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光学
(南开大学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天津 300071)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种反映,是人类历史长期发展的产物。只有通过思维,人类才能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促进人类发展。对此,卡西尔曾说:“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化的行为是人类生活中最富于代表性的特征,并且人类文化的全部发展都依赖于这些条件,这一点是无可争辩的。”[1]某个民族将长时间以来对现实的认识凝聚成经验和习惯,借助语言形成思想,又赋予思想以一定的方式,就形成了这一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一经形成就具有稳定性,人们就会用这种稳定的思维方式指导自己的行为。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中西思维方式各有自己的特色。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指出:“当希腊人和印度人很早就仔细地考虑形式逻辑的时候,中国人则一直倾向于发展辩证逻辑。与此相应,在希腊人和印度人发展机械原子论的时候,中国人则发展了有机宇宙的哲学。”[2]只有认真比较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才能预见它们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促进中西交流,取长补短,实现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
中国人和西方人由于历史文化的不同,各自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思维方式。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整体性与个体性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注重整体性。中国古代哲学特别注重整体性。整体被称为一体。整体的观点认为,宇宙就是一个整体,是由各个相互联系的部分构成。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中医也非常强调整体性,既把人看成一个整体,又把人与世界看成统一的整体。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注重整体统一性,追求天人合一,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正如老子在《道德经》第42章所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但“道”不是直接生万物,而是通过“一”(元气)、“二”(阴阳、天地)、“三”(和气)的中介化生万物。故,天、地、人、万物都是由同一种物质演化而来,在本质上是一个有机统一的生命整体,相资相持。庄子把这种万物的整体性概括为“道通为一”。
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注重个体对群体的依赖性和顺从性。强调个体寓于群体之中,受群体的制约。个体依附于群体,群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群体是个体的保证和归宿,二者是统一的。儒家的“仁”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礼”则强调社会的等级性。“中庸”强调“度”,实际上是弱化差异,强化共同、共生,最终达到“和”的目的。“尚同”强调统一性,弱化差异性。“顺天者昌逆天者亡”更是消解了个体差异性,强调整体趋同性。
西方则强调天人相分,提出了一系列对立概念: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思维与存在、灵魂与肉体、现象与本质、运动与静止、偶然与必然等。强调对立下的统一。这种对立性的思维,促使人的视野转向与他对立的世界,去探索世界的本源。这种探索精神一直推动着西方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西方的文艺复兴,更是强调个体的人,注重人性,将人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随后的启蒙运动,宣扬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民主、契约等,这都突出了个性。在西方,没有个体的发展,就没有集体的发展。没有个体的独立性,就没有真正的集体。
2.感性直觉性与理性逻辑性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感性、直觉的,因而是模糊的。《老子》的“道”具有明显的模糊性,是既没有形状有没有现实事物的道。孔子提出的“仁”同样具有模糊性,在《论语》中,“仁”字出现了105次,每一次所表达的意义都不相同。正是这种文化的模糊性造成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具有感性直觉性的特点。正如林语堂所说:“中国人的头脑羞于抽象的词藻,喜欢妇女式的语言。中国人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直觉去解开自然的奥秘。”[3]正是由于这种感性直觉性的思维方式,中国人对事物的认识仅仅限于事物的表面现象,没有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因而很难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相比之下,西方思维方式注重科学、理性和实证,因而从一开始就具有理性逻辑性。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泰勒斯提出了水是万物的本源,亚里士多德创立了形式逻辑,欧几里德创立了平面几何体系。古希腊文化培育了西方人的思维方式。西方人崇尚理性,注重理性逻辑思维。托马斯.阿奎那运用逻辑的方法对上帝的存在进行了证明。从古希腊阿基里德的静力学到近代牛顿力学再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近代以来欧洲许多科学概念都是理性和逻辑思维的产物。正如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所说:“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思维着的知性成了衡量一切的惟一尺度。”[4]
3.主体内向性与客体对象性
中国是一个崇尚伦理道德的国度。重视等级秩序,表现在君臣、父子等之间的关系上,体现在礼的等级上和三纲五常的具体行为上,集体主义倾向充分彰显。在这种情况下,“克己复礼”和“慎独”成为社会崇高的价值追求。个人注重反省自身,形成主体内向性思维。注重把自然人化,实现主体与认识对象的直接统一,追求自我的实现和超越,注重积累实践经验,缺乏对宇宙世界的终极关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个人修养扩展到家庭、国家和天下。自身修养不仅具有伦理性,而且主要体现在作为起点的功能,体现在治国平天下上。
相比之下,西方从古希腊以来,就注重探索宇宙,探索自然,把自然放在视野之内,重视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把自然作为改造的对象,形成客观对象性思维。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解放了人,积极推动了人改造自然的对象性活动。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体现了改造自然的积极进取精神。瓦特发明了蒸汽机,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开展,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明显提高。电力的广泛应用,使得第二次工业革命实现对自然界的巨大改造。第三次科技革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极大地改变了自然界,这些活动都充分体现了西方人的客观对象性思维。
1.物质生活条件的差异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5]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主要取决与他们不同的物质生活条件。
中国古代疆域辽阔,地大物博,属于典型的大河民族和大陆民族,人们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不愿意改变现状;分散独立的农业经济使得人们缺乏交往和联系,宗法制度和等级制度维系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们生活在封闭的环境下,不愿迁徙,只关注自己附近的人和事物,这种自然条件使得人目光短浅,缺乏理性,体现在政治上就是形成了中央集权制度;体现在文学作品上,就是形成了灵感顿悟的词句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名言警句;体现在思维方式上,就是个人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对上级和长辈绝对服从,个体依附于家庭和国家,加强自身修养和维护家庭传统道德。
相比之下,西方文明发源于希腊。希腊民族祖先生活在希腊半岛上,港口众多为发展航海业和海外贸易创造了便利条件。希腊殖民地众多,这些条件都促进了工商业和贸易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和日益积累的巨大财富,对希腊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这种物质生活条件有利于激发个人的积极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开阔视野,促进独特人格的形成和人的多方面发展。体现在政治制度上就是城邦民主制的确立和公民对国家政治生活的积极参与;体现在文学上,就是对现实世界的思考和批判;体现在思维方式上,就是倡导个体独立,求新求异。
2.中西哲学传统的差异
中国哲学起源于儒道两家的思想,而西方哲学以古希腊哲学为发端。而中国哲学的“名”和西方哲学的“范畴”各不相同:“名”所关注的是实用的社会秩序,是以自发的经验形式为方法的经验思维;“范畴”以纯知识的本体论追求为目的,以纯粹语言分析方法的理性思维。[6]所以中西方哲学对知识的看法存在很大分歧。。中国哲学强调实践。儒家有“讷于言而敏于行”,认为学习的目的不在于知识本身,而在于如何指导实践,具有实用主义的色彩。相比之下,西方从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都拒绝把感观直觉视为知识,只承认理性认识,认为只有“理念“才是哲学重点关注的真理。也就是说,西方哲学关注“理论”性的纯粹知识。只有经过纯粹的语言分析,这种知识才能获得。
这种差异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语言特征的巨大差异。中国哲学对语言持怀疑态度,正如《道德经》第1章所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庄子》一书中提到的两位圣人,相遇而不言,因为一接触就能感受得到。富于暗示而不是一览无余,“言有尽而意无穷”是中国哲学表述思想的风格。而西方哲学表现出对语言的高度信任,甚至认为言说居于首要地位,思想居于次要地位。原因在于他们认为只有通过理性思维才能获取知识,要获得理性知识就必须通过纯粹的语言分析。世界的本质需要通过语言来揭示。这与中国哲学轻视语言,认为“辞以害意”的传统大相径庭。
中西思维方式各有优势,各有弊端,不能简单地评价孰优孰劣,应当综合全面地进行评价,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强调个体性、实证性和逻辑性的西方思维方式,曾经推动了世界自然科学的大发展。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大科学、大技术等复杂系统的出现,对传统的把对象简单分割、再机械相加的思维方式构成了巨大挑战。而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以其高速准确的演算能力和严格的逻辑证明能力,为人类深入认识世界提供了强大的物质手段。与此同时,又使得人类认识的精确性和系统复杂性的矛盾日益尖锐化,仅仅凭借逻辑思维很难认识复杂的系统。
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在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到近代其弊端日益明显。由于它缺乏逻辑分析,仅仅停留在对自然界感性、直观和模糊的认识上,所以很难科学地、精确地解释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发展过程。这就是中国未发生自然科学革命的原因所在。
中西思维方式的各自弊端所引起的危机,促使人们进行反思,中国人自近代以来一直向西方学习,西方人也从中华文化中汲取营养,呈现出中西思维方式合流的趋势。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现代系统思维体现了中西思维方式的交叉和融合。二十一世纪是以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为特征的系统时代,这一时代的思维方式就是系统思维,它突破了西方的逻辑分析方法的局限性,在考察对象时,并不是把整体分成部分,然后简单相加;也不是采取先分析后综合的方法,而是一开始从整体着手,并从整体与部分、整体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中探求系统发展的本质和规律。现代系统思维也超越了中国传统综合方法的局限性,在考察对象时,不仅仅从整体着手,还强调对整体内部各个组成部分的结构分析,并且通过这种结构分析来揭示事物的特殊性。由此可见,现代系统思维从系统整体出发,实现了整体与部分、分析与综合、结构与功能的有机统一,它实现了对中西思维方式的扬弃,既客服了中西思维方式的不足,又保留了中西思维方式的长处,是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中西思维方式融合的结果。
第二,现代科学模糊思维也体现了中西思维方式的合流。现代科技的发展要求数学精确化,但是随着科学的深化,研究的复杂化程度日益加深,而复杂的事物很难精确化。因此,在科学技术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现代,科学模糊思维成为现代思维方式的一种主要形式。现代科学模糊思维是对中西思维方式的扬弃,既是对中国古代直观、被动的模糊思维和西方以定量为主的精确思维的否定,又是对中西思维方式长处的肯定。它强调主体有意识有目的地模糊化处理对象之间的区别和界限,然后抽出若干相对明确的界限,以精确地认识事物。这种科学的模糊思维实现了思维的模糊性与精确性的统一,精确性和模糊性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因此,当主体的认识对象不是简单事物而是复杂庞大的系统时,一味追求精确性,反而会造成认识上的模糊。而科学模糊思维能帮助人们迅速地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减少信息传递过程,简化科学解释的逻辑过程,有助于激发人们的创造能力和直觉能力。在精确思维难以发生作用的情况下,科学逻辑思维发挥着巨大作用。由此可见,现代科学模糊思维从复杂的系统整体出发,实现了定量与定性、精确与模糊、逻辑与直觉的有机统一,充分体现了中西思维方式的合流。
总之,随着科技进步和人类社会的向前发展,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进一步加深,中西思维方式会逐步结合起来,实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最终产生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科学的思维方式。
[1](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李琛,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35.
[2](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三卷)[M].李琛,陆学善,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337.
[3]林语堂.中国人[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4:90.
[4](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19.
[5](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2.
[6]陈声柏.中西思维方式差异的原因建构[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