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开宇 李泽庚 童佳兵
(安徽中医学院·合肥 230038)
细菌性肺炎根据不同的发病表现中医多根据表现不同分属于“外感发热”、“咳嗽”、“喘证”等范畴,外邪侵袭肺卫而表现为咳嗽、咳痰或伴发热等为主要症状的疾病,肺炎的病因多与气候突变、寒温失常有关,发生又与人体的正气强弱有关,若起居不慎,寒温不调,过度劳累等,均可使卫外功能减弱,易感受外邪而发病。外感时邪均由口鼻而入。肺主卫气,外邪入侵首先犯肺,卫气失于宣达,可见发热、头痛、恶寒等证。肺主呼吸,开窍于鼻,上系咽喉,外邪入内化热,肺气失宣,清窍不利,因而出现鼻塞流涕、咳嗽、喷嚏、咽痛、咳吐黄粘痰等症。若继续传变则病入营血,则出现神志昏糊,抽搐,高热,斑疹症状等危候,继而出现气喘、气急,甚至威胁生命。
中医理论针对外感疾病均由口鼻而入,邪气的侵入又与人体正气有关,故在疾病的预防方面以加强人体正气,抵御外邪入侵,针对病邪性质研制配伍方剂。在预防疾病的方剂配伍中亦要注意针对不同的年龄段,不同体质的人群所用的预防药物也不尽相同。
2.1 细菌性肺炎的预防
根据肺炎的病因病机可以发现,疾病的发生分为:邪盛与正虚两个方面,中医药的防治也从这两方面入手。体质虚弱,卫外功能不强,贼风易乘虚而入,故需以调养正气,以抵御外邪。在疾病的预防中要注意到,首先避免与患者亲密接触,其次需要提高人体正气以抵抗外邪侵袭。
2.1.1 注意生活起居及饮食 根据气候的的变化增减衣物,饮食要适时、适量、适温,少进刺激之品。作息时间要规律不要熬夜晨起不要贪床。保持心态平衡,避免精神情志过大的波动。[1]
2.1.2 药物预防 根据中医理论,按照疾病发病的规律与传变,根据疾病的病因、病机及李泽庚教授指导,针对外感时邪均由口鼻而入,邪气的侵入与人体正气有关,故在疾病的预防方面以加强人体正气,抵御外邪入侵,正可谓“正气内存,邪不可干”,中医调养主要调补人体正气,再根据针对病邪性质研制配伍预防方剂。若患者平素体虚、畏寒、肢冷、舌胖,苔白或腻为肺阳虚,可用玉屏风散合桂枝汤主之,黄芪、白术、防风、桂枝、白芍;若患者平素体虚、乏力、纳谷差,大便溏,舌胖,苔白或腻,为肺脾气虚,玉屏风散合参苓白术散主之,黄芪、白术、防风、人参、茯苓、白术、扁豆、陈皮、莲子、薏仁米、砂仁、扁豆、桔梗、山药;若患者平素体虚、口干、舌红、少苔或无苔,为肺阴亏虚,玉屏风散合沙参麦冬汤加减,黄芪、白术、防风、沙参、麦冬、玉竹、甘草、桑叶、扁豆。
李泽庚教授多年研究中医肺病,针对肺部感染,运用中医理论,根据疾病病因病机、病邪性质、发病机制及病情的传变,制定相应的中草药预防药方,在日常的疾病预防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细菌性肺炎的发病均由口鼻而入,肺主卫气,外邪入侵首先犯肺,卫气失于宣达,如果疫疠火毒灼伤肺金,肺气上逆,或肺气失宣,水道不调,内生水湿,停滞于肺,壅塞肺络,损伤肺气,出现鼻塞流涕、咳嗽、喷嚏、咽痛、喘促胸闷、汗出及呼吸困难等。疾病如果继续传变则疫邪由口经咽腔直入胃腑,或经肺络下侵大肠,疫邪伤胃,其性炎上,胃失和降,气机上逆,故呕吐不食;邪伤胃肠之络,气机阻滞不通,可见腹痛、腹泻,或大便干结不通。若继续传变则病如营血,则出现神志昏糊,抽搐,高热,斑疹,气急等危症。
根据李泽庚教授多年中医肺病的研究经验及其临床实践方药的运用,指出中医针对细菌性肺炎的病机为正气不足,贼风乘虚而入,导致肺气失宣,聚痰化热,并根据发病的不同症状,确定不同的治疗方案,如病人初感外邪,病位在表,正气尚未虚损,则表现为肺卫症状明显,病人以鼻塞流涕、咳嗽、喷嚏、咽痛、咳痰,发热症状为主,治疗以祛风解表,宣肺利气化痰为主,以止嗽散主之,桔梗、荆芥、紫苑、百部、白前、甘草、陈皮;若病人出现痰热灼伤肺金,肺气上逆,喘促胸闷、汗出及呼吸困难等症状,则以清热化痰解毒,泻肺平喘为主,以清金化痰汤和桑白皮汤加减,黄芩、山栀子、知母、桑白皮、瓜蒌仁、贝母、麦门冬、橘红、茯苓、桔梗、甘草、半夏、苏子、杏仁、黄连;若继续传变则疫邪由口经咽腔直入胃腑,或经肺络下侵大肠,疫邪伤胃,其性炎上,胃失和降,气机上逆,故呕吐不食;邪伤胃肠之络,气机阻滞不通,可见腹痛、腹泻,或大便干结不通。则需肺胃同治,需疏风解表,清热解毒,和胃通腑,六磨汤加减,木香、枳壳、乌药、槟榔、大黄、乌梅、沉香,继续传变则病入营血,则出现神志昏糊,抽搐,高热,斑疹,气急等症状,则要凉血解毒,开窍醒神,并结合西医急救治疗,防止延误病情,中药可服用犀角地黄汤加减,水牛角、生地、白芍、丹皮。
中医预防及治疗细菌性肺炎,主要是根据病邪性质,发病的临床表现,常规情况下,使用中药防治流感只要用药得当,一般都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具有简、便、验、廉的优势,中医药领域要积极主动地介入到对肺炎的防治工作中,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开发研制对症的处方。
[1] 韩宏彦.近几年流感(和甲流)流行中中医中药预防流感(和甲流)的几点方法[J].内蒙古中医药2010(2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