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元弟
患者,男,25岁,某部战士。2010年4月1日下午出现低热,测体温37.5℃,当时无明显咳嗽、咳痰,无腹痛、腹泻,晚间测体温38.0℃,给予退热颗粒口服。次日体温升至38.4℃,听诊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湿啰音,当班军医给予头孢曲松静滴治疗。至4月3日病情加重,中午测体温39.0℃,给予青霉素等药物静滴。晚间体温高达40.0℃,伴寒战,大汗淋漓,主诉右侧胸痛,呼吸及咳嗽时胸痛明显,咳嗽轻微,痰咳不出,听诊右肺呼吸音较左侧低,未闻及湿啰音,加强补液抗感染及物理降温等治疗后,于晚间测体温38.4℃。4月4日晨测体温39.0℃,患者咳嗽少,痰咳不出,查体:精神萎靡,巩膜未见黄染,体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未见皮疹及出血点。心率102次/min,律齐。两上肺呼吸音增粗,右下肺呼吸音减低,未闻及湿啰音。腹部软,触诊未及压痛、反跳痛。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患者自诉幼年卡介苗等接种情况不详。
根据以上病情,诊断:发热待查、支气管肺炎,不排除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上报舰指挥所,建议后送,行血常规、X线胸片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如暂不具备后送条件,建议指挥所对患者相对隔离,对舱室、人员、物品进行消毒等处理。
患者于4月5日晨后送至某编队救护所进一步检查,结果提示:血淋巴细胞略高;胸片及B超提示:患者右侧大量胸腔积液。考虑结核性胸膜炎、大量胸腔积液。
(1)结核病通常以低热、盗汗、咳嗽等为主要症状,患者持续高热,一定程度上掩盖了病情[1]。但患者出现发热,随后出现高热,抗生素治疗效果不理想,应怀疑结核病的可能[2],以免延误病情。(2)对病情的观察应更为细致,远航条件下不具备特殊实验室检查条件,因此应特别注重视、触、叩、听等物理检查手段。(3)远航前对随舰人员的体检工作应考虑更多内容,包括既往病史,疫区、疫情及幼年时预防接种情况应详细列入登记,必要时进行补充接种。(4)建议舰救护所配备便携式血常规检测仪、便携式超声等基本诊断设备,有利于提高远航条件下舰救护所诊断能力。(5)舰艇离开母港后,受客观条件限制,救治工作多数依靠自身的卫生力量完成。建议远航前对军医进行多种技能培训,掌握简单实用的跨专业技能,具备“一专多能”[3]。
[1] 陈灏珠,林果为.实用内科学[M].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873.
[2] 唐神结,高文.临床结核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2-14.
[3] 刘玉宁.加强舰艇军医一线急救能力训练浅议[J].海军医学杂志,2008,29(2):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