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
(江西中医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 南昌330004)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的变性、破坏及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病,属中医学“痹证”、“骨痹”范畴,多与肝肾不足、风寒湿热邪外侵、气血瘀阻有关。热敏灸能够温经通络、祛寒逐痹,直达病所,治疗该病疗效确切,得到医患广泛青睐,已成为治疗该病的重要方法之一。笔者在临床中对KOA不同证型进行热敏灸治疗发现,其不同证型疗效有差异。现将我们的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80例病例都来源于江西省中医院针灸科就诊的KOA患者。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4)[1]分为肝肾两虚、寒湿阻络、湿热阻络、瘀血阻络四种证型。各型患者基本情况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各型患者基本情况比较 (±S) 例
表1 各型患者基本情况比较 (±S) 例
组别n 男 女年龄(岁)平均病程(月)寒湿阻络型20 10 1059.2±3.118.4±4.5湿热阻络型20 11 961.5±2.820.8±3.8瘀血阻络型20 12 858.8±2.920.5±3.1肝肾两虚型20 9 1162.2±3.019.1±3.9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2]。
1.3 治疗方法
1.3.1 热敏腧穴探查方法[3]以膝关节周围及腰部为热敏腧穴高发区。于热敏高发区,用点燃的艾条距离皮肤3cm左右施行艾灸,当患者感受到艾热发生透热、扩热、传热和非热觉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感觉时,即为发生腧穴热敏化现象,该穴为热敏腧穴。探查出高发区内所有热敏腧穴,做好记录。
1.3.2 热敏灸治疗 取上述标记的热敏腧穴,按4步施灸,先回旋灸2min温热局部气血,继雀啄灸2 min加强敏化,循经往返灸2min激发经气,再施以温和灸发动感传、开通经络。每次施灸时间以感传消失为度,时间因人而异,平均45min左右,1d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4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
1.5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
2.1 不同证型KOA 患者疗效比较 见表2。表2示,寒湿阻络型、湿热阻络型、瘀血阻络型、肝肾两虚型四组的愈显率分别为85.0%、30.0%、75.0%、60.0%,经秩和检验,四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后疗效差异为:寒湿阻络型>瘀血阻络型>肝肾两虚型>湿热阻络型。
表2 不同证型KOA患者疗效比较 例(%)
2.2 不同证型有效以上患者随访半年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3。表3示,寒湿阻络型、湿热阻络型、瘀血阻络型、肝肾两虚型愈显率分别为78.9%、14.3%、55.6%、37.5%,经秩和检验,四组患者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半年后随访疗效差异仍为:寒湿阻络型>瘀血阻络型>肝肾两虚型>湿热阻络型。5,
表3 不同证型有效以上患者半年后随访疗效比较 例(%)
中医认为本病属“痹症”范畴,其病因病机是由于人体肝肾亏虚,气血不足,或感受风寒湿邪,筋脉痹阻,气血不畅积久而发。《诸病源候论》有:“亦有气血虚,受风邪而得之者”;《张氏医通》曰:“膝为筋之府,膝痛无不因肝肾虚者”;《素问·痹论》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热敏灸是陈日新教授等人基于灸疗临床,潜心研究近24年创立的一种艾灸新疗法,通过探查腧穴热敏状态,寻找热敏化腧穴,激发灸性感传,施足灸量,于临床灸疗过程中达到“气至病所”,从而大幅度提高灸疗疗效[3]。热敏灸已广泛运用于KOA的临床治疗。本研究观察发现,热敏灸治疗KOA不同证型的临床疗效有差异,治疗2个疗程结束及半年后随访的疗效均为:寒湿阻络型>瘀血阻络型>肝肾两虚型>湿热阻络型,说明热敏灸治疗寒湿阻络型KOA具有明显优势。该研究对于临床运用热敏灸治疗KOA不同证型时选用治疗方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观察。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35-13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2002.127-128
[3]陈日新,康明非.腧穴热敏化艾灸新疗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