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跨文化视角研究应用大学英语教材——以如何在《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2版中融入中国文化为例

2013-08-15 00:45李珍凤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16期
关键词:新视野跨文化交际

李珍凤

从跨文化视角研究应用大学英语教材
——以如何在《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2版中融入中国文化为例

李珍凤

随着中国与世界的进一步交流,英语学习者担负着传播和弘扬中国文化,让外界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的重担。但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主流教材《新视野大学英语》(第2版)反映的主题思想和文化因素基本局限在西方文化框架中,几乎没有关于中国文化的篇章。本文就现有条件下如何将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提出自己的对策,帮助学生提高对中国文化的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跨文化语言应用能力。

跨文化;中国文化;融入措施

李珍凤/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讲师,硕士(云南昆明 650106)。

随着世界全球化进程的深入,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跨文化交际就显得更重要。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学好英语这门国际语言,并借助它传播中国文化,是我们中国每个英语学习者的一个重要目标和使命。《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英语教学要“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1]其中“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不仅指提高学生目的语的文化素养,更强调培养学生的本土文化自觉性和文化自豪感,使他们能主动地传播和弘扬中国文化,让外界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当前高校英语教学以西方文化为主,学生学会了如何用英语表达西方的文化内涵,而同外国朋友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时往往无法用英语准确表达。英语教学中文化内容的失衡导致了学生缺乏对中国文化知识的认识,这必将会妨碍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一、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元素的重要性

在高校英语教学中,许多英语学习者对西方的感恩节、圣诞节和情人节了如指掌并疯狂效仿,却不知道我们传统节日端午节和重阳节的来历,更不用说用英语如何表达。中西文化失衡的现象,不利于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更多更广泛的外国人把目光投向中国。富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针灸疗法和中草药已不再是外国人眼中神秘而不敢接近的,反而越来越受到青睐,许多外国朋友来中国学唱京剧、学习书法绘画、学练气功和太极拳等。因此,高校英语教师也应该抓住机遇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提高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使学生在真正的跨文化交际中能够用英语流利地介绍中国和中国灿烂的文化,消除他们对“中国威胁论”的误解,让世界了解中国,使中国走向世界。

其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将使整个学习过程变得丰满,学习目标不再是单一的掌握语言知识和考试,而是了解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本土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有助于调节英语学习氛围,增强学生学习动力。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罗杰斯指出:有意义的学习只有学习的主题与学习者个体经验世界直接相关时才会产生。[2]束定芳、庄智象指出,本族文化在外语教学中至少有两个重要作用:一是作为与外族文化进行对比的工具,更深刻地揭示外族文化的主要特征,从而也加深对民族文化本质特征更深入的了解;二是对学习本民族文化心理的调节,培养学生对外族文化和外语学习积极的态度,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外语和外族文化的积极性,增强学习动机。[3]学生会从一个新的视角来辩证地看待西方文化,避免盲目地接受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并产生崇洋媚外心理;尤其是对传统文化形成正确认识,树立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同时,大学英语教师在讲解英语文化时有意识地将其与中国文化相比较,有助于学生找出两种文化的异同,更深刻地理解本土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从而能够提高自己的文化鉴别力和文化素养。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语法错误可以被人谅解,而文化上的错误则常常不能被原谅。语言的背后蕴藏着文化习俗和价值,如果对其缺乏了解,就不可能真正实现跨文化交际。美国语言学家克拉姆契指出,在谙知母语文化、习得目的语和了解目的语文化的基础上能有效地在几种语言与文化之间斡旋是综合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4]对中国学生而言,跨文化包括中国文化和英语文化两个部分,对英语文化的掌握要立足于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识与理解。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用英语诠释中国文化的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大学英语教材的现存弊端

当前各个高校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种类繁多,以适应不同层次和专业的教学需求。但多数本科院校都在使用《新视野大学英语》第2版。其中《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包括4册书,每册10个单元,每个单元由2篇课文组成,共80篇文章。文章内容以单元为主题,涵盖社会、经济、科学、教育和文化等领域,涉及语言、文化、习俗、伦理、信息、科学、社会生活等内容。其中有63篇都取材于西方文化背景,占78.75%;以美国文化为背景的文章多达50篇,拥有62.5的百分比;涉及世界整体情况的文章有13篇,其中提到“中国”这两个字的文章有4篇;涉及日本文化和非洲分化的文章分别有2篇和1篇;纯粹讲述中国家庭观念和饮食文化的文章只有1篇,占1.25%,并被安排到Section B,而不是教师课程教学的重点内容。这不利于学生形成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便于学生多视角地了解我们自己的文化和习俗,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也不利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此套教材的文章虽然多取材于西方文化背景,但是文化内容在教材中大都以注解的形式轻描淡写地一带而过,不成系统;教材所配套的几个版本的教师用书中也没有明确列出每个单元的文化教学目标,不利于教师对文化知识的总体把握和传输。但是以文化主题为主线,语言系统为暗线,以文化为内容,语言为手段的新教材还未出现,所以我们应探索在现有条件下如何将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中,找到合理可行的方法来提高学生对中国特有事物和事件的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跨文化语言应用能力。

三、在教材中融入中国文化的策略

(一)以教材主题为线索

在外语教学活动中,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不是简单相加的问题,不是在原有的语言教学之外另加上文化教学,而应该是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文化教学必须与语言教学相结合才能取得最佳效果。[5]大学英语教师应以课文主题为线索导入相关的中国文化知识、相关的英语词汇和句子表达,将中国的文化生活理念和价值观与课文涉及的西方生活和价值观进行比较,增强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以弥补教材里中国文化的缺失。

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2版读写教材为例,第一册第四单元的主题是How to Make a Good Impression和Body Language。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和学习西方国家非话语交际的方法,包括不同的手势、面部表情、双方站立的距离、目光接触等,在熟悉相关的英文表达的基础上去比较和描述自己熟悉的交际习惯。而第三册第四单元的主题是Five Famous Symbols of American Culture,讲述了美国文化的五大象征:自由女神像 (the Statue of Liberty)、芭比娃娃(Barbie Dolls)、《美国哥特人》(American Gothic)、野牛镍币(the Buffalo Nickel)和山姆大叔(Uncle Sam)。我们在学习美国文化的同时别忘了挖掘相对应的中国文化内容:人民英雄纪念碑(Monument of the People’s Heroes)、四大发明(The Four Great Inventions:The Compass,Papermaking,Typography,and Gunpowder)、万里长城(The Great Wall)、圆明园(Imperial Garden)、孔子(Confucius)等等。由此,学生不仅能更深刻地理解两种文化的异同,更学会了如何用英语传达我们中国文化。

(二)围绕节日扩展文化知识

在不同的文化中,节庆是最容易呈现的文化特色。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虽然《新视野大学英语》第2版读写教材并未涉及节庆文化,但是教师可以随一学年中节气的发展逐步介绍相关的中国文化,使学习和日常社会生活紧密联系。例如每年三月刚开学之际,学生还沉浸在春节的烟花爆竹和走亲访友加压岁钱的喜悦之中,教师可以趁热打铁,让学生学习介绍春节的英文资料。联系自己亲身经历的逸闻趣事,学生很容易掌握和积累表达中国特有文化和事物的词汇,如春节(The Spring Festival),除夕(Lunar New Year's Eve),年夜饭(The New Year reunion dinners), 春联 (Spring Festival couplets),春节联欢晚会(Spring Festival gala),饺子(jiaozi,stuffed dumplings)等等。当然,连续地专题介绍会让学生觉得没有新鲜感或缺乏挑战性,所以可根据教学内容不同采取相应的手段和方法导入中国文化。比如到十月底西方万圣节(Halloween)来临之际,可以让学生对比东西方文化里都有的鬼节,在体会要糖果(Trick or Treat)的乐趣时,更能理解我们祖先对于鬼神的敬畏。

(三)关注时事文化

教材的许多主题与实际生活中的语言距离较远,学生也经常抱怨学到的知识在现实中无用武之地,因而学习没有动力和兴趣。如果教师将集大众性、趣味性、知识性、教育性于一体的发生在中国的时事新闻英语引入大学英语教学,把介绍中国的真实语言材料呈现在学生面前,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及应有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比如学习了08年中国汶川地震的英文报道,学生不仅学会关于地质灾害的英文表达和防范知识,他们更能体会并向世界呈现中华民族迎难而上努力拼搏的进取精神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互助精神。所以,当代大学生应该把学习英语和关注时事政治、关注祖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动态相结合,这样既能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也可以为以后向世界展示中国打好基础。

(四)与第二课堂相辅相成

目前大学英语多为大班上课,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因此教师必须鼓励学生多渠道多途径地扩大知识面,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比如聘请文化造诣较深的专家、学者开设文化专题讲座,让学生获得更多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知识;引导学生阅读介绍中国文化的英文作品,如林语堂的《吾国吾民》(My Country,My People)、《中国的生活》(The Chinese Way of Life)、《孔子的智慧》(The Wisdom of Confucius), 张岂之的《中国传统文化》(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李云川的《缤纷中国:中国文化英文读本》,萧放和张勃所著的 《中国节庆》(The Chinese Festivals);介绍学生观看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英文电影,如著名导演李安的《推手》(Pushing Hands)、《饮食男女》(Eat Drink Man Woman),《喜宴》(The Wedding Banquet)等,或纪录片《美丽中国》(Wild China);鼓励学生收看中央电视台英语新闻频道(CCTV-NEWS),参阅报刊杂志和网络等,参加英语角、中国文化知识竞赛等活动,丰富学生关于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知识。

四、结论

在跨文化外语教学中,如果只选取反映西方文化的文章而忽视与中国文化和生活相关的内容则容易形成学生英语能力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鸿沟,所以中国文化是大学英语教学不可或缺的内容。英语教学应该肩负起培养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和用英语这种世界通用的语言工具向世界人民介绍中国文化,发扬中国文化的重任。只有这样,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融合的过程中才能走得更远。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10

[2]Rogers C.Freedom to Learn [M].America:Prentice Hall Inc,1994

[3]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98-99

[4]KRAMSCH C.语言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251

[5]蒙岚.从跨文化交际视角改进大学英语教材—以《新视野大学英语》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7:194

[6]叶莉·弥补大学英语教材里中国文化缺失的教学实践[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1,8

G64

B

1671-6531(2013)16-0110-02

责任编辑:姚 旺

猜你喜欢
新视野跨文化交际
情景交际
交际羊
走进波士顿,开拓新视野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后冥王星时代“新视野”要去哪儿?
“新视野”邂逅冥王星
“新视野”号抵达太阳系新大陆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