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毛泽东民生思想的逻辑蕴涵

2013-08-15 00:48吴向伟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抗战民生群众

吴向伟

(武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430072)

从青年时代起就立志以天下为己任的毛泽东,时刻把自己的命运同国家和人民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为实现国家的富强和民生幸福奋斗了整整一生。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始终重视民生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个逻辑严密、内涵丰富的民生思想。探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民生思想的逻辑蕴涵,有助于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成长壮大的原因,也可以对当前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一、改善民生的战略价值

民生问题,关乎党的事业的成败,历来为毛泽东所重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不仅英勇地承担起挽救民族危亡的历史重任,而且始终对民生问题予以高度关注和重视。1937年2月,为推动国共合作抗日,毛泽东和张闻天等起草了《中共中央给中国国民党三中全会电》,向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项要求和四项保证,希望国民党将包括“改善人民生活”等五项要求定为国策。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把改善民生的具体措施写进党的纲领。毛泽东从争取抗战的胜利、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政治高度,阐述了改善民生的战略价值。

1.改善民生是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重要条件。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与国民党实行的片面抗战路线不同,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主张实行全面抗战的路线,即人民战争路线。中国共产党确信,只有动员和依靠群众,才能坚持抗战并取得抗战的胜利。1938年5月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深刻指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1]511“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弥补武器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了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1]480毛泽东还指出,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九十的工农群众没有动员起来。“现在我们要达到战胜日本建立新中国的目的,不动员全国的工农大众,是不可能的。”[1]565而要动员工农大众,必须改善民生。毛泽东明确指出:“必须改良工人的生活,才能发动工人的抗日积极性。”[1]766“应该规定地主实行减租减息,方能发动基本农民群众的抗日积极性。”[1]767

全面抗战伊始,毛泽东就提出,抗战要胜利,就必须“宣布改良人民生活的纲领,并立即开始实行”[1]347。如果国民党对人民生活依然没有改良的方针,“将使抗日战争蒙受绝大的不利”[1]353。1937年10月毛泽东在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时明确提出,实行人民民主和改良人民生活是抗战的必需条件。

1938年10月,毛泽东总结了全国抗战以来15个月的经验,明确指出:“改良人民群众生活问题,过去实行的太微弱了,因此不能激发广大人民的抗战热忱,对坚持长期抗战是非常不利的。”[2]131他认为实行各项改善民生的政策是今后全民族当前的紧急任务。1939年2月,毛泽东在《在延安党政军生产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肯定了边区生产运动在支前和改善人民生活中的成绩,明确指出:“如果全国都像边区一样的做起来,这就是全国物力动员起来了,果如此,则‘抗战必胜,建国必成’就会成为现实了。”[2]138

面对1941年和1942年根据地面临的严重困难,毛泽东指出:“如果我们的党与政府不注意动员人民并帮助人民发展农工商业,则人民生活既不能改善,抗战需要亦不能提供,其结果是军民交困。军心民心如不能巩固,一切也无从说起了。所以,党与政府用极大力量注意人民的经济建设,乃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任务。”[3]3411943年,毛泽东在给彭德怀的电报中指出:“民主政权的实质是改善人民的经济生活与提高人民的政治觉悟,二者均为抗战。”[3]324改善人民生活的条件,“一是减轻农民对地主的负担,即实行减租减息;二是减轻农民对政府的负担,即实行精兵简政与发展一部分公营经济;三是认真帮助农民发展农业生产及副业生产,增加农民的粮食收入及副业收入。”[3]342

1945年4月,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批评了那种要抗战就不应改革民主民生的错误论调。他指出:“大敌当前,民主民生改革的问题不应该提起,等日本人走了再提好了。——这是国民党反人民集团的谬论,其目的是不愿抗日战争获得彻底胜利。”[4]1076他重申并肯定了党的正确主张,指出:“大敌当前,不解决民主民生问题,就不能建立抗日根据地抵抗日本的进攻。——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并且已经这样作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4]1076

2.改善民生是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1935年12月,中共瓦窑堡会议通过的决议明确地指出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中国共产党又是全民族的先锋队”。党的这一性质决定了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明确指出:“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就是我们的出发点。”[4]1094-10951941年11月,毛泽东指出,陕甘宁边区所实行的是革命的三民主义,“就目前来说,革命的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就是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其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就是要为全国一切抗日的人民谋利益,而不是只为一部分人谋利益。全国人民都要有人身自由的权利,参与政治的权利和保护财产的权利。”[4]808坚持从人民利益出发,不是空洞的政治口号,必须满足人民的实际需要。正如毛泽东所说:“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5]467“我们的第一个方面的工作并不是向人民要东西,而是给人民以东西。”[5]467。群众利益无小事,“为着这个,我们应该不惜风霜劳苦,夜以继日,勤勤恳恳,切切实实地去研究人民中间的生活问题,生产问题,……并帮助人民具体地而不是讲空话地去解决这些问题。”[5]467毛泽东批评了无视人民生活疾苦的官僚主义,指出:“如果我们做地方工作的同志脱离了群众,不了解群众的情绪,不能够帮助群众组织生产,改善生活,只知道向他们要救国公粮,而不知道首先用百分之九十的精力去帮助群众解决他们‘救民私粮’的问题,然后仅仅用百分之十的精力就可以解决救国公粮的问题,那末,这就是沾染了国民党的作风,沾染了官僚主义的灰尘。”[4]933他认为,只有先给人民以东西,然后才向人民要东西,这两方面的工作是不能颠倒的,只有在我们的同志懂得并且实行了这样两方面工作的配合时,我们方能算得上称为一个完全的共产主义的革命家。

由于党和毛泽东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并努力付诸于行动中,在各解放区,人民丰衣足食的现象已日见推广,这与国民党统治区民生凋敝、民怨沸腾形成了鲜明对照。毛泽东于1945年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在国民党区域,工人、农民、店员、公务人员、知识分子以及文化工作者,生活痛苦,达于极点。中国解放区的全体人民都有饭吃,有衣穿,有事做。”[4]1048这一事实也得到了世界民主人士的肯定。1945年9月2日,美国记者爱泼斯坦在纽约的《下午报》的报导中说:“我和其他外国记者在那年(1944年)访问共产党领导的地区,发现那边的老百姓和士兵比中国其他任何地方都吃得好,穿得好。”[6]斯坦因在《中国共产党与解放区》一文中也写道:“延安的‘新民主主义’是以已经增加了生产、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准的经济与财政政策为基础的。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是中国吃得最好、最受人爱戴的军队。当我由延安返渝时,重庆国民党的不少领袖们都向我承认,共产党已获得使他们在经济领域中享有盛名的惊人的伟大成就。中国某些大的经济问题,似乎在近代史上第一次走向解决的途中。这是中国共产党政权力量的伟大源泉之一,而且是它的前途的佳兆。”[7]关注民生,努力改善民生,是获得人民拥护、取得抗战胜利的法宝。正如根据地领导人和有识者总结的那样:“只有群众生活改善,觉悟程度提高,才能提高其抗日的积极性。改善群众的生活,开始那怕是从最小的一点做起都是好的,离开群众生活的改善去谈抗战,那简直是欺自己的事。”[8]235

二、改善民生的内涵和总体布局

民生问题,从本质来讲,其实就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问题,是民众基本需求的满足问题。抗日战争时期人民的基本需求是什么呢?毛泽东作出了回答:“全国人民都要有说话的机会,都要有衣穿,有饭吃,有事做,有书读,总之是要各得其所。”[4]808因而,改善民生即是“使各界人民都有说话机会、都有事做、都有饭吃”[4]808。这表明,民生不仅仅停留在基本的物质层面上,也应体现在政治权利的享有、精神自由的追求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上。1942年,毛泽东在《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中指出:“就目前陕甘宁边区的条件说来,就是组织人民、领导人民、帮助人民发展生产,增加他们的物质福利,并在这个基础上一步一步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与文化程度。”[5]467这就是说,改善民生应体现在三个方面:物质生活的关照、政治生活的关怀、精神利益的关切。1945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从这三个方面详尽地提出了“中国人民现时要求”。为此,改善和保障民生应该在以下三个层面同时展开。

1.发展经济,尽可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需要。生产力的发展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前提条件。抗战时期人民生活异常困苦,在改善民生问题上,毛泽东更为关注的是物质生活的关照方面。他说:“要不要民生呢?使老百姓有点饭吃有点衣穿。”[2]125改善民生,“一句话,使人人有衣穿,有饭吃,有书读,有事做”[2]133;民生问题,“只有从切切实实的有效的经济发展上才能解决”[4]892;组织人民发展生产,“就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根本政策”[5]468。

为了尽可能满足人民物质生活的需要,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措施:第一,调整土地政策,实行减租减息。在抗日战争时期,“改善人民的经济生活,首先的和主要的,就是实行减租减息”[9]151。1937年8月召开的洛川会议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正式提出了“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毛泽东在1943年10月1日为中央起草了党内指示《开展根据地的减租、生产和拥军爱民运动》,要求各根据地检查减租减息政策的实行情况,有力地推动了这一政策全面而深入地贯彻。第二,减轻民众赋税负担。毛泽东指出:“我们一方面取之于民,一方面就要使人民经济有所增长,有所补充”[4]893,“使人民有所失同时又有所得,并且使所得大于所失,才能支持长期的抗日战争”[4]894。根据这一精神,各根据地根据战争和生产丰收的实际,灵活调整税收,尽可能降低征税和产量的比例,保证了人民基本生活需要。第三,开展大生产运动和实行精兵简政。党和政府机关人员一起进行生产自救,减轻了人民负担,促进了生产发展,融洽了党群、军民关系。

2.发扬民主,保障人民的基本政治权利。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1940年,毛泽东在给中原局、北方、南方等各局的指示中说:“目前你们的政策只是去掉买办大资产阶级及封建大地主的专制主义及作初步的民生改良,一方面保证工农小资产阶级人权、政权、财产权及言论集会结社之自由,另一方面也应保证除汉奸以外一切资本家地主的人权、政权、财权及言论集会结社之自由,只要不武装暴动,任何党派阶层有活动之自由。”[5]321这就明确界定了“人民”的范围和人民应享有的基本权利。保障这些权利采取的主要措施有:第一,实行普选制。毛泽东指出:“抗日统一战线政权的产生,应经过人民选举。其组织形式,应该是民主集中制。”[1]743为此,抗日根据地实行了普遍、平等、直接选举制度。据统计,当时参加民主选举的选民普遍达到当地总人口的80%左右,有的甚至高达90%以上。第二,实行参议会制。毛泽东指导起草的《陕甘宁边区政纪总则草案》规定:“各级参议会为各级权力的最高权力机关,各级政府服从各级参议会之决议。”[10]296这项规定通过人民直接选出能代表民意、为人民所信赖的议员组成各级议会,使参议会成为民声表达的“平台”。第三,实行“三三制”。毛泽东指出:“不论政府人员中或民意机关中,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而使其他主张抗日民主的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占三分之二。”[1]760这一体制的落实,充分体现了民主的广泛性。

3.注重文化建设,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1944年,毛泽东在《关于陕甘宁边区的文化教育问题》中强调:“文化是不可少的,任何社会没有文化就建设不起来。”[11]110这种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文化,它为全民族中90%以上工农劳苦群众服务。毛泽东提出了加强抗日根据地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第一,办好各类学校。1939年初,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参政会议上提出,边区要“办初级的、中级的、高级的学校,开展识字运动,使边区人民大大提高文化水准”[3]217。1940年,毛泽东在给中原局的电报中指出:“开办大规模学校是你们开展工作的中心一环。”[3]275在毛泽东的指导下,各根据地文化事业得到发展。在陕甘宁边区,到1940年已建立小学1341所和中等学校7所,小学生达到4.36万人,后来还办起了师范学校。第二,发展民众教育,扫除文盲。各抗日根据地建立了各种社会教育组织,对民众进行文化教育,创立了冬学、识字组、夜校、半日学校等许多适合成人和失学儿童教育的形式。第三,做好报纸、艺术等方面的工作。毛泽东提出要“全党办报”,从而促进了报纸、书刊等各种文化事业发展;他要求艺术作品“要有内容,要适合时代要求,大众的要求”[5]122。在他的指导下,根据地成立了民教馆、剧团、俱乐部、秧歌队等方式,促进了戏剧、秧歌等文艺活动的开展,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

三、改善民生的基本动力

综上所述,改善民生的战略价值和着力点已明确,那么靠什么来推动民生问题的解决呢?毛泽东阐述了解决民生问题的基本的动力,这就是一要靠人民,二要靠党和政府制定切合实际的政策。

1.人民积极性的调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毛泽东提出了人民创造历史的观点,他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4]1031改善民生最终要靠“发动群众的创造力和积极性”[4]933。

1943年11月,毛泽东总结了一年来生产运动的经验,认为1942年高级干部会议的方针是正确的。他说:“高级干部会议方针的主要点,就是把群众组织起来,把一切老百姓的力量、一切部队机关学校的力量、一切男女老少的全劳动力半劳动力,只要是可能的,就要毫无例外地动员起来,组织起来,成为一只劳动大军。”[4]928他指出,把群众组织起来,这是一种方针。与此相反的方针是,不注意把广大群众组织起来,而只注意组织财政机关、供给机关、贸易机关的一小部分人;不把经济工作看做是一个广大的运动,一个广大的战线,而只看做用以补救财政不足的临时手段。这是一种错误的方针。

关于组织起来的意义,毛泽东指出:“在农民群众方面,几千年来都是个体经济,一家一户就是一个生产单位,这种分散的个体生产,就是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而使农民自己陷于永远的穷苦。克服这种状况的唯一办法,就是逐渐地集体化。”[4]931毛泽东认为,通过合作社,“我们就可以把群众的力量组织成为一支劳动大军。这是人民群众得到解放的必由之路,由穷苦变富裕的必由之路,也是抗战胜利的必由之路”[4]931。

为此,毛泽东强调,每一个共产党员,必须学会组织群众的劳动。共产党员一定要能够同群众相结合,要相信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应该走到群众中间去,向群众学习,把他们的经验综合起来,成为更好的有条理的道理和办法,然后再告诉群众(宣传),并号召群众实行起来,解决群众的问题,使群众得到解放和幸福”[4]933。

2.政策的适时调整。适合的政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但是,多数政策具有时效性的特点,如果超越一定的时空范围就不能发挥作用,就应当调整和变革。抗日战争时期,国难当前,国共两党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过去的许多政策不适应新的形势。毛泽东指出,“过去十年土地革命时期的许多政策,现在不应当再简单地引用”[1]762,尤其是在土地革命后期的许多过“左”的政策,如在经济上消灭资产阶级(过“左”的劳动政策)和富农(分坏田),打击知识分子等政策,“不但在今天抗日时期,一概不能采用,就是在过去也是错误的”[1]762。

为此,抗战时期党根据实际调整了民生政策。“在劳动政策方面,是适当地改善工人生活和不妨碍资本主义经济正当发展的两重性政策。在土地政策方面,是要求地主减租减息又规定农民部分地交租交息的两重性政策。”[4]793在税收政策方面,“必须按收入多少规定纳税多少。一切有收入的人民,除对最贫苦者应该规定免征外,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居民,不论工人农民,均须负担国家赋税,不应该将负担完全放在地主资本家身上”[1]767。在经济政策方面,“应该积极发展工业农业和商品的流通。应该吸引愿意来的外地资本家到我抗日根据地开办实业。应该奖励民营企业,而把政府经营的国营企业只当作整个企业的一部分。凡此都是为了达到自给自足的目的。应该避免对任何有益企业的破坏。”[1]768

在人民权利方面,“应规定一切不反对抗日的地主资本家和工人农民有同等的人权、财权、选举权和言论、集会、结社、思想、信仰的自由权”[1]768。在文化教育方面,“应以提高和普及人民大众的抗日的知识技能和民族自尊心为中心”[1]768,发展文化教育事业。这些政策的实施,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改善了人民的生活,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四、改善民生的外在保障

人民群众是改善民生的主体力量,但如果只有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而无有力的领导骨干去恰当地组织群众的积极性,则群众积极性既不可能持久,也不可能走向正确的方向和提到高级的程度。因此,改善民生需要党和政府的组织与帮助。此外,军队机关学校的生产自给,对于克服经济困难,减轻人民的负担,改善人民生活,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1.党和政府的帮助。改善人民的经济生活,是人民政权的责任。1941年8月,毛泽东在给谢觉哉的信中指出:“边区有政治、军事、经济、财政、锄奸、文化各项重大工作,就现时状态即不发生大的突变来说,经济建设一项乃是其他各项的中心,有了吃穿住用,什么都活跃了,都好办了。”[5]369-370做地方工作的同志首先要帮助群众组织生产,改善生活。“县区党政工作人员在财政经济问题上,应以百分之九十的精力帮助农民增加生产,然后以百分之十的精力从农民取得税收。”[4]911否则,就是沾染了国民党的作风和官僚主义的习气。各级党政军机关学校一切领导人员都必须学会领导群众生产的一套本领。“凡不注重研究生产的人,不算好的领导者。”[4]911毛泽东批评了下列错误观点:不知用全力帮助群众发展生产,只知向群众要粮要款的观点(国民党的观点);不注意全面地发动群众生产运动,只注意片面地以少数经济机关组织少数人从事生产的观点;不为在发展生产条件下改善物质生活而斗争,片面地提倡艰苦奋斗的观点;不知自己动手而只知把生产任务推给建设厅长、供给部长、总务处长的观点。

2.军队机关学校的生产自给。在经济落后的抗日根据地,人民的租税与政府的支出之间,长期地存在着一个大矛盾。在1941、1942年经济极度困难时期,这个矛盾表现得更加尖锐。为了抗战胜利,必须保证部队的必要的供给;但与此同时,又必须照顾人民负担的能力,保证人民眼前生活的需要。毛泽东批评了那种不顾抗战需要,片面强调政府施仁政,牺牲人民长远利益的错误观点;也批评了那种不顾人民,只顾军队和政府的需要,竭泽而渔、诛求无已的错误思想。他认为要解决这个矛盾,除政府用极大的精力帮助人民发展经济,实行精兵简政外,“一切军队,一切机关学校,在不妨碍作战的条件下,都要进行生产自给运动,用自己动手的方法,达到改善自己生活、减轻民众负担的目的”[11]45-46。毛泽东指出,军队和机关学校发展的自给经济是目前特殊条件下的特殊产物,它在其他历史条件下是不合理的,但在目前条件下却是完全合理并且完全必要的——“我们的自给经济愈发展,我们加在人民身上的赋税就可以愈减轻”[4]894,“老百姓生产的结果归自己享受的部分就增多了”[4]929-930,从而达到了既坚持抗战又使人民生活又有所改善的目的。

总之,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关注人的生存境遇和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对“因何改善,改善什么,何以改善”等等关于改善民生一系列基本问题进行了富有创造性的回答,构建了内容丰富、逻辑严密的民生思想。这一思想不仅对当时军民克服困难、争取抗战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对当前解决民生问题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顾龙生.毛泽东经济理论与实践:上[M].北京:红旗出版社,2010.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思想年编(1921-1975)[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4]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爱泼斯坦.这就是毛泽东:中国共产党领袖[N].纽约下午报,1945-09-02(3).

[7]斯坦因.中国共产党与解放区[N].解放日报,1946-04-05(6).

[8]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委员会,江苏省档案馆:苏南抗日根据地[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87.

[9]朱德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10]陕甘宁根据地革命史料选集:第1辑[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

[11]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猜你喜欢
抗战民生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