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一
(济南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东 济南 250022)
近年来,随着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门”族词日渐成为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个构式。该族词最早源于美国家喻户晓的水门事件(Watergate Scandal)。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团队成员为窃取情报,在华盛顿水门大厦安装窃听器后暴露,从而招致对尼克松总统的弹劾,迫使他辞职,从而使其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辞职的总统。后来,词缀-gate被提取,逐渐演化成英语中一个新的词根,专指一些重大的不光彩的丑闻事件,如:Irangate(伊朗门)、Spygate(特工门)、Translationgate(翻译门)等。国内从意译“门”这个词缀发展为仿造“门”族构式。后来,该族词逐渐泛化,衍生出很多同类词,指影响深远且具有轰动效应的社会事件,如:裁判门、偷拍门、诚信门等。
“门”族构式的泛化早已引起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他们从社会语言学、认知语义学、大众传媒学等不同角度分析这一语言现象。现在,对“门”族构式的考察往往侧重于其形成过程、构式特点、形式特征等维度[1-3]。我们试图在前人探讨的基础之上,拟从认知出发探究“门”族构式的语义特点、形式特点及这类构式浮现的认知理据。
任何形式和语义的对子,如果它的意义不能够从其原来的组成成员中推出,那么它就成为一个构式[4]。语言构式可视为一个从具体结构到抽象结构的连续体。“门”族结构是一个图式构式,它的语义是表述与某一事件有关的丑闻。这里的“丑闻”义无法从“门”词自身推测出来。比如:
近期的数据显示,凭着35%的市场占有率,农夫山泉稳坐国内饮用水行业头把交椅,高出第二位的康师傅19个百分点。而这被舆论解读为是导致农夫山泉频频陷入质量事件的原因之一,理由就是“水源门”、“假捐门”、“砒霜门”等问题总会适时出现在农夫山泉身上。
在结构上看,“门”族构式一般有两个成分组成:变项和语素“门”,组成一个半固定的“门”族构式。根据我们的统计,能够出现在“门”族构式中的词汇项目主要包括:(1)名词性词项,如:错字门、华为门、日记门;(2)动词性词项,如:包养门、解说门、爬坡门;(3)形容词性词项,如:放荡门、混乱门。
构式是形义配对体,“门”族构式所涵盖的结构均用于指代特定事件。“门”族构式所指示事件的语义往往借助于“门”跟“丑闻”紧密联系起来,这种情况下“门”族构式突显了“事件或丑闻”之轰动效应。关于“门”在语义上的泛化过程,一般认为该词经历了从“政治丑闻”到“一般性社会丑闻”,再从“有轰动效应的新闻事件”到“引人关注的事件”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刘桂兰、李红梅把这四个阶段称为“原始阶段、引入阶段、泛化阶段和融合阶段”。
就语义而言,“丑闻”义不能依据“门”族结构的任何一部分(即变项或固定项)推断出来。换句话说,“丑闻”义产生的前提条件是前后两个部分组合在一起,参照两者的整体结构以及出现的语境来加以理解。比如:
从“感谢门”到“大学门”,再到“工作门”和“庆功门”,如今又是“宝马门”,周洋为何会引来如此多的质疑?媒体在尊重事实报道的情况下,周洋本人也需要反思一下。
这里,听话人无法从变项或“门”的意义猜测“宝马门”的构式义。众所周知,“宝马”是汽车商标,但我们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中却未发现一个能很好说明“宝马门”的义项。这是由于在这一构式中,“宝马门”指的并非宝马汽车的门,而是专门指称某一特定事件。简而言之,“门”族构式所统辖的词语,具有社会流行性,说话者往往在娱乐化的心境下选取这种表达式,其目的是宣泄压抑的情感、舒缓紧张的情绪[5]。
伴随着各种新的社会事件的涌现,为满足语言交际表达的需要,我们往往会使用固有的知识对这些社会事件加以概念化,这样一来就促成了新的语言结构的产生[6]。但这些新的构式并不是任意的,它们一般来说会受到先前的语言表达式的制约。我们发现,“门”族构式的演化和发展是受许多认知机制管控的,其中最为主要的是转喻压制、词汇义压制和文化义压制。
Lakoff& Johnson[7]认为,处所转喻事件(PLACE FOR EVENT)(如 Iraq nearly cost Tony Blair the premiership.)不但是一种语言表达式,还是我们人类思维的关键组成成分,它来源于我们的身体经验。从历史语言学的角度看,“门”族构式的原型来自于“Watergate Scandal”。作为民主党总部所在地,由于该事件所携带的明显的轰动效应,“Watergate”使用相当频繁,很快就成为了高频词项。所以每当看到这个地名,就会唤醒原先在大脑中固化的构式义,继而想到它所指代的丑闻事件。
一般说来,人们的语言表达式之所以具有很强的生成力,是由于语言能使说话人构建以构式为基础的构式义。当人们想要表达新概念时,一般会激活与之相关的构式,而这些构式往往会压制新创的语言表达式进入其中。就Watergate而言,它可被拆分为water和gate两部分,后者在形态和语音方面皆与词缀构式相一致。因此,通过该词缀构式的转喻压制,被人们当作词缀提取出来了。如此一来,当相似的具有轰动效应的事件发生时,gate就被当成词缀来表述该事件,如:
央视春晚各种穿帮镜头引发网友热议,“伴舞拉链门”、“王菲假唱门”、“刘谦魔术门”等等话题不断。让我们来一起细数那些穿帮镜头,原来是备播带与直播互相切换惹的祸。
构式义是语言结构特有的,是我们的认知经验在语言中的具体反映。词汇义的压制不仅使得“门”族构式在语义上的非协调性获得了调和,更为重要的是,它使语言结构内部的句法关系相互协调,这样就完成了形义的优化组配。从“门”的抽象义可汲取出说话人对“门”的概括及其具体的构式语义。我们一般把“门”视为进入某个地方的入口,“门”的功能在于隔断出两个不同的空间,使一些实体在门里面,同时把另一些实体置于门外。如此一来,门里面的实体就被赋予了封闭性,易于激发听话人的好奇性。在“门”族构式里,变项成分往往是特定事件中最为原型的表述成分,如处所、人物、动作、性质等。另外,这些具有代表性的表达成分跟进入未知世界的“门”搭配,完全有可能满足听话人的好奇心,强化“门”族构式的表征和建立,加强了这类构式的稳固性和常用性。
语言中的新兴表达结构往往会受文化因素的管控。某个语言表达式一旦出现,只有当形式和意义都跟社会文化运动的规律一致起来的时候,该结构才会进入语言系统,继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不难理解,当新的具有轰动效应的事件出现时,说话人自然有了表述此类事件的交际需要。在语言内和语言外各种因素的支配下,出现了新的“门”族构式,为语言使用者广泛接受,并逐渐在语言系统内部固化下来。
根据构式语法的观点,语义不仅包含知觉、感情,还囊括了我们对语言情景及对文化因素的认知。从本质上看,文化因素是客观现实在人的大脑中的体现,在语言形式上是符号与某种文化因素的联系。比方说,“艳照门”是关于艳照的事件。2008年发布了很多关于陈冠希和女艺人间的照片,这之后频繁发生的一些的文化事件,网友往往会给一个“门”的标签,如:
前几日“初中生接吻照”掀起的风波还未平息,今天网上又曝出了“挤奶门”事件的照片。美女有爱心是好事,但是这位“挤奶门”美女的爱心,似乎有点过。
简言之,“门”族构式基于文化义压制而传递了独特的深层文化内涵。
我们主要从认知角度阐明了“门”族构式浮现的机制和动因。“门”族构式具有特殊的形式特征和语义特征,其形成有鲜明的认知理据,主要关涉到构式压制,具体体现在转喻压制、词汇义压制和文化义压制。“门”族构式在现代汉语中逐渐固化,是以上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张谊生.附缀式新词“X门”试析[J].语言文字应用,2007(4):39-47.
[2]宋平润.试论“X门”的语法化和语义隐喻化[J].现代语文,2009(6):34-36.
[3]刘桂兰,李红梅.从模因论角度看“X门”现象[J].外语学刊,2009(2):70 -73.
[4]Goldberg,A.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5.
[5]辛仪烨.流行语的扩散:从泛化到框填——评本刊2009年的流行语研究,兼论一个流行语研究框架的建构[J].当代修辞学,2010(2):33-49.
[6]刘玉梅.“吧”族词形成的认知机制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1):10-15.
[7]Lakoff,G.& 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8]游玉祥.“X门”构式的语义信息及认知形成机制[J].外语研究,2011(4):4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