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农机局 周立明 秦少兰
近几年来,湖北省把大力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作为农机化重点工作来抓,在政策、资金、技术、信息、服务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我省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迅速,特别是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农机专业户、农机协会等服务组织,从发展速度、发展质量、组织方式、服务功能等方面,都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已成为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主力军,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在服务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和现代农业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农民广泛应用农业机械,催生了一批农机合作社、农机专业户、农机协会等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各级农机管理部门因势利导,积极探索与家庭承包责任制相适应的农机社会化服务路子,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社会化发展。自《农民合作社法》出台后,农机专业合作社大量涌现,全省初步形成了以开展农机作业服务为主要内容,以农机化技术推广、技能培训、机具维修、配件供应、信息服务、质量投诉监督等为支撑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全省已经搭建了以农机合作社为龙头、农机大户为骨干、农机户为基础、农机中介组织为纽带的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框架。
一是发展速度加快。截止目前,全省现有农机户170万户,比2011年增加12万户,其中农机原值20万元以上农机大户近1万个,农机化服务专业户26.7万个,农机专业服务组织7 600个,比2011年增加67个,其中农机原值20万元以上的有3 100个,拥有农机原值50万元以上的有985个;农机合作社1 405家,入社社员4.2万人,合作社资产总额达23.8亿元,配套设施面积达187万m2。农机化中介服务组织119个,比2012年增加7个,从业人员3 300人。农机维修点6 524个,从业人员2万人,农机供油站858个,拖拉机驾驶培训机构81个。
二是服务能力增强。我省农机社会化服务领域由最初的作业服务逐渐扩大到信息服务、技术服务、培训服务、维修服务、供油服务等服务内容。农机社会化服务对象由农业生产链中的产中逐渐延伸到产前、产后。农机协会、农机专业大户、农机合作社、农机维修网点、农机经销点等专门从事作业、维修、销售、运输、加工、中介服务的组织迅速发展起来。2012年,全省农机社会化服务作业服务面积6 350万亩(1hm2=15亩),占全省农机作业量的67%。
三是装备结构优化。农机合作社、农机户、农机专业大户、农机协会等服务组织是购买应用先进、适用农业机械的主力军。特别是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以来,全省高性能联合收割机、大功率拖拉机和乘座式插秧机等大型机械均由农机大户或合作社购买。全省合作社拥有各类农机具8.5万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2.4万多台,拖拉机配套农具3.6万台(套),联合收割机1.2万台,插秧机1万多台,机具配置多以大型、高性能为主,其中大中型拖拉机新增1 000多台。大量农业机械的应用,促使农机维修网点加强了农机维修能力建设,提高了农机维修服务质量。
四是经济效益提升。上半年,全省农机化社会服务总收入超过105亿元,其中农机化作业收入95亿元,农机维修收入4亿元。全省农机合作社实现农机作业服务收入13亿元,比2012年增加0.6亿元,增长5%。农机协会、农机服务公司、农机合作社通过订单作业,单机作业量超过普通农户150%以上,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同时在减少农民重复购机和节省维修费用等方面的效益逐步显现。
五是扶持力度加大。2010~2012年,3年共争取到省财政专项资金共计1 260万元,扶持建设省级示范农机合作社54个。购机补贴资金支持农机合作社增加农机装备,改善农机装备结构。近几年,购机补贴向农机合作社倾斜,农机合作社购机数量不受限制。
六是服务模式多样。我省依托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广泛开展机械作业,作业内容由原来单一的机收环节发展到涵盖机耕、机插、机播、机植保、机收、机烘干等各个环节,作业规模不断扩大,领域不断拓展,全省基本形成了从耕整地到作物收获的全程机械作业局面。同时,订单作业、套餐服务、一条龙作业服务、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家庭农场经营模式等新的农机服务模式不断创新和快速发展。农机合作社是近年来蓬勃发展起来的新型服务组织。农机合作社一般是专业户共同出资、农民带机入社、承包土地入社等相互结合方式组成。合作社作业服务由单一的作业服务逐渐向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全程机械化发展。
一是加快了农机新技术、新装备的推广应用。农机专业户、农机协会、农机合作社等服务组织具备比较强的经济实力、技术条件和管理能力,组织化程度高,能够按照农业要求及时调整农机装备结构,开展农机作业服务,加快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促进了农机农艺融合。农机服务组织通过开展社会化服务,应用水稻机插秧、油菜机直播、机收、秸秆粉碎还田等新技术,促进农业生产实现节本增效和环保。农机合作社通过开展社会化服务,优化配置农机装备,由家家户户买农机到农机化服务组织为一家一户提供社会化服务,实现了机械的共同利用,减少了机械的重复购置,提高了农机的使用效率和效益。跨区机收是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典型。2013年小麦机收期间,全省组织6.7万台联合收割机开展跨区作业,其中引进外省联合收割机4 000余台,完成小麦机收面积1 480万亩,机收水平92%,机收油菜660万亩,机收水平37%。
二是促进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农机服务组织有序开展作业,大大提高了农机使用效率,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社会化服务的有机统一,有效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全省除少数的农机经销和农机维修服务组织外,80%以上的社会化服务组织都是从事农田作业服务的,他们开展机耕、机种、机植保、机收的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有的开始向粮食产后加工及其他特色产业领域渗透,实现了从生产到加工、销售完整的产供销一体化服务链。安陆市联禾农机合作社,走上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天门华丰合作社是我省农机合作社的楷模,2013年预计投资5 000万元建设存放量达5万t的粮食仓库和日烘干粮食600t的大型烘干设备厂房,一期工程将于7月建成投入使用,日烘干粮食300t。基地建成后,除满足“华丰”粮食存储烘干需要外,还可为邻近种粮大户、合作社提供粮食烘干、仓储等项目的服务。
三是促进了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建设现代农业,需要完善的社会化服务来支撑和配套,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农机社会化服务大市场对接起来,把分散的农机户与农机作业市场紧密联系起来,把机械化大生产与家庭承包经营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了农业增长方式转变。通过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应用,提升了科技含量,实现科学种田,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农机合作社实行统一作业、统一管理、统一存放、统一维修、统一培训、统一收费。通过带头流转或承包连片的土地,实现规模化种植,农机服务组织化、规模化、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出现了承包土地几百亩到上万亩农机合作社。孝感市春晖农机合作社2013年流转土地近10万亩,实现了规模化连片种植。通过实行统一管理,将农业生产要素和资源合理配置,达到了农业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和社会化服务的有机统一。同时,机械作业代替人畜生产,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实现农民致富增收。
四是促进了农机化综合作业水平的提高。在农机社会化服务的推动下,我省机械化作业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小麦、水稻、油菜机械耕整水平已突破80%;小麦、水稻收获机械化水平已达到85%,全省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比2012年增长了1.5个百分点。玉米机播、机收,水稻机插,小麦机播,油菜机播、机收提升速度明显,促进了我省农机作业综合水平的提高。
近年来,全省农机部门采取多项措施,强力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
一是争取优惠政策,扶持力度越来越大。各级农机部门把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作为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抓手。在购机补贴、作业补助、项目安排等方面向农机合作社、农机专业户、农机协会倾斜。在扶持政策上,我省将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向农机合作社重点倾斜,放开机具台套补贴限制。部分市县安排财政专项资金对购买插秧机、油菜直播机、油菜联合收割机、秸秆还田机械进行累加补贴。部、省、市级农机项目尽量向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倾斜。武汉市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对完成机直播油菜的农机合作社、专业户给予3~5万元的资金扶持。各地通过采取政策拉动、典型带动、市场推动等手段,大力推进了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二是加强服务指导,效果越来越好。各地农机部门加强对农机手的技术培训、信息服务、机械维修、法律咨询、技术推广等方面指导工作,全面扶持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健康发展。支持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参与到社会化服务中,在作业市场、合同签订、后勤保障服务等方面给予服务指导。农机合作社、农机专业户逐渐成为推广机插秧和油菜机收新技术推广的主力军。3月,全省分鄂东、南等5个片区举办机插培训班,培训主体是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省局召开的机插秧培训会、油菜机收现场会等都邀请农机大户、合作社成员参加观摩学习。黄冈市、天门市专门组织部分农机大户、合作社理事长赴外省考察学习,让他们感受到农机化发展历程,为更好地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三是服务模式多样化,收益越来越好。从我省农机社会化服务类型看,有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农机协会、农机维修网点等组织形式。在服务模式上,有直接参与农业生产的跨区作业、订单作业、“一条龙”服务和土地规模经营,还有为农机生产提供信息、维修、供油、培训保障服务的。在服务内容上,有以农机单一作业为主的,也有开展耕、种、收、植保、农产品加工等全程综合服务的,还有提供专门的维修服务、经销服务的。2013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机合作社联社应运而生。天门市、荆州市分别组建了农机合作社联社,联社以“专业合作、规模增效、品牌共有、利益共享、服务社员、促进发展”为宗旨,坚持统一联系业务、统一作业标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农资供应、统一作业收费标准、统一签订作业合同等“六统一”的服务方式,提升了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和综合效益。
目前,我省农机社会化服务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农机社会化服务主体有待进一步培育壮大。我省农机合作社等服务组织,数量不够多,规模不够大,实力不够强,急需政府和有关部门大力扶持、培训壮大;农机制造业、维修业、销售及售后服务业也难以满足农机社会化服务的需求。
二是农机社会化服务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加强。场库棚等农机化基础设施缺乏,机耕道年久失修,影响机械的正常通行和作业,维修网点建设、机具报废更新、机闲无处放等问题日益突出,急需加强基础保障设施建设。
三是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农机服务产业化、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对农机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加强培训,提高素质;需要加强农机装备建设,机具装备结构、性能还需要大力提升。
为此,湖北省农机部门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扶持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康发展。
一是加强服务指导。积极为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农机专业服务组织的发展提供政策法规、技术、信息等服务。开展技术、技能和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培训,提高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机具的能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扩大服务功能,强化服务手段,增强服务实力,更好地开展社会化服务。
二是政策资金扶持。2013年湖北省继续将购置补贴等农机化扶持政策和项目资金向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专业服务组织倾斜,扶持他们发展壮大,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农机合作社购买补贴农机不受数量限制。有条件的市县可以进行累加补贴;争取农用设施用地政策,对合作社机具库棚和基地建设用地,按设施农用地政策对待;有关农业和农机化建设项目,优先安排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承担;2013年还将继续争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扶持省级示范合作社建设;争取利用阳光工程,培训一批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社社员,提高操作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
三是加强农机维修服务业的管理。依托农机专业服务组织或农机大户,筹资组建农机维修中心。强化对农机维修经营者从业资格、维修人员职业资格、维修质量、维修设备和检测仪器技术状态以及安全生产情况的监督检查。依法加强对农机维修网点的管理。加强农机维修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维修技术水平和职业技能。
四是提高农机信息化服务手段。充分利用网络、农机专业网站、“农机通”短信平台,及时收集、整理和编发农机产品、气象、作业、维修、培训、安全等信息,引导农机化和信息化有机结合,推动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
五是加强典型宣传。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典型宣传,及时总结基层农机服务组织建设的好做法、好经验,评选表彰一批先进农机服务组织。大力鼓励和支持农机大户、企业培育发展农机服务组织。通过典型带动,逐步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