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启莲
赵启莲/安图县长兴中心学校小教高级教师(吉林延边133600)。
一年级是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阶段,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的一生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育工作者要重视一年级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
农村学校新入学的儿童中,学前教育接受的比较少,再加上家长对孩子学前教育的观念比较淡薄,刚入学时他们对课堂上的常规,根本就不懂,更谈不上什么良好的学习习惯了。因此,学生刚入学,教师就应抓住课堂教学的契机,适时对学生进行课堂常规的养成教育。例如,当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教师拍三下手,让学生随着说:一、二、三看黑板。通过这一小小的师生互动,孩子们的目光马上就会集中到黑板上,这样那些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溜号的孩子马上就把注意力集中了。在课堂上,有的学生喜欢趴在桌子上、有的学生好半躺在椅子上。针对这些现象,教师可以编了一句顺口溜“抬头、挺胸”。在课堂上当学生的坐姿不正确时,教师就随口提醒说:“抬头”,话音刚落,学生就会异口同声的接着说:“挺胸”边说边做直了身子。久而久之,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
由于一年级小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差,易受到外界干扰。课堂上时常是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自己玩。有的趴着、有的斜躺着、有的凳子的后两条腿翘起来。很多学生还没能掌握正确的读写的姿势,做作业时候头趴得低,作业本斜放,握笔很低,针对这些现象,在课堂教学中,教给学生正确的读书写字的姿势,利用低年级教师常说的“三个一”的口诀(眼睛离书本一尺远,胸离桌子一拳远,手指离笔尖一寸)每堂课都对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使学生形成自觉习惯。渐渐地,孩子们就养成了正确的读写姿势。
首先,让他们自己学着去打扫班级卫生。由易到难,从擦黑板、扫地、拖地开始,一样一样的学,做得不好没关系,关键是要自己学着做,让卫生委员带着值日生干,扫完之后,教师再进行现场指导,直到干净为止。慢慢地,学生做值日工作时的责任心越来越强了,到了第一个学期末,许多值日组都能独立完成值日任务,完成的质量也非常高。学生学会了自主管理班级后,还要教给学生如何保持自己的劳动成果,有的学生比较淘气,经常把铅笔屑、纸片等弄在地上。这时教师就得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使感受到做值日生的辛苦,认识到大家的劳动成果要靠每个人来保持。明白,班级的环境既要及时的清扫,又要爱护,保持好环境卫生是每个人的责任。
其次,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教师要及时与家长进行了沟通,告诉各位家长们,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发掘自己的机会,让他们的自理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让学生在学校学的在家中得到延伸,因为家里是学生施展“才能”的最好场所。只有家长明白了这个道理,才能在家庭教育中注重对孩子这方面的培养教育。家长一定要放开手脚,不要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充分相信孩子,鼓励他们从小事做起。学生的好奇心很强,看见大人在做事会要求试做,如洗碗,擦桌等。这时候,一定要给他们机会,并鼓励孩子要好好做,把所做的事情做好。让他们找到劳动的乐趣。这样,孩子们才会乐于去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
我国的幼儿教育之父陈鹤琴说:“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就应当教儿童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就应当让他们自己想;你要儿童怎样做,就应当教儿童怎样学;鼓励儿童去发现他自己的世界。”因此,与其费尽心思的包办孩子的一切,不如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学着做,在做的过程中锻炼自己。陶冶情操,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当孩子们遇到某些问题时,作为一个教师要给他们机会去思考、行动,自己想办法去处理问题,培养他们的独立性。要注重培养孩子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应先从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开始。值日在班级管理中,是一件平常的事,但却是培养生活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刚入学的孩子,他们往往什么都不懂,不知道怎么读书,而且读书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比较辛苦的事情,往往会出现读书厌倦的心理。这时候,作为教师就要让他们知道,作为一名小学生,学习是他们首要的也是最基本的任务,这个任务是与父母无关的,父母只是起着辅助与监督的作用,关键是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具体的学习行为训练。例如,有些好动,自控能力差的学生上课时喜欢小声说话、东张西望、玩小东西、四条腿的凳子总是喜欢斜成两条腿,甚至一条腿坐着、摇晃着坐等。这时教师就要及时制止这些行为,表扬坐得好的小朋友,奖励小红星。除了教师适当的进行小红星奖励外,还可针对一年级学生富于理想和幻想,进行榜样教育。榜样教育是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学生长期努力,需要老师耐心地引导教育,也需要家长不断的配合督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