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古今教育问题的若干思考

2013-08-15 00:51:41
关键词:习气文学作品思想

吴 恺

(武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我们人生所经历的事情都是新鲜的,而且只能经历一次,又不能悔棋。人生就好比在未知的旅途上探索,不停地尝试,不停地犯错,不停承受错误行为的后果,永远没有再来一次的机会。对此,苏东坡感叹道:“书到今生读已迟”。如果到了今生再不读书,就更不应该了。古今教育都注重知识的学习,但在教育效果、教育方式和教育目标上,有着重大差别,分述如下。

一、从教育效果看古今教育的异同

古今教育的效果,确实相差很远。当人们思索“为什么民国时候出了那么多大家,而今天不出大家”的时候,是否意识到这个问题呢?民国时候那些思想家虽然奋起“打倒孔家店”,但其思想的根本来源仍在于中国文化。他们有了这个根基以后,再学习西方的科学和政治、哲学思想,就很容易融会贯通了。

人一辈子,就像孩子一样好奇地探索,整个人类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当一个人有了一定社会经验之后,他会觉得古人经典(包括一些宗教经典)里所讲的内容非常迂阔、不切实际,在生活里根本用不上。但当他过完一辈子的时候,对人生有了更深的体会,此时翻开经典,会觉得“自己一辈子的摸索,原来古人都写在这里”,自己一辈子真是探索得冤啊。对整个人类来说,当科学有所发展的时候,会把宗教斥为迷信,认为宗教是“傻子遇到骗子”。但当科学高度发达以后,会发现科学里面很多观点与宗教惊人地相似。而宗教的理论更加系统、全面,它囊括了宇宙、社会和人生,从宇宙真相、伦理道德到身心修养,都给予了合理的解释和契入境界的途径。

我们都听说过美国老太太和中国老太太买房的故事,美国老太太是贷款买房,付清房款时已经住了一辈子;中国老太太是存款买房,买到房时一辈子已经过去了。一个小孩子的逻辑思维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但他记忆力非常好,因为他的心地纯净,还没有受到污染。古代的教育讲究读诵,在读诵的过程中自然地记忆。古代教育先从训蒙书读起,然后读儒家经典,最后读诸子百家和历史;在读书的过程中,还注重“洒、扫、应、对”这些基本做人规范的学习。古代教育重视读诵,但并不强求理解,因为经典上有些内容非常深奥,不是一个小孩子的心智所能理解的。先把这些最高的做人做事的智慧学到手,以后有一辈子时间去理解它。内心里面存有这些经典,以后一接触事情很快就可以通达,不会感到迷惘和不知所措。这就好比美国老太太贷款买房,先把这个房子拿到手再说,以后有一辈子时间还房贷。

今天的教育正好相反,从小让孩子们看童话,让他们形成一些不切实际、不劳而获的思想;或者教给他们一些“小猫叫,小狗跳,猫叫狗跳真热闹”之类的段子,其功能仅限于识字。到了初中、高中,又强迫他们理解非常复杂的数理化知识,题目也越来越难。这就违反了人们心智发展的规律。初中、高中生在学习数理化时,非常吃力,因为他们人生经验还不够,逻辑思维能力还没有完全形成。这些内容让一个成年人来学习,会很轻松,因为这些数理化公式就是他们日常生活中做人真实的逻辑思维。美国在这方面做得要好些,他们每一个学段的数理化难度比我们低一个档次,这更符合学生心智发展的规律。

今天的教育更注重工商业文明的教育,忽视人的心智培养和做人做事的学问。从小学到高中,除了学到一点数理化常识和认识几个字外,也就学到不少文学作品。到了大学,也就学了一点专业知识,还未必学得很精,这只能算为自己准备了一个饭碗吧。至此,对心智培养和做人做事的教育可以说还没有开始。等到工作以后,意识到生活中有很多困惑和矛盾时,才开始在人类文化里搜索一些知识的皮毛,真正要深入文化的核心,那还需要很多年的艰辛探索。这个时候,一辈子已经过去一半了。这就好比中国老太太存款买房,等拿到房子时,一辈子也过得差不多了。

二、从教育方式看古今教育的异同

中国古代的教育,将人的知识结构分为“根本智”和“差别智”,并特别注重“根本智”的培养,一般会花五年以上的时间培养“根本智”。这种“根本智”,除了要求做到内心清净、心智明朗外,还包括对某一家或某一人学说的深入把握并落实到生活实践。有了“根本智”以后,再广学多闻以获取“差别智”,任何思想学说都可以接触,正的、邪的都能看,不会被它迷惑,接触得越多,智慧越增长。今天的教育,只注重“差别智”的培养,只注重常识的学习,认为一个人学得越多、了解各领域的知识越多,就越了不起。一个孩子从小,家长就让他学习很多才艺,甚至家长之间相互攀比,以此为荣。另外就是在孩子心智没有成熟的时候,让他和各种人接触,听很多成年人谈话,希望他尽早成熟。任何事情都有利弊两面,这样做的结果,确实让孩子学到不少常识,但他的心智也被迷惑了,引发了他的情识,让他的心地变得不淳厚。这种做法,总体来说是弊大于利。

在对人的培养方式上,今天的家长和老师往往更加注重外用的学问,希望孩子能做一个懂礼节的人、一个开朗活泼的人,但不要对人生思考太多,不要思想太复杂。因此,家长和老师往往会让孩子了解更多社会知识,看轻松的文学作品,而反对他们读深奥的宗教和哲学著作。当然,这个问题也应该辨证地看待。宗教书籍和老庄玄学有着精深的奥义,如果掌握不好、理解不透,也会让人流于疏懒、荒诞,甚至成为匪类。中国儒家经典是直抒胸臆、开门见山地阐明做人做事的正理,从儒家经典开始学习,然后涉猎诸子百家和二十五史,才能真正打好文化的根基。

小孩子是千万不可读文学作品(也包括流行歌曲、影视等)的,为什么呢?这要看看文学作品是怎么来的,文学家不一定有很高的修养和良好的心境,正如韩愈所说,“人有不平则鸣”。因此,文学作品往往哀愁、悲叹、愤世嫉俗的多,豪迈、空灵、清净祥和的少。康熙皇帝作为一代明君,他要求他的阿哥和格格16岁以前不准读文学作品,只准看经典。读过文学作品的人,往往更加缠绵悱恻,性格缺乏豪迈,心境不够平和。康熙皇帝的英明之处正在于此,让宫里的小孩从小只读经典,有了真知灼见后再读文学作品,就能有辨别力,不被它迷惑。曾子在《大学》里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1]今天的教育正好相反,因为文学作品通俗易懂,教材里面充斥了各种文学作品。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只有在学生成年后才可能因为兴趣涉猎一点点。这种教育正好颠倒了次序,教育出来的学生怎么能不出现种种问题呢?

中国古人的经典,会把做人做事的最高道理开门见山地表达出来。文学中也有很多对人生的体悟,但这种体悟一方面深度不够,一方面会以一种轻松的、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出来,或以一种开放式的结尾让读者思索、回味。这看起来很谦虚、很有亲和力,但不是真正的利益人、爱护人。每一类文学作品会有一定的阅读人群,这就看哪一类人的思想适合哪一种文学作品的情感世界了。但历经两千多年的中国儒家经典,能得到中国社会绝大多数人的共鸣,这是由其思想的深度和对社会的积极意义所决定的。

今天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开放社会,相比之下,古代对于思想的钳制是相当严厉的。古代社会以儒释道三家思想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其他任何思潮的进入和流行,必须经过这三家思想的检验,凡是不符合的都会被作为“异端邪说”清除掉。但笔者认为,古代专制好,今天民主不好。在一个民主的社会里,任何人都有发言权,只要他对生活有了一点点体会,就希望表达自己的思想,就会写文章、出书影响这个社会。而且,越是思想不深刻的人,越显得心浮气躁,越想讲出自己的观点。中国古代很多人,竭尽一生的学力写了一本书,还不标上自己的名字,这种书倒是很值得一看。比如,《阴符经》、《黄帝内经》都是假托黄帝的名字而成书,这真正体现了“无我”的精神,只要能利益众生,自己不被世人知晓没关系。反之,如果一个人有了思想就写书,当他再过二十年,发现自己当初的观点不成熟时,他的书已经流行很广了,已经影响很多人了,想反悔也来不及了。巴金先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的名作《家》、《春》、《秋》号称“激流三部曲”,对古代宗法社会的大家族和中国儒家文化进行了激烈的批判。[2]但巴金先生这位寿星,在认真观察了中国社会的时代变迁和对人生有了更深入的体会以后,对自己当初激进的思想感到后悔了。每个人对宇宙、人生、社会理解的深度不一样,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同,因此造成今天社会文化的多元性。每个人也因为自己的机缘不同,所接触的文化、所认可的观点也不同。不可否认,中国古代的文化专制,对老百姓的思想有一种保护作用。先接触儒释道三家的思想,先扎下文化的根,然后再广学多闻,才能受益匪浅。打好传统文化的根基以后,再读文学,再看小说,就会从中得到有益的启发了。读小说可以通达人情世故,让自己处世更练达;读文学可以学到优美的语言,让自己谈话更有艺术感。总之,任何一件事物、任何一个做法,都是利弊夹杂,如何以长远的眼光选择“利大于弊”的做法,是很值得深思的。

如果以此眼光看今天的媒体,那真是不敢苟同了。今天媒体里报道的,有很多自杀、情杀、财杀、仇杀的事例,还希望通过这种报道来警醒世人,让大家远离犯罪、防范侵害。但其结果往往正好相反,大家拿自己和这些人相比,觉得我比他还强一点嘛,于是对自己的要求也降低了。如果看得再多一点,就感觉麻木,甚至觉得这些事很正常。不仅如此,人们还从这些报道里学会了作案方式,从而增加了社会的犯罪率。因此,正确的做法是,先以《弟子规》作为蓝本,落实到生活实践中,然后再广泛接触社会上形形色色的案例,才能明白其中的事理,达到自我警醒的效果。只有这样,社会才能更安定、和谐,人们身心才会更健康、快乐。

三、从教育目标看古今教育的异同

对于人的培养目标,每个人的看法会有所不同,但这里面主要是共性的东西。从当今中国社会来看,一方面以马克思主义思潮为指导,大力提倡实践,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一方面因为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对于人的培养目标的要求大致包括两方面:一是要活泼、阳光、快乐、成熟,了解很多常识,有很强的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朋友很多,到处吃得开;二是要具备基本的做人道德,比如说慷慨、热情、乐于助人、不贪小便宜等,再加上没有坏习惯(赌博、吸毒等)。这种培养目标更强调一种外用,没有恶习,能让自己身心安定,不至于沉沦下去,不至于破坏家庭;待人慷慨、热情,知识面广,交际能力强,能让自己和家庭更好地在社会上生存发展。这些都是很好的,但这种标准忽视了两个问题:一是他内心愉悦的感受、他的心境;二是他真实学问的培养。

做学问和身心修养都是由内而外的过程,这个过程很缓慢,必须脚踏实地地走,来不得一点自欺。做学问只有经历了从“根本智”到“差别智”的过程,这种学问才是稳固的,否则就如同《礼记》所讲的“记诵之学,不足为人师。”[3]今天的教育,根本问题就在于缺乏“根本智”的培养,于是“一边学,一边漏”,最后就剩不了什么了。另外,通过身心修养,自然就会生发出对他人的关爱和自己内心的愉悦感。2011年去世的新加坡寿星许哲居士,享年113 岁。她一辈子行善助人,她走到外面,就感觉“鸟儿对自己唱歌,花儿向自己微笑”,心境非常开朗、快乐,这是她修养的自然结果。以这种心境与人交往,人家也会非常欢喜,自然会取得良好效果。

上面所讲的这种外用的目标,看起来很容易做到,其实未必那么容易,只是人们没有去深思这个问题。比如,吸毒、酗酒或沉迷网络游戏等恶习,其根本原因在于向外面寻求快乐、顺自己的习气寻求快乐、在染着中寻求快乐。但中国古人教导我们,要向内心寻求快乐,在清净心中寻求快乐,克服自己的习气后自然成功、快乐。如果这种根本人生观没有转变过来,就始终有沾染种种恶习的可能性。很多成功人士,经历过很多事,见过很多世面,也阅人无数,但终因沾染一种恶习而毁了自己一生,像谢东、满文军、余炳贤等,都是典型的例子。可见,仅仅靠多实践、广交朋友,很难形成一种完美的人格,学问和身心修养是必不可少的。

任何一种染着的东西,都可以带来一定的刺激,但当这种刺激和快感过后,又会是长久的消沉,还会导致染着的加深。人们在一种习气的驱使下,往往不由自主地寻求这一点点刺激和快感,而忽视了随后更大的麻烦。习气会障蔽人的智慧,让人看不到事物的全貌。《弟子规》的最后,讲出了如何对待人生的根本态度:“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自暴就是放纵在自己习气里面,总以为顺着习气可以获得快乐,但每次都是飞蛾扑火一场空。只有进入静定的境界,比如一句佛号念到接近于一心不乱,这个时候内心就会非常喜悦、祥和,充满快乐、信心,坚固的习气也在这种境界里逐渐软化了。所以,只要做到勿自暴,顺着理智走,不顺着习气走,自然会“勿自弃”,对人生充满信心。即使像“成为圣与贤”这样的难事,也相信自己能做到,更不用说其他简单事情了。反之,一个顺从习气、放纵在自己习气里面的人,自然碰到事情就没有信心,因为他连把握自己行为的信心都没有,怎么会相信自己能把事情做好呢?笔者有一位大学同学,他嗜好很多,扑克、象棋、股票、彩票,都喜欢玩一下,他到了考试的时候就消沉了,躺在床上死睡,就是振作不起来,也不复习。因为他平常总在放纵自己,所以碰到事情,总是很消极、沮丧。人的心理,就像一把菜刀一样,只朝一个方向开口,并不断磨砺,切什么东西都问题不大了。只要让内心达到一种精诚、专一的状态,自然具备了世间所要求的一切美好品质,比如自强自立、自珍自爱、谨慎小心、勤奋自勉、热情开朗、不卑不亢、知足常乐、积极进取等。诸葛亮讲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其切入点是淡泊和宁静,明志和致远是自然达到的效果,这是中国文化的核心精神。道家经典《素书》也讲到:“绝嗜禁欲,所以除累”,也是同样的意思。但也许有人会问:一切嗜好都不要了,又要淡泊、宁静,那人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其实,只要向内求就可以了,清净心里发出的快乐超越了世间一切快乐,这正如孔子讲的“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向习气里面求快乐,就像夸父追日一样,总以为可以求到,但每次都失望而归。我们经常在生活中劝诫别人:“你要对自己有点信心,要坚强一点”,但效果往往不明显。这是因为他需要的是减少,不是增加。《道德经》里讲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4]意思是说,做学问是逐渐加深的过程,修道是慢慢减少自己习气和妄想的过程,不断减少习气,就会达到“无为”(或称清净心)的状态,这时做任何事情都没有障碍了。古大德也说,“置心一处,无事不办。”做人做事的信心,就从这里培养,不是说相信自己做任何事都可以成功,而是相信自己可以做好每一件事,可以发挥自己最大的潜力,成与不成反而不是太重要了。

总之,关于人的培养方式和目标,古代和今天有着巨大差异,由此也导致教育效果上的很大差别。今天,在全国各地出现的儿童读经运动,确实是有远见卓识的举措,这对弥补当今学校教育的不足,起到了重大作用。以上观点,是笔者在学习传统文化中的一得之见,不正确或不完备的地方在所难免,只当抛砖引玉,以待来哲的补充与指教。

[1]王国轩.大学·中庸——中华经典藏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6:6-7.

[2]巴金.激流三部曲[M].北京:线装书局,2009:112-154.

[3]曾亦,等.国学经典导读——礼记[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1:8-10.

[4]文若愚.道德经——中华经典藏书[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36-38.

猜你喜欢
习气文学作品思想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5 07:33:26
十句好话不如一句丑话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思想与“剑”
当代陕西(2021年13期)2021-08-06 09:24:34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人大建设(2019年4期)2019-07-13 05:43:08
“思想是什么”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0
蒋介石对江湖习气的爱与恨
红土地(2016年3期)2017-01-15 13:45:35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语文知识(2014年12期)2014-02-28 22:01:18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
海峡姐妹(2014年5期)2014-02-27 15: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