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庄灌区现代化建设做法与成效

2013-08-15 00:42苏秀峰刘秀勇
山东水利 2013年1期
关键词:德州市干渠供水

苏秀峰,刘秀勇

(德州市水利局,山东 德州 253014)

潘庄引黄灌区位于德州市西部,1972年建成使用,是全国特大型引黄灌区之一。作为德州市主要粮棉产区,灌区总面积5 851 km2,土地面积58.5万hm2,耕地面积33.3万hm2,有效灌溉面积23.8万hm2,建有总干渠1条、长91.3 km;干支渠696条,总长2 788.7 km;闸、桥、渡槽、涵洞等各类建筑物3 449座。

潘庄灌区承担着向齐河县、禹城市、平原县、夏津县、武城县、德城区、陵县、宁津县8个县(市、区)工农业生产生活供水任务,渠首设计流量120 m3/s,开灌以来累计引水360.3亿m3,年均引水9.5亿m3,是德州市名副其实的命脉工程,为保障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据初步统计,2011年灌区总人口336.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06.4万人,农业人口229.7万人。工农业总产值1670.1亿元,其中:工业产值1 492.7亿元,农业产值177.4亿元。

1 灌区现代化建设思路

1.1 站所建设新型化

近年来,潘庄灌区在原有8个基层站所基础上,以组建中心管理所为先导,陆续组建了齐河、禹城、平原3个中心管理所(渠首所单列)。通过不断加强领导,持续加大投入,逐步将所辖的基层站所全部建设成为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生活舒适,颇具现代气息和水利特色的新型站所,使其成为引黄供水基地、现代灌区腹地、和谐灌区胜地和职工生活福地。

1.2 水情掌控信息化

针对供水对象多元化、供水任务繁重化、供水成效市场化的新形势,潘庄灌区以先进技术为手段,成功搭建水情调度技术平台,先后建成四大现代化科技系统,改变了以往落后的管理方式和调度模式。四大系统为:1)监控系统;2)8 套水位自动传输系统;3)17 套远程闸控系统;4)1 套远程自动化测流系统,数据成果生成表格进行存管和自动打印。

1.3 队伍建设人才化

面对人员队伍老化、人才不足、文化程度偏低等高年龄、低学历的职工队伍,潘庄灌区采取了3个方面的措施:1)持续引进高学历人才;2)德智兼备选人才,开展了灌区历史上的首次竞聘上岗活动;3)新老结合,吸引了9名正式职工(其中5 人为退休老职工返聘)到中心管理所干事创业,安排4名新录用大学生到基层站所锻炼,提升了基层队伍的整体水平,同时激发了队伍的活力。

1.4 续建配套节水化

自1998年以来,国家下达潘庄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投资计划共计11 期,计划投资累计20 75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7 400万元,地方自筹资金13 350万元),共完成新建总干渠护坡16.52 km,骨干渠渠道护坡45.1 km,新建护底3.6 km,维修改造建筑物231座,建设测水量水站点9处。

效益主要体现在:1)水利用系数明显提高,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0.48 提高到0.59年,新增节水能力9 977万m3,总干渠渠道利用系数由0.87 提高到0.91,年减少水量损失4 048万m3;2)灌区有效灌溉面积由22万hm2提高到23.8万hm2,提高了1.8万hm2,灌区年均增产粮食1.60亿kg,德州市成为全国第一个“吨粮市”,并实现粮食生产十连增,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1.5 依法行政常态化

形成了公安、水政、技术人员、基层管理人员“四维一体” 的安全防范体系,年均查处水事案件30 多起,调处水事纠纷50 多起,挽回经济损失60万元,维护了水利部门的合法权益,发挥了为灌区调水运行和管理保驾护航的作用。采取了三项措施:1)实行警力下沉,将执法人员分组驻扎各基层管理所,充分发挥基层警务室的联防联动特长,及时处理乱取土、乱取水、乱修建和破坏水利设施案件,保证了调水运行工作的顺利完成;2)实行联合执法,先后与齐河、禹城、平原3 县(市)多个乡镇派出所联合设立水务警务室,建立了体制顺畅的执法长效机制;3) 加强水法规宣传,促进灌区和谐发展。

1.6 灌区管理制度化

近年来,潘庄灌区承接了引黄济津向天津市的输水重任,年送水目标4亿m3。潘庄灌区管理局以此为契机,把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作为灌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促进工作程序的规范和工作效能的提升;在工作制度方面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工程建设方面实行项目法人制、建设监理制等“四制”管理;在内部管理方面严肃考勤、请销假等纪律。圆满完成了各年度的供水任务。

1.7 供水用水合同化

实行了计划供水、合同用水,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各县(市、区)每年按月向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报送用水计划,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黄河分配德州市水量,经综合平衡,下达各县(市、区)用水指标。灌区按照市水行政主管部门下达的各县用水指标,向各县(市、区)统一调配水量,并负责各县(市、区)的用水计量、水费核定工作。各县(市、区)灌溉管理所(股)负责向乡镇配水、供水、水量计量、水费核定等工作。乡镇管理站负责向各村配水、供水、水量计量、水费核定等工作。

2 建设成效

1)保障灌区连年实现安全高效引水。经过40 多年的运转,潘庄灌区出现了总干渠淤积严重,武庄、瓦王等大型渡槽超期服役,干渠两岸大型引水闸年久失修、调度不灵,尚庙闸闸孔偏窄、过流不畅,三级沉沙池功能日趋衰弱等一系列问题,同时供水任务逐年加大。在这种情况下,截至2011年底,潘庄灌区累计安全、高效引水394.98亿m3,年均10.12亿m3,为德州市社会经济稳定、快速、可持续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可以说,其中灌区的现代化建设功不可没。

2)保障灌区有效面对急难险重任务需求,成为引黄济津(冀)、惠及天津和河北的可靠输水线路。2010年以来,潘庄灌区开始向天津兼顾河北送水,至今已圆满完成两个年度的输水任务。第一次引黄济津于2010-10-22 开始,2011-04-11 结束,历时172 d,供水11.84亿m3,创造灌区持续不间断引水时间最长、持续不间断引水量最多、总干渠平均水位最高、尚庙闸下泄流量最大、冬季带冰引水时间最久等5 项历史记录。第二次引黄济津于2011-10-18 开始,12-24 结束,历时70 d,供水4.2亿m3,创造了灌区一年两次跨区域供水历史记录。灌区现代化建设为引黄济津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和保障,使灌区有力应对了高水位、大流量对总干渠带来的一系列险情,成功战胜了带冰引水造成的一系列困难,圆满完成这一急难险重任务,既缓解了天津市的用水紧张局面,又惠及了德州市的长远发展,实现了冬、春季农业抗旱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和引黄济津调水的多赢。

3)保障灌区管理日趋科学高效,成为全国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的典范。通过现代化建设,潘庄灌区实现了对总干渠运行数据的及时获取,总干渠输水和带冰运行的安全保证率得到极大提升,实现了对重点输水设施的全天候实时监控,建立了水政执法、地方公安、工程管理人员和电子监控网络“四位一体”管理模式,实现了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对总干渠引水闸门的自动开启、关闭及提、降,达到初步对总干渠引水口门集中控制和管理的目的,实现了引黄调水的远送扩浇,实现了客水和当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有限黄河水的最大效益。

4) 保障灌区始终走在可持续高速发展的大路上,向节水型、科技型、生态型、服务型四型灌区阔步前行。通过现代化建设,潘庄灌区有效破解了渠系长、点多、面广造成的历史性管理难题,有效化解了监测设施不全、调度水平不高、管理手段落后等诸多问题,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数据的全面性、准确性和适时性,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水平和效率,有效地降低了管理成本,灌区引黄调水、水量调配、工程建管从此有了科学的支撑和保障,推动灌区管理和决策不断向纵深、精细和高水平方向发展,不断迈向高效能节水型灌区、现代化科技型灌区、规范化生态型灌区、供水链服务型灌区。

猜你喜欢
德州市干渠供水
山东省德州市杂技团《蹬伞》
德州市市场监管局赴济宁市学习观摩
南干渠儿童活动空间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
分区分压供水在雕鹗水厂供水中的应用
供水产销差的组成与管控建议
平凡的岗位 非凡的业绩——记德州市关工委名誉主任蔚立臻
如何开展新闻踏访——“三千里干渠探访”报道体会
甘肃引洮供水二期工程年内开建
德州市2014年旱灾应对措施与经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