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以“专业为导、践行为标、提素为念”的高职思政课教改新思路

2013-08-15 00:55:08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思政课理论课思政

余 波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 江苏 常州 213164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也成为各个高校衡量自身学生工作优劣的一面镜子,一个标杆。近年来,随着各高职院校新一轮课程质量提升工程的启动,思想政治理论课也面临着各种生存的挑战和发展的问题。如何紧跟形势不落伍?如何提升质量不放松?如何优化措施求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就摆到了各高职院校思政课教育工作者的面前。而这其中笔者认为最为关键的还是思政课思路的创新与拓展问题。

1 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关系不顺

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对思政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定位和其在学生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不明晰。

很多的高职院校近几年在上级有关部门的督促和指导下纷纷成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使其成为独立的部门来开展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工作。这看似提高了对思政课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满足了主管部门对各高校必需成立思政部的硬性要求,然而接下来对于思政部在整个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所应承担的任务和所扮演的角色依然不明朗。很多高职院校依然在思政部的建设和发展问题上没有给予足够的认识。大多数的高职院校还是把思政部的工作简单地停留在搞好思政课课堂教学,管好课堂的学生纪律层面,至于课外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则交给其它诸如学工处、团委和各院系的辅导员队伍来打理。这样一来,思政部的工作职责就仅仅是在课堂上的教书育人,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教学工作也就只能利用课堂上的有限时间了。

2)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各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也不通顺。

在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中大都是以专业为导向,以培养一个合格的甚至是一个优秀的“职业人”为学生培养目标的。很多高职院校把搞好专业课看成是办学的最高要务,而对于同样是一门课程的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程大都不会过于重视。无论是从师资的配置,人员的引进,课时的安排,经费的保障等等方面来讲,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各类专业课程都不能同日而语。在同等条件下,专业课程总是能得到更多的关怀和扶助,而思政课相比之下“主动”受重视的情况也比较少见。有些学校甚至于出现了无故挤占和挪用思政课教学时间搞专业课程和专业技能大赛等情况。

3)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自身内部的关系也不太顺畅。

当前很多高职院校所开展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主要有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形势与政策”这三门主干课程,有些院校还开设了“大学生就业与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辅助课程。如果说高职公共政治理论课与其它专业课程之间在课时的安排、师资的配比、经费的保障等方面有“冲突”的话,那这些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身也存在同样的问题。由于每年调拨给思政部的资助有限,每次提供给思政部课程建设与发展的机会较少,因此就思政部内部这几门课程的运行与发展来看同样也存在着“僧多粥少”的局面。部门内部各课程之间,人员之间的相互“内耗”现象时有发生。

1.2 效果不佳

正是由于上述几组关系的不顺,导致了当下高职思政课的实际效果欠佳。主要表现在:

1)由于普遍的重视程度不够,投入不足,从而导致产出有限。

很多院系级领导虽然平日里大谈学生德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但每年所给予思政部和思政课的教育教学经费依然是被动地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的生均经费给予调拨,而不会根据实际思政课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再次调拨,这就造成了很多时候我们的思政课教育教学活动因为支持力度不够而无法开展正常的活动,因此,思政课的实际效果很有限;同时,这种理想与现实、宣传与实际的明显落差使得我们的思政课专兼课老师 “心灰意冷”,主动搞好思政课教育教学工作的热情也大打折扣;此外,学生在这种气氛的“感染”之下从心态和实际行动上也明显地与咱们的思政课产生距离,普遍逃课、经常挂科、拒绝认错(指不认为对于思政课的逃课和挂科是不光彩的事情)这类的现象使得我们的思政课的教书育人的效果也不理想。

2)由于思政课自身的施教方式简单划一,施教手段陈旧等问题,也使得我们的思政课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在现在的大多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还是采用大班课教学的方式,这样做的结果虽说是为了给学校节省教育成本,但这也就根本无法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因专业施教;而教学过程中间由于课时相对较少,大班课学生数量又过多等实际问题致使我们的教师在讲课时只能对学生进行普及性教育,无法真正做到专、精、尽等的教学效果;而且由于教育教学过程只能或大都在课堂内完成,而课外的教育教学工作很少由思政课老师来掌握,因此,思政课对学生课外的后续性教育工作无法做到及时有效,因而其跟进式教育效果不理想。

2 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针对上述高职院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中间存在的种种突出的矛盾,我们急需理顺各种错位了的关系,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显著成效,用实实在在的进步去构建高职思政教育教学工作的新格局。

2.1 因势利导,以专业为导向构建专业指导型思政课教育教学新思路

专业和专业群建设是当下高职院校学科建设的重头戏。我们的思政课教育教学工作就不能对此视而不见,我们也必须紧紧围绕着本校实际展开指导性服务工作。我们的思政课理论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是的照本宣科,而是应该更多地去了解专业、贴近专业、服务专业。我们的教学内容应尽可能多地与行业,与专业相关联,如课件的制作、案例的选择、作业和试卷问题的设计等都要更多地考虑到本校专业的实际情况;我们的思政课教师也要经常走出课堂、走进宿舍、走进企业,要及时了解任课班级学生的专业情况,及时了解当下行业、企业的发展趋势,并且能够根据这些情况和意见及时调整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以最大的可能去满足用人单位和学生、家长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期望,使他们通过思政课的教育教学过程切实感受到这门理论指导课程不光是讲大道理,而且对自己的专业能够提供指导性意见和帮助,是一门“有用”的课程。

2.2 强调实践,以增强实效为目标构建实践项目型思政课教育教学新思路

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学生培养工作的重要一环,它同时也是教育部明文规定的各高校进行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必须强化的内容。高职院校也都非常重视对学生实践教育的环节。我们的思政课也应及时调整教育教学思路,要把我们主要的教学过程从纯粹意义上的课堂理论教学延伸到课外的实践教学环节中去,要把我们的理论教学的内容变成一个个具体的可操作性的项目或任务,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这些项目的完成,要尽可能地与相关部门,如院办、学工处、团委、学生社团、社区、企业等积极组织协调,齐抓共管,共同落实。这样一来,当一组项目完成时,学生既掌握了理论知识,也获得了相应的学分,并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与关注,他也会从心底里感到这是一门“实惠”的课程。

2.3 提升素养,以构建素质拓展型思政课教育教学新思路

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不仅仅要考虑专业技能素养的培养,还必需是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当前,不少高职毕业生在求职过程及就业进程中出现了“只专不红”的现象,缺乏诚信、跳蚤效应、这山看着那山高,缺少吃苦耐劳和克服困难和勇气和决心。而这一切的发生,不光是社会大环境始然,更多的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缺失和不足所造成的。我们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浅尝辄止,更不能忽略不计,而是要重点加强。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更要明了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纳入到与专业课程同等重要的地位来抓;而我们的思政课教育教学工作也应该把关注的目光更多地投向课堂之外,要多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素养竞赛,积极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广泛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去密切接触群众,了解社会,体验生活。学生也可以通过各种活动,更好地掌握知识,了解自己,关注社会,关注他人,也从而使他认同我们的思政课是一门“有意义”的课程。

3 结语

高校思政课的教育教学工作是高校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它的综合改革、稳步发展与质量提升是一项既有益于学校更受益于学生的幸事。而我们也只有理顺与思政课教育教学工作相关的各种关系,增强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以专业为导向,以全面提升学生素养为宗旨,这样才能创造出我们思政教育教学的新格局来!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教社政[2005]9号[R].

[2]《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8]5号[R].

[3]《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R].

[4]吕志,黄紫华.面向社会实践育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索[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5]郭君.反思与建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反思性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社,2012.

[6]李腊生,龚萱,闵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思政课理论课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社会科学家(2021年3期)2021-04-30 09:12:04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3:02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学习月刊(2015年6期)2015-07-09 03:54:14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学习月刊(2015年12期)2015-07-09 03:3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