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歧义和模糊现象阐释

2013-08-15 00:53:41刘媛媛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语义上歧义语义

刘媛媛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外国语学院,沈阳 110136)

歧义现象和模糊现象在英语言语交际过程中较为常见,这两种现象都受到语言本身固有的因素的影响,往往一种语言表达会有多种解释和理解,我们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十分容易因为误认为歧义和模糊属于同一种语言现象而混淆其中,因此有必要对二者的特点和产生根源进行分类阐释,并对其差异和联系进行语言学上的分析。歧义是指一个语言符号存在两种或多种意义解释,语义表达模糊,是非常复杂的语言现象。宏观上说,模糊现象应该包括歧义现象,但是二者也有差别,日常交际中很难对二者进行区分。本文将分别对两种现象进行阐述并对其差异展开探讨。

1 歧义现象

歧义是一个普遍的语言现象,与其他客观存在的语言一样,英语作为一种广泛运用的语言,由于其词汇量大,语法比较灵活,语言歧义的现象在英语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英语歧义主要分为四大类,即语音歧义、词汇歧义、语法歧义和构词歧义[1]。如何正确理解这四类歧义现象并了解其语用功能,是接下来我们将要阐释的问题。

1.1 语音歧义

1.1.1 同音异形

同音异形顾名思义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词发音相同而拼写形式不同,因此单词的意思也不相同。这种歧义在日常交际中听力理解方面会带来诸多干扰,引起交际双方的误解。例如air,heir;their,there;son,sun;floor,flow 等。同音异形词所造成的歧义旨在达到幽默诙谐或是讽刺的效果。例如:

A:Who are you going to bed with?

B:None.

A:Nun?

在这个口语对话中,由于none 和nun 这两个词发音一样,B 的回答“一个人睡”被误解为“跟修女睡”,让人忍俊不止。

1.1.2 同形异义

同形异义包括同音同形异义词和异音同形异义词。前者会造成语音歧义而后者会引起词汇歧义。如mean(卑鄙的/意味);lean(瘦的/依靠);ring(铃声/戒指)等。

结构方程模型是一种协方差结构分析方法,运用总体或样本的协方差矩阵进行模型估计,用于分析潜在变量间的假设关系,属于多变量统计,整合了因素分析与路径分析,同时检验模型中包含的显性变量、潜在变量、干扰或误差变量间的关系,进而获得自变量对依变量影响的直接效果、间接效果或总效果[8]。

1.1.3 连读形成的音位切分

在口语中,连音造成相连的词或词组间的音位切分的变化,也会产生歧义。如[greidei],既可以理解为grade A,也可以理解为gray day。

1.2 词汇歧义

有言语交际的地方就会有歧义现象发生,英语的语法使用灵活,一词多义现象颇多。所谓一词多义,是指一个词有多种不同的意义,但都归属于同一个词条,借助语境能够避免歧义,理解其正确的语义,但如果语境不够充分,会造成理解上的困扰,造成歧义。例如英语中“pass”这个词是典型的一词多义。“Jack passed.”可以有多种理解:杰克及格了/杰克走过去了/杰克去世了等。此外,异音同形异义词也会造成语义上的歧义。如bow(弓或鞠躬);lead(铅/引导);tear(眼泪/撕开)等。

1.3 语法歧义

省略结构能够避免词语的重复使用和更好地连接上下文,但有时省略结构的使用给理解带来一定的困扰,使句子的语义出现多层含义,就会引起歧义现象。我们来分析下面这个例子。“She loves the book more than her parents.”该句既表示“她比她父母更喜欢书”,也可表示“她爱书胜过她的父母”。英语中,介副词短语的位置比较灵活,所修饰的句子成分也有所不同,有时介副词短语所修饰成分界限不清,便会引起歧义现象。我们来看下面这个例子:The teacher punished the student with a stick.该句可以被理解成“老师惩罚了拿着棍子的学生”,也可以理解为“老师用棍子惩罚了学生”。定语与后面的被修饰语的关系不清也可造成歧义。例如a pretty big house 中的“pretty”既可以修饰big 也可以修饰house。因此,该句有两种理解,即“一个相当大的房子”和“一个既漂亮又大的房子”。

1.4 构词歧义

英语单词中好多单词都是由词根和词缀构成的,这些词会产生歧义主要是由于合成词和派生词内部各要素之间结构或语义关系不确定所造成的。譬如说英语中unfoldable 这个词,可以把内部结构整合成unfold(打开)或foldable(折叠的),前者意思是能够打开的,后者则是不能折叠的。通过对歧义现象进行分类是正确理解和避免歧义的前提条件,语境的介入有助于消除歧义并达到顺畅的交流目的,但是语言知识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语言能力的高低对交际中话语意义的理解有着直接的影响。一旦对英语词汇和语法认识不足,将直接影响人们对语境的认知和分析,就有可能造成话语意义选择不当而造成理解上的失误。

2 模糊现象

模糊是指语言表达的不够清晰和明确,人们对语言认识的局限性导致对事物了解不够或语义的界限不清,亦或是处于交际中对语言表达的要求,要求人们使用一些笼统概括性的言语,造成了有意或无意的模糊表达现象。模糊现象可分为词汇模糊、语义模糊、语音模糊、语法模糊和语用模糊5 个方面。词汇模糊主要指词与非词之间的界限模糊;语音模糊指与正确的语音标准相近的语音系统及其变化规律;语义模糊指语言单位的意义所指对象的范围笼统不易判断,所指内容有模糊不清楚的地方;语法模糊指合乎与不合乎语法之间的界限模糊;语用模糊指说话者在特定的语境中使用不确定的、模糊的或间接的话语向听话的人同时表达多种言外行为或言外之义的现象[2]。在这篇论文中我们将着重探讨语义模糊这个层面的模糊现象。顾名思义,语义上表达的不明确和不清晰就是语义上的模糊,这种模糊主要是由于人们缺乏对某些事物的了解和认识上的局限造成的,有时在一些特殊场合,譬如商务谈判时要求使用一些笼统模糊概括性的语言,因此就造成了语义上的模糊现象。英语中有些单词本身就是语义上模糊的,模糊语言很常见,日常交际中难以避免。根据肯普森的语义理论,语义模糊现象可归纳为以下3 个方面,下面将依次举例阐释。

2.1 意义不明晰

在英语中,有不少词汇本身就是表述模糊的,例如beautiful,它本身表达的词义并不明确,什么样子才称得上漂亮,每个人对漂亮的衡量标准是不一样的,因此这个词本身就有一定的模糊性,会让人有不一样的理解。再如morning 这一词的时间界限也是模糊不明确的。词典中对该词的英语释义为“the part of the day from the time when the sun rises until the middle of the day or lunch time”。这个定义也没有明确到底什么时候是morning,因为没人告诉我们太阳升起的具体时间,也没有关于几点几分吃午饭的规定。此外还有好多词如tall,cheap,small,big,poor 等等。这些词本身都是相对存在的概念,语言单位的意义所指对象的范围不容易判断,有模糊不清的地方。

2.2 指示语不明确

指示语是带有普遍现象的语言现象,话语中的指示信息是理解的关键,指示信息不清楚的话语通常很难理解甚至产生模糊。John’s story 可以指约翰讲的故事,也可指关于约翰的故事,还可以指约翰正在写的故事,也可以指别人讲的关于约翰的故事。

2.3 词义明确但缺乏特征

人们在日常交际中很难避免使用模糊语言,譬如说“人”这个词,词义虽很明确,但缺乏特征上的描述,是男人还是女人,容易引起模糊,但这种模糊描述在交际中会起到积极的效果。在商场里找人,如果你的描述很详细,身高具体到一米七三,眼睛多大,鼻子多高,描述越具体往往越不容易找到那个人,而相对模糊的描述诸如大眼睛,小嘴,个子高,身材微胖可能最后的效果就大有不同了。人类语言本身就是一种相对模糊概括的语言,描述具体的语言只是模糊程度不同罢了。

可以看出,模糊只是由于信息量不够充分或是一些词义本身表达就很模糊的特征引起的,其不会影响日常的正常交际,因此也没有必要进行语义上的强制。而歧义会造成理解困扰和误解,给我们日常交际带来诸多不便,必须进行语义上的强制,才能使言语交际顺利进行。

3 歧义和模糊现象产生因素的语言学分析以及在语言中的积极作用

歧义表达具有不同的解释,在这些不同的解释中,每一种解释的意义都是明确的;而模糊表达有且只有一个意义,只不过这个意义很概括,很笼统,其中蕴含着多个更明确更详细的解释。歧义句子有多个意义,而模糊句子其中蕴含多个意义。歧义句子表达的多种意义之间是有差异的,相互之间没有任何的逻辑联系,而模糊句子所蕴含的多种意义之间是由联系的,且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在理解引起歧义的句子时,可以借助语境对歧义句子的不同意义做出判断和选择,如果选择不当就会造成理解的困扰和信息的混淆。借助语境对歧义句子的意义进行正确选择,歧义很快就会自行消除。在模糊表达中,这种概括模糊的表达并非一定会造成误解,听者实际上听懂了表达的意义,只是由于掌握信息不充分无法获得一个详尽确切的意义。信息量不足不意味着信息错误和混淆。在日常交际中,歧义现象应该尽力避免,而模糊表达是难以避免的,这是因为语言本身就是一个抽象概括的产物,都有一定的模糊性,只是表达的模糊程度不同而已。引起歧义的因素是一个词义的异质属性,而引起模糊的因素是词义的同质属性。一个词的意义如果是异质的,它必然是可分的,是互相排斥的,在句子中组合的时候,很容易造成歧义。

在日常交际中,人们应尽可能的避免使用歧义句子,但是在广告和文学作品中恰当使用歧义句子能够达到幽默诙谐的语言效果。一则房产广告中这样写到“more sun and air for your son and heir”,广告商利用语音上的歧义增加了广告的说服力和幽默感,让人看后印象深刻。模糊语言在商务和政治经济领域运用颇多,模糊表达能够让人感觉更真实,更有说服力,能够弥补交际中词汇的不足和缺乏,使表达更加礼貌。

模糊语言在言语交际中经常使用可以达到以下几方面作用:首先,根据格赖斯的合作原则中的数量原则,说话者所说的话要能达到交谈时所要求的详尽程度,但是不能使自己所说的话比要求的话语更详尽。恰当使用模糊语言,把握信息量的渗透符合言语交际双方的合作原则。此外,交际中为了摆脱给出具体信息的任务,有目的性地限制信息可以起到自我保护的作用。在数字表达上有时带有模糊含义的some,up to 之类的模糊词语可以使之更真实,更让人信服。在交际中对于对方提出的问题是自己的词汇空缺和不足时,那些自己想不起来或不知道的生僻词汇可以用模糊的语言来替代,这样可以弥补自己匮乏的信息。可以看出,模糊语言在交际中的作用是很大的,不可或缺的。

4 结论

歧义和模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歧义主要是由于缺乏某种特定语境知识词汇归属不同的范畴,即具有异质属性的词汇就会引起歧义。而模糊是不可避免的,词语表达的概念是对存在差异的事物的一般概括,体现的是词汇的同质属性,不顾及词汇外延的个体差异。对二者其及差异进行阐释有助于英语交际的顺畅以及灵活恰到好处地运用歧义和模糊词汇进而达到独特的语言效果。

(References):

[1]Kempson R.M.1977,Semantic Theory[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邱述德.英语歧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3]王蓬鑫.英语模糊语法[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1.

[4]李静.浅析英语歧义与模糊的差异[J].焦作工学院学报,2004(2):125-127.

[5]王莉.浅析英语歧义句和模糊现象[J].零陵学院学报,2003(3):124-126.

[6]张咏梅.试论英语歧义现象及其语用价值[J].咸宁学院学报,2011(8):70-72.

[7]廖定中.略谈歧义、模糊与多义[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4):1-4.

[8]李荣宝.英语歧义句及其结构分析[J].福建外语,1990(Z2):13-15.

猜你喜欢
语义上歧义语义
语言与语义
eUCP条款歧义剖析
中国外汇(2019年12期)2019-10-10 07:26:58
懊悔·懊恼·懊丧
English Jokes: Homonyms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
现代语文(2016年21期)2016-05-25 13:13:44
“那么大”的语义模糊与歧义分析
认知范畴模糊与语义模糊
“V+了+NP1+NP2”中V的语义指向简谈
英语并列结构中的对等关系研究
科技视界(2012年18期)2012-08-15 00:54:11
耳和ear有什么不同?
英语学习(2012年12期)2012-04-29 00:4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