”战略,指出“今后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任务,总的说来,就是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的历史任务,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考虑: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14]4391975年,周恩来在第四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再次宣布:“遵照毛主席的指示,三届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曾经提出,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设想:第一步,用十五年时间,即在一九八〇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14]479

此外,中国梦的主体是人,没有人本身的现代化,社会现代化必将陷入困境,中国梦也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重要内涵。人的现代化并不是现代化过程的副产品,而是其成功的先决条件。毛泽东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他认为社会现代化必然带动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又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的内在驱动力。

对于人的现代化,毛泽东强调人的思想的改造,面对经济文化的及其落后的状况,在全国范围内扫除文盲和发展教育,激发人们建设新社会的斗志,促进人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在1945年,毛泽东就提出:“从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中扫除文盲,是新中国的一项重要工作。”[5]1083新中国成立后,开展了一场全国性的扫盲运动,于1956年3月15日成立了全国扫除文盲协会,为提高人民文化水平而努力。毛泽东重视教育工作,把发展教育作为促进人的发展的重要途径,主张在教育方面实行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在办学形式上,把全日制教育与半工半读、业余教育结合起来;把国家办学与地方办学、部门、厂矿办学结合起来;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成人教育与儿童教育并举;学校教育与自学(包括函授教育、广播学校)并举[15]163。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9]226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成为有用之才身体健康是“本钱”和前提。他曾写信给新中国教育部长马叙伦,提出“健康第一,学习第二”的方针[8]83。毛泽东重视人的思想的自我改造,他说:“在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过程中,人人需要改造,剥削者要改造,劳动者也要改造”[9]223。提出要不断的学习,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以及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做到“又红又专”。

三、结语——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毛泽东心中的“中国梦”,既是强国梦,也是富民梦,梦想有一天把国家建设成世界上最发达、最文明的国家,人民改造成为世界上最先进、最文明的人。虽然有时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规律,但是这中间透出了的是民族精神和民族力量。干事业就是要得“一股子劲”!抚今追昔,毛泽东为梦的奋斗给我们留下的是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一种激励和一种希望。如今的中国日益强大,人民生活和民族素质不断提高,毛泽东当年的梦想有的已经变为现实,但人类追梦的过程永无止境,我们现在正聚气凝神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只要我们坚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1]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组.毛泽东早期文稿[G].长沙:湖南出版社,1995.

[2]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毛泽东书信选集[G].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5]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8]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9]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0]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11]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2]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1册[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13]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14]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15]马占稳.毛泽东与中国现代化[M].北京:红旗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中国梦现代化国家
边疆治理现代化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