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2013-08-15 00:45余兵兵程绍珍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12期
关键词:青少年

王 萍,余兵兵,程绍珍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王 萍,余兵兵,程绍珍

摘 要:自我同一性的形成与发展是贯穿生命个体一生的发展任务,其实质是指健全人格塑造的连续性、成熟性和统合感,青少年阶段是其发展的关键时期。本文对自我同一性在青少年这个群体发展的最新研究进行了归纳与总结,概述了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测量技术、影响因素以及与人格特征、心理健康等相关内容的关系。最后,文章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青少年;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状态

王萍/郑州理工专修学院教育系初级讲师 (河南郑州450052);余兵兵/郑州大学教育系基础心理学硕士研究生 (河南郑州450001);程绍珍/郑州大学教育系基础心理学教授(河南郑州450001)。

青少年期是个体发现自我的阶段,自我同一性的形成与发展就成为这一时期心理成长的关键课题。一方面,个体自我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得到了实质性的发展,另一方面,个体又面临着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内外部挑战[1][2]。美国发展心理学家Erikson认为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是个体毕生成长经历的结晶,它起源于童年时期,儿童对父母的依赖与信任,在青春期,由于机体逐渐成熟,他们通过自我整合的方式逐渐达到同一。同时,自我同一性的整合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心理资源,它与自我的形成、人格的塑造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3][4]。个体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通过区分、组织和监控等多种手段参与个体与环境的双向互动关系,调整和平衡自身内外的矛盾与危机,使自身达到和谐与和完整的状态,这种状态就是个体自我同一性状态。青少年时期,个体开始特别关注自身的形象,感受着身心经历的前所未有的变化,同时也体验到社会对自己提出了快速成长的要求。青少年如果能够运用自我积累的成长经验处理各种困惑,那么他们就获得了自我同一性,就能够顺利地过渡到成年期[5]。如果不能完成同一性的建立的任务,就可能引起同一性的后退与混乱,产生成长障碍,从而阻碍个体适应环境的能力,甚至会出现多样的人格障碍。由此可见,同一性的确立,关系到青少年的人格塑造,关系到个体的和谐成长[6]。本文针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就其概念的解析、测量技术、影响因素以及与人格特征、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了总结,为丰富自我同一性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自我同一性的界定及内涵

自我同一性是Erikson新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概念,其内涵丰富,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心理学概念,但至今研究者对其定义也没有达成一致意见(潘秀玮,2009)。Erikson认为,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对过去、现在和未来时间的连续性和空间统合感的自我感受。而这种感受是通过以下几方面表现出来:(1)个人独特的意识性;(2)个体人格的连续性;(3)个体与社会群体的联接性;(4)个体自我整合的过程性。这些同一性的感受均有其独特的心理结构,这种结构是个体通过学习、模仿他人而形成的。同一性也是个体自我调节的体系,个体在独特的成长环境中自我统合,是个体寻求内在连续性与一致性的能力,即对成长过程所遇到的问题坚定而连续的知觉[7]。

Erikson认为自我同一性是各种心理因素交织而成的过程,其主要包括生物环境、心理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三方面的因素。这三个因素在个体的一生中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同一性的发展是持续一生的成长过程。青少年阶段是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发展的中心任务就是自我同一性发展对同一性混乱的危机抗衡[8]。在青少年阶段,个体的生理、心理和社会角色的变化首次对其同一性产生交互作用,通过对童年期获得的自我体验与现在的自我同一性进行统合,使童年期与青少年期的自我同一性趋向一致。这就为青少年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心理基础,为以后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心理能量(安秋玲,2007)。

二、自我同一性测量的研究

根据Erikson的同一性理论,自我同一性主要有两个维度:探索和投入。笔者在前人研究[9]的基础上,再根据这两个维度划分了四种自我同一性类型。“探索”是指同一性形成过程中个体特别关注与自己相关的各种问题,尤其是与个体社会定位相关的问题(宫贤平 &林向英,2008)。“投入”是指个体为自我认识、实现自我所消耗的心理资源的程度。自我同一性类型主要是以下四种:(1)获得型;(2)延缓型;(3)早熟型;(4)扩散型。根据Erikson理论,已有对自我同一性的测量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一)测量自我同一性状态

日本学者加藤厚在Marcia划分的现在自我投入和过去危机两个层次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这个维度,构成3个层次、12个项目的自我同一性状态的测定量表,根据各层次得分的组合,决定6种同一性状态中的类型[10]。我国学者张日升教授进一步修订了加藤厚的量表,得到量表的分半信度0.88-0.91结构效度均达到满意水平,并用于国内青年的自我同一性研究和中日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跨文化研究,国内研究者在各自的实证研究中大都运用了该量表(王树青,朱新筱 & 张粤萍,2004)。

有研究学者在半结构化访谈的基础上,编制的自我同一性状态客观测量的标准化量表,后来经过2次修订,得到最终版的量表[11]。该量表采用6点计分,共64个项目,包括4个意识形态领域:政治观点、宗教信仰、职业和人生观,4个人际关系领域:友谊、交往、性别角色和娱乐活动,分别测不同领域的4种自我同一状态。国内研究者修订了Adams的自我同一性状态量表,并提供了量表修订后的结构效度和预测效度的指标,通过对不同领域中的自我同一状态的聚合分析和发散分析,揭示了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并且已将该量表应用于各种实证研究中,发现该量表也具有一定的实证效度(杨静,2011)。此外,国内研究者编制的自我同一性风格问卷,问卷实行5点计分,共有4个分量表:信息定向的同一性风格量表;常规定向的同一性风格量表;弥散回避定向的同一性风格量表;承诺量表[12]。修订后的问卷各分量表都显示了可靠的信度和效度,有较好的心理测量学指标。研究者在自己的实证研究中也已应用了此问卷。

(二)测量自我同一性发展的程度

国外关于自我同一性的测量主要考察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专门测量同一性混乱的程度。量表实行4级计分,其中消极性项目为反向计分,以43、57、71三个分数段为划分标准,分别为自我同一性混乱状态的高分组、中间组和的低分组,用以衡量自我同一性发展的程度[13]。台湾学者江南发编制和修订的青少年自我同一性量表是以Erikson理论中关于自我同一性发展和自我同一性危机为基础编写的。修订后的问卷一共包括8个因素,这8个因素分别为时间透视、自我意识、角色尝试、工作无力、自我确信、自我了解、权威混淆和价值定向。一共28个项目,其中15个积极性危机项目,13个消极性危机项目,均采用5点计分,而积极性危机的15个项目得分实行反向计分,因此各因子得分越高,显示其危机程度越高[14]。

三、自我同一性影响因素的研究

(一)外部环境因素

1.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亲子关系和母亲受教育水平均影响子女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水平。根据Erikson的观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健康发展,要求和父母建立允许个人自主的自由,但同时仍要受到一定的制约[15]。当父母允许青少年展示自己的优点,同时也允许有一些较小的冲突,即当青少年与父母有一个良好的亲密关系,又拥有个人自由空间时,这将会激励个体自我统一性的发展。关于父母教养方式和子女自我同一性关系的研究发现,民主型教养方式比较有利于个体获得较好的自我同一性,专制型教养方式下的子女易出现早闭型同一性状态,溺爱和放任型的教养方式会导致子女的自我同一性扩散,而温暖且不过分压抑或溺爱的教养方式下的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发展是积极和健康的[16]。

在亲子沟通中,个体如果能得到父母支持,他们则会更好地探索自我,促成自我同一性的发展,与父母缺乏沟通或沟通不良的青少年则容易出现各种情感和行为问题。有研究表明,母亲受教育水平为大学、研究生或者以上的子女,其自我同一性发展水平高于母亲受教育水平在高中及其以下的同龄人;同时,通过多重比较父亲的受教育水平也发现,其父亲受教育水平在大学、研究生或者以上的,子女自我同一性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父亲教育水平在高中及其以下者[17]。从家庭内部自由表达的气氛和家庭亲密度的角度研究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显示,民主型的家庭氛围与达成型同一性状态呈正相关,与弥散型同一性状态呈负相关。

2.学校环境。大学生学业发展的院系中达成型与早闭型同一性状态的学生较多,强调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院系促进了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而没有鼓励大学生社会意识的院系的学生可能会倒退到不成熟的自我同一性状态。所以,师生关系、学校对学生的投入和学生自身的投入是影响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的校内的关键因素。有研究发现,所在学校规模越大、班级人数越多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的消极影响越大;按能力编班比按常态编班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也有消极影响;男女同校、同班以及学校声望的高低等也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18]。

3.同龄人影响。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影响因素除了以上的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因素,还有同龄人和同伴关系。研究发现,在青少年中期,成为好朋友的青少年具有相似的自我同一性状态和相似的态度、行为目标。而青少年晚期,同性别同伴的亲密度增加,追求满足自己表达独特的态度和兴趣的需要,早期的小团体或同伴群体的重要性降低[19]。有研究表明,二者的关系是相互积极促进的,但并没有因果关系。无论选择何种居住方式(和父母住在一起、住校或在外独自居住),延缓型同一性者通常认为他们经历了很大的自我发展的挑战,较少利用社会和家庭支持,具有高水平的焦虑和压力,具有临床的抑郁倾向和无力感;达成型同一性者也报告有较低水平的家庭支持,但有较高水平的自我控制,自认为不太需要家庭的支持而宁可自己去处理问题;早闭型同一性者倾向于根据已有的规则进行再创造或再组织;同一性扩散者倾向于利用获得的社会和家庭支持,这一结论也支持了关于个体同一性发展水平与是否离家独自居住并无太大联系的观点。

4.社会发展因素的影响。社会发展促进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达成,同时也有其固有的消极性影响,当前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存压力、妇女就业等因素,家庭无法很好地尽到教养子女的责任,家庭教育功能逐步削弱,而学校则由于班级人数过多、教师负担过重以及升学压力的影响也无法更多地承担对学生的教育责任。与此同时,电视、电影、广播、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大众传播途径,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对儿童、青少年在人格认同上产生了比正式教育更大的影响。有研究发现,印刷媒介有利于中学生的同一性发展,接触电子媒介过多则不利于其自我同一性的发展;中学生对电视、报纸、课外书和网络信息中的偏好与其自我同一性得分有显著的正相关,即对这些内容接触越多,越有利于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此外,榜样或偶像也对自我同一性发展有一定影响[19]。

(二)个体内部因素

1.人格因素。达成型自我同一性状态的青少年表现出高水平的自我发展、自主和自尊水平,并有更多的防御机制。研究发现早闭型自我同一性者具有高水平的专制性,低水平的自主和外控的行为方式,均与自我同一性状态有密切的联系,发现达成型同一性者具有比其他青少年更高的外向性和更低的神经质水平;早闭型同一性者比其他的青少年具有低开放性;扩散型同一性者比其他青少年表现出更高的神经质、更低的开放性和更差的宜人性。具有无忧的依恋风格的个体趋向于达成型同一性,而且此类个体的家庭在鼓励独立、表现力、积极的创造性和智力及文化方面排列在前[19]。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也发现,安全无忧的婴儿对主要养育者的依恋能够预测其将来的内外向与幸福感,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自我同一性。

2.认知因素。认知成分在自我同一性形成中有重要意义,已经经历过探索阶段且有强烈自我同一性意识的青少年比其他未经历自我同一性探索的青少年具有更复杂的自我概念结构。Erikson指出个体的自我同一性发展水平越高,其自我信念的一致性水平也越高。国内外研究结论证实了这一点:早闭型和达成型同一性的青少年比延缓型和扩散型自我同一性的状态的青少年具有更低的自我信念和矛盾水平。

四、自我同一性与其它心理侧面发展的关系

人格特征:一般来说,同一性获得的青少年表现出高水平的自我发展,往往采用更适应环境的防御机制。处于同一性混乱的个体焦虑水平较高,并通过发泄、拒绝和认同等较低级的应对水平缓解生活中焦虑,并通过外控的行为方式维持自尊。国外学者通过人格研究发现同一性水平高的青少年具有较低的神经质水平和较高的外向性水平。

心理健康:Erikson认为青少年同一性发展与心理健康水平有着密切关系,同一性个体获得者个体是最健康的,因此它表明了一种良好的社会适应环境的能力(Cote,J.E,2008)。已有多项研究考察了自我同一性的四种类型在焦虑、抑郁、孤独、精神病问题和神经性等心理健康方面的差异。综合前人的多项研究结果,在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上同一性状态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是:延缓、扩展、提早成熟和获得。延缓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最低,这说明处于同一性危机时期的年轻人具有高水平探索和低水平的特点(王兰锋,2011)。但同时,这种低投入和低探索水平相结合可减少对心理健康的破坏性;对于有强烈投入的同一性状态来说,探索水平对个体心理健康水平没有明显的影响。

五、小结与展望

研究对象:自我同一性是个体一生发展的任务,具有连续性、成熟性和统合感,国内外大部分研究集中在青少年这一阶段,很少涉及到其它阶段,例如童年期、老年期等,如果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有助于探讨自我同一性发展的过程和规律,不仅能够丰富关于这一主题的理论成果,同时能够指导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研究方法:以往关于自我同一性的研究工具过于单一,多局限于访谈、问卷、量表、Q分类等研究方法;这些研究方法多为定性分析,或简单的描述统计,或运用引进或修订的国外测量工具进行相关研究。未来研究方法可以考虑生物学方法,运用认知神经科学的方法研究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的脑活动变化或者神经机(Josselson,R,2009)。也可以采用跨文化研究的取向,比较在不同文化背景下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的特点。

研究内容:Erikson认为自我同一性的内涵具有多层次、多维度的特点,这就为后继的研究者提供了更广泛意义上的研究空间。现有的研究更多地涉及了自我同一性的状态,描述起来相对抽象,国内研究应从具体表现领域上去关注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关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自我同一性危机,为家庭和学校提供日常生活中切实可行的指导,为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提供可操作性的建议。青少年面临的自我同一性危机不仅有纵向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不同一感,更有横向的生活中各领域的不同一感。把握“现在”这一阶段横断面上自我同一性危机的各个维度,促进危机的积极作用,对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陈永艳,张进辅,李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与自我同一性相关性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8,29(3):228-229

[2]安秋玲.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研究[J].心理科学,2007,30(4):895-899

[3]宫贤平,林向英.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干预研究综述[J].教育学术月刊,2008,36(2):13-14

[4]贺倩如,李晗庚,李晓文.基诺族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特征的叙事研究[J].上海精神医学,2010,22(1):400-402

[5]康平.中学生网络社会支持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自我同一性的调节作用[D].河南:河南大学,2010

[6]毛春梅,陈家麟.网络社会中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培育[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7,52(7):16-19

[7]潘绮敏,张卫,朱祖德.论全球化与当代青少年同一性的发展[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6(2):114-120

[8]潘秀玮.不同家庭结构的青少年罪犯自我同一性的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09

[9]毛春梅,陈家麟.网络社会中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培育[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7,52(7):16-19

[10]潘绮敏,张卫,朱祖德.论全球化与当代青少年同一性的发展[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6(2):114-120

[11]张炜.青少年中期自我同一性发展特征与社会适应行为的关系——兼及普通中学生和未成年犯的比较[J].华中师范大学,2007,57(2):251-253

[12]沈烈荣,齐原.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困惑与出路[J].科教导刊,2011,35(2):201-202

[13]Adams.G.R.and Shea,J.A.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dentity status,locus of control,and ego developmen[J].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2007,40(8):81-89

[14]Baltes,P.B.,Reese,H.W.and Lipsitt,L.P.Life-spa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J].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2010,31(8):65-70

[15]苏文,向岭,张平平.自我同一性理论与测量研究述评[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7(1):11-14

[16]王兰锋.自我同一性发展影响因素及测量研究[J].校园心理,2008,09(1):17-19

[17]王树青,张文新,张玲玲.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与同一性风格、亲子沟通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23(1):59-65

[18]杨静.青少年的发展课题与自我同一性的建构[J].知识经济,2011,56(3):79-98

[19]Josselson,R..Finding Herself:pathways to identity development in women[J].San Fransico,CA:Jossey-Bass,2010,45(2):105-110

中图分类号:G41

A

1671-6531(2013)12-0005-02

:何 岩

猜你喜欢
青少年
青少年生活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青少年发明家
《青少年书法》征订
心系青少年交通安全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关爱青少年的“三个一”
暖其行 正其行 22 名“五老”与30 名失足青少年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