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福,李晓红
(1.吕梁学院 汾阳师范分校,山西 吕梁 032200;2.河北联合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9)
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行为,不仅转换语言而且转换文化。随着对语言认识的深化与发展,以及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人们已经更多的抛弃了对翻译可译性的片面研究,而是本着一种理性和务实的态度,开始深入研究语言和文化的可译度。长期以来,众多中外翻译理论家和实践家对翻译的可译性和不可译性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剖析,甚至展开过激烈的争论与辩解。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卡德福特(1965)将不可译性分为语言不可译性和文化不可译性。而纽马克(1988)则认为没有不可译,任何事物都是可译的。张达聪(1979)曾将翻译分成:完全可译性、部分可译性和完全不可译性。饶小飞(2003)将翻译分为绝对不可译和相对不可译。由于每种语言都有各自的独特性,将这种独特性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有时确实很难实现,这就造成了语言的绝对不可译。而文化作为人类相同或相似经历,可以通过解释或阐释的方式间接迂回的表现出来,因此这种不可译是一种相对不可译。
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用于表达人类思想的符号系统。它具有创造性、结构性、意义性、指代性、社会性与个体性的特性。如果将富含有诸多特征的某种语言翻译为另一种语言,要使原语和译语在语音、词汇、语法、意义方面达到完全一致,并将原语和译语间的差异通过译语中相应的概念或表述方式表达出来,并再现原语特征,有时确实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强行通过某种方式将其表达出来往往会使译文得“形”而忘“意”或得“意”而忘“形”,使译文丧失了原文所体现的美感和情趣,这就是语言上的绝对不可译。
刘宓庆认为,汉英双语互译过程中不可译现象的根源是语言表层,即:语音结构层,不存在双语转换的信息通道,双语间的对应只能停留在语义结构层。如果两种语言为非亲属语,那么这两种语言表层就不存在有意义的信息转换通道,音形就不可能形成同源对应。而汉英属于非亲属语,那么词际转换就只能停留在语义结构层,这就造成了语音层次上的不可译。
绕口令是一种将声母、韵母或声调极易混同的字组成反覆、重叠、绕口、拗口的句子,要求一口气急速念出的民间语言游戏。其特点是若干双声、叠韵词汇或者发音相同、相近的词语和容易混淆的字集中在一起,组合成简单、有趣的韵律,读起来很绕口,但又妙趣横生。如:
隔着窗户撕字纸,一次撕下横字纸,一次撕下竖字纸,是字纸撕字纸,不是字纸,不要胡乱撕一地纸。这则绕口令是通过平舌音/z/和翘舌音/zh/的变化使用来体现音韵美。如果将字(character)和纸(paper)翻译成英语后这种音韵变化就荡然无存,根本无法体现音韵美。
陈庄程庄都有城,陈庄城通程庄城。陈庄城和程庄城,两庄城墙都有门。陈庄城进程庄人,陈庄人进程庄城。请问陈程两庄城,两庄城门都进人,哪个城进陈庄人,程庄人进哪个城?这则绕口令是通过前鼻音/en/和后鼻音/eng/的变换使用来体现韵律变化的音韵美。如果将两个专有名词陈庄和程庄用拼音方式表达,再将城(city)译成英语,那么会使整句的翻译索然无味,毫无音韵节律可言。
实际上,翻译饶口令只能解释其蕴涵的意义,而不能表达原语的语音美。所以,朱光潜先生发出这样的感叹:无论是以中文译西文,或是以西文译中文,遇着声音上的微妙处,我们都不免束手无策。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由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四要素构成。英汉两种语言在语音方面有诸多差异。如:英语只有重音,次重音和轻音的区别;而汉语却有四个音调,通过四个音调的不同组合可以构成不同的平仄韵律。这种声音上的绝对微妙给翻译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下面是著名国学大师赵元任所著的设限文章《施氏食狮史》。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施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是十狮尸。食时,始识是十狮尸,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
全文连同标题总共97 字,全使用了一个音/shi/。作者通过使用汉语四音调表示不同汉字,表现了汉字及其书面语以形表意的功能。而将这篇文章翻译为英语时只能将原文意思表达出来,而要使用统一音标的英语单词将全文意思准确表达出来,恐怕任何优秀的翻译大师都不可能实现。这种语音的不可译是一种绝对不可译。
汉语是表意文字,属于汉藏语系。英语是表音文字,属于印欧语系。两者除了在发音上有重大区别外,在书写上也是大相径庭,故实现两种文字特征的互译是不可能的。如:汉语里的“道”字,无论是将其翻译为“Tao”,“Taoism”还是“Dao”这些译语都不能表达“道”字本身所蕴含的丰富意义。“道”字的前三笔实际上是《易经》中所说的阴爻“- -”和阳爻“—”的标志叠合在一起,那么“道”字本身就蕴含了身后的中华文化,体现着阴阳统一协调等含义。因此这种文字本身所蕴含的意义是不可译的。
汉字作为方块字,可以是单个形体构成,叫做“独体字”。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组成叫做“合体字”。换言之,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可以组成“合体字”。这就为汉语中的拆字和组字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如:
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
切瓜分片,横七刀,竖八刀。
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
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靠边。
这段对偶句充分体现了汉字的拆字功能。笔者在查阅现有资料过程中还没有找到这一段话的英译,可能是这段话翻译起来比较困难。即使成功的译者能将这段对偶句的意思正确翻译出来,但也根本不能翻译出汉字这种构词特点。因为英语就完全不具有这种文字表现功能。这也是由文字特征造成的不可译。
还有人利用汉字中“独体字”可以组成“合体字”的结构特点创作了这样一首诗:
水有虫则浊,水有鱼则渔,水水水,江河湖淼淼。
木之下为本,木之上为末,木木木,松柏樟森森”。
不可译性在这首诗中主要体现在,它巧妙地运用了汉字结构特点—组合表达,将象形、指示和会意的构词法全部运用。无论如何将它翻译成英语,水与淼和木与森之间的这种构字法不可能表现出来,本、末和木之间的这种指示关系也无从表达。
回文是指顺着读和倒着读时,意思完全一样的词、词组或句子。回文在汉语中拥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被文人使用。回文是一种文字游戏,并无太多实际意义,但可使语言活泼生动,诙谐有趣,富于美感。汉语中回文的例子很多,如“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心清可品茶,茶品可清心”,“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等。这些句子正念和反念发音都一样。虽然英语中也有回文但由于英语和汉语属于不同的语言体系,英语是表音文字汉语是表意文字,因此要将这种回文正确翻译出来实属不易。由于这种翻译障碍,尝试的译者聊聊无几,更别说成功的译者。
歇后语是中国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的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以短小、生动、风趣和形象为语句特征。它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为喻体,后一部分为本体,前一部分通过比喻或双关等修辞手法来体现和突出后一部分的本体。歇后语大部分不易翻译甚至不可译。如《史记》中一则歇后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如将这则歇后语翻译成一句英语并把它所蕴含的历史典故翻译出来确实有些勉为其难。再如:外甥打灯笼—照旧(舅)。这则歇后语也不可译。因为汉语中的“旧”和“舅”是同一发音,而英语中却不存在这样的词汇,这就造成了不可译。美国著名记者Harrison Salisbury 在其作品《长征新记》中曾用四段笔墨翻译“和尚打伞—无法无天”,最终还是没有解释清楚。可见歇后语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译的。
顶真亦称联珠或蝉联,是指上句的结尾与下句的开头使用相同的字或词,用以修饰两个句子声韵的修辞手法。这种上下承接的字、词或者短语有时也可以是同音异形异义词。这种修辞能够使文章格调清新,条理清晰。如《论语·子路》中: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白居易诗作《琵琶行》中: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湖南长沙天心阁的连珠联:天心阁,阁落鸽,鸽飞阁未飞;水陆洲,洲停舟,舟动洲不动。若是简单将这些顶真名句通过意译翻译为英语倒非难事,但如果将这些名句所蕴涵的优美格调翻译成英语实属不易。这种不可译也是由于语言的特殊性造成的。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一种特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其内涵和特征受到历史条件、地理环境、生活习俗等因素影响,并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不同民族由于历史背景、社会条件、民情风俗、宗教信仰、语言结构以及思维方式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文化,这种差异使得部分文化内容变得无法传译。因此,卡特福特认为文化不可译性的原因是:与原语文本功能相关的语境特征在译语文化中不存在。但是这种不可译是相对的,因为各民族间的文化有时候是相通的,有时候可以通过某种变通使两民族间互相理解。当今社会交流中更多强调求同存异,这也使得不可译变成了相对不可译。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将文化分为五类:生态文化、语言文化、宗教文化、物质文化和社会文化。
广义的生态文化是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这种生态文化要求运用生态学的观点观察现实世界,解释现实社会,处理现实问题;运用科学的态度去认识生态学的研究途径和基本观点,建立科学的生态思维理论。狭义生态文化指生态圈中的动植物以及与他们相关联的生活行为及其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一种思维模式和语言表达方式。
在西方人心目中,狗被视为心爱的宠物及人类忠实的朋友。但在汉语中,狗一般象征卑鄙可恶的品行,明显带有贬义。汉语中与狗相关的成语不胜枚举,如:“狗仗人势”、“狗血喷头”、“狗急跳墙”、“鸡鸣狗盗”、“鼠窃狗盗”等。这些与狗相关的成语全部是贬义词。这正好与英语例子相反,这种情况造成了生态文化的不可译。但成功的译者会避开文化的差异,求同存异,创造出完美的译本。
如:“胆小如鼠”译为英语是as timid as hare (or rabbit);“狡猾得象狐狸”译作as cunning as a dead pig;“笨得象猪”译作as stupid as a goose;“拦路虎”译作A lion in the way 等等。由于这些生态文化词语在英语里不存在对等词汇,译者就采用了归化译法,使译语受众更容易接受译文。这种不可译向可译的转换更容易拉近原语和译语的距离,产生美感。
语言与文化之间具有紧密联系。文化创造离不开语言,语言发展和变化同样也离不开文化的发展和变化。若想撇开语言文字去了解一个民族文化层面的东西,那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因此语言学家都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具有记载、存储、传播及发展该语言所代表的文化信息和文化内容的作用,即语言的文化功能。语言自产生之日起便与其所代表的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不同的语言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承载不同的文化内容,沿袭不同的文化轨迹。所以要理解和掌握外来语言就必然涉及跨文化的交流和理解。王佐良先生曾说过: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
文学名著《红楼梦》被翻译:Dream of Golden Days、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A Dream of Red Mansions、The Story of the Stone。这些翻译虽然不能简单的评议哪个是成功译名,哪个是失败译名,但可以做一下简单分析。“红色”在汉语文化中表示喜庆、幸福和吉祥如意,而在英语世界里却意味着流血、恐怖和危险。这种语言文化的差异必然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可译,因为这种语言文化的差异可能给受众造成截然不同的理解。而通过意译将“红楼梦”译为The Story of the Stone 就回避了这种语言文化的不可译,避免了受众的理解困惑。
行文中已经提到语言的绝对不可译性,但那只是语言特征的绝对不可译,而语言中渗透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通过一定翻译方式将其转化的。
宗教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内容。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它渗透到各族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在其历史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本民族经济、政治、科学、文学、艺术甚至人们的思维和行为等,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在中国社会佛教、道教和儒教是非常重要的三大宗教。他们讲求和谐美和中庸之道,并时时刻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论语·八佾》:子入太庙,每事问。著名汉学家亚瑟·威利将其译为:When the Master entered the Grand Temple he asked questions about everything there.Note:Erected in honor of the first Duke of Zhou.
太庙是中国古代皇帝的宗庙,用于祭祀祖先,也称作“明堂”。夏朝时太庙被称为“世室”,殷商时称为“重屋”,周称叫“明堂”。最早时太庙只用于供奉皇帝先祖,后来帝后和功臣的神位也可供奉于太庙。这是中华民族儒教中孝文化的体现,是对死者的尊敬,但这种文化在英文中不存在对等物,就造成了宗教文化的不可译。但亚瑟·威利通过加注的方式将其进行了说明,虽然解释不够清楚,但也实现了从不可译到可译的转化。
不同民族拥有不同的历史条件、生活环境和价值观念,因此他们的物质生产文化自然也会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导致人们的认知和语言表达会有所不同。中国是农业大国,因此在物质文化表述上总能体现出与农业相关的文化。如:民以食为天,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等。而英国是海洋岛国,它的语言里处处体现着水、鱼和海洋的概念。如:a fine kettle of fish(一团糟),drink like a fish(牛饮),all at sea(茫然,不知所措)等。这样两种文化之间的互译就存在困难,产生了不可译现象。译者一般都会采用加注的翻译方式将这种文化间的差异表述出来,这样这种不可译就成为一种相对的不可译。
《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话: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庚。”冉子与之粟五秉。著名传教士理雅各将其翻译为:the disciple Zan requested grain for his mother.The Master said,“Give her a fu.”Yen requested more.“Give her a yu,”said the Master.Yen gave her five ping.Note:A fu contained 6 tau(斗)and four shang(升),or 64 shang.The yu contained 160 shang,and ping 16 ho(斛),or 1600 shang.A shang of the present day is about one - fourth less than an English pint.然而在英国人民的生活中根本不存在釜、庚、秉这样的器具,原则上这是不可译的。但理雅各采用加注的方式将这些器具解释一遍,这样就使不可译变得可译了。
社会文化与广大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紧密相连,由人民群众创造,带有明显地域、民族或群体特征,并广泛影响着社会群体的各种文化现象和文化活动。社会文化能够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促进人民的全面发展,最终推动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协调发展。社会文化有多种表现形式:如衣着、饮食、教育等。
鲁迅先生的《孔乙己》中有这样一句话:“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没有补也没有洗。”杨宪益和戴乃迭将其译为“Kung was the only long-gowned customer to drink his own standing...Although he wore a Long gown,it was dirty and tattered,and looked as if it had not been washed or mended for over ten years.”此处“长衫”实际上中国封建社会时代上层社会和有钱人的象征,是处于文化阶层读书人的标志。但是英语中并不存在这样的对应关系。因此将“长衫”翻译为Long gown 并不能体现孔乙己的地位和知识,更难将其穷酸迂腐的性格表现出来。但是如果采用简单加注的方法将这种社会现象加以说明,这样翻译就完美了,并且去除了社会文化的不可译性。
在提倡翻译研究多元化的今天,翻译工作者不应将翻译理论与实践局限在语言学视角,而应从多维的角度去研究翻译。但在语言学视角下确实存在绝对不可译,这是任何翻译工作者都不可逾越的鸿沟,因为每种语言都有着语音、字形和文字组合的独特性。而文化的相对不可译,翻译工作者可以通过直译加注、归化和转化等方式实现文化在目的语中的正确表达,真正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1]Catford.J.C.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5.
[2]Newmark.P.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3]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4]蒋晓娟.从语言文化的不同看翻译中的不可译现象[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2(3):226.
[5]李华田.试论文化与翻译的三种关系[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6).
[6]刘传珠.可译性问题的语言功能观[J].中国翻译,2000(1):31.
[7]刘先刚.文化翻译与语用学[J].山东外语教学,1989(4):51-54.
[8]饶小飞.论翻译中的语言功能、文化介入与不可译性[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115-117.
[9]杨永林.文化比较研究与翻译[J].中国翻译,1987(3):8-12.
[10]朱泽生.从字词的意义看可译的相对性[J].外语教学,2004(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