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光通,任文祥,刘泽军
(沂源县水务局,山东 沂源 256100)
沂源县地处山东省中部,淄博市最南端,属沂蒙山区,为沂河发源地。沂源县辖11个镇,1个经济开发区,1个街道办事处,633个行政村,总人口56.4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78.4%。全县多年平均降水量739.1 mm,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3.93亿m3,地下水资源量2.06亿m3,扣除重复计算量后,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4.62亿m3。县域内水系发达,水利工程众多,水网建设条件良好。2012年4月,沂源县水务局组织编制了《山东省沂源县现代水网建设规划》。
沂源县现有水利工程635座,其中大型水库1座,为田庄水库,兴利库容6 840万m3;中型水库1座,为红旗水库,兴利库容690万m3;小(1)型水库20座,总兴利库容3 095万m3;小(2)型水库92座,总兴利库容1 029万m3;塘坝521座,总库容1 195万m3;现状水利工程总计兴利库容12 849万m3。近年来,沂源县先后实施了村村通自来水、水库除险加固、河道治理、农村饮水安全、库区移民扶持等多项水利工程,为全面建设现代水网奠定了良好的工程基础。
沂源县水资源总量不足且时空分布不均。全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4.62亿m3,根据2010年人口数据测算,沂源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818 m3,属于全省水资源较为丰沛的地区,远高于全省按2010年人口计算的人均水平316 m3。但与全国、全世界相比仍属水资源短缺地区,人均水资源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3,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10。现状年沂源县平水年份、枯水年份、特枯水年份均存在不同程度缺水。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沂源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制约“瓶颈”。
沂源县位于沂河上游,无外来水源,现状供水水源主要是当地地表水和地下水。应对长历时、大范围干旱的问题将成为新时期水资源安全保障的重大挑战。
沂源县多年平均天然年径流量为39 288.4万m3,近7年平均当地地表水供水1 895万m3,地表水开发利用率为7.2%,地表水资源具有较大开发利用潜力。
目前,全县骨干河道防洪标准较低,中小河流尚未进行系统整治,多数达不到5~10年一遇防洪标准。降级为塘坝的小型水库仍未进行除险加固,已进行除险加固的病险水库溢洪道下游河道泄洪能力和管理设施还不配套。近年来极端突发天气事件呈现频发之势,暴雨洪水的突发性、不可预见性和灾害性大大增加,应对水旱灾害的难度日益加大。
从全县来看,水体污染、地下水位下降、河道断流等水生态问题亟待解决。受季风气候影响,加上蓄水工程的大量兴建,全县部分河流发生了季节性断流现象,境内部分山泉涌水量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减。
以中央及山东省新时期治水理念为指导,全面总结沂源县水利发展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分析沂源县现代水网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将水利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以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注重统筹治水、科学用水、依法管水,突出加强薄弱环节建设,大力发展民生水利,不断深化水利改革,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按照供水、防洪、生态三大功能结合、三大水问题统筹解决的新思路,依托沂源县水系及水利工程分布、国民经济产业布局,围绕水利现代化建设目标,以流域为单元,以河道、管道、渠系为输水载体,以水库、泵站为调配节点,依托骨干水网,提出了“一河纳八支、一环绕沂城、一轴通两园、三星润全境”的现代水网规划布局。
沂源县以构建水资源保障体系、防洪减灾体系、水生态与水文化体系、水利管理体系等四大体系为目标,分别进行了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区域水资源调配工程、城乡供水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防洪减灾工程、水生态工程、水文化与水景观工程、水利信息化工程等八大工程规划。有效实现境内河、湖、渠、库的连接、整合,提升水利工程整体功能,实现供水、防洪、生态等多重效益。
沂源县现代水网规划编制现状年为2010年,近期规划水平年为2015年,远期为2020年。建设规划总投资37.60亿元。2015年,全县新增供水能力0.3亿m3,城乡供水达标率100%,“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达到3.13万hm2,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5,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70%;2020年全县新增供水能力0.15亿m3,城乡供水达标率100%,“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达到3.47万hm2,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72,沂河干流河道防洪标准提高到50年一遇,重点支流河道防洪标准提高到20年一遇,全县整体防洪能力提高到20年一遇,主要河库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100%,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74.4%。
规划实施后,将建立完善的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城乡供水保障体系,平水年份及一般枯水年份区域水资源在2020 水平年可达到供需基本平衡,抗旱能力得到加强;将建立防洪减灾安全保障体系,进一步提高抗御洪涝灾害的能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保障;将建立水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实现区域良好的生态环境;将建立高效的水利建设与运行管理体系,进一步提高依法治水、依法管水的水平,基本实现区域现代水利发展目标,成为全省现代水利发展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