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利敏
(南京审计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9)
在这个越来越追求经济利益的时代,人们正在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已直接影响到子孙后代的生存安全。在加强环境监督的背景下,产生了环境审计。通过环境审计,发挥环境组织、环境管理和环境保护仪器的作用,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以保护环境。
国际上普遍认为环境审计是一种管理工具,它可以系统和客观地评价环境组织、环境管理和仪器设备是否充分地发挥了作用,目的在于保护环境。环境审计有两个重要的作用:一是简化公司环境管理活动;二是评价公司政策是否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国内一些学者指出,环境审计是指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社会审计组织依法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环境管理系统以及经济活动中产生的环境问题与环境责任进行监督、评价和鉴定。通过开展环境审计,揭示环境和资源保护中存在的违法行为,迫使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和加强环境管理,以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1]。笔者认为,环境审计是按照国家环境保护的法律和法规,由独立的审计人员对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产生的环境问题进行监督、鉴定、评价,使环境和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环境审计是环境管理系统的子系统,是保护环境的一种重要手段,可以促进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之间的平衡,协调经济建设与环境资源利用之间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2]。环境审计的本质在于促进企事业单位履行保护环境的责任,以提高环境资源的利用效率[3]。随着全社会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环境治理成本的逐渐提高,信贷机构、董事会、行业组织、政府、投资者、会计职业团体等都要求企业提供环境审计报告,企业进行环境审计的动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更加频繁的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尤其是一些国家和地区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环境保护,导致了全球变暖、臭氧层被破坏、淡水资源缺乏、水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环境问题,严重地影响了人类生活和生存的环境。设计有效的环境管理系统是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环境审计作为环境管理的一种工具,受到各国和国际组织的关注[4]。
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政府高度重视环境问题,并把环境保护放在了前所未有的战略位置。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要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存、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报告还要求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写入党章,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国家 “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我国单位GDP能耗降低20%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战略目标,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成为政府的重要工作内容。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是检验是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考核内容,而环境审计报告是反映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好坏的重要依据[5]。
根据我国的发展战略,开展环境审计具有重要的意义。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都非常重要,既不能为了经济发展而牺牲环境,也不能为了保护环境而放弃经济发展,必须协调好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环境审计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对影响环境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促使我国走一条既能满足目前人们的需求,又能满足后代需求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审计署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提出: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加强规划协调,搞好国家重点区域环境保护投入和重大环境保护项目的审计监督,探索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环境审计模式,促进落实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环境审计作为传统审计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延伸和环境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环境保护的投资效益和促进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以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现实需要,也是促进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和企业承担环境保护责任的要求[6]。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环境审计工作。最初的审计重点是审计政府环保专项资金和排污费的收支状况,推动了环境保护活动。但是我国环境审计的理论和实践都还不完善,还存在不少的问题。
在进行环境审计时,要求被审计单位提供真实的环境管理信息和完整的环境会计信息。然而,我国至今还没有开展环境会计,严重缺乏规范的环境会计核算资料,环境信息的确认、计量、报告形式缺乏统一的标准,环境信息披露存在随意性[7]。根据传统会计理论,环境资源不是凝结人类一般劳动的成果,不能确认为资源,也不能把企业承担的环境保护责任视为负债。当然也不能把环境资本确认为所有权益,不能把环境收入和费用确认为利润。财务会计不确认和不计量环境,给环境审计的确认和计量带来巨大的困难。
环境审计除了可以运用审计方法外,还可以综合运用结果导向分析方法、问题导向分析方法、定性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方法、调查问卷法、询问座谈法、延伸跟踪法等方法。目前环境审计主要审计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和排污费的收支状况,以财务审计为基础,检查环境保护资金的筹集、使用及管理情况,仍然运用财务收支审计的思路和审计方法来开展审计工作。因此,我国环境审计的审计内容和审计方法都比较单一,不适应当前环境保护过程中面临的复杂问题。
不仅环境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存在区别,而且不同类型的环境保护工作的业务流程和业务管理也存在很大的差异,环境审计的专业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目前从事环境审计的人员过去主要从事财务会计、审计或其他经济管理工作,既缺乏从事环境审计所需要的全面专业知识,也不熟悉环境管理的业务流程、知识和技术指标,不适应环境审计的需要。随着环境审计业务的发展,需要大量具有环境审计专业背景和从业经验的专业人才。环境审计专业人才缺乏是制约会计事务所开展环境审计业务的重要因素。
我国环境审计起步晚,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环境审计理论,也没有积累丰富的环境审计实践经验,环境审计还不能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力,也没有引起社会的重视和关注,全社会还没有认识到环境审计对保护环境的作用,环境审计意识淡薄。首先,环境审计人员对环境审计缺乏认识。环境审计人员没有深入理解和掌握环境审计的意义、作用、方法,基本上沿袭传统的财务审计思路、方法和技术,阻碍了环境审计的推广与深化。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还没有真正树立环境保护的观念,仍然片面地追求经济增长和企业利润,阻碍了环境审计工作的开展。目前主要由国家开展环境审计工作,企业和社会都很少开展环境审计工作。社会环境审计可以降低环境信息的不对称性,也可以提高环境审计信息的可信度;企业环境审计可以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和提高企业的社会声誉。我国社会各界对环境审计认识不足,环境审计还停留在国家政府机关,没有深入到社会和企业,环境审计体系不完善。
必须采取一些措施,提高社会对环境审计的认识,深化环境审计工作,进一步推动我国开展环境保护活动。
开展环境会计活动是加强环境保护的客观要求,也是明确企业环保责任和计量企业环保资源的有效手段。必须加强环境会计的理论研究工作,研究环境会计记录、计量、计价、成本等一系列要素的理论问题,并制定相关环境会计制度。只有解决了环境会计的理论问题和开展环境会计活动,才能收集到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的基础性资料,才有利于开展环境审计工作。
一方面,全社会缺乏对环境审计的认识,妨碍了对环境审计的研究和实施活动。为了加强人们对环境审计的认识,必须在政府的主导下,加强环境保护和环境审计的宣传工作,促进环境审计事业发展。
另一方面,我国还没有制定和完善环境审计规范,降低了环境审计信息的可信程度和对称性。建立环境审计规范对开展环境审计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建立环境审计规范和评价标准,规范环境审计范围、内容、程序和方法,避免环境审计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提高环境审计信息质量。
环境保护和环境审计的基础在企业。环境保护的压力促使企业加强对环境污染的风险评价,以合理地规避风险,降低企业的环境保护责任。企业是否遵守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企业的经营活动是否导致环境污染、污染的程度都要通过社会环境审计和企业内部环境审计来评价和监督。通过社会环境审计和企业内部环境审计,不仅有利于企业降低经营风险和保护自己的利益,也有利于社会监督企业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因此,在政府环境审计的基础上,政府要鼓励和培育社会环境审计和企业内部环境审计组织,完善我国的环境审计体系,以满足企业和社会公众对环境审计的需求。
一方面,环境审计对环境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要求高;另一方面,我国的环境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弱。提高环境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是开展环境审计的客观需要。一是建立有效的信息公开制度,让环境审计人员更充分地了解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和审计目标,提高环境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二是培训环境审计人员环境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增加环境审计人员的环境工程技术知识。三是加强对环境审计人员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培训,加强环境审计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通过这些措施和手段,建立具有多种知识和能力的复合型环境审计队伍,以提高环境审计质量。
[1]郭群.环境审计在我国的兴起与发展[J].中国审计,2006(12).[2]张军.城市化发展与环境审计[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5).
[3]蔡春,谢赞春,陈晓媛.探索效益审计与环境审计发展的新路子[J].会计之友,2007(10).
[4]李明辉,张艳,张娟.国外环境审计研究述评[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1(4).
[5]高志远.我国节能减排环境审计研究[J].会计之友,2009(11).[6]成晖.全面推进国家环境审计的科学发展[J].审计与理财,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