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加热敏灸治疗腰椎假性滑脱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改变研究

2013-08-15 00:45:10涂瑞芳于丹万小玲肖伟平吴春华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3年1期
关键词:术者腧穴假性

涂瑞芳 于丹 万小玲 肖伟平 吴春华

(1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南昌330006;2江西中医学院 南昌330004)

腰椎假性滑脱又称退行性腰椎失稳症、腰椎不稳症,系由于长期的椎间盘、关节突关节以及周围韧带的退变松驰而导致的椎间关节出现的不稳定,表现为上位脊椎向前、向后或侧方滑移。假性滑脱是腰椎退行性变的一个重要X线征象,大多为Ⅰ度滑脱。本研究通过对患者行手法及腰外固定直接减少病变节段运动,配合施行热敏灸舒经通络、温经散寒,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及影像学变化,发现疗效满意。现将我们的研究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全部50例患者均为2011年7月~2012年7月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和热敏灸分院的门诊及住院患者,男14例,女36例,年龄40~65岁,平均(52.67±4.12)岁;病程半年~15年,平均(78.61±3.85)个月。按 Merdering分型[1]:Ⅰ度 43例,Ⅱ度7例。

2 治疗方法

2.1 手法治疗

2.1.1 体位选择 选择有利于复位的体位,椎体向前滑脱时取仰卧位,向后滑脱时取俯卧位,横向滑脱时取俯卧位,旋转滑脱时取侧卧位。

2.1.2 具体操作[2]首先推竖脊肌以放松肌肉,再针对滑脱情况运用手法。(1)对前滑脱患者,用腰部屈曲滚摇(屈脊位)手法:仰卧位,屈膝屈髋,收腹,屈脊团身,双手抱膝,头部尽量靠近膝部。术者一手扶患者踝部,一手托扶患者颈背部,嘱患者自行发力做前后往返翻滚动作,术者双手前后协调控制。每次滚翻3~5min,间断休息,每天治疗3~4次。(2)对后滑脱患者,主要用抖法结合拔伸牵引手法:俯卧位,嘱患者双手抓住床头,术者握住患者双踝向后上方牵引3~5m in,边牵引边有节律地抖动腰部3~5次。牵抖手法结束后,缓慢放下双踝,再行轻手法按揉腰部。(3)对横向滑脱患者,主要用拔伸牵引结合推拉手法:俯卧位,先对患者行放松手法3~5m in,然后由助手握患者双踝持续水平牵引,术者立于患者一侧,一手拉患者骨盆,另一手推患者滑脱椎体处,利用剪力使患椎复位。治疗结束前先让助手缓慢松开患者双踝,术者继续行推拉手法治疗2~3 min后再慢慢松手,按揉腰部。(4)对旋转滑脱患者,用侧扳旋转手法:侧卧位,患者患肢在上方呈屈曲位,健肢在下方呈伸直位。术者立于患者背侧,一手推患者臀部,一手固定肩部,当患者躯干扭转到一定程度时双手同时交叉用力,有节律地晃动后突然加力使患椎复位。

2.2 热敏灸治疗

2.2.1 热敏腧穴探查方法[3](1)环境:检测室保持安静,室内温度保持在24~30℃。(2)体位:选择舒适、充分暴露病位的体位。(3)探查工具:22mm×160mm特制精艾绒艾条(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生产)。(4)探查方法:距离皮肤3 cm左右,于腰背部及下肢热敏化高发区寻找热敏腧穴,先行回旋灸2min温热局部气血,继以雀啄灸2m in加强敏化,循经往返灸2m in激发经气,再施以温和灸发动感传,开通经络。当某穴出现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热(或微热)远部热、表面不热(或微热)深部热或其他非热感等(如酸、胀、压、重等)感传时,此即是热敏腧穴,探查出所有的热敏腧穴并作标记。

2.2.2 热敏灸治疗 对所标记的热敏腧穴施以热敏灸,灸至热敏感传消失、局部皮肤灼热为度,完成1次治疗的施灸时间因人而异,一般40~60min。每日1次,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2.3 腰部固定 给予患者腰部护腰带进行外围固定,固定2周。

3 疗效观察

3.1 症状评分标准 参考第二届腰椎失稳专题座谈会纪要[4]所制定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1)2分:腰部轻度疼痛时作时止,活动基本正常,诱发轻微症状,轻度压痛,下肢软弱无力,远端麻木但不影响生活;(2)4分:腰部疼痛可忍,时常发作,活动范围受限,诱发明显症状,中度压痛,下肢软弱无力,远端麻木影响部分生活;(3)6分:腰部疼痛难忍,持续不止,活动范围严重受限,诱发严重症状,重度压痛,下肢功能基本丧失,生活不能自理。

3.2 X线评分标准 (1)2分:X线示Ⅰ度滑脱;(2)4分:X线示Ⅱ度滑脱;(3)6分:X线示Ⅲ度滑脱:(4)8分:X线示Ⅳ度滑脱。

3.3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1)痊愈:腰部疼痛、下肢麻木、X线表现等症状、体征积分减少≥95%;(2)显效:腰部疼痛、下肢麻木、X线表现等症状、体征积分减少70%~95%;(3)有效:腰部疼痛、下肢麻木、X线表现等症状、体征积分减少30%~70%;(4)无效:腰部疼痛、下肢麻木、X线表现等症状、体征积分减少<30%。

3.4 疗效评定结果 痊愈28例,占56%;显效15例,占30%;好转7例,占14%;无效0例,占0%。

4 讨论

腰椎滑脱症临床上以椎弓根是否断裂分为真性滑脱与假性滑脱,腰椎假性滑脱也叫退行性腰椎滑脱,是由于关节突、椎间盘、韧带、肌肉退变所致的滑脱。手法能够使滑脱椎体达到一定程度的复位,滑椎的复位,在不同程度上保持了脊柱的稳定性,扩大了节段性椎管或侧隐窝的有效空间,缓解了椎管内诸多致压因素对硬膜囊和神经根的压迫及刺激,增加了椎管的有效容积,促进了局部血液微循环和腰椎稳定性的重建,改善神经供氧状态,使脊柱重建新的生物力学平衡。复位后的稳定措施也很重要,腰椎假性滑脱复位后容易复发,为避免复发,可于治疗结束后在滑脱腰椎处给予护腰围,固定2周。这样既有利于患椎复位,又能保持椎体稳定。

腰痛病是热敏灸常见的适宜病证,艾灸借灸火温和的热力和药物的作用,通过温热传导达到温经散寒、行气和血、扶正祛邪、治病保健的作用。热敏灸是陈日新教授科研组在临床中研究发现创立的一种热敏新灸法,热敏灸法不仅是简单的传热温通机理,更重要的是对热敏化腧穴施予艾热刺激后能激发经络感传,促进经气运行,使气至病所,从而调理脏腑经络气血,达到气至而有效的治病作用,大大提高了灸疗疗效,被广泛运用于腰痛病的临床治疗。

本研究对50例腰椎假性滑脱病人使用手法和热敏灸进行治疗,通过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X线平片改变,结果发现所有病例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症状改善,痊愈28例,显效15例,好转7例,无效0例。本研究疗效非常满意,使用手法和热敏灸联合治疗腰椎假性滑脱,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并推广运用。

[1]侯树勋.脊柱外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834

[2]缪辉宇,范志勇,纪桂圆,等.浅谈腰椎假性滑脱的手法治疗[J].新中医,2008,40(4):103-104

[3]陈日新,康明非.腧穴热敏化艾灸新疗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84

[4]申勇,范顺武,马宏庆,等.全国腰椎退行性失稳与滑脱专题座谈会会议纪要[J].中华骨科杂志,2009,29(8):793-795

猜你喜欢
术者腧穴假性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前支假性动脉瘤1例
针刀松解颈周腧穴治疗颈源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超声引导下压迫联合瘤腔注射凝血酶治疗医源性假性动脉瘤的临床观察
冠状动脉介入术者上肢辐射的影响因素及防护
经皮冠脉介入术中术者头颈部辐射强化防护效果研究
心电与循环(2021年1期)2021-02-05 02:19:58
中医针灸腧穴与泰医按摩穴的比较初探
天津中医药(2016年6期)2016-08-11 08:57:11
8例血小板假性减少结果分析
西南军医(2016年3期)2016-01-23 02:17:49
管电流对肾囊肿假性强化的影响
现代针灸教材关于肩周炎的“同功穴”分析
吉林中医药(2015年9期)2015-07-10 03:30:12
传统和无痛人工流产术式选择对术后恢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